1 / 18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课时. 王坤. 复习.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标准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 ②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氧化物间接或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 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的标准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 ②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请分析 11 好到 18 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 同周期元素.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课时 王坤

  2. 复习 •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标准 •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 • ②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氧化物间接或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 ③相互置换

  3.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的标准 •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 • ②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 ③相互置换

  4.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请分析11好到18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同周期元素 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 (即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核对电子的引力越 强 原子失电子能力越 弱 得电子能力越 强 金属性越弱 、非金属性越强 。 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5.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 酸性逐渐增强,碱性减弱

  6. (2)同主族元素 同主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对电子引力越弱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弱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弱。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

  7. 同一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同一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酸 性 增 强 碱 性 增 强

  8.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9.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结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10. 学与问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价电子) 主族元素中:|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金属只有正价,O和F只有负价

  11. 2、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应用 • 自然科学方面 • 周期表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周期表为发展过度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

  12. 生产上某些应用 • 1.农药多数是含等元素的化合物,在周期表的右上角。 • 2.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接界处的元素,如等。 • 3.催化剂的选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过渡元素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这些元素的催化性能跟它们的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层电子排布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 4. ……还有很多。

  13. 3、性质、结构、位置之间的关系

  14. 练习: 1、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 )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 C.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15. 2、科学家预言114号元素为类铅,下列有关预测不正确的是( ) • A、它具有+2、+3|、+4价 B、其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C、电解类铅的硝酸盐和硝酸铜混合液时,阴极将析出类铅 • D、最外层具有4个电子

  16. 3、短周期元素X和Y能形成XY4型化合物。若X的原子序数为m,Y的原子序数为n,则m和n的关系可能为( ) • A、m-13=n B、n-5=m • C、m+8=n D、n-11=m

  17. 4、X、Y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Y> X,它们能形成XY2型的化合物。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判断是( ) • A、X、Y可能在同一周期 • B、X 在Y的前一周期 • C、X一定是金属元素 • D、X只有在第二周期

  18.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