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88 Views
酸鹼中和. 1.了解什麼叫做中和反應? 2.如何利用中和反應測定酸或鹼的濃度? 3.鹽類如何製得? 4.酸雨如何形成 ? 有何影響? 5.常見的鹽類物質之性質為何?. 酸鹼中和反應. 1.酸+鹼→鹽+水+熱量,這就是酸鹼中和反應。 2.酸鹼中和的原理 :H + +OH - →H 2 O, 這就是酸鹼中和的離子方程式表示法。 3.當完全中和時, H + 莫耳數= OH - 莫耳數 4.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是一種中和反應 HCl+NaOH→NaCl+ H 2 O H + +OH - →H 2 O. 酸鹼中和實驗.
E N D
酸鹼中和 1.了解什麼叫做中和反應? 2.如何利用中和反應測定酸或鹼的濃度? 3.鹽類如何製得? 4.酸雨如何形成?有何影響? 5.常見的鹽類物質之性質為何?
酸鹼中和反應 1.酸+鹼→鹽+水+熱量,這就是酸鹼中和反應。 2.酸鹼中和的原理:H++OH-→H2O,這就是酸鹼中和的離子方程式表示法。 3.當完全中和時, H+莫耳數= OH-莫耳數 4.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是一種中和反應 HCl+NaOH→NaCl+ H2O H++OH-→H2O
酸鹼中和實驗 1.酸鹼滴定的操作方:未知濃度的溶液注入錐形瓶內,並滴加數滴指示劑。滴定管內注入已知濃度的溶液。 2.滴定達中點時,指示劑顏色變色(10秒內不會消失)。由此可算出滴定管內消耗掉的體積,依照:H+莫耳數= OH-莫耳數,可算出未知濃度的大小。
酸雨的形成及影響之探討 1.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燒後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氣體,在大氣中變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使雨水酸性增加。 2.酸雨會造成:土壤成酸性、破壞古蹟和金屬。 3.放火燒稻草所產生的灰燼中含有碳酸鉀,碳酸鉀溶於水呈鹼性,可中和酸性的土壤
鹽類如何製得 1.酸鹼中和反應後,將產物蒸乾,可得到鹽 如:NaOH+HCl→NaCl+ H2O 2.活性大的金屬和酸作用,可得到鹽 如:Mg+ 2HCl→MgCl2+ H2 3.碳酸鹽類和酸作用,可得到鹽 如:碳酸鈣+ 醋酸→醋酸鈣+水+CO2
常見的鹽類之- 1.氯化鈉(NaCl)俗稱為食鹽,溶於水呈中性。用途:保存食物、調味品、清潔去農藥殘留。 2.硫酸鈣(CaSO4)白色固體、不溶於水、石膏主要成分。用途:作石膏像、骨折時的石膏模,製造水泥。 3.碳酸鈣(CaCO3)白色固體、不溶於水。是自然界中大理石、石灰岩、貝殼主要成分。
常見的鹽類之二 1.硫酸銨(〈NH4〉2SO4)白色固體、溶於水呈酸性,為肥料氮肥來源。 2.碳酸鈉(Na2CO3)白色固體、溶於水呈鹼性。俗稱為蘇打,可作為清潔劑,故又稱為洗滌鹼。用途:製肥皂、玻璃。 3.碳酸氫鈉(NaHCO3)白色固體、溶於水呈弱鹼性,俗稱為小蘇打。用途:發粉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作麵包、饅頭使麵團膨脹。
主要原料: 碳酸氫鈉乾粉狀、高壓的氮氣。(如右圖) 使用方法: 打開活栓,利用高壓的氮將乾粉噴像火源 碳酸氫鈉遇熱產生:碳酸鈉、水、CO2 乾粉滅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