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likes | 937 Views
醫療與社會文化第三主題 從「中西醫的相遇」到「中西醫論爭」 -西方醫學在近代中國興盛的探討 楊梅高中 梁明慧 2008/08/13. 高三課程研發小組的工作任務為何?. 彙整各版本內容精要? 這好像是「補習班」或「坊間參考書」的專長! 提供更詳盡的參考資料? 各家出版社似乎已經出了「教師手冊」與「備課用書」了! 那 … 我們究竟要做什麼?. 本課程研發小組的共識. 落實 95 課綱高三歷史專題課程的教學目標 ( 培養學生「閱讀」、「思考」、「辨析」、「論證」的能力,學習「史學方法」與「反思三年來學習歷史之心得 」)
E N D
醫療與社會文化第三主題 從「中西醫的相遇」到「中西醫論爭」 -西方醫學在近代中國興盛的探討 楊梅高中 梁明慧 2008/08/13
高三課程研發小組的工作任務為何? • 彙整各版本內容精要? 這好像是「補習班」或「坊間參考書」的專長! • 提供更詳盡的參考資料? 各家出版社似乎已經出了「教師手冊」與「備課用書」了! • 那…我們究竟要做什麼?
本課程研發小組的共識 • 落實95課綱高三歷史專題課程的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閱讀」、「思考」、「辨析」、「論證」的能力,學習「史學方法」與「反思三年來學習歷史之心得」) • 教學重點:將著重在探討「醫療」與「社會文化」的關聯,至於「中西醫學的發展脈絡與細節」…則不是本小組在課程研發設計的最主要目標。
先備知識:耙梳1-4冊與本專題相應的教材 • 參看「相應教材(1-4冊)對照表」 1.以95課綱內容為主的對照表(頁1-2) 2.以各版本內容比較為主的對照表(頁3-8) • 目的 1.希望盡量能在適當的地方使用過去所學的知識作為例子 2.或者重新以「醫療」為中心概念統整過去分散於各冊的相關內容。
專題課程:「中西醫相遇」主題教學重點 • 討論19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醫學及醫療的新觀念及社群機制,例如醫院、專業醫生、細菌學、解剖學、開刀手術等,傳入中國後所造成的各種反應。 • 本主題可從新文化、新思潮的衝擊,討論中國及台灣社會裡中西醫之間的關係-如:為何有「癈中醫論」?「癈醫存藥」之說?為何有中醫學會等團體成立?「科學中藥」有何新意? • 這些「問題意識」之後與國族主義或文化衝突有何關係?
如何把95課綱專題課程揭示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落實下去?如何把95課綱專題課程揭示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落實下去? • 專題課程揭示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閱讀、思考、辨析、論證的能力,學習史學方法與反思三年來學習歷史之心得 • 為實踐專題課程的教學目標,筆者參考英國歷史教科書《Minds and Machines》的課程設計概念,試圖讓學生在課程探索中,發展某一項歷史研究能力。透過一「核心問題」的探索… 1.既引導同學認識近代中西醫相遇的相關史實, 2.同時也在此學習過程中,讓同學發展出「歷史研究」與「歷史思維」的能力。
本單元課程的設計概念 • 參考英國歷史教科書《Minds and Machines》的設計概念而成… • 運用有趣或有意義的圖片或史料來讓學生「想一想」 • 運用「步驟一」「步驟二」等方式逐一增加對該主題的認識面向與深度 • 透過「你的探索」-來總結一主題單元的整体認識,讓學生透過一「核心問題」的探索…發展某一項歷史研究能力。
本課程設計說明 • 從「中西醫的相遇」到「中西醫論爭」的眾多史實中,設定「西方醫學在近代中國興盛歷程」的探討,讓同學透過五個子題的引導…逐步建構出他們對近代中國由傳統向現代轉折的歷史圖像。 • 以西方醫學在中國發展的例子來突顯近代中國在發展上的兩難處境,這兩難處境的討論與辯論,對於95課綱高三歷史專題課程期望達成的培養學生「思考」、「辨析」、「論證」能力的目標,是相當有助益的。 • 在史學研究方法的培養上,筆者運用一個「探索」單元,希望學生透過五個步驟的研究,對「西方醫學如何在中國興盛的歷程」撰寫出一篇評論文章。
課程教學大綱 (一)中西醫的相遇的時代背景與醫學傳教策略之成功 ->呈現晚清西醫傳入中國的背景與發展概況; (二)西醫在中國成功發展的原因探討-中國社會內部需求的角度 ->藉由傳教士進入中國後,所記錄的民間社會貧窮、落後與衛 生環境惡劣概況,來理解西醫傳教士有效運用「醫療」途徑、而 在晚清中國發揮作用的面向; (三)中國社會對西醫的態度:從誤解、排斥到接納 ->以中國民間社會對西醫態度的變化,讓學生能對中西醫學因診斷方 式與醫療空間差異而產生的誤解、排斥乃至文化衝突有同理心; (四)晚清官員對西醫的認識與傳教醫師在華的貢獻 ->列舉西醫在華行醫廣受晚清中央與地方官員肯定的各項貢獻,做為 第五部分探討民初「中西醫論爭」的基礎; (五)民初「中西醫論爭」的背景與經過 ->以民初醫界、學界乃至政界形成對中醫發展空間與中醫教育的打擊, 以及中醫界內部衍生出的自救主張與行動做為範例,讓同學能明瞭民初中 西醫界爆發的「中西醫論爭」,其背後隱含的「國族主義」爭議。
教學活動流程 • 課前準備:溫故而知新 (一)請同學在課前先溫習高一高二課程中與「醫療與社會文化」單元(近代篇)相關的主題與內容 (二)或以「預習考」形式協助同學溫習高一高二課程中與「醫療與社會文化」單元(近代篇)相關的主題與內容
溫故而知新:高一課程回顧(課前準備) • 請同學復習高一台灣史課程的相關概念: 1.台灣何時引進西方醫學?引進西方醫學的代表人物有誰? 2.日治時代台灣醫學發展重點與公共衛生成就包括那些?奠定此時醫學發展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誰? • 請同學復習在高一下課程的相關概念: 1. 近代中國城巿如何發展出現代公共衛生設施? 2.推動近代中國城巿發展出現代公共衛生設施的力 量為何?
正式課程的開展 • 1.引起動機 • 2.「中西醫相遇」的時代背景 • 3.「醫學傳教」策略成功之因-以伯駕為例 • 4.西醫在中國成功發展的原因探討-中國社會內部的需求 • 5.中國社會對西醫的態度:從誤解、排斥到接納 • 6.晚清官員對西醫的接觸與認識 • 7.「中西醫論爭」的背景
閱讀魯迅《吶喊》自序(引起動機) • 由魯迅《吶喊》自序文中談及清末民初人對中醫醫術產生的「信心危機」,對照討論傳統中國醫學發展單元時所論及的中醫歷代發展成就,請同學來思惟這兩者間的矛盾何來? •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裡…,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裡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台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回家之后,又須忙別的事了,因為開方的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辦到的東西。然而我的父親終於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 」
想一想(引起動機) • 在討論傳統中國醫學發展單元,我們曾探討許多歷代傳統中醫的發展成就,然而就同學個人實際的生活体驗與認識來說一說: • 1.「西醫或是中醫的醫術較厲害?」 • 2.西醫與中醫各自的醫療專長表現在哪裡? • 3.中醫與西醫在近現代醫術上的競爭,何者 較占上風呢?
溫故而知新 • 回想我們在高一上台灣史課程中,曾學過「西方醫學傳入台灣」段落,請你想一想: 1.台灣何時引進西方醫學? 是透過什麼角色而將西方醫學傳入台灣? 2.將西方醫學引進台灣的代表人物有誰? • 近代傳統中醫與西方醫學相遇的情境,其實與西醫傳入台灣的背景相似,以先前所學的台灣史知識做為思維基礎,請你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1.西方醫學是基於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而進入中國? 2.西方醫學是如何被引入中國的?
西醫東傳中國-與基督教同行 • 近代西方醫學是與基督教相伴、同時進入中國的,它最初的扮演角色是做為輔助新教傳教士在華傳教事業拓展之用-即「福音的婢女」角色(註一)。 • 西方醫學的傳入媒介-基督教傳教士,最初是抱持著「先治療中國人的身體、進而救贖中國人靈魂」的做法,而透過西醫傳教士來實踐「醫學傳教」的目標。(註二)
探索單元 • 西方醫學在晚清中國的興盛,並非一蹴可幾之事,它的傳入在中國社會內部形成相當分歧的反應。透過步驟一~步驟五的研究,請你對「西方醫學如何在中國興盛的歷程」做出一評論文章,文章內容還需包括:對西醫在中國內部遭遇的挑戰,它如何克服中國社會的排斥、爭取中國人民接納的方式,以及它如何在民初對傳統中醫的生存發展形成極大壓力的過程。 • 最後在文章總結部分,也請你針對民初中西醫界出現的「中西醫論爭」所代表的意義-即「中國在邁向現代化歷程,是否一定要以『西化』模式、消滅中醫等傳統文化為代價,方能達成現代化目標」-表達你的看法,若你不同意這個觀點,就請你陳述「維護中醫」的理由,並對中醫界提出如何吸引人民支持中醫在中國醫學體系中存在價值的建議策略。
「醫學傳教」策略的設定-以伯駕為例 • 傳教醫師伯駕表示:「中國之人民,平常盡皆恨惡我等,不欲與我等往來,況又有官府之嚴禁,致我等雖用盡法子解除中國人恨惡我等之心,惟總不能得之。 在我等各樣事業之中,只有醫學乃系中國之人頗肯信之。…醫痊之人,多有寫信到來感謝,致醫道之名,傳遍各處。」(註三) • 傳教醫師一致認同:「醫學傳教」是一種將俗世與天國聯繫起來的一種有力工具,巧妙運用醫學手段來傳播基督教,乃使西方醫學能迅速由通商口岸向內地延伸與發展。(註四)
醫學傳教的典範:伯駕(1804-1889) • 是近代中國基督教從事醫學傳教的首位牧師,於1834年在耶魯大學獲醫學和神學博士,取得醫生文憑,為美部會派遣來華。 • 1835年開辦了第一所教會醫院-廣州眼科醫局。選擇眼科的理由是:「它最普遍,且中醫對此束手無策。」
醫學傳教的典範:伯駕(1804-1889) • 醫院開始的第一天,沒人前來;一年之後…每天有幾千名等得不耐煩的中國人要求進入擁擠的病房。 • 開辦廣州醫院後的三個月內,伯駕診治了1020例眼病患者;也在中國進行第一例外科手術,為一名13歲女孩切除1.25磅重的臉部腫瘤。 • 伯駕的專長本是眼科,後來轉型為麻瘋病、象皮病到疝氣、腫瘤無所不看的全科大夫。 • 他開創了三項記錄:「1836年扁桃線的割除;1844年,首次為35歲病人做膀胱結石截除術;1847年將麻醉術介紹到中國。」(註五)
步驟一 • 請你從上面的資料歸納伯駕醫生所救治的中國病人大致屬於那些科別的? • 從伯駕醫生累積的中國病人數量與病人類型來看,我們能不能說他的醫術已經廣受中國病人的接納? • 就你認為:伯駕醫生為什麼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中國病人的肯定呢? • 有人評價伯駕:用「手術刀」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註六)。你同意這樣的評價嗎?伯駕醫生的醫術相較於中醫師而言,有什麼地方不同?
「醫學傳教」策略成功的證據 • 1838年,伯駕藉由他的影響力,在廣州成立第一個將醫學與傳教事業結合為一體的社團-「中國醫務傳道會」。藉由中國醫務傳道會與各差會提供的贊助,由傳教醫生擇地開辦醫院,免費提供中國人醫藥服務。(註六) • 鴉片戰爭期間,廣州醫院雖關閉,伯駕仍利用此時機先後到美國、英國、法國等城巿游說,催生各城巿成立「中國醫學傳教協會」等組織。(註七) • 1843年鴉片戰後,教會醫院在東南沿海通商口岸的發展概況 (表一) • 1860年英法聯軍之役後-教會醫院的設立,向沿海、長江流域及中國內地鄉村全面推進 (表二)
想一想 • 想像清末鴉片戰爭前的廣州或戰後的五口通商城裡,大量出現外國人與傳教士,甚至這些外國傳教士還可以為中國人治病… Q1:你覺得當時的中國百姓對於這些進出中國的外國人有什麼看法?對那些可為中國人治病的外國傳教士又有何看法? Q2:從伯駕醫生的行醫經歷來看,他在三個月之內即有上千個病人,就習慣傳統中醫診療方式的老百姓而言,你覺得:「當時的人..為什麼有人會去看西醫呢?」「究竟是誰才會選擇去看西醫?」
由三種史料來看百年前中國社會的景況 • 百年前,外國攝影師鏡頭下的中國街景與百姓群像(圖三~圖六) • 西方傳教士在中國街上所目睹的景象(資料二) • 外國人士對北京城與故宮等地環境衛生的描述(資料三、資料四)
猜猜看..照片裡的景象-- 可能出現在中國的城巿或鄉村?
照片裡的景象又可能出現在-- 中國的城巿或是鄉村?
猜猜看:外國人鏡頭下的這號人物,出自什麼身階層?猜猜看:外國人鏡頭下的這號人物,出自什麼身階層?
猜猜看…鏡頭下的這兩人,又是什麼出身背景的?猜猜看…鏡頭下的這兩人,又是什麼出身背景的?
圖說: • 圖三:百年前的「北京街道鳥瞰圖」 • 圖四:照片中的街道景象-「北京哈德門」 • 圖五:上海一地的乞丐 • 圖六:太平天國時期在街頭行乞的祖孫
西方傳教士在中國街上看到景象 • 初來乍到最令人驚異的,並不是迥異於西方人的服飾,也不是陌生的語言,而是隨處可見的人們的疾苦,各種各樣的不堪入目的疾病折磨著可憐的人群。最嚴重最無助的是盲人,那些盲眼老人用盲杖探路,艱難前行,成群的乞丐緊隨著人們求得施捨。這些給他以極大的震動。」(註八) • 街頭到處都是皮膚潰爛的人,大脖子的、肢体殘缺變形的、瞎眼的,還有多得無可想像的乞丐。甚至人們還在大街上把褲子脫下來大便,然後蹲在那兒捉身上的虱子。(註九) • 想一想:「傳教士來到中國後,面對這樣的中國人民與疾病,他們可以發揮什麼作用呢?」
20世紀初《中外日報》上對北京城公共衛生狀況的批評文章20世紀初《中外日報》上對北京城公共衛生狀況的批評文章 • 今京師為首善之區,而地方之污穢以京師為最,人畜之糞,堆積於道,晴則碾成細末,大風一起,撲人口鼻,不可向邇,雨則與沙泥融成一片,至不可插足。江浙諸會城,則惟大街通衢,稍覺清潔,而街頭巷尾,則穢物之堆積,直及屋齊,而行人復便溺其旁,臭穢之氣,遠聞數里,實為致疾之媒,而足以傷人之性命。以故一值夏令,時症即起,死亡之多,實駭聽聞。(註十)
百年前的北京故宮 • 其實,連故宮的糞便都曾經也是很大的問題。宮裡沒有廁所,全用馬桶往外倒,堆到天安門,或倒進筒子河。幾百年的糞便淤積下來,整個皇宮裡只有皇帝周圍一小塊的地方是乾淨的。1901年以後,北京新辦警察事務,開始設立公共廁所,其法「三面圍以土牆,牆內挖土成糞坑,無屋蓋,無門板,無隔障,極不完備,只不過遮路上行人之眼而已。加之清掃設備不足,糞塊積累尿液浸淫土地,臭氣薰天,不可接近。」(註十一)
步驟二 • 看完了三種呈現百年前中國社會景況的史料後,請你寫出2-3個當時中國社會的客觀環境與人民需求上,可能讓西醫傳教士發揮作用的社會條件?
中國社會對西醫的態度:從誤解、排斥到接納 • 洋醫生胡美的行醫經驗談-中西醫診療方式的差異(資料五) • 福建龍岩士紳的反洋揭帖例子(資料六) • 「蕪湖教案」之例(資料七) • 動手術婦人的西方醫院初體驗(資料八)
洋醫生胡美的行醫經驗談-之一 • 胡美診所剛開張不久的某一天,門口就出現了一位湖南本地的病人,從他的穿戴打扮和身邊跟著僕人的身份來看,像是個衙門裡的官員。…當胡美按西醫的診斷程式把一支溫度計插入他的嘴裡時,病人臉上立劇露出狐疑猜測的表情,接著情緒越來越激動,直到胡美取出溫度計後,病人的亢奮終於爆發成了大怒。 • 想一想:「你覺得那一位病人為什麼會大怒? 胡美醫生究竟做了什麼令病人反感 的事?」
洋醫生胡美的行醫經驗談-之二 • 他對著僕人大聲叫喊起來:「為什麼你把我帶到這裡來?為什麼你讓這個洋人把一個硬梆梆的奇怪東西塞在我的嘴裡,你難道看不出來他一點不懂醫術嗎?」 • 接著暴怒叫喊的聲音又提高了音量,迴盪在整個診所:「你難道沒有看到嗎?他只是把了我的左脈。一個郎中如果不兩邊脈都把,他怎麼做診斷呢?難道左脈和右脈是完全一樣的嗎?他的檢查就像聽故事只知道一半一樣。」 (註十二) • 想一想:「這個病人為什麼會認為胡美醫生不 懂醫術?」
洋醫生胡美的行醫經驗談-之三 • 後來胡美醫生終於學會了如何在中國病人面前正確的做出診斷的動作,以後每次診斷他都堅持把病人兩邊的脈象。 • 想一想:中國人的身體觀與中醫診斷方式與 西方人有何不同? 西醫傳教士的診斷方式,有那些地 方無法被中國人理解?
中西醫診療方式對照-20世紀初湖南之案例 • 一名病重老人由湘雅醫院的胡美醫師與王姓老中醫共同會診。老中醫與胡美都判斷老人有嚴重的腎病,但兩人的診斷方式有顯著差異:(註十三) (1)老中醫先彎身聽病患的呼吸聲,之後提問、把脈,檢查 舌 頭與眼睛。 (2)西醫傳教士胡美以西方病人昏迷時的檢查程序做了一遍 (檢查瞳孔、舌頭和反應能力,然後用聽診器和溫度計 進行診斷,再捲起病人袖子量血壓。至於確切的病情 仍需實驗室化驗結果出爐才可証實) 。 • Q1:請你舉出老中醫與西醫師胡美在診斷病人病症上的兩項 差異。他們各是運用什麼方法了解病人病情的? • Q2: 你覺得那一種醫師的診斷方式你最熟悉? 你認為當時中國人比較熟悉何種診斷方式? • Q3:你比較信任誰的診斷結果?
福建龍岩士紳的反洋揭帖 • 光緒九年,福建龍岩紳民因兩名外國教士來境行醫傳教,居留多日,當地士紳發布揭帖,斥罵傳教醫師: • 「近來有猴形番獸兩隻,倚勢橫行,…自稱醫士救世,設教禮拜訓民。我大中國有華陀孫真人之門人仙醫神治之法,禮義有孔聖先賢之教..汝醫者實欲盜我人體之寶,詐稱醫生…觀此獸所為,久欲殺之,恐背古聖賢行仁德之訓,不忍造次誅番獸狗命,故以片言示知。番狗若知過,仍可拆示,求我州主帶汝到聖廟宮墻萬仞之外,跪百跪,叩百叩,向聖賢求罪,以銷我一州之恨,暫恕汝狗命,速可走回番獸狗洞。如其不行,候旬日誓滅番獸,一毛不還。若不滅者,我全州誓不為人」(註十四) • 想一想:當時的地方士紳為什麼會對傳教醫師採取如此 仇視的態度?
「蕪湖教案」之例 • 蕪湖天主教堂的兩位修女外出探視病人,帶回患傳染病家的兩個小孩,在街上遇到小孩的親戚想將小孩帶回去,修女不肯,圍觀的人群指斥她們拐騙幼孩,挖眼製藥,將她們扭送縣署。不久之後,有個姓胡的婦女到天主堂向神甫要兒子,後面跟著二十多人。胡姓婦女大聲喊叫「洋人把我的兒子拐騙來了」,於是人愈聚愈多。下午五時,群眾開始向教堂內扔石塊,那姓胡的婦女喊道:「放火燒掉這些拐帶孩子的洋人的房子。」教堂、學校及教士住院,頃刻間都化為灰燼。(註十五) • 想一想:當時民眾如何理解蕪湖天主教堂修女的行為? 為什麼後來民眾會出現「燒教堂」等反教行為?
接受西醫骨盆手術婦人的西方醫院初體驗 • 一個好不容易被村裡人說服後的婦人,來到了「動刀子」的醫生所在的雅禮醫院,郤並沒有被事先警告手術室裡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她躺在擔架上被推進手術室,然後小心地被放置在手術台上,當皮帶緊緊扣住她的身體時,她突然睜開雙眼,一下子跳下了手術台,衝到走廊裡高聲尖叫:「我就知道我一被送到外國人的醫院中就會死,我看到一堆送葬人圍著我,我發現自己正被送往墓地。」 (註十六)
想一想 • 村婦為什麼會認為:進入外國人醫院後,她就會死? • 村婦口中的有「送葬人」圍著她…這實際上是指什麼人? • 為什麼她會認為:「自己將被送往墓地?」
接受西醫骨盆手術婦人的西方醫院初體驗之二 • 當她被送回村莊裡時,她的內心終於恢復了平靜,因為她已經成功做完了一次骨盆手術。事後她告訴朋友一次令人感到恐怖的醫院經歷。一天晚上,到了餵藥的時間,她說:「醫院的護士把一顆小白片藥丸放進我的嘴裡,告訴我用茶服下,說這藥可以幫助我入睡。可她剛一離開床邊,我就把藥給吐了。誰知道這些穿著白喪服的人,是不是另一批想把我送進墓地的人呢?又有誰能保証這些人不是想用毒藥毒死我?」
想一想 • 即便西醫成功地救治了村婦,村婦仍舊認為「穿白喪服的人」會害她。為什麼她會這麼想? • 就你認為這位接受西醫骨盆手術的婦人,她的西方醫院初體驗究竟是什麼感覺?整個過程她究竟在怕什麼?
步驟三 • 請你比較「胡美醫生的行醫經驗談」、「清朝士紳的反洋揭帖」、 「蕪湖教案」、以及「接受西醫骨盆手術婦人的西方醫院初體驗」等四個例子,究竟晚清百姓對西醫傳教士排斥、誤解與不信任的理由,可以歸納成那些種類?
清朝百姓對西醫傳教士不信任的理由 • 中西醫診療方式的差異 • 民眾對西方醫院、育嬰堂與孤兒院等陌生空間的恐懼與不信任感 • 西醫對身体解剖的觀念與內外科診斷之分別,容易引起中國人與傳統士紳形成「採生折割」、「挖眼剖心」製藥的疑慮與誤解,進而引發中國人「反教」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