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18 Views
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 与一年级新生家长 朋友谈衔接教育. 国家心理咨询师、中学高级教师 张浇娇 2014 年 9 月. 一、家长要明白什么. —— 您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吗?. (一)懂得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学习特点. 1. 学习和生活的重心变了:游玩转向学习 2. 幼儿变成小学生:紧张、兴奋、期待或恐惧 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 3. 注意力不能持久,自制力还没形成 4. 思维还很具体,事情考虑不周. (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发展. 全面发展: 聪、明、灵、通 聪(言语):听力理解、言语表达、阅读理解、背诵、算术运算、抽象思维等方面
E N D
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与一年级新生家长朋友谈衔接教育 国家心理咨询师、中学高级教师 张浇娇 2014年9月
一、家长要明白什么 ——您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吗?
(一)懂得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学习特点 1.学习和生活的重心变了:游玩转向学习 2.幼儿变成小学生:紧张、兴奋、期待或恐惧 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 3.注意力不能持久,自制力还没形成 4.思维还很具体,事情考虑不周
(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发展 • 全面发展:聪、明、灵、通 • 聪(言语):听力理解、言语表达、阅读理解、背诵、算术运算、抽象思维等方面 • 明(表达):走迷宫、智力拼图、技术学习、图画书写、认人、条理性、方位感等方面 • 灵(运动):灵巧,手巧心灵、操作技巧、运动协调 • 通(情感):通达,通情达理、幸福快乐、适应社会
认知水平——聪 额叶:躯体运动,智力、阅读理解、人格 顶叶:肤觉(冷、热、压、痛)、躯体感觉 颞叶:听觉 枕叶:视觉 皮层联合区(前额、颞、顶、枕皮层联络)-知觉、注意和思维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简测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发展失衡:不协调 • 不聪:思维发散不好、不会听讲、记忆缓慢、运算出错、唱歌跑调、不善言表、大智若愚,爸妈不说的常见多说 • 不明:视知觉发展不利、阅读不良、书写糟糕、一听就会、一考就错、丢三落四、马马虎虎,看电视太多、幼儿期不爱搭积木、走迷宫多听 • 不灵:学做操、叠纸手工、学舞蹈慢半拍、退缩胆小、磕碰摔跤、碰杯打碗、笨手笨脚,爷爷奶奶带大的常见多运动多活动 • 不通:趴着睡、排队老出列、触觉过敏、六神不安、脾气糟糕、人缘不好,剖腹产的常见多抚摸多抱
(三)了解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 3岁前:智力的70%确定。 • 6岁时:智力的80%就差不多确定。 • 小学每年开发智力3% • 12岁时:智力发展成熟
智力发展关键期(6-12岁) •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3岁看大 ,7岁看老 • 记忆发展关键期(6-10):运用记忆策略促进发展(多种感官,背诵复述) • 文化敏感期(6-10岁):好奇、爱动脑、求知欲强 • 思维类型转折期(9-10岁):逻辑思维 • 阅读黄金期(8-14岁):科学阅读、大量阅读
孩子成长需要哪些活动 • 国际儿童游戏权利协会(IPA)曾经发表研究报告说,现在儿童正在遗弃的那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如爬树、建沙堆城堡等,正是孩子们成长不可或缺的。 • 一个由专家和名人组成的委员会推荐了32件在10岁前应做的游戏。
1.在草地上打滚 2. 捏泥团 3. 用面粉捏小玩意儿1.在草地上打滚 2. 捏泥团 3. 用面粉捏小玩意儿 • 4.捉蝌蚪 5. 用花瓣做香水 6. 用硬纸板做纸面具 • 7.用沙子堆建沙堡 8. 爬树 9. 在院子里挖洞 • 10.用手和脚画画 11. 烘蛋糕 12. 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 13.在海边沙子里埋人 14. 做面包 15. 堆雪人 • 16.玩泥塑 17. 露营 18. 骑自行车过水泥坑 • 19.自己搞野餐 20.养小动物 21.采草莓 • 22.耍游戏棒 23. 区分五种鸟类 24. 捉小虫子 • 25.参加一次“探险” 26. 在窗台种植物 27. 做个风筝并放在天上 • 28.用草和树枝造鸟巢 29. 种蔬菜 30. 找到10片不同的树叶 • 31.早上帮父母准备早餐 32.和人小小地打一架
二、家长要做些什么 (一)角色决定命运 ——您成功扮演父母角色了吗? 首先要懂得科学地养育孩子。
1.关注其健康,野蛮其身体 • 能吃:早晨起床一杯温开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有节,餐桌和厕所是较量身体的地方。 • 能睡: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 能运动:每天锻炼身体不少于20分钟,每周至少出2次大汗。 • 一口好牙、一个强健的胃 。
2.关注其精神,文明其品格 • 亲子交流:言语低声、表情真诚、动作轻柔 • 价值引导:让孩子心中有梦想,追求真善美 通过坚定不移地努力,定能获得认可,取得成功。 • 用“延迟满足”让孩子抑制欲望,学会等待,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电影 • 一年级:《红气球》、《青蛙的预言》、《国王和小鸟》、《小世界》、《幻想曲》 • 二年级:《海底总动员》、《南海变成熊》、《虎兄虎弟》、《狮子王三步曲》、《微观世界》、《怪兽大学》、《疯狂原始人》 • BBC经典纪录片:《透视动物》《地球力量》等
3.关注其安全,优化其环境。 物质:交通、高层、食物、药物、水电气火、玩具、辐射、噪音、网络等 。 精神: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一个有爱、有关怀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二)环境决定效果 ——您为孩子创设家庭学习氛围了吗?
1.家长行为要规范——身教重于言教 如: 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示范,让孩子固定摆放物品的位置; 对老师的积极态度,让孩子喜欢老师。
2.物质需求要适可——兴趣激励持久 共同准备学习用品,背着书包上学去: 轻便的书包、简单的文具盒(笔袋)、HB铅笔、绘图软橡皮、转笔刀、课程表 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 书桌、椅子、台灯、小闹钟、贴上标签的水杯、小手帕或抹布
3.学习氛围要创设——环境潜移默化 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 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 订阅一些报刊杂志。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 读杂志: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学 • 关注微信: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环球青少年教育 • 看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放牛班的春天》《三傻大闹宝莱坞》《弱点》《飞越疯人院》《天堂电影院》 《雨人》《入殓师》 《贝多芬》《迁徙的鸟》《喜马拉雅》《微观世界》《藏獒多吉》《千与千寻》 《国王的演讲》 • 看视频:网易公开课
(三)习惯影响一生 ——您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了吗? 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 一种行为重复21次就会变为习惯动作,30天基本形成,90天会形成稳定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实验
三个生活习惯 • 习惯一: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理能力 • 坚持早睡早起,自己早晚洗漱; • 定时定量吃饭,每日定时排便; • 勤换衣服鞋袜,衣着端正整洁。
三个生活习惯 • 习惯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注意力 • 自己收拾书包,合理使用空间; • 自我整理房间,衣物被褥整齐; • 自己擦抹打扫,学会自我管理。 • 习惯三:自信微笑待人—亲和力 • 出门家人告别,到校老师问好; • 学习结交朋友,懂得谦让合作。
孩子放学回家八部曲 • 放好书包换鞋衣;讲究卫生把手洗; • 一定喝水吃东西;赶紧坐定先复习; • 再做作业心有底;检查对错需仔细; • 明天学啥先预习;收拾准备好欢喜。
两个学习习惯 习惯一:做作业的习惯——影响一生 回家先做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一 心一意,不磨蹭,不讲话、不走动。(耐心) 做完作业细心检查,自我整理;自主复习旧 课,预习新课。作业正确率登记表(细心) 习惯二:阅读的习惯——受益终生 坚持每天阅读20分钟,远离电视和网游。
一个习惯坚持30天,基本形成习惯,比如作业的习惯。成为例行公事后,大脑的神经通路已经形成,再培养另一个习惯。比如每晚20分钟阅读。一个习惯坚持30天,基本形成习惯,比如作业的习惯。成为例行公事后,大脑的神经通路已经形成,再培养另一个习惯。比如每晚20分钟阅读。 关键在于每30天里不要超过两件例行公事。
一些良好的习惯诸如饮食、起居、锻炼、学习、阅读等,都应该在孩子13岁之前就帮助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诸如饮食、起居、锻炼、学习、阅读等,都应该在孩子13岁之前就帮助他们养成。
孩子的成长 不是三十米赛跑, 不是三百米赛跑, 不是三千米赛跑, 而是马拉松赛跑。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往往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坚持到底的路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 孩子的成长是个单行道,是不可逆转的。 • 家长要学会耐心等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做,去试试。 • 父母作为终身职业,是唯一无证上岗的职业,且行且学习吧! • 愿你我的孩子都拥有:向上、求真、致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