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701 Views
香奈儿 Mobile Art 展览馆. 项目成员: 张伟福 钟嘉丽 邓敏婷 陈绮文 指导老师: 宋鸣笛. 香奈儿移动艺术 ( Chanel Mobile Art ) 展览馆 由著名女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 ( Zaha Hadid) 应 卡尔拉格斐 ( Chanel 设计总监)邀请而设计。 灵感 源于品牌其中一个 香奈儿 2.55 菱格纹手袋 。她并非兴建了一座流动的博物馆,而是创造了一个偌大的空间让众多艺术作品展出,且可以随处移动。展览馆的奇妙之处在于如何 把身心的感受转化为感官的体验 ,在世界各地为香奈儿这件经典作品喝彩。
E N D
香奈儿 Mobile Art展览馆 项目成员:张伟福 钟嘉丽 邓敏婷 陈绮文 指导老师:宋鸣笛
香奈儿移动艺术(Chanel Mobile Art)展览馆由著名女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应卡尔拉格斐(Chanel设计总监)邀请而设计。 • 灵感源于品牌其中一个香奈儿2.55菱格纹手袋。她并非兴建了一座流动的博物馆,而是创造了一个偌大的空间让众多艺术作品展出,且可以随处移动。展览馆的奇妙之处在于如何把身心的感受转化为感官的体验,在世界各地为香奈儿这件经典作品喝彩。 • 这一构思独特的艺术展原计划于08年的2月从香港开始,两年内,相继在东京、纽约、洛杉矶、伦敦、莫斯科、巴黎等地进行全球巡回展出。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起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哈迪德至今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访问教授,在世界各地教授硕士研究生班和各种讲座。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香奈儿品牌一向采用上选的织料,加上精美的细节,为每个系列带来最优雅和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扎哈哈迪德则钟情于复杂、充满动力和流动的空间,过去30年来的作品都致力把自然和人为的结构及理念,与先进的技术融为一体。 她的作品以崭新的空间意念和大胆而前卫的外形设计,改变了我们对未来的想像。她说:「我希望透过我们的设计,让大家置身另一个世界,令他们跃动鼓舞,并对各种意念兴奋不已。我们的建筑非常富直觉感、不同凡响、具国际特色和充满动力,着重带来与别不同的体验,提供一种既陌生又新鲜的感觉,彷佛来到新的国度。这次的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正是以此为创作蓝本。」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总是以引起别人的好奇为金科玉律。
结合机能与空间逻辑,创造出今人激赏的建筑.结合机能与空间逻辑,创造出今人激赏的建筑. • 她的建筑提醒人注意原野如何越过山丘,洞穴如何开展,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指引方向。或许扎哈哈迪德已了解,“瞬间的爆发”并未能揭露人类心灵的构造,但能展现人造环境的本质。她并未在乌托邦的残迹中发现自由空闲,而是在对既有环境的探索中发现。
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是扎哈哈迪德建筑风格的最新演绎,以明朗的形式逻辑缔造了感性的艺术。透过崭新数码造模仪器的流畅技术,加强了设计过程,令这个崭新建筑得以迅速定案。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是扎哈哈迪德建筑风格的最新演绎,以明朗的形式逻辑缔造了感性的艺术。透过崭新数码造模仪器的流畅技术,加强了设计过程,令这个崭新建筑得以迅速定案。 • 扎哈哈迪德解释构思的过程:「有赖数位影像软体及建造技术在复杂性和技术性方面的发展,令展览馆的计划得以梦想成真。这是强调流动和自然的建筑风格,辅以新的数位设计和制造过程,让我们可以顺利设计了展览馆的流线外形──摒弃了20世纪建筑统一而工整的特色。」
灵感来源: 由扎哈哈迪德建筑公司设计的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灵感源于品牌其中一个不朽的设计 --菱格纹手袋。
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占地700平方米、整体高度为6米的螺旋展場,最大特点是建筑结构采用连串延伸式的弧形组件。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占地700平方米、整体高度为6米的螺旋展場,最大特点是建筑结构采用连串延伸式的弧形组件。 • 它以玻璃纤维为主材质,方便遊走各个城市时的拆卸组装。 • 它的搭建工期是4星期,拆除工期要2星期。 • 建材运用上,包含了300片玻璃纤维及750组钢梁。运送时,得靠四架747飞机及20个12尺货柜才足夠。每次的组装,估计都需要至少80工程师的投入。
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每一个结构性因素将不高于2.25米分割接缝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正式功能的外部正面熔覆,而这些衔接创建了空间的节奏,亦为展馆缔造透视的空间感。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每一个结构性因素将不高于2.25米分割接缝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正式功能的外部正面熔覆,而这些衔接创建了空间的节奏,亦为展馆缔造透视的空间感。
流动艺术馆入口 顶篷则特别选用高科技玻璃,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校室内的温度,亦可以让阳光透射到场馆内,与墙壁和凸起地台之间安装的人造灯光装置互相配合,更明显场馆的弧形结构。其中一块大玻璃片还可以随时张开,在晴朗的日子里让阳光照进来,打破室内和室外的分界。
流动艺术馆局部 与普通的展览馆不同,所有艺术家的作品都被安置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因此,展馆内并非一览无遗,有台阶、有幕帘、有狭窄的走道,光线明暗亦不同,加上语音导赏里的优美音乐和充满禅意的女声,令整个参观之旅像是一段艺术的时空漫游。
建筑的复杂性和技术进步,数码影像软件和施工技术,使结构的移动艺术展览馆可能。它是一种建筑语言的流动性和性质的推动下,新的数字设计和制造过程,使我们能够创造展览馆的完全有机形式-不是为了重复序列标志建筑工业20世纪。建筑的复杂性和技术进步,数码影像软件和施工技术,使结构的移动艺术展览馆可能。它是一种建筑语言的流动性和性质的推动下,新的数字设计和制造过程,使我们能够创造展览馆的完全有机形式-不是为了重复序列标志建筑工业20世纪。 • 扎哈哈迪德建筑公司近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结构体制,从香奈儿展览馆的流动线条可见到,展馆自然灵巧的外形便是从贝壳的螺旋形状演化而来。这种结构和生长体系是大自然最常见的模式,容许适当延伸到周遭的环境,一如展览馆在入口处设有广达128平方米的公众休息地段。
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是一个经过参数变形的环形曲面,呈几何形状,其圆形的环面正是最基本的展览空间,再往周边伸展﹔而在其中心,一个大型65平方米庭院,自然采光提供的一个领域,以满足游客和反映了展览。这种安排也可以让游客看到对方移动的空间,并通过互动的展览。这样,便于观赏建筑艺术作为一种集体经验。展览在每个城市进行期间,中央的空间更可当作相关艺术活动的场地。香奈儿移动艺术展览馆是一个经过参数变形的环形曲面,呈几何形状,其圆形的环面正是最基本的展览空间,再往周边伸展﹔而在其中心,一个大型65平方米庭院,自然采光提供的一个领域,以满足游客和反映了展览。这种安排也可以让游客看到对方移动的空间,并通过互动的展览。这样,便于观赏建筑艺术作为一种集体经验。展览在每个城市进行期间,中央的空间更可当作相关艺术活动的场地。
走进展览馆,就会情不自禁地抬头看,因为它呈360度,以流动的自然几何定律,建构成流畅而充满动感的相连空间,当中结合了不同的对比效果,如室外与室内、光线的明与暗。展馆内不同的力量相遇,规律地重新诠释每个展览空间,同时带领着参观者的流向,让人不自觉地就随着设计师已经圈定的路线一路走下去。走进展览馆,就会情不自禁地抬头看,因为它呈360度,以流动的自然几何定律,建构成流畅而充满动感的相连空间,当中结合了不同的对比效果,如室外与室内、光线的明与暗。展馆内不同的力量相遇,规律地重新诠释每个展览空间,同时带领着参观者的流向,让人不自觉地就随着设计师已经圈定的路线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