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創意領導中心 九十八學年度專題講座 from Peter Senge to Confucius --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Profound Learning

創意領導中心 九十八學年度專題講座 from Peter Senge to Confucius --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Profound Learning. 建國科技大學 通識中心副教授 許炎初 博士 98/10/14. 感謝. 感謝恩師李保金主任之邀請。 感謝中心李志鴻主任之提攜。 希望增加更多國際觀之視野與人文思維之關懷,尤其加入當前更實際與更真實而又能觸動人心之深層學習與思維。. 亞洲大學之崛起. 安藤忠雄在亞洲大學 貴校有創意領導中心 貴校有走出自己風格的雄心壯志 2006 大國崛起之省思

h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創意領導中心 九十八學年度專題講座 from Peter Senge to Confucius --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Profound Learning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創意領導中心九十八學年度專題講座from Peter Senge to Confucius--A New Perspective of TheProfound Learning 建國科技大學 通識中心副教授 許炎初 博士 98/10/14

  2. 感謝 • 感謝恩師李保金主任之邀請。 • 感謝中心李志鴻主任之提攜。 • 希望增加更多國際觀之視野與人文思維之關懷,尤其加入當前更實際與更真實而又能觸動人心之深層學習與思維。

  3. 亞洲大學之崛起 • 安藤忠雄在亞洲大學 • 貴校有創意領導中心 • 貴校有走出自己風格的雄心壯志 • 2006大國崛起之省思 • 2008日本NHK歷史大河劇篤姬之省思 • 2008全球金融海嘯之省思 • 2009日本自民黨大選慘敗之省思 • 2010大陸請周潤發拍孔子之省思

  4. 本講之進路從後設學習到深層學習 • 回顧學習與反省思考之歷程 • 切入正題,激盪火花 • 結論 面對未來場域湧現之修煉與領導 • 舉例說明 加強印象

  5. 幾段影音資料之應用 • 何謂創造學習 • 赤色風暴之省思 • 童年往事之省思 • Otto Schmar 書序之省思 • 孔子與子貢之對話之省思 • 孔子困於陳蔡之省思

  6. 結 論 • 帶著兩個終生之目標 : 做人與求學 • 進入內心U型的原型旅程…… • 接受古典與軸心教育之重要 • 接受重大生命事件之啟蒙與洗禮,帶出深層之覺醒。 • 試著獨自一人對自己許下最深最深之承諾 • 昨夜西風凋碧樹……. • 為伊消得人憔悴….. • Seeing, Presencing, Realizing. • 面對未來場域湧現之領導 • 重覆地運作與修練,就能下學而上達,臻於天人合一

  7. 從彼得聖吉到孔子-深層學習之新視野

  8. 回顧上次課程 後軸心時代之後設學習

  9. 為甚麼現代化這個目標對我們是這麼的艱難? 要瞭解這個問題,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我們要去探究構成現代世界的現代性究竟有些甚麼內容;另一方面,我們要對自己的傳統做一種智性的探究。在對兩者有了瞭解之後,然後將它們做比較,才能對這個問題提出比較有意義的答案。這種對文化反思的工作,是一種自我瞭解的工作,而現代化這個目標是一種自我超越,對個人及整個民族而言,只有通過自我瞭解,才有可能自我超越。

  10. 重訪軸心時代 Socrates, Buddha, Confucius, Jesus: From The Great Philosophers,

  11. 重訪軸心時代(Revisit the Axial Age)----前次探索的諸歷程 • 數位化學習之無窮新領域 • 奧迪賽與神話 世界七大歷史奇觀 • 希臘哲學系統 亞歷山大 移動帝國 • 耶穌與拜占庭之神聖王國 • 哥白尼 伽利略 牛頓 與科學 的世界觀 (科學與信仰) • 二十世紀 • 七十年代之 後現代觀 (post modern) • 塔那斯書之重要 • 注意亞洲之興起 • 東方 佛陀 禪宗 日本之禪 • 東亞儒家 • 明治維新 漢化之深 篤姬一劇之道德精神 • 2006 大國崛起 五百年之歷史教訓 • 蔡英文 與龍應台之建議 • Peter Senge與生命之五層次 與孔子之永恆與光輝

  12. Beyond the Post-Modern Mind: The Place of Meaning in a Global Civilization • Huston Smith begins by tracing the cour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that has brought it to the postmodern period. This enables him to establish a vantage point for viewing the Modern/Postmodern scene, and then to examine several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such as science, theology, education, and the humanities. In the final chapters, Smith offers suggestions for moving out of the woods and into a twenty-first century that affirms the ultimate truths of love, the human soul, and the Divine. With a new preface and a new final chapter, this edition proves to be a guiding light in a time of doubt.

  13. 永恆(perennial)哲學 • 永恆哲學的一些雛形,在全世界每一個地區的原始民族裡也許都可以找得到,至於它最充分的發展形式,則可見於每一個高等宗教之中。對這個最高共同因子的第一個書面版本,最早出現在兩千五百年前,自此以後,同一個無法窮盡的主題,就一次又一次,被人從不同宗教傳統的立足點以及亞洲和歐洲的每一種主要語言,一再闡述。

  14. primordial tradition • 永恆哲學(perennial philosophy)的基本主張是,世界的各大宗教、哲學傳統,儘管表面上 千差萬別,但莫不「暗含著」相通的核心內容。不過,永恆哲學一詞,也可指這個相通的核心內容而言。另外,這個核心內容又被稱為基源的傳統一primordial tradition以表示,所有的宗教、哲學傳統,不過是單一個更基本、更源頭性的傳統的表相。

  15. perennial philosophy • 引述過赫胥黎對永恆哲學的特徵的描述: • 它的形上學,認識到有一個至聖的實在存在,而這個至聖實在,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生命和心靈的根柢。 • 它的心理學,認為在人的靈魂之中,有一個部份是和至聖實在相似,乃至無有分別的。 • 它的倫理學,把認識所有存在的內在與超越的基礎,視為人生的最終目標。

  16. 2.世界觀的自我定位 • 由古代進入現代,人們的宇宙觀從目的論轉變為機械論,也就是韋伯所提到的「世界的解咒」(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由於這種宇宙觀的轉變,現代科學那種奠基於因果關係上的理論系統才得以出現。 • 笛卡爾所提出的自我觀,是一種查理士.泰勒(Charles Taylor)所說的「自我界定的自我」(Self-defining self)。根據這種對自我的看法,自我的構成並不需要透過自我以外的東西才得以完成。笛卡爾那有名的「我思故我在」精簡地道出了這種自我觀。在目的論的系統中,自我必須透過對自我以外的東西有所指涉,才能被界定。這個自我以外的東西,可能是宇宙的目的,也可能是上帝。 • 至於理性觀的轉變,則是大家所熟悉的由價值理性轉為工貝理性。由於意義與目的被排除在經驗世界之外,理性的功用不再是去審視意義與目的,而只是去計算達成目的的手段。目的與意義成為主觀的選擇。 • 休姆所提出的「事實不能推導出價值」這個命題,即是這種新理性觀的基礎。從事實與價值的分離,很自然地就導向價值的主觀主義。因為只有事實是可以客觀地被驗證的,價值既然只是主觀的喜好,我們怎麼能夠說它有客觀性?(石元康,《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序)

  17. 2-1.世界觀的自我定位 • 這些哲學理論上的轉變,與一些現實意義的轉變,配合成了一個體系性的改變。在政治上,現代世界或多或少地實行了最低度的政府;在經濟上,則採用放任政策(laissez Faire);教育上所實行的則是價值中立的技術性教學。在這種教育哲學的影響下,任何灌輸價值的教育部被認為是不應該的。這些制度背後的哲學根據就是自由主義。自由主義對現代世界有這麼大的影響,我們甚至可以說,自由主義的特性也就是現代世界的特性。 • 自由主義的主要論旨是甚麼?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明的話,則可以說自由主義的要旨就是對於「究竟甚麼樣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這個問題,理論上是無法有一個客觀的答案的。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每一個答案也都是對的。……自由主義在思想上始終都是主流,而實際社會上所採用的制度則更是完全以自由主義哲學為基礎的。(石元康,《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序)

  18. 3.如何超越「兩面牽制」的困境 「兩面牽制」(double binds)一詞,取自塔那斯《西方心靈的激情》一書。是作者以敘事學(narrative)的方式對西方近代以「哥白尼-笛卡兒-休姆-康德」為基礎所發展出來,對現代人的生命處境所作真確的描述。他說:「現代人所意識到的宇宙的疏遠是從哥白尼開始的,而本體論的疏遠則是從笛卡兒開始的,這兩種疏遠最後由認識論的疏離加以完成,後者是從康德開始的:一種由三方面相互支撐的現代疏離性牢籠。」

  19. 4.當代西方學術思想的新反省 • 重視「軸心時代」(Axial Age)。表現出對「超越」(transcendence)的緊趨 • 從「認識論」(Epistemology)到「詮釋學」(Hermeneutics)的轉向 • 從「集中意識」到「支援意識」的轉向 • 從「系統科學」到「教化哲學」的轉向 • 從「自由主義」到「社群主義」的新契機 • 從「規則性道德」到「德性的倫理學」的新契機 • 從對立型的二元論到「分享認識論」與共享的宇宙觀 • 提倡全球倫理;環境倫理;企業倫理

  20. 蔡英文 龍應台女士 蔡英文:三大核心能力,成就未來人才 跨文化 、溝通力….. 龍應台:二十一世紀大學生的「基本配備」 批判力 、知識力、執行力、 世界觀、 品格

  21. 高希均先生 • 當前台灣陷於困境的七個原因是:「願景」模糊「誠信」衰退「承諾」破產「人才」折損「開放」萎縮「和解」僵持「年輕一代」迷惘 • 「V型選擇」就是台灣反敗為勝的策略,重新構建: 願景∕Vision誠信∕Integrity承諾∕Commitment人才∕Talent開放∕Openness和解∕Reconciliation年輕一代∕Youth就是VICTORY、就是「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

  22. 魯襄公二十二年 (西曆紀元前五五一年)孔子生。 魯哀公十六年(西曆紀元前四七九年)孔子年七十三歲,卒。

  23. 第一階段 結 語 • 年輕人需要有全球化之視野與軸心觀點。(Axial perspective) • 數位學習之新境界 • 學習Peter Senge的五種修練 • 體會建國儒家汪中興先生生命之五層次 一文 • 想像中國孔子之永恆與光輝

  24. 我的暑假的功課

  25. 2010大趨勢-自覺的資本主義 第一章 心靈探索的力量:從個人到組織第二章 自覺資本主義興起第三章 中層管理階級晉升領導第四章 企業的精神發展第五章 價值觀導向的消費者第六章 自覺解決出口蔚為風潮第七章 社會責任型投資的興盛結 語 資本主義的精神改革

  26. 2008金融海嘯之省思

  27. 進入正題

  28. 前言 • 或許這是人類之宿命。於今似已無核戰,但天災與人禍,仍時有所聞,甚且從自然生態、到金融業、到產業界乃至教育界,可說無處不是處於準戰爭狀態。情勢甚緊急與難以防範,甚至一己之身家與性命,可說將不易倖免。故觀本片,吾心甚悲。然本片所彰顯之危機判斷與多層次之管理模式,對今日仍具有高度參考價值。尤其彰顯一種深層學習(profound learning)之重要。這是我們仍可盡力的地方。

  29. Charles Handy Waiting for the Mountain to Move by Charles Handy And Other Reflections on Life (1995) "Charles Handy is a brave and passionate teacher willing to risk prophecy. He writes with the eloquence of simplicity and his gift to us is an enjoyable, profound and reliable guide toward meaning and direction." —Max De Pree, author and chairman emeritus, Herman Miller Inc

  30. 韓第 • 韓第著述是揉合了市場經濟、企業文化與人道觀點,低聲地在提倡營利,大聲地在鼓吹對人的尊重。從他那典雅與親切的文字中,浮現出的是一位溫和、理性、熱情、博愛的愛爾蘭理想主義者,而非冷漠自負的倫敦紳士。近年來他一直在探討:什麼樣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是最適合二十一世紀的社會?

  31. 韓第(CHARLES HANDY)說

  32. 美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彼得 聖吉(Peter Senge) 回到人

  33. 魯襄公二十二年 (西曆紀元前五五一年)孔子生。 魯哀公十六年(西曆紀元前四七九年)孔子年七十三歲,卒。

  34. 先舉例

  35. 當發生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時 給有權力者的一堂課

  36. 從執行長一角探討其養成教育

  37. 主題 • This book (and movie) is talking about leadership, decision making, conflicts of role, conflicts of policy. • A lecturer of an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even suggested his students to use this movie for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alysis. • http://www.amazon.com/Crimson-Tide-Richard-P-Henrick/dp/0380783231/ref=sr_1_5?ie=UTF8&s=books&qid=1254071870&sr=1-5

  38. each of them tries to do what he thinks is right • CRIMSON TIDE is an exciting story that takes place during a possible nuclear war with Russia. A nuclear submarine captain and his second in command dispute an unconcluded radio transmission that could have said, "Fire your missiles on Russia" or "Come back to base, Russia has surrendered". As each of them tries to do what he thinks is right, you wait for the suspenseful conclusion.

  39. 潛水艇的職務與分工 是威權領導或威信領導 在核戰的世界真正敵人是戰爭 八八水災之誤判 蒐集資訊與正確判斷 動燭機先或衝動行事 決策要簡單或要複雜 領導是否要需一致清楚或允許更改

  40. 影片之反思 • 最後之決策需要信仰 • 制式規則與反省改進 • 知錯要能改 • 求證乎或服從乎 • 理論乎與實務乎 • 需善盡職責與提供正確之訊息

  41. 美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彼得聖吉(Peter Senge) 回到人自身聖吉的深層學習與改變

  42. Peter Senge對組織之描繪 According to Peter Senge (1990: 3)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re: …organizations where people continually expand their capacity to create the results they truly desire, where new and expansive patterns of thinking are nurtured, where collective aspiration is set free, and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ally learning to see the whole together. http://www.leadingtoday.org/weleadinlearning/msapr03.htm

  43. 一條在本質上與西方工業發展完全不同的途徑 • 它植基於不斷省思我們心靈深處的真正願望,強調尊重個人願景(願景及遠景),並建立共有願景; • 它植基於我們本有的創造性群體交談能力,而使集體遠比個體更有智慧; • 它植基於我們對人類系統概念化和建立共同了解的能力上; • 它植基於重視整體互動而非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44. Peter Seng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