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93 Views
上市 10 年上以上公司存活率 ( 台 ). 美國 500 大企業的輪替. 一、 1970-1980 32 %的五百大企業已經消失了。 二、 1980-1990 47 %的五百大企業已經消失了。 三、 1990-1998 54 %的五百大企業已經消失了。. 30 年產業興衰. 1. 光復後四大企業今何在 ? 台泥 , 台鳯 , 工礦 , 農林 2. 已消失了的大企業 ? 外移的企業 經營不善的大企業. 2005 年台灣 10 大製造業. R 名稱 營收 ( 億 ) 行業 1 中油 5651 石化原料
E N D
美國500大企業的輪替 一、1970-1980 32%的五百大企業已經消失了。二、1980-1990 47%的五百大企業已經消失了。三、1990-1998 54%的五百大企業已經消失了。
30年產業興衰 1.光復後四大企業今何在?台泥,台鳯,工礦,農林 2.已消失了的大企業?外移的企業 經營不善的大企業
2005年台灣10大製造業 • R 名稱 營收(億) 行業 • 1 中油 5651 石化原料 • 2 鴻海4216 電腦週邊 • 3台塑石化 3474 石化原料 • 4廣達電腦3245 電腦系統 • 5台積電2554 半導體 • 6仁寶電腦2113 電腦系統 • 7中鋼1682 金屬原料 • 8南亞塑膠1657 塑膠及電子 • 9友達光電.1646 光電 • 10光寶科技1558 電腦週邊
11-20名(2005年) • R 名稱 營收億) 行業 • 11 明基電通1477 電腦週邊 • 12台灣化纖1463 石化原料 • 13英業達 1313 電腦系統 • 14台灣塑膠1219 石化原料 • 15聯電1173 半導體 • 16緯創資通.1165 電腦系統 • 17奇美電子..1025 光電 • 18大同 948 電腦系統 • 19德州儀器.880 半導體 • 20華映784 光電
電子產業族群龍頭 • 電子五哥:鴻海-華碩-仁寶-廣達-宏碁 • 晶圓雙雄:台積電-聯電 • 面板五虎:友達-奇美-華映-彩晶-廣輝 • 大陽能:益通-茂迪-中美晶 • 光學:大立光-亞光-玉晶光-今國光 • 手機:宏達電-華寶-英華達
上市公司的併購/分割實例 1.聯友光電+達基=友達(面板第一大廠) 2.鴻海集團的併購策略 3.民國80年代紡織等傳產業的借殼上市 4.民國90年代金融業的合併風潮 5.海外併購 6.企業的分割-以宏碁集團為例 7.富爸爸效應/母以子貴效應
產業的轉型案例 1.營業比重轉型 大同/華新/台玻/南亞/中砂/中興電工/復盛等 2.營業類別轉型 潤泰/大將/首利/勤益/福益/名軒/燦坤 3.產品組合擴充 鴻海/華碩 4.企業的轉型(以轉投資或設子公司方式進行)-以台塑集團為例
流通產業的發展趨勢 1.量販店的掘起 2.傳統零售通路的沒落 3.便利商店的風潮 4.量販系統帶來的流通革命 5.台灣的主要流通產業 量販/超商/電氣/家居/百貨…
鴻海集團(台灣) 1.鴻海精密(母公司) 2.正崴 3.鴻準(原名華升)-PC 4.廣宇 5.建漢 6.撼訊 7.首利(電源供應器) 8.鴻松 9.英群 10.群創(LCD)
台塑集團 1.塑化纖維體系-台塑,南亞,台化,福懋,台塑化 2.電子產業-南亞科技,南亞電路板,華亞科技,台灣小松,台灣必成等 3.醫療體系-長庚醫院,台塑生技 4.教育事業-長庚大學,明志科大,長庚護專 5.海外公司及其他
台塑企業的經營模式 1.事業部體制(利潤中心) 2.上中下游整合(產銷體系) 3.幕僚體系(總管理處/總經理室/經理室) 4.成本控制及績效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