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650 Views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 2012.12. 值得警惕的倾向 —— 超纲和生编硬造. 2012 年的数学高考试题仍然存在一些超纲和生编硬造的题目,甚至个别问题更加严重,令人非常担忧,这种导向非常不好,会加大学生学习的负担,却起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一、超纲. 超纲题目的出现,会令高中教师认为必须在高中教学中补充这些内容,才能有好的成绩,从而围绕着相关的内容加大训练,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对于没有补充这些内容的考生非常不公平.另外,超纲的内容往往是大学的知识,没有必要要求中学生掌握.甚至,个别内容在整个数学中地位都不重要,实在不应该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E N D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 2012.12
值得警惕的倾向——超纲和生编硬造 2012年的数学高考试题仍然存在一些超纲和生编硬造的题目,甚至个别问题更加严重,令人非常担忧,这种导向非常不好,会加大学生学习的负担,却起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一、超纲 超纲题目的出现,会令高中教师认为必须在高中教学中补充这些内容,才能有好的成绩,从而围绕着相关的内容加大训练,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对于没有补充这些内容的考生非常不公平.另外,超纲的内容往往是大学的知识,没有必要要求中学生掌握.甚至,个别内容在整个数学中地位都不重要,实在不应该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超纲的题目主要是关于“递推公式”,也有凹凸函数、二阶导数等等内容.
(2011年陕西文4)函数的图象是() 这样的考题一出现,必然使得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加入一般幂函数的讨论.要求学生会记住这种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大大加重学生负担.影响非常不好.
(2011年山东卷理科9 )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这样的试题不是补充新内容、也不要求学生背诵、记忆,而是考察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题以对比,立刻分出优劣.
这题的第2问,要用到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当然,也可以有其它方法.例如,对与同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它们是有理数.但这个要求太高了.)而这个公式在课标中是不要求的.由于知道这个公式的学生能证明其结果,而不知道这公式的学生可能就不会做.势必引导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中,大量补充已经被课标认定不要求掌握的公式、定理等.把已经删掉的许多东西又加进来.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违背了课标的理念.这题的第2问,要用到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当然,也可以有其它方法.例如,对与同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它们是有理数.但这个要求太高了.)而这个公式在课标中是不要求的.由于知道这个公式的学生能证明其结果,而不知道这公式的学生可能就不会做.势必引导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中,大量补充已经被课标认定不要求掌握的公式、定理等.把已经删掉的许多东西又加进来.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违背了课标的理念. (2010江苏23)已知△ABC的三边长为有理数.求证cosA是有理数;(2)对任意正整数n,求证cosnA也是有理数.
递推公式 在标准中,数列的差分方程(递推公式)只在系列4的《数列与差分》中出现,而且只要求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没有被纳入高考内容)对于变系数(即系数和下标n有关)或非线性的递推公式不应该要求.因为这部分内容属于现代离散拓扑动力系统.它们关注的是,诸如初始值的微小扰动对系统的影响、递推公式中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等等,即人们目前常提到的混沌现象、分形几何等.而不是像我们目前中学那样,对一些极特殊的方程,用一些极特殊的技巧来求通项公式.在数学上,这样做的意义及其有限.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不值得重视.用这种题作为难题来选拔学生更不应该.因为这考查的主要是,形式演算的技巧与能力,无助于学生对数列(函数)性质的理解.
(2011年广东理20) 设b>0,数列{an}满足a1=b,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
(2011年广东文20)设b>0,数列{an}满足a1=b,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2an≤bn+1+1. 11年广东高考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考题难,有的学生甚至痛苦流涕.是和这类递推关系的难题出现有关系的.
(2011年天津理20) 已知数列{an}与{bn}满足: 且a1=2,a2=4. (Ⅰ)求a3,a4,a5的值; (Ⅱ)设cn=a2n1+a2n+1,n∈N*,证明:{cn}是等比数列; (Ⅲ)设Sk=a2+a4+…+a2k,kN*,证明:
分析:这道题实际上是非线性、变系数的差分方程,超出了《标准》和《考纲》的要求.分析:这道题实际上是非线性、变系数的差分方程,超出了《标准》和《考纲》的要求. (2012年广东理19)(本小题满分14分)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2Sn= an+1 2n+1+1,nN*,且a1, a2+5,a3成等差数列. (1)求a1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
多年来,主要靠数列递推关系来选拔优秀学生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偷懒的不够负责任的做法,其影响也不好.数列的递推关系给出的就是数列的差分方程.如果是线性差分方程(包括我们熟知的等差、等比数列),是有通解公式的.换句话说,有通性通法,用不着玩技巧.至于非线性的差分方程,它是现代数学研究的对象.并不适合在中学讲授.对这类方程,由于无法得到一般的通项公式,数学家关心的是这种数列的极限行为.我们现在的考题却是找一些特殊的差分方程,把求这种数列通项公式作为目标,显然不是这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又由于这些方程和方法都十分特殊,因此,我们考题的讨论,看重的是技巧.由于不存在通性通法,不同的题目要求不同的技巧,这样的题目竟成了高考题的压轴题.也就是说,这里关注的主要是技巧,而不是我们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因此,这种考试并不能很好地考核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多年来,主要靠数列递推关系来选拔优秀学生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偷懒的不够负责任的做法,其影响也不好.数列的递推关系给出的就是数列的差分方程.如果是线性差分方程(包括我们熟知的等差、等比数列),是有通解公式的.换句话说,有通性通法,用不着玩技巧.至于非线性的差分方程,它是现代数学研究的对象.并不适合在中学讲授.对这类方程,由于无法得到一般的通项公式,数学家关心的是这种数列的极限行为.我们现在的考题却是找一些特殊的差分方程,把求这种数列通项公式作为目标,显然不是这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又由于这些方程和方法都十分特殊,因此,我们考题的讨论,看重的是技巧.由于不存在通性通法,不同的题目要求不同的技巧,这样的题目竟成了高考题的压轴题.也就是说,这里关注的主要是技巧,而不是我们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因此,这种考试并不能很好地考核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
一些考题,在数学上,把握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有问题一些考题,在数学上,把握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有问题 例如,概率是随机现象讨论的内容.如果没有随机试验,谈不上概率.而现在把一些确定性现象中算比例的题目当成概率题来做,这是错误的. (2011年湖南卷文15) 已知圆C:x2+y2=12,直线l:4x+3y=25. (1)圆C的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 (2)圆C上任意一点A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2的概率为. 题中不给出随机试验,怎么能谈概率呢?
同样,有关‘统计’的内容,有类似的问题. (2011年广东卷理13)某数学老师身高176cm,他爷爷、父亲和儿子的身高分别是173cm、170cm和182cm.因儿子的身高与父亲的身高有关,该老师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他孙子的身高为 cm. 这道题中,用给定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是不合适的.这因为,在回归分析中,要求独立地观测数据,因此,通常总要假设不同组的数据,作为随机变量,是相互独立的,至少也要线性不相关.如果用父、子身高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建立回归方程,这里仅用五代人的身高当作数据,它们不是独立的.这种做法显然不成.如果用第1、2、……代当自变量,用随机变量身高当因变量,也不合适,因为这不是回归分析.(数学上讨论类似问题的学科是,时间序列分析.)
两题实质上只是计算百分比.概率问题应该是去处理随机现象的问题,而不是勉强编造一些问题.两题实质上只是计算百分比.概率问题应该是去处理随机现象的问题,而不是勉强编造一些问题. (2012年福建文22) 在等差数列{an}和等比数列{bn}中, a1=b1=1,b4=8,{an}的前10项和S10=55. (Ⅰ)求an和bn; (Ⅱ)现分别从{an}和{bn}的前3项中各随机抽取一项写出相应的基本事件,并求这两项的值相等的概率. (2012年江苏6) 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
(2012年江苏22) 设为随机变量,从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12条棱中任取两条,当两条棱相交时,=0;当两条棱平行时,的值为两条棱之间的距离;当两条棱异面时=1. (1) 求概率P(=0); (2) 求的分布列,并求其数学期望E(). 这道题生编硬造的痕迹也很明显.你总应该告诉人们为什么要求数学期望,它的含义是什么.不能只是从定义出发,来形式的计算.
(2012年湖北理8) 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中,分别以OA,OB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在扇形OAB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几何概型是借助于几何解决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不是,反过来,算面积的问题.算面积的问题是几何问题.不知道这道题要考什么.
(2012年山东理4)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入区间[451,750]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的人数为(2012年山东理4)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入区间[451,750]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的人数为 (A)7 (B) 9 (C) 10 (D)15 这道题表面是考统计,实际上,统计思想几乎没有,只是考算术.960个人中随机取32人.自然想到,每30个人中取一个.问卷B的人取自编号落入区间[451,750]的人,这里是300人,自然取二分之一.哪组样本多,加权系数自然应该大.反之,加权系数小的,样本个数自然要少
(2012年江西理9) 样本(x1,x2,…,xn)的平均数为 样本(y1,y2,…,ym)的平均数为 若样本(x1,x2,…,xn,y1,y2,…,ym)的平均数 其中则n,m的大小关系为 A. n < mB. n > mC. n = mD. 不能确定 把问题复杂化了.当两组样本一样多时,然取二分之一.哪组样本多,加权系数自然应该大.反之,加权系数小的,样本个数自然要少.
其他 (2012年福建理10) 函数f(x)在[a,b]上有定义,若对任意x1,x2[a,b],有 则称f(x)在[a,b]上具有性质P.设f(x)在[1,3]上具有性质P,现给出如下命题: ①f(x)在[1,3]上的图像时连续不断的; ②f(x2)在上具有性质P; ③若f(x)在x=2处取得最大值1,则f(x)=1,x[1,3]; ④对任意x1,x2,x3,x4[1,3],有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这道题讨论的是,高中数学不要求的函数凹凸性.而且全是形式的讨论.这种题的出现,会使中学补充关于函数凹凸性的内容.分析:这道题讨论的是,高中数学不要求的函数凹凸性.而且全是形式的讨论.这种题的出现,会使中学补充关于函数凹凸性的内容.
(2012年福建理20) 已知函数f(x) = ex+ax2ex,aR. (Ⅰ)若曲线y= f(x)在点(1, f(1))处的切线平行于x轴,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Ⅱ)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使得曲线y= f(x)上存在唯一的点P, 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P. 解题用到了二阶导数.这种题目的出现必然使中学在教学中增加二阶导数.每一个增加的内容好像都不难,不多,但累加起来,势必增加学生负担.也不符合高中数学课程对学生培养的目标.
(2012年全国新课标理12) 设点P在曲线上,点Q在曲线y=ln(2x)上,则PQ最小值为(A) 1ln2 (B) (C)1+ln2 (D) 这道题讨论的反函数.许多中学教师认为是超标了,也有人认为不算超标,打的是‘擦边球’.介乎超标和不超标之间.严格说,它讨论的是:对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的复合函数,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管大家的看法是否一致,打‘擦边球’的做法就很不可取.为什么我们不用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来考查学生,一定要采用‘擦边球’的做法呢?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使得教师认为,如果给学生补充反函数的知识,他们的考分就能提高.不是让学生关注高中数学最基本的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是靠增加内容来取胜.这种做法极不可取.
(2012年江苏理14)已知正数a,b,c满足:5c3ab 4ca, clnba+lnc,则的取值范围是 [e,7] . 这种问题的实质是,在非线性约束下,求非线性二元函数的极值.虽然可以借助图形来处理,但超出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2012年江西理21) 若函数h(x)满足(1)h(0)=1,h(1)=0;(2)对任意a[0,1],有h(h(a))=a;(3)在(0,1)上单调递减.则称h(x)为补函数.已知函数(1)判函数h(x)是否为补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存在m[0,1],使得h(m)=m,称m是函数h(x)的中介元,记时h(x)的中介元为xn,且 若对任意的nN*, 都有求的取值范围;(3)当=0,x(0,1)时,函数y= h(x)的图像总在直线y=1x的上方,求P的取值范围.
本题讨论分数指数的幂函数,超出了课标和考试大纲.这里对已知的函数,假设中介元存在.这个假设能成立吗?不知是否能存在,就做形式的讨论,这种做法极不可取.本题讨论分数指数的幂函数,超出了课标和考试大纲.这里对已知的函数,假设中介元存在.这个假设能成立吗?不知是否能存在,就做形式的讨论,这种做法极不可取.
这题也是讨论分数指数的幂函数,超出了课标和考试大纲.这题也是讨论分数指数的幂函数,超出了课标和考试大纲. (2012年湖北理22)(本小题满分14分) (I)已知函数其中r为有理数,且0<r<1.求f(x)的最小值; (II)试用(I)的结果证明如下命题: 设a1≥0,a2≥0,b1,b2为正有理数,若b1+b2=1,则 (III)请将(II)中的命题推广到一般形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所推广的命题.注:当为正有理数时,有求导公式
生编硬造 在高考试题中还有个别题目生编硬造,根本不是数学问题.使做题变成了空洞的解题训练,完全无助于对数学的理解. 生编硬造的题目主要是概率统计的问题,也有求最值、线性规划的问题等.
(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16) 设函数 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则M+m=____ . (2)其他(2012年山东文8)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 (B)0(C)-1(D) 这两道题,都是‘求最大值最小值的和’的问题.我们曾经说过,在数学上,这是一个伪问题.数学上,人们关心最大值、最小值.有时,也关心它们的差.但没有任何问题会要求我们去求诸如,它们的和、积、商、平方和……等等.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游戏.这类题目的出现大都源自奇函数的性质.变成了一种题型.
(2012年福建理9) 若直线y=2x上存在点(x,y)满足约束条件 则实数m的最大值为( ) A.B.1 C.D.2 线性规划讨论的不是这种问题.没有实际背景,生编硬造.我们不去关注线性规划解决的基本问题、解决该问题的通性通法.将使得线性规划的教学偏离了方向.
还有一些过分形式化的题目.只是要求学生做形式推演,根本不知道其意义还有一些过分形式化的题目.只是要求学生做形式推演,根本不知道其意义 (2011年山东卷文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 如图所示,斜率为k(k>0)且不过原点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E,射线OE交椭圆C于点G,交直线x= −3于点D(−3,m). (Ⅰ)求m2+k2的最小值; (Ⅱ)若|OG|2=|OD|∙|OE|, (i)求证:直线l过定点; (ii)试问点B,G能否关于x轴对称? 若能,求出此时△ABG的外接圆方程;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11年天津卷理19) 已知a>0,函数f(x)=lnxax2,x>0.(f(x)的图象连续不断) (Ⅰ)求f(x)的单调区间; (Ⅱ)当 时,证明:存在x0(2,+),使 (Ⅲ)若存在均属于区间[1,3]的,,且≥1,使f()=f(),证明
在这题的第三问中,假设了“若存在均属于区间[1,3]的,,且≥1,使f()=f()”.这个条件凭什么成立?直观上是否能让学生看出来?不让学生清楚其假设是合理的,就让学生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推理,这种做法不是在真正的理解数学,也不是学数学.在这题的第三问中,假设了“若存在均属于区间[1,3]的,,且≥1,使f()=f()”.这个条件凭什么成立?直观上是否能让学生看出来?不让学生清楚其假设是合理的,就让学生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推理,这种做法不是在真正的理解数学,也不是学数学.
在这道题里,假设了“若f(x)有两个极值点x1,x2”.问题是:这里的函数f(x)真的能存在两个极值点吗?如果这个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论证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学习数学,就把数学变成了逻辑推理的游戏,而丧失了其真正的意义.在这道题里,假设了“若f(x)有两个极值点x1,x2”.问题是:这里的函数f(x)真的能存在两个极值点吗?如果这个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论证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学习数学,就把数学变成了逻辑推理的游戏,而丧失了其真正的意义. (2011年湖南卷文22) 设函数 (Ⅰ)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Ⅱ)若f(x)有两个极值点x1,x2,记过点A(x1,f(x1)),B(x2,f(x2))的直线斜率为k.问:是否存在a,使得k=2a?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1年湖南卷文14) 设m>1,在约束条件 下,目标函数 z=x+5y的最大值为4,则m的值为3.
(2011年湖南卷理7) 设m>1,在约束条件 下,目标函数 Z=x+my的最大值小于2,则m的取值范围为() 这些题目好像是线性规划的逆运算.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数学上的意义,而是玩一些花样、技巧.
(2010年山东文22)如图,已知椭圆过点,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为直线l:x+y=2上且不在x轴上的任意一点,直线PF1和PF2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O为坐标原点.(2010年山东文22)如图,已知椭圆过点,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为直线l:x+y=2上且不在x轴上的任意一点,直线PF1和PF2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O为坐标原点. (Ⅰ)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设直线PF1和PF2的斜率分别为k1,k2. (i)证明: (ii)问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直线OA、OB、OC、OD的斜率kOA、kOB、kOC、kOD满足kOA+kOB+kOC+kOD=0?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数学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意义.这表现在问题本身有意义.结论和条件有意义.而不是一些形式的结论
除了第一个结论外,后两个结论均不知道要说明什么。而证明的方法也完全是形式推演。不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除了第一个结论外,后两个结论均不知道要说明什么。而证明的方法也完全是形式推演。不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另外,目前解析几何的高考题中,形式演算过于繁琐。有时要靠一些技巧才能得到结果。用常规的消元法,会很复杂。例如,此题中如果不用韦达定理,就会很复杂。在考试中,会让学生陷入不必要的复杂计算而不能自拔。而不是让他思考数学问题。
(2010年广东理21)设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两点,先定义由点A到点B的一种折线距离ρ(A,B)为ρ(A,B)=|x2-x1|+|y2-y1|.(2010年广东理21)设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两点,先定义由点A到点B的一种折线距离ρ(A,B)为ρ(A,B)=|x2-x1|+|y2-y1|. 对于平面xOy上给定的不同的两点A(x1,y1),B(x2,y2) (1)若点C(x,y)是平面xoy上的点,试证明ρ(A,C)+ρ(C,B)≥ρ(A,B). (2)在平面xoy上是否存在点C(x,y),同时满足 ①ρ(A,C)+ρ(C,B)=ρ(A,B)②ρ(A,C)=ρ(C,B)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请予以证明. 我们天天讲‘数形结合’,但一到解决问题时,仍然是,只重视形式推导,而不肯从图形上来考虑。
画图。不难看出,满足第一个条件的点在以A,B为对角线顶点的矩形中。另外,从图不难看出,在这种距离下,到原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圆)是边为的菱形。这是解此题的关键。画图。不难看出,满足第一个条件的点在以A,B为对角线顶点的矩形中。另外,从图不难看出,在这种距离下,到原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圆)是边为的菱形。这是解此题的关键。
关于考核学生阅读能力的试题 现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十分重要.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这类题目的出现,有助于教师重视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但是,目前有的题目写的偏难.甚至故意写的晦涩难懂.这是不应该的.我们的对象是高中学生,但有些考题,就是给大学数学系的学生来读,也很难读懂.这就不好了.
(2011年广东卷理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给定抛物线L: 实数p,q满足p2﹣4q≥0,x1,x2是方程x2﹣px+q=0的两根,记记(p,q)=max{x1,x2}. (1)过点 作L的切线交y轴于点B.证明:对线段AB上的任一点Q(p,q),有
(2)设M(a,b)是定点,其中a,b满足a2﹣4b>0,a≠0.过M(a,b)作L的两条切线l1,l2,切点分别为(2)设M(a,b)是定点,其中a,b满足a2﹣4b>0,a≠0.过M(a,b)作L的两条切线l1,l2,切点分别为 l1,l2与y轴分别交于F,F′.线段EF上异于两端点的点集记为X.证明:
(3)设 当点(p,q)取遍D时,求 (p,q)的最小值 (记为min)和最大值(记为max) . 在这道题中,定义了一个二元函数φ(p,q) ,在第一问中,要证明这个二元函数在平面的一个区域(线段)取常数值;第二问,要证明几个充分必要条件;最后一问,要求这个函数在某个区域上的最大最小值.对于一个定义域非全平面的二元函数,讨论上述问题,显然超出了高中课程标准.(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只讲了二元线性规划.)
这题要讨论的问题意义不清楚.没有明确的背景,其解法也是形式地推演.对高中生来说,能看懂这道题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什么,很困难.问题在于,问题的编造痕迹重,只看重形式推演,很难让人理解其意义.这题要讨论的问题意义不清楚.没有明确的背景,其解法也是形式地推演.对高中生来说,能看懂这道题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什么,很困难.问题在于,问题的编造痕迹重,只看重形式推演,很难让人理解其意义. 该题在表述方面,无论是文字表述(例如,刚给出一个抛物线,突然就出现一个和它无关的二次方程,定义一个二元函数)还是符号语言(如φ(p,q)的表达式),都不自然.加上符号过多,即使是大学数学系的学生也很难读懂.其实,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述(如直接给出φ(p,q)的解析表达式,等等)让学生能比较容易弄懂.
我们是要提高学生阅读数学文章和题目的能力,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高中学生,如果把大学数学系学生都很难读懂的材料拿来让学生读,不仅无法让绝大部分学生有所收获,反而会伤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是要提高学生阅读数学文章和题目的能力,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高中学生,如果把大学数学系学生都很难读懂的材料拿来让学生读,不仅无法让绝大部分学生有所收获,反而会伤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010江苏第12题)设实数x,y满足3≤xy2≤8,4≤ ≤9,则的最大值是. 这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即在平面上某个非凸多边形区域内,求一个二元函数的极值问题.一个自然的想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找出在区域内部和区域边界上的极值,然后给出 的最大值.这类问题的讨论超出了高中数学的范围.出题者的想法是:把我们要求的函数用已知条件中的xy2和来表示,从而得到解.问题是,如何能知道,我们所要求的函数一定能用xy2和来表示?如果我们所求的函数不能用它们来表示,怎么办?把题目编造成恰恰能有这种表示,这不是好题.这种倒过来编题目的做法,可以编出许多难题,不是真正的数学问题.本题可用取对数的办法,使运算降级,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这种转化,作为填空题也要求过高. 有些题目思路不自然,学生很难想到
个别题目偏难,超出了对高中生能力的要求.有人认为题目如果不难,大家都会做,无法选拔学生.但如果题目偏难,大家都不会做,也同样无法选拔学生,而且会损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有些题目,虽然不难,但不关注通性通法,只注重技巧,而且只能处理一些很特殊、人为编造的题目个别题目偏难,超出了对高中生能力的要求.有人认为题目如果不难,大家都会做,无法选拔学生.但如果题目偏难,大家都不会做,也同样无法选拔学生,而且会损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有些题目,虽然不难,但不关注通性通法,只注重技巧,而且只能处理一些很特殊、人为编造的题目 难题
(2012年江苏18) (本小题满分16分) 若函数y=f(x)在x=x0处取得极大值或极小值,则称x0为函数y=f(x)的极值点.已知a,b是实数,1和1是函数f(x)=x3+ax2+bx的两个极值点. (1)求a和b的值; (2)设函数g(x)的导函数g(x)= f(x)+2,求g(x)的极值点; (3)设h(x)=f(f(x))c,其中c2,2,求函数y= h(x)的零点个数. 这题要讨论三次多项式的复合(一个九次方程).借助于变量替换,讨论三次方程根的各种情形.解的过程复杂,也很长,其难度超出中学水平,作为考试题就更不合适了.
(2012年北京20) 设A是由mn个实数组成的m行n列的数表,满足:每个数的绝对值不大于1,且所有数的和为零,记S(m,n)为所有这样的数表构成的集合.对于AS(m,n),记ri(A)为A的第i行各数之和(1im).cj(A)为A的第j列各数之和(1jn);记k(A)为r1(A),r2(A),…,rm(A),c1(A),c2(A),…,cn(A)中的最小值.(1)对如下数表A,求k(A)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