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likes | 1.19k Views
针灸总论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教研室 王道海. 针灸发展史.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发展史. 针灸学的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临床治疗,针灸古籍和实验针灸等。针灸具有适应性广泛,经济安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针灸发展史.
E N D
针灸总论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教研室 王道海
针灸发展史 •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发展史 • 针灸学的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临床治疗,针灸古籍和实验针灸等。针灸具有适应性广泛,经济安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针灸发展史 • 针灸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历史悠久,已难稽考,但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探索,远在文字创造前即已萌芽。
针灸发展史 • 针具不断改进 砭石→《说文解字》记载:“砭、以石刺病也”。 石针→骨̣、竹、陶针→青铜针→ 金、银、铜、 铁针→合金钢针。
针灸发展史 • 灸法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与使用以后,人们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艾灸。
针灸发展史 • 秦越人约生于公元前5~4世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世称扁鹊。精通汤液、针灸、砭石、熨帖、按摩、手术等各种技术。
针灸发展史 • 针灸学术的发展 《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叙述了十一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治疗。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素问、灵枢”各九卷81篇—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疗以及对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以及适应证、禁忌证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针灸发展史 其中《灵枢》所记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又系统, 故《灵枢》又称“针经”。
针灸发展史 • 九针是古代九种针形的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二曰员针,三曰缇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 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故称为九针。现代各种针具均由九针发展而来。
针灸发展史 • 皇甫谧--晋代 《针灸甲乙经》 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确定了349个腧穴的位置、主治及操作,介绍了针灸手法、适应证禁忌证和常见病的治疗。故称“针灸专著”。
针灸发展史 葛洪–东晋 《肘后备急方》 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是灸方,引起了人们对灸法的重视。
针灸发展史 孙思邈---唐代 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活了102岁, 《千金方》说明了“阿是穴”的取法和应用、提出灸法预防疾病的方法。
针灸发展史 • 王惟一-- 北宋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全 书刻在石碑上,供学习针灸者拓印和阅读。还设计铸造了两座铜人,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对辨认经穴与教学起了很大作用。
针灸发展史 滑寿为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家 《十四经发挥》提出任督二脉与十二经并称十四经学说。曾经用针灸治疗难产等多种病证,对经络理论很有研究。
针灸发展史 《针灸大成》 明代杨继洲—以家传为基础,汇集历代针灸著作,结合实践经验,是继“内经、甲乙经”之后对针灸的又一次总结。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清代吴谦。
经 络TH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 基本概念——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径也”;有路径的含义,是较粗大的干线,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 络 络——“网也”;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 络 • 经络学说 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多少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针灸学科关系尤为密切。
经 络 • 经络学说的形成 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到《内经》创作时代已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 “针感”等传导的观察 针刺时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称为“针感”,这种“针感”沿着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温灸时也会有热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扩散。
经 络 • 腧穴疗效的总结 通过长期的针灸实践,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古代医学家把作用相似的穴位归纳分类,逐步形成经络的联线。 •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一脏器发生病变,在体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等现象。
经 络 •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古代医学家通过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内脏的位置、形态及某些生理功能,观察到人体分布着许多管状和条状结构,并与四肢联系,观察到脉管内血液流动的现象等等,《灵枢、经水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对认识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经 络 •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的名称 • 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 •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肺、心包、心”; 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足三阴经“脾、肝、肾”;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 它们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 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及流注次序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 经气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十二经脉表里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奇经八脉 • 奇经八脉—— 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经别.别络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以补正经之不足;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头面的联系及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别络:亦为经脉分出的支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经筋.皮部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作用。 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 经络的生理功能 • 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人体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都是靠经络系统联系沟通,把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 经络的病理变化——经络具有传注病邪,反映病侯的功能。 • 当外邪侵犯人体时,病邪就沿着经络、自外而内,由表及里的传变。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 内脏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的一定部位。如肝病胁痛,肾病腰痛,胃火牙龈肿痛。 • 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心火下移小肠,肝经挟胃肝病影响脾胃。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 诊断方面 • 辨证归经—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或某些穴位有明显的压痛等,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 切脉—寸口脉为肺经太渊处。 • 望色诊断--《灵枢、经脉》“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 指导疾病的治疗 • 针灸—通过刺灸腧穴,疏通经气,调节气血,恢复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药物归经—以经络为渠道,经过经络的传递输送,使药物到达病所,更好发挥治疗作用。如柴胡归少阳经。羌活、藁本归太阳经。 • 针刺麻醉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 预防保健的作用 是用调理经络的方法,来预防保健的。如灸大椎、风门可预防感冒; 常灸足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等可强壮身体、防病保健。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 经络的研究 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其解剖、组织形态到底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不少资料。 • 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 经络的形态学研究 • 针刺作用传导途径的研究 • 其他一些研究和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