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K1 .環境知識的學習與創新 Job Discovering

K1 .環境知識的學習與創新 Job Discovering. 講師:柯重旭. 學歷: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 醫務管理系 高苑科技大學 / 經營管理研究所 現職: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柳營分院 - 護理部組長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 - 總幹事 行政院勞委會全民共通核心職能 - 講師 遠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 - 兼任講師 台南市義消大隊救護中隊 - 顧問. 課程綱要. 職場大環境的 認知 與 探索. 職場知識庫之 建置 與有效 運用. 掌握職務脈動 積極 促進創新. 學習目標. 學習認知並 掌握大環境變化趨勢 的方法與判斷能力.

Download Presentation

K1 .環境知識的學習與創新 Job Discovering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K1.環境知識的學習與創新Job Discovering 講師:柯重旭

  2. 學歷: •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 • 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現職: •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柳營分院-護理部組長 •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職工福利委員會-總幹事 • 行政院勞委會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講師 • 遠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兼任講師 • 台南市義消大隊救護中隊-顧問

  3. 課程綱要 職場大環境的認知與探索 職場知識庫之建置與有效運用 掌握職務脈動積極促進創新

  4. 學習目標 學習認知並掌握大環境變化趨勢的方法與判斷能力 加強環境資訊掌握與轉換利用能力 提升自我的環境適應力及自我把握機會之能力 增進跨領域溝通語言之運用能力

  5. 職業大環境的認知與探索 數位環境與現代工具裝備之認知 產業特性與發展趨勢之掌握方法 本機構組織基本條件能力之認知

  6. 大環境的認知 知識經濟潮流 E化時代的衝擊 數位資訊對工作、生 活方式,甚至企業的 經營、市場的運作、 財富的創造,都有 重大的變革。 如何提升人力素質與專業能力,使人員成為知識工作者,將是知識經濟時代中最重要的核心課題 。 全球化競爭壓力 所有資源將快速流通整合,並流向最具競爭力的地區,如何提升整體競爭力,將是企業競賽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民眾對服務 品質要求的提升 多元治理與企業 功能角色之轉型 民眾對於企業資源的成本效益更為注重,對於服務品質的要求也越高,精進績效管理,是一條無法迴避的道路 各部門分際逐漸糊,由傳統治理朝向多元治理模式。

  7. 大環境的職場技能需求 動機 motives 特質 traits 自我概念 self-concopt 知識 knowledge 技巧 skill 職能

  8. 職能冰山模式 是高績效者絕對所需 但並不足夠 外顯行為 • 技能 • 知識 是成就大事/促成大業的重大推手 • 價值觀 內在特徵 • 人格特質 • 動機 • 思考模式

  9. 動機 • 指潛在的需求或思考模式 • 驅使個人選擇或指引個人的行為 • 如:成就感

  10. 特質 • 個人的某種個性傾向而導致某些行為表現 • 如:自信、壓力忍受度

  11. 自我概念 • 瞭解個人對事件或事物抱持的態度或價值觀為何 • 如:追求快樂的人生觀、企圖心

  12. 知識 • 處理程序或專業技能或人際處理方式 • 如:組織變革、管理知識及技巧、有效溝通

  13. 認知與行為技 巧 • 包括隱藏的或可觀察到的 • 如:演繹或歸納能力、傾聽及溝通能力

  14. 你知道嗎? • 20世紀的80年代,紐約時報一天刊出的資訊,一天就抵過17世紀一個英國人一輩子得到的訊息。 • 21世紀,大學生在畢業前就收過20萬封e-mail,在網上看過50萬則廣告。

  15. 附加價值 品牌/服務 智財 研展 (全球性的競爭) 製造 行銷 (地區性的競爭) 宏碁施董在1992提出微笑曲線理論 • 在「微笑曲線」的兩端 : • 左端為「研究發展/智慧財產」 • 右端為「行銷/品牌與服務」 • 中間為「製造」 • 施振榮的主張 : • 台灣企業應往微笑曲線兩端附加價值 • 較高的方向發展 • 不能死守在利潤愈來愈低的製造區 • 施振榮認為在競爭力上 • 技術及零組件研發 : 是全球化的競爭 • 行銷及其整體服務 : 是當地化的競爭 • 施振榮的雞首理論 • 我們專門養有價值的小雞(碁),找到 • 有未來價值的市場,就要全心投入, • 變成這塊領域的領先者---雞首, • 一窩蜂找小雞養沒關係, • 但不要一窩蜂養同樣的雞! 變革管理從九三年進入另一個高度成長時期,營收規模衝到百億美元「二十一世紀宏碁有二十一家上市公司」

  16. 分組討論(大環境) • 大環境的變數,妳(妳)最擔心之十項 • 舉例說明:大環境對職場技能需求與知識需求變化 • 職場現代化工具裝備舉例十項語言、電腦技能、工作管理、 時間管理、問題分析、創造力、、、、 • (選一企業別)目前企業需具備條件?以因應環境需求 • (選一企業別)未來企業需具備條件?以因應環境需求

  17. 可能被淘汰的職務 根據Harment Management的資料,本世紀最有可能被淘汰的職務 • 【技術含量偏低的高薪職位者】如:人事經理、行政經理、高級秘書等 • 【重複性較高的工作】如:銀行裡從事結匯,存放款人員,工作十年經驗與三年經驗差不多。 • 【僅掌握單一技能的高薪者。】如:電腦程式師、翻譯。目前只有一專多能者方能追逐高薪 • 【電腦化後,複雜性、風險度、工作難度、降低的高薪職位】如:財務經理、生產經理、品保經理等,原本複雜的工作被電腦替代。 • 【掌握落後技術的高薪人員。】 如:靠PC成為電腦人才的高薪收入者,未來若無法進入新穎技術,最後只 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18. 職場知識庫的建制與有效運用 • 何謂知識? • 知識金字塔 • 知識的轉變過程 • 學習如何學習

  19.  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結合體 • 它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以及經過系統性 • 文字化的資訊。 • 此外,亦包含專家獨特的見解,為新經驗的評 • 估、整合與資訊等提供架構。 • 知識起源於智者的思想。 • 在組織中,知識不僅存在於文件與儲存系統中 ,也蘊涵在組織裡的例行工作、流程、實踐及 規範中。

  20. 知識的金字塔 透過行動與應用來 創造價值 智慧 產生有效行動所需 的能力 知識 資訊 產生有效行動的資料 資料 定量顯示事實

  21. 資訊V.S.知識 • 資訊是一種訊息,只是單向的,而且受制於形式,例如文件、圖像、演講、食譜、樂譜..... ,可以集結包裝,傳遞給任何人。 • 知識,是要靠經驗去消化彙整資訊,還要去驗證、思考,甚至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世界真的變平了嗎?

  22. 前導 • 買了武士刀就可以變武士嗎? • 有了證照就懂得開業嗎? • 有了知識就懂得創新嗎?

  23. 腦功能與思考

  24. 學習如何學習 • 學習示範 • 圖像、聯想、連鎖法 • 掛勾系統

  25. 掌握職務脈動積極促進創新 • 何謂創新(INNOVATION) ? • 職務知識進步與工作知識創新的動力 • 創新 • 企業內創新的分享與激勵

  26. 創新的概念 創新的定義: • 「創新」的意義包括「改變已建立的事物」和「引介新的事物」(Dauphinais, Means & Price,2000) • 「3M創新中心」:「創造是想出新事物,創新是做出新事物」。 • 「創造力系統由三個主要因素構成,即領域、學門和個人」(Csiksentmihalyi)。 • 創造力是改變既有領域,亦或是將既有領域轉變為新的作風、理念或產品。 來源:知識管理與創新 張吉成、周談輝 編著

  27. 創新與創造、發明的釐清 Smith(2000)認為: • 發明:發現新技術原理之過程。 • 創新:將發明轉換為基本的商業形式的發展過程。 • 擴散:將創新伸展為商業使用。 「創造」與「發明」具有「無中生有」的開創特性:「創新」則具有在原知識技術延伸擴大應用深度的「有中延伸」,或自原知識技術發展出新知識技術應用廣度的「有中衍生」的特性。 • 創新即等於發明(invention+利用(exploitation)(Ettlie,2000) 來源:知識管理與創新 張吉成、周談輝 編著

  28. 學習創新 • 終身學習的理念,自古即有之 • 我國傳統觀念中的:活到老、學到老 • 日本傳統觀念的:修業一生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1996年發表「全民終身學習」報告書 歐盟在1995年發表「教與學: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強調終身學習應與生活及工作結合

  29. 關心 用心 開心 職務知識進步與工作知識創新的動力 一、三心 二、原則 1、消除學前心理障礙 2、喚起學習意願 3、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指導 4、實際和實踐上的指導 5、五種感官的最大利用 6、活用成就感 7、反覆持續。

  30. 職場變化 • 全球化與精緻化 • 持續創新與速度 • 強調多能與績效

  31. 瞭解環境趨勢 • 農業 • 製造業 高品質 • 服務業 • 下個世紀產業 = 高品質 ۝不爭氣便受氣۝

  32. 時代的巨輪 • 繼續學習成為一種必要的活動 • 學習的型態更多元 • 學習的方法更多樣 • 學習市場明顯擴大 • 個人對學習負有更多的責任 • 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 • 新學習文化已然發展

  33. 企業管理趨勢 在動態的變化中,不斷的改善。 在持續的經營中,不斷的學習。 在多元的競爭中,不斷的創新。

  34. 個人競爭力 • 能力超越現職需求? • 身處核心或邊緣? 學習 →誰也搶不走你的飯碗

  35. 不繼續學習、可能會有下列狀況 某上司叫員工把磁片拷貝一份 給他, 結果員工把磁 片放在 影印機中“拷貝”一份給他 • 實力始終是你的跳板

  36. 快鍋剛出來的時候,標榜不用插電就能讓食物又爛又保溫。快鍋剛出來的時候,標榜不用插電就能讓食物又爛又保溫。 • 有一位貴婦買回去後,將食物放入快鍋內,經過4-5個小時後打開,發現食物不但沒有爛還沒熟,氣的拿回去退貨。 • 結果這位貴婦將擺了食物的快鍋放在地上,而不是瓦斯爐上加熱。

  37. 創新=異於常軌 改變、變得更好

  38. 創新構思-發明來自需求 需求 思考活動 知識庫 限制條件 創意

  39. 創造力的定義 • 『創造力』:韋氏辭典指出係藝術的或智力的發明才能 • 心理學家德雷夫達爾認為:創造力係人類產生的任何一種形式之思惟結果的能力,此等結果係新穎的,始料未及的。 • 「創」字由「倉」與「刀」二字組成,「倉」係儲存物質之場所,表示久遠的文化(意指學習傳承)「刀」則表示去蕪存菁 亦即在文化科技傳承的基礎上發揚,在學習的前提下創新。

  40. 創造性行為 • 創新就是一種創造性行為 • 創意=普通常識(common sense) +豐富的想像力(imagination) • 合併重組:綜合兩個以上的觀念、系統成為一個新的更好結果 美容院+上網、金融+郵購+超商、精品+飯店、、 • 特色典藏:芭比娃娃 • 引起共鳴:左岸咖啡 不同而更好,新的而更有用的 想法、意見、作品、事物……

  41. 創新自我效率 何謂對的工作 上司的指示 前人的傳承 學理的實證 經驗的累績 有智慧的人 就是要用明亮的雙眼 看清看明 將事情做對 做中悟 錯中學 悔前非 訂未來

  42. 創意分組 題目: 一、找出缺點 二、找出優點 三、創造更好的新點子

  43. 知識創新利用循環

  44. 創意式思考 1.舊換新(多看多想) 2.新換精(抓住就學) 3.精求變(好奇多問) 用什麼思考? 來改變自己

  45. 創造發明之心理動機 • 懷疑的心理--由『why』開始,觸發問題意識的本能。 • 實證的心理--是一種躍躍欲試、付諸試驗的心理。 • 求知的心理--為學問的泉源,是探究「why」與探究事實的真相、發現因果關係、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心理。 • 求新的心理--各公司的研究開發部門或一般發明家,每日絞盡腦汁構思新創意,尋求新機能、新包裝材料、新的構造或裝置,以滿足消費者,就是基於人類這種不斷求新的心理

  46. 創意的驅動力 • 懶惰為發明之父 遙控器 自動感應沖水器 • 困境激發創造發明 • 歪打正著妙發明 雙金屬開關 Teflon 3M

  47. 3M自黏貼紙(歪打正著) • 3M自黏貼紙的發明:1970年,史賓塞.西爾佛(Spencer Silver)一心想發明出一種強力黏膠。經過日夜辛勞的設計,結果卻比一般黏劑更不黏。 它雖然可以黏住東西,可是輕輕一撕,就會掉下來,眾人都看不出這項東西有何用處。 • 四年後的一個星期天,3M公司的另一位科學家亞瑟.佛萊(Arthur Fry),正坐在教堂裡唱詩歌,他夾了張小抄在書上,以方便看歌詞,可是,那張紙卻老是鬆開,佛萊猛然想起西爾佛的傑作,他在紙上塗了些不黏的黏劑,果然固定住了。不黏黏劑可以貼在紙上,等到撕起時,卻不會損壞到紙張本身。 • 1980年起,3M公司開始大量製造自黏性便條紙—距離西爾佛嘗試發明強力黏劑以有十年。

  48. 企業內創新的分享與激勵 • GOOGLE • 3M • 您的組織………

  49. 想像力比知識重要 • Imagination is more •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Albert Einstein • (愛因斯坦) • 想像力比知識重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