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likes | 1.38k Views
天然药物化学. (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 第一章 总论 (introductions). 第一节 绪论. 一 、天然药物化学的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 (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 植物化学 ( Phyto chemistry ) 中药化学 ( The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E N D
天然药物化学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第一章总论 (introductions)
第一节绪论 一、天然药物化学的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植物化学 (Phytochemistry) 中药化学(The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草药成分化学(The Chemistry of Constitu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Herbal Drugs)
二、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 与研究内容 (一)天然药物的定义: 由动、植物、矿物和微生物原料发酵形成的药物通俗地称之为中草药,是传统药、民间药、民族药的总称。
(二)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 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 学科。
有效成分: 具有生理活性的单体物质,能用一定 分子式表示,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相对性: 有效部位: 具有生理活性的群体物质。
天然药物中分离出有效成分:制剂 如:颠茄、曼陀罗:莨菪碱(阿托品); 穿心莲:穿心莲内酯 天然药物中分离出有效部位: 如:银杏叶的提取物——银杏黄酮 地奥心血康——8种甾体皂苷
(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 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等,此外,还有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三、天然药物化学在医药 事业中的作用 (一)探讨天然药物治病的 物质基础 —有效成分 (二)控制天然药物及其 制剂的质量
影响天然药物防病治病的主要因素: 有效成分的含量、 产地、采收季节、 加工方法、贮存条件
水解 例如:乌头原碱 乌头碱(毒性降低) 炮制 (三)减低原植物毒性,并提高疗效 寻找有效成分,除去无效而有毒成分, 以降低其毒性,提高疗效。
(四)扩大天然药物的资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科学出版社,1994 介绍: 国内天然药物12694种 植物药:11020种 动物药:1590种 矿物药:84种 目前常用的药物400~500种 黄连——小檗碱 代用品:三颗针——小檗碱
(五)进行新化合物的研究导致 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 临床新药的来源途径: ① 合成一系列化合物,进行药理实验筛选。 ② 中药中筛选活性成分,再合成新药或 制备衍生物。 例:①青蒿青蒿素二氢青蒿素、蒿甲醚等。 ②古柯叶中分离的古柯碱:局部麻醉,但毒性较大,合成了普鲁卡因:结构简单,毒性低
四、天然药化的发展与动向 (一)我国古代 《本草纲目》记载:发酵法 从五倍子中的到没食子酸
(二)国外的研究的状况 1796 酒石(酒石酸钾钠)酒石酸 19世纪1804 法国药学家Derdsone 1806 德国药学家Serturner鸦片 吗啡碱 ALK 1810 Gomez 金鸡纳树皮:奎宁、金鸡纳碱 1817 Pelletiere 吐根碱
Roubiquet 提纯:苦杏仁苷 • 黑芥子苷 • 1842 Weisz发现了: 芦丁 • 1861 Gorup发现了:甘草皂苷 • Fraser发现了:K-毒毛旋花子苷 • 1874 Schmiedeberg :洋地黄毒苷 20世纪50年代:蛇根木利血平(发现、确定结构 合成仅4年) 吗啡碱(1804-6发现、1925定结构、1952年合成) 70年代:美登木美登木碱
(三)我国近代研究情况 有机化学家赵承嘏:30年代:麻黄麻黄素(进行了化学、 建国初期:麻黄素、甘草酸、长春新碱、利血平、 (10年) 摆脱进口局面。 海南萝芙木降压灵 丹参酮Ⅱ— A磺酸钠盐、五味子木脂素 栝楼根新鲜汁水中的天花粉蛋白用于临床引产
由治病 健美 长寿 防病 其他领域(食品、饮料、化妆品、 牙膏、卷烟等) 1980-89年统计:从天然药物研究中发现新的化 合物已有800多个。 2000-目前:每年研究发现1000多个新的天然化合 物。种类更多,应用范围更广。
(四)我国目前研究与国外的差距 有200多公司,数百家单位从事天然药物研究,上市药物有1/4来自天然药物。
(五)今后的研究方向 1. 继续以活性为指标分离有效成分 2. 积极进行复方的化学成分研究 3. 进行组织培养、保护药源
第二节生物合成 一、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糖和氧气 各种代谢 糖、蛋白质、脂质、核酸 1.一次代谢: 这些是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该过程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称为一次代谢过程,产生的物质称为一次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
特定条件 一次代谢产物 生物碱、萜类、黄酮、蒽醌等 2.二次代谢: 这些物质对植物生命活动不起主要作用,该过程不是存在所有的绿色植物中,产生的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
二、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 醋酸-丙二酸(AA-MA)途径: • 脂肪酸类、 酚类、蒽醌类 • 2. 甲戊二羟酸类(MVA)途径: • 萜类、甾类 • 3.桂皮酸(cinnamic acid pathway)及莽草酸(shikimic acid pathway)途径: • 苯丙素类、黄酮类
4.氨基酸(amino acid pathway)途径: →→生物碱 5.复合途径:复杂的化合物 (1)醋酸-丙二酸-莽草酸途径(AA-MA-SA) (2)醋酸-丙二酸-甲羟戊酸途径(AA-MA-MVA) (3)氨基酸-甲羟戊酸途径(A.A-MVA) (4)氨基酸-醋酸-丙二酸(A.A-AA-MA) (5)氨基酸-莽草酸途径(A.A-SA)
第三节提取分离方法 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方法: 按提取原理分类: 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 溶剂法最为常用。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将在挥发油一章介绍.
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依据天然产物中各种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1)常用溶剂 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其极性大小如下: 水> 甲醇>乙醇>丙酮> 亲水性有机溶剂 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己烷(石油醚) 亲脂性有机溶剂
(2)常见官能团极性比较: 羧基>酚羟基>醇羟基>氨基>酰氨基>醛、酮>酯基>醚基>烯基>烷基
(3)化合物的极性判断: 由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数目、 及排列方式等综合因素决定。 分子较小,极性基团多的物质: 亲水性较强—易溶于亲水性溶剂 分子较大,极性基团少的物质: 亲脂性较强—易溶于亲脂性溶剂
(4)溶解规律: 相似相溶—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 成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2.溶剂的选择 选择溶剂的原则: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共存杂质的溶解度最小。 常用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水可以溶解: 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
②甲醇、乙醇、丙酮(与水任意比例混溶 ): 苷类、生物碱、鞣质等。 特点:介电常数较大,水溶性较大 对植物细胞穿透能力较强 对许多成分的溶解性能好,提取完全 毒性低,价格便宜,回收方便。 乙醇提取天然产物成分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③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解:(与水不能任意混溶)③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解:(与水不能任意混溶) 挥发油、油脂、叶绿素、树脂、内酯、 某些生物碱及一些苷元。 特点:沸点低,浓缩回收方便, 易燃,有毒,价贵,设备要求较高, 穿透药材组织的能力较差, 有局限性。
3.溶剂提取顺序: (1)溶剂递增的顺序 石油醚或汽油——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 游离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 氯仿或乙酸乙酯——游离的生物碱、有机酸、 黄酮、香豆素等甙元 甲醇、乙醇、丙酮——甙类、生物碱、鞣质 水——氨基酸、糖类、无机盐
(2)先用乙醇提取 提取液浓缩成膏,拌硅藻土等辅料,减压干燥成粉再以不同溶剂进行分步洗脱。
4.溶剂提取的方法: ①水、亲水性有机溶剂: 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为溶剂还可以用煎煮法。
② 亲脂性有机溶剂: 易挥发,多以索氏 提取器采用连续回流法。 特点: 节省溶剂 新鲜溶剂不断加入,保持较高的浓度差,提取效率高 不适合热敏成分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结晶与沉淀法
1. 结晶及重结晶法: 结晶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因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使部分成分析出结晶。 重结晶:选择适当的溶剂让结晶再一次溶解和析出结晶的过程。
2. 溶剂沉淀法: 利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使极性改变,某些成分溶解度改变而析出沉淀。
3. 酸碱沉淀法: 某些酸、碱或两性化合物可采用加入酸、碱调节溶液的pH值,分子的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变化,使其溶解度改变。
4. 沉淀试剂沉淀法: 某些酸、碱性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加入沉淀试剂生成水不溶性盐类沉淀析出。
如: ① 生物碱的酸性液+ 加入生物碱沉淀试剂 生物碱难溶性复盐↓ ②鞣质+ 明胶、蛋白质溶液复合物↓
5. 盐析法: 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饱和,有效成分沉淀析出,其它水溶性杂质溶于水。 如: 三七的水提液中加硫酸镁→三七皂甙乙↓ 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氯化钠或硫酸铵盐析。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 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萃取法 1. 常见的萃取方法: 液-液萃取法 反流分布法(CCD) 液滴逆流层析法(DCCC) 高速逆流层析法(HSCCC) 气液分配层析法(GC或GLC) 液-液分配层析法(LC或LLC)
2. 液-液萃取法原理: 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的分离方法。 分配系数K = C上 / C下 萃取时,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差异越大,则分离效果越好。
3. 液-液分配色谱法 (1)正相分配色谱: 载体:硅胶等(硅胶吸水>超过17%,不作 吸附剂,而作为载体) 固定相: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液等 流动相:氯仿、乙酸乙酯等弱极性有机溶剂 洗脱规律:极性小成分先洗下 极性大成分后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