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25 Views
莫里哀 ( 1622 年~ 1673 年). 法国 17 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 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 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在多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的陈规,对欧洲喜剧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其作品已译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 歌德. 生平简介. 本名为让 - 巴蒂斯特 . 波克兰。(莫里哀是他的艺名 )
E N D
莫里哀(1622年~1673年) 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 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 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在多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的陈规,对欧洲喜剧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其作品已译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歌德
生平简介 • 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的艺名 ) • 1622年1月15日年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 • 1643年放弃世袭权利,与贝雅尔兄妹等朋友组成“盛名剧团”在巴黎演出。 • 1644年起取艺名为莫里哀。 • 1673年2月17日死于结核病。
主要作品 • 《可笑的女才子》 1659 年 • 《妇人学堂》 1662年 • 《伪君子》(一译《达尔杜弗》) 1664 年 • 《堂·璜》 1665 年 • 《恨世者》 1666 年 • 《悭吝人》 1668 年 是深刻的性格喜剧之一。 • 《布索那克先生》 1669 年 • 《贵人迷》 1670 年 • 《无病呻吟》 1673 年 最后一部喜剧。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在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 2.在思想上崇尚理性,遵守公民义务。 3.模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法则。 在创作规则上,强调服从古代艺术法则,戏剧必须遵守“三一律”。 在塑造人物方面,强调赋予人物某一种品格,使人物性格固定化,类型化。
三一律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剧本创作的规则,要求戏剧描写的时间、地点、情节的一致。 即一个剧本只有一个情节线索,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不超过24小时。它有利于剧作情节结构的简练集中,但作为一种规则,却成为束缚剧本创作的清规戒律。
伪君子 〔法国〕莫里哀 【社会背景】 1462-1598年,法国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胡格诺”战争结束后,法国天主教东山再起,势力迅猛扩展,活动极为猖獗。当时法国的贵族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与王权的打击下,已经走向没落。大贵族聚集巴黎,依附王权成为国王的“食客”,小贵族在耗光自己的家业之后,也流落城市寻找出路。不少人选择了教士职业,以此谋生,骗取世人的钱财。教会与贵族相互勾结利用。 当时法国有个反动的天主教组织 “圣体会”,其成员披着慈善事业的外衣,干着宗教特务的勾当。同时他们还打着“良心导师”的幌子,深入人们家庭活动,乘机动取别人的钱财。 答尔丢夫的形象正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形象反映与艺术概括。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揭露了宗教骗子的本质和巨大危害性。同时批判了法国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的黑暗与腐朽。
“三次修改后的成功” 《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是五幕诗体喜剧。因作品影响到教会的威信和教会统治人物本身的尊严和利益,被反复禁演。前后写作五年,修改三遍 。最终取得成功,盛况空前,一共演出二千二百六十二场次。 1664年5月12日,首次在凡尔赛宫上演。(版本一) 1664年11月,在孔德亲王私宅里,第一次演完全局。 1666年,路易十四的母亲去世,1667年8月,第二个版本上演。 1669年2月5日,《伪君子》再度公演,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人物提要】 答尔丢夫 —— 伪君子 ,职业宗教骗子 奥 尔 恭 —— 巴黎富商 欧 米 尔 —— 奥尔恭之妻 达 米 斯 —— 奥尔恭之子 玛丽亚娜 —— 奥尔恭之女 桃 丽 娜 —— 玛丽亚娜之侍女 瓦 赖 尔 —— 玛丽亚娜之情人 柏奈尔夫 —— 奥尔恭之母 爱尔卜特 —— 柏奈尔夫人侍女 克雷央特 —— 奥尔恭之妻舅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 答尔丢夫:伪善、狠毒、荒淫无耻、贪婪,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欺骗和掠夺的恶棍。 • 奥尔恭:巴黎富商,王权的支持者,对宗教狂热,使他在收到答尔丢夫的欺骗而变得十分愚蠢,思想保守,唯恐自由思想会惹出灾祸。 • 桃丽娜:身为女仆,但头脑清醒,目光敏锐,聪明机智,勇敢灵活,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
【作品评析】 艺术特色 1.成功的间接描写。 2.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冲突集中,层次分明 。 3.人物塑造集中夸张,具有高度概括性。 4.喜剧中插入悲剧因素,使喜剧冲突更加紧张尖锐 。 5. 表现手法既严谨又灵活。 缺陷:1. 遵守古典主义“三一律” ,无法展示广阔的社会风貌。 2.人物性格类型化、单一化,不丰富。 3.结尾比较勉强,不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考练习题 •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是如何运用古典主义原则又有所突破的。 答案要点: • 遵守古典主义“三一律” • 结尾不自然,歌颂国王 • 喜剧中掺入悲剧因素 • 大量吸收了民间闹剧、风俗喜剧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