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likes | 1.28k Views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一 分布与危害.
E N D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一 分布与危害 • 玉米大斑病国外分布很广,世界五大洲都有发现。在我国,玉米大斑病于1833年首先在东北报道,但为害不大。70年代自从引进单、双杂交种后及栽培制度的变化,此病发生增多,并逐年危害加重。东北、西北春玉米栽培区和华北夏玉米栽培区尤其严重,成为玉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如1974年,东北三省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近3000万亩,减产20%;80年代,由于感病杂交种被淘汰,大面积流行为害才得以控制。90年代,由于新小种的出现及某些感病品种的扩大种植,在部分地区大斑病又有所回升,是北方玉米产区主要防治的对象之一。
该病害引起的损失主要是果穗上的减少,种子干瘪,百粒重减轻造成的。据赛罗可报道,穗数、穗重与病情成负相关。损失程度不仅与病情相关,而且与侵染的时间有关,在玉米授粉后2-3周受害,损失可达50%,在授粉4~5周后受害,严重的可减产15-25%,在接近成熟时发病严重,则影响不明显。该病害引起的损失主要是果穗上的减少,种子干瘪,百粒重减轻造成的。据赛罗可报道,穗数、穗重与病情成负相关。损失程度不仅与病情相关,而且与侵染的时间有关,在玉米授粉后2-3周受害,损失可达50%,在授粉4~5周后受害,严重的可减产15-25%,在接近成熟时发病严重,则影响不明显。
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玉米南方叶枯病,是国内外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斑病在70年代以前很少造成灾害。1970年,美国小斑病大流行,损失玉米165亿公斤,产值10亿美元,在植病界引起极大震动。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玉米南方叶枯病,是国内外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斑病在70年代以前很少造成灾害。1970年,美国小斑病大流行,损失玉米165亿公斤,产值10亿美元,在植病界引起极大震动。 • 小斑病在我国虽早有发生,但危害一直不重。60年代后,由于感病自交系的引进及大面积种植感病杂交种,使小斑病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目前小斑病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东、广东、广西、陕西、湖北等省(市区)。据估计一般中等发病年份感病品种损失约10%~20%,严重时可达30%~80%,甚至毁种绝收。
在玉米上,除大斑病、小斑病外,还有圆斑病,圆斑病只在个别品种上发生种。在玉米上,除大斑病、小斑病外,还有圆斑病,圆斑病只在个别品种上发生种。
症状 • 大斑病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害逐渐严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为害苞叶和叶鞘,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形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田间)或水浸状(室内)的小斑点,几天之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病斑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反应型因品种抗性的不同而异。
在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的玉米品种叶片上,病斑表现为萎蔫斑。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在比较感病的品种上,斑点沿叶脉迅速扩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长梭状萎蔫斑,一般长5~10cm,宽1cm左右,有的长达15~20cm,宽2~3cm,灰绿色至黄褐色。发病严重时,病斑常汇合连片,引起叶片早枯。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这是田间常见的典型症状。在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的玉米品种叶片上,病斑表现为萎蔫斑。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在比较感病的品种上,斑点沿叶脉迅速扩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长梭状萎蔫斑,一般长5~10cm,宽1cm左右,有的长达15~20cm,宽2~3cm,灰绿色至黄褐色。发病严重时,病斑常汇合连片,引起叶片早枯。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这是田间常见的典型症状。
叶鞘和苞叶上的病斑开始亦呈水浸状,形状不一,后变为长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斑块,难与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的其它病害相区别,后期也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受害玉米果穗松软,籽粒干瘪,穗柄紧缩干枯,严重时使果穗倒挂。在比较抗病的品种上,如辽1311,吉731,Va35等,虽然也表现萎蔫斑,但病斑不呈梭形大斑,而是长2~3cm的长椭圆形斑,并具黄绿色的边缘,甚至与病斑较大的小斑病不易区分。对此症状需要借助于镜检分生孢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叶鞘和苞叶上的病斑开始亦呈水浸状,形状不一,后变为长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斑块,难与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的其它病害相区别,后期也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受害玉米果穗松软,籽粒干瘪,穗柄紧缩干枯,严重时使果穗倒挂。在比较抗病的品种上,如辽1311,吉731,Va35等,虽然也表现萎蔫斑,但病斑不呈梭形大斑,而是长2~3cm的长椭圆形斑,并具黄绿色的边缘,甚至与病斑较大的小斑病不易区分。对此症状需要借助于镜检分生孢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 褪绿斑 发病初期为椭圆形小斑点,以后沿叶脉延长并稍微扩大,常形成褐色的坏死条纹。周围黄褐色或淡褐色,在坏死部位很少产生霉状物。(带Ht基因)
从整株发病情况看,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而由下向上扩展,但在干旱年份也有中上部叶片先发病的。多雨年份病害发展很快,一个月左右即可造成整株枯死,籽粒瘦秕,千粒重下降,同时也降低玉米秸杆的利用价值。从整株发病情况看,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而由下向上扩展,但在干旱年份也有中上部叶片先发病的。多雨年份病害发展很快,一个月左右即可造成整株枯死,籽粒瘦秕,千粒重下降,同时也降低玉米秸杆的利用价值。
小斑病 •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甚至籽粒。 • 叶片发病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随后病斑渐变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
根据不同品种对小斑菌不同小种的反应常将病斑分成3种类型:①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②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灰色或黄色,无明显的深色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③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周围具黄褐色晕圈,病斑一般不扩展。前两种为感病型病斑,后一种为抗病型病斑。感病类型病斑常相互联合致使整个叶片萎蔫,严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上是0小种侵染叶片的症状特点,T小种侵染T型、P型细胞质叶片时产生的病斑比较大,一般为10-20mm×5-10mm,病斑周围的中毒晕圈明显,产孢速度快,霉层厚,颜色深。C小种在C型细胞质玉米上所产生的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褐色并有较宽的黄色晕圈,可引起大面积黄化,产孢速度快、数量大。根据不同品种对小斑菌不同小种的反应常将病斑分成3种类型:①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②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灰色或黄色,无明显的深色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③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周围具黄褐色晕圈,病斑一般不扩展。前两种为感病型病斑,后一种为抗病型病斑。感病类型病斑常相互联合致使整个叶片萎蔫,严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上是0小种侵染叶片的症状特点,T小种侵染T型、P型细胞质叶片时产生的病斑比较大,一般为10-20mm×5-10mm,病斑周围的中毒晕圈明显,产孢速度快,霉层厚,颜色深。C小种在C型细胞质玉米上所产生的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褐色并有较宽的黄色晕圈,可引起大面积黄化,产孢速度快、数量大。
该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有二:一是看叶片上是否有黄色(颜色或深或浅)的小病斑(一般长度不超过2cm),二是看病部有无灰黑色的霉层。生产中,小斑病常与褐斑病和病毒引起的花叶病混淆,小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斑,保湿可见病菌的分生孢子;花叶病初虽为水渍状小点,但不扩展成坏死斑,保湿不产生分生孢子;褐斑病开始也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病斑,但病斑中央有橘黄色小病斑。该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有二:一是看叶片上是否有黄色(颜色或深或浅)的小病斑(一般长度不超过2cm),二是看病部有无灰黑色的霉层。生产中,小斑病常与褐斑病和病毒引起的花叶病混淆,小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斑,保湿可见病菌的分生孢子;花叶病初虽为水渍状小点,但不扩展成坏死斑,保湿不产生分生孢子;褐斑病开始也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病斑,但病斑中央有橘黄色小病斑。
在生产上有时不易将大斑、小斑、圆斑三种叶斑病区别开来,现将其症状对比区分如下:在生产上有时不易将大斑、小斑、圆斑三种叶斑病区别开来,现将其症状对比区分如下:
三种玉米叶斑病症状区别 项目 大斑病 小斑病 圆斑病 为害部位 叶、叶鞘、苞叶 叶、叶鞘、苞叶、果穗 同小斑 叶片症状梭形病斑,大型, 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 圆形~卵圆形,黄褐色, 灰黑色; 在单基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 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 因抗病品种上为褪, 有的后期稍有轮纹有黄绿晕圈,由生理小种1号引起 绿小斑点,或小 有黑霉。 。病斑线条状,中央淡褐色, 型坏死条斑,有褪 边缘粟褐色,有黄色晕圈,由2号引起。 绿晕圈,少量孢子。 叶鞘、苞叶纺锤形或不定形,较大, 圆形或不规则形, 黄褐色 黄褐色,有同心轮纹 果穗受侵果穗灰黑色,穗形正常 受侵果穗黑色,穗形常弯曲。
病原菌 1 大斑病菌 由玉米大斑突脐蠕孢菌引起。 无性阶段: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 =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半,凸脐蠕孢属 =H.inconspicum Cooke et Ellis; =Bipolaris turcica (Pass.) Shoemaker; =Drechslera turcica (Pass.)Subramanian et Jain。 有性阶段: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 Leonard et Suggs 大斑刚毛座腔菌 =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 =Keissleriella turcica (Luttrell) Von Arx。
小斑病菌 • 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Nishik. et Miyake)Shoemaker,属无性孢类,平脐蠕孢属。 异名有: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ikado, Drechslera maydis Subram & Jain; • 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属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 异名为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形态 大斑病菌 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上伸出,单生或2-6根丛生,不分枝,2-6个隔膜,暗色,尺度为150-250×7-9µm,基部细胞膨大,色深,向顶端渐细,色较浅,顶端呈屈膝状,并有孢子脱落留下的痕迹,其上分生孢子梭形,直或略向一方弯曲,中部最粗,向两端渐细,顶端细胞长椭圆形,基部细胞尖锥形,脐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分生孢子2-8个隔膜,尺度为57.7-140.6×15.1-22.9µm,暗色,分生孢子的尺度及形状变异很大,常因环境条件和为害部位而异。如温度较低时呈纺锤形,温度较高时变细长;雄花护颖上的分生孢子较叶片的长而弯曲。
病原菌的有性世代系异宗结合,在人工培养下,成熟的子囊壳黑色,椭圆形或近球形,高359-721µm,宽345-497,孔口及顶端1/3处有短褐色刺状物。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有短柄,尺度为176-249×24-31µm,一般含2-4个子囊孢子。病原菌的有性世代系异宗结合,在人工培养下,成熟的子囊壳黑色,椭圆形或近球形,高359-721µm,宽345-497,孔口及顶端1/3处有短褐色刺状物。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有短柄,尺度为176-249×24-31µm,一般含2-4个子囊孢子。 成熟的子囊孢子无色透明,在过熟的子囊壳内孢子有时褐色,子囊孢子纺锤形,直或略弯曲,典型的子囊孢子有三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为42-78×13-17µm,平均61.7×14.7µm。
小斑病菌 分生孢子梗2~3根束生,从叶片气孔中伸出,直立或曲膝状弯曲,褐色,具3~ 15个隔膜,不分枝,基部细胞稍膨大,上端有明显孢痕。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褐色,两端钝圆,多向一端弯曲,中间粗两端细,具3~13个隔膜,大小为30~ 115μm×10~17μm,脐点凹陷于基细胞之内,分生孢子多从两端细胞萌发长出芽管,有时中间细胞也可萌发。
子囊壳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偶尔也可在枯死的病组织中发现。子囊壳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偶尔也可在枯死的病组织中发现。 • 子囊壳黑色,球形,喙部明显,常埋在寄主病组织中,表面可长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内部着生近圆桶状的子囊。子囊顶端钝圆,基部具柄;子囊内大多有4个线状无色透明具5~9个隔膜的子囊孢子,大小为147~327μm×6~9μm。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相互缠绕成螺旋状,萌发时每个细胞均可长出芽管
病菌生物学特征 大斑病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边缘清晰,气生菌丝无色,繁茂,从培养皿背面透过光线观察,菌落橄榄绿色,放射状生长。 菌丝体发育的温度为13-30℃,最适20℃。 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为23-25℃。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分生孢子的形成,特别是萌发和侵入都需要高湿条件。 光线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该菌在pH2.6-10.0之间均能生长,以pH5.7为最适。
小斑病菌:菌丝发育温度10~35℃,最适温度28~30℃;菌丝发育pH为2.6~10.9, pH8.7最适。 • 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15~33℃,最适温度23~25℃;萌发的温度5~42℃,最适温度26~32℃;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均需要高湿条件。 • 分生孢子的抗干燥能力很强,在玉米种子上可存活1年。子囊壳形成最适温度为26~33℃,低于17℃不能形成子囊壳。子囊壳从形成到成熟大约需要1个月,成熟的子囊壳接触水分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于囊和子囊孢子。
病菌的生理生化 大斑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但对其寄主范围和专化性报道不尽相同。1974年,Berguist 等报道,将大斑病菌划分为两个专化型。即: 高粱专化型(T.turcica f.sp.sorghi)除侵染高粱外,尚能侵染玉米、苏丹草和约翰逊草等。 玉米专化型(T.turcica f.sp.zeae)只侵染单基因玉米品系。
目前在玉米专化型里,除1号和2号生理小种外,又鉴定出3、4、5号小种。目前在玉米专化型里,除1号和2号生理小种外,又鉴定出3、4、5号小种。 • 我国目前已发现3个小种即:1号、2号、3号。1号小种是优势小种,3号小种仅在云南及台湾报道。吉林省报道有1号及2号两个小种。
根据美国学者Lim等(1974)和Smith等(1980)提出的区分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毒力公式:有效抗病基因/无效抗病基因,各小种的毒力公式为:根据美国学者Lim等(1974)和Smith等(1980)提出的区分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毒力公式:有效抗病基因/无效抗病基因,各小种的毒力公式为: 1号:Ht1、Ht2、HtN/o,对具有Ht1、ht2、和HtN基因的玉米均无毒力。 2号:Ht2、Ht3、HtN/Ht1,即对具有Ht2、Ht3和HtN基因的玉米无毒力,对具有Ht1基因的玉米有毒力; 3号:Ht1、HtN/Ht2、Ht3,即对Ht1和HtN基因的玉米无毒力,对具有Ht2和Ht3基因的玉米有毒力; 4号:Ht1/Ht2、Ht3、HtN,对Ht1的基因的玉米无毒力,对具有Ht2、Ht3和HtN基因的玉米有毒力。 5号:Ht1、Ht3/Ht2、HtN,即对Ht1和Ht3基因的玉米无毒力,对具有Ht2和HtN基因的玉米有毒力。
小斑病菌 项目 T小种 O小种 C小种 对细胞质的专化严重侵染C型、P型细胞质玉米,对其它型感染轻;对细胞质无明显的专化性;对C型细胞质玉米致病性强 症状能侵染叶鞘、孢叶和果穗,病斑大,有中毒圈; 只侵染叶片,中毒圈不明显;中毒圈最大, 引致叶片黄化; 毒素 毒素产生量中等, 有专化性; 毒素产生量小,无明显专化性; 毒素产生量大, 专化于C细胞质。 玉米单斑产胞量大小 大, 小,大; 发病适温 较低,适应范围广;较高,多发生在温暖地区或高温季节 ;——。 我国3个小种均有。
寄主范围 • 大斑病菌自然条件下仅能侵染玉米、高粱、苏丹草、约翰逊草、大刍草等少数禾本科植物。Robert(1960)在温室人工接种结果,大斑病菌能侵染22种植物,其中新寄主有谷子、薏苡、狼尾草(Pennisetum typhoides)、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 • 小斑病菌在田间条件下,还可侵染高粱,人工接种也能危害大麦、小麦、燕麦、水稻、苏丹草、虎尾草、黑麦草、狗尾草、白茅、纤毛鹅观草、稗、马唐等禾本科植物。
病害循环 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田间的病残体、含有未腐烂的病残体的粪肥,玉米秸杆、篱笆等的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越冬病菌的存活数量与越冬环境有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越冬前和在越冬过程中,细胞原生质逐渐浓缩,形成抗逆力很强的厚垣孢子,每个分生孢子可形成1—6个厚垣孢子。 越冬病组织里的菌丝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重新产生分生孢子或部分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到玉米的叶片上,在最适宜条件下,可萌发从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从叶片正反面都可侵入,整个侵入过程大斑病菌在23~25℃6~12h,小斑病菌24h即可完成,约5~7d可形成典型的病斑。在湿润的情况下,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在玉米生长期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特别是在春夏玉米混作区,春玉米为夏玉米提供更多的菌源,再侵染的次数更多。
发病条件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主要与品种的抗性、气象条 件及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
1、品种抗性 不同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大、小斑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尚未发现免疫品种。玉米感病品种的应用,是大、小斑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美国、苏联和我国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发展及大面积的流行记录都说明这一点。如美国1970年小斑病大流行的原因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80%地区推广T-cms玉米,遗传单一的结果使T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抗病性的丧失。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省过去由于推广对大斑病感病的品种维尔156号,曾引起大斑病的流行,吉林省因推广四单八而使大斑病流行,20世纪60年代选育推广抗大斑病品种后,基本控制了大斑病的的流行。
迄今为止关于对玉米大斑病表现的不同的抗病类型和不同遗传方式及抗病机制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均有很大进展。迄今为止关于对玉米大斑病表现的不同的抗病类型和不同遗传方式及抗病机制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均有很大进展。
抗病类型及抗病遗传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分为病斑数量抗性、褪绿斑抗性、褪绿点抗性、无病斑抗性4种类型。 • (1)病斑数量抗性。多数玉米品种、杂交种和自交系都具有这种抗性。在植株叶片上的抗性表现为病斑数量的多少,其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病斑型属萎蔫斑(MR、MS和S型),其抗性幅度是从植株只有少数病斑的高水平抗性,到植株几乎完全感病的低水平抗性。抗性程度高的基因型其叶片组织木质部中菌丝生长缓慢,病斑发育延迟,表现为病斑少,病斑小,产孢量也较少,病叶枯死也比较慢,整株发病程度低。
(2)褪绿斑抗性。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凡具有显性单基因Ht1、Ht2、Ht3、Ht4的玉米病斑通常都较小,周围只有褪绿晕圈,中间有少的坏死斑,组织坏死迟缓,孢子产生少或不产生。(2)褪绿斑抗性。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凡具有显性单基因Ht1、Ht2、Ht3、Ht4的玉米病斑通常都较小,周围只有褪绿晕圈,中间有少的坏死斑,组织坏死迟缓,孢子产生少或不产生。 • (3)褪绿点抗性。Hilu和Hooker于1965年在玉米苗期发现了一种特有褪绿点症状,但岛成株期则不表现。我国也发现了这种类型。(4)无病斑抗性。一个新的由HtN2 基因控制的抗病类型,具有HtN2 基因的玉米叶片上通常无病斑。
抗病机制 主要与植株体内产生的植保素(phytoalexin)、丁布(Dimb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有关。 植保素:玉米感染大斑病以后各种玉米基因品系,都能产生抑制和损害病菌生长的物质—植保素。它能抑制大斑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生长。植保素产生的速度和数量受抗感病基因的影响,Ht1基因产生和积累数量最多,Ht2和HtN基因次之,感病基因数量最少,HtN基因产生的速度最快。 植保素是一种酚类化合物。
小斑病 目前发现隐性单基因rhm控制的褪绿斑抗性属于质量抗性类型,在抗病的幼苗和在田间成株上的病斑都表现为褪绿斑,其孢子形成数量极少;而在感病植株的病斑上,孢子形成数量很多。 • 玉米对不同小种的抗病性受不同基因的控制,对小斑病菌O小种的抗性主要受核基因控制,而对T小种的抗性主要受细胞质基因的影响。所有O小种的菌株都对T小种菌株具有高度的交互保护作用,在O小种占优势的地区,延缓T小种群体增长是一个有效的因素。
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生育期或不同叶位对小斑病的抗病性也存在差异。玉米生长前期抗病性强,后期抗病性差。一般新叶生长旺盛,抗病性强,老叶和苞叶抗病性差;因此玉米存在着阶段抗病性问题,即玉米在拔节前期,发病多局限于下部叶片,当抽雄后营养生长停止,叶片老化,抗病性衰退,病情迅速扩展,常导致病害流行。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生育期或不同叶位对小斑病的抗病性也存在差异。玉米生长前期抗病性强,后期抗病性差。一般新叶生长旺盛,抗病性强,老叶和苞叶抗病性差;因此玉米存在着阶段抗病性问题,即玉米在拔节前期,发病多局限于下部叶片,当抽雄后营养生长停止,叶片老化,抗病性衰退,病情迅速扩展,常导致病害流行。
1、气候条件 在品种感病和有足够菌源的前提下,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大斑病适于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就不利于其发生,小斑病适于发病的温度为25℃以上,两种病害均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在我国玉米产区7~8月的气温大多适于发病,因此降雨的早晚、降雨量及雨日便成为该病发生早晚及轻重的决定因素。特别是在7~8月份,雨日、雨量、露日、露量多的年份和地区,大、小斑病发生重,6月份的雨量和气温对菌源的积累也起很大作用。
3、栽培条件 许多栽培因素与大、小斑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玉米连作地病重,轮作地病轻,近几年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玉米连作地也增加,为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积累了更多菌源;肥沃地病轻,瘠薄地病重,追肥病轻,不追肥病重;间作套种的玉米比单作的发病轻,合理的间作套种,能改变田间的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有利于玉米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远离村边和秸秆垛病轻;晚播比早播病重,主要是因为玉米感病时期(生育后期)与适宜的发病条件相遇,易加重病害;育苗移栽玉米,由于植株矮,生长健壮,生育期提前,因而比同期直播玉米病轻;密植玉米田间湿度大,总比稀植玉米病重。
四、综合防治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科学布局品种,减少菌源来源,增施粪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