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70 Views
雷雨. 人文經典導讀 ( 一 ) Week 12 Iris Tuan. 曹禺. 曹禺. 曹禺 ( 1910 年- 1996 年),本名 萬家寶 ,字小石。 中國現代劇作家以及戲劇教育家。 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曾是黎元洪的秘書。. 曹禺. 1922 年,曹禺入讀南開中學,並參加了南開新劇團。 1928 年,曹禺入讀南開大學政治系、次年轉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1933 年大學畢業,到河北保定育德中學任教。數月後,又進清華研究院研究戲劇。 1934 年 7 月劇作 《 雷雨 》 在 《 文學季刊 》 上發表。
E N D
雷雨 人文經典導讀(一) Week 12 Iris Tuan
曹禺 • 曹禺(1910年-1996年),本名萬家寶,字小石。 • 中國現代劇作家以及戲劇教育家。 • 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 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曾是黎元洪的秘書。
曹禺 • 1922年,曹禺入讀南開中學,並參加了南開新劇團。 • 1928年,曹禺入讀南開大學政治系、次年轉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 1933年大學畢業,到河北保定育德中學任教。數月後,又進清華研究院研究戲劇。 • 1934年7月劇作《雷雨》在《文學季刊》上發表。 • 同年9月回天津,在河北女子師範學院外文系任教。 • 1935年發表《日出》。 • 同年8月應邀赴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任教。
曹禺 • 1942年初辭去國立戲劇專科學校的教職離開南京,赴重慶從事戲劇寫作和編導活動。 • 1946年3月,與老舍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 • 1947年1月回國,應熊佛西校長之聘,到上海實驗戲劇學校任教,同時開始構思創作電影劇本《艷陽天》。 • 1948年, 《艷陽天》由文華影業公司拍成影片,曹禺自任導演。 • 1949年2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安排下,秘密轉道香港抵達北平,2月28日離港北上,3月18日抵京,參加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曹禺 • 中共建政後,曹禺曾經擔任過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等職務,還寫了《膽劍篇》和《王昭君》兩個劇本。 • 他中學時就有過排演和翻譯話劇的經驗,21歲時開始了劇本《雷雨》的創作,背景取於民國時期的天津。其筆名是取自他本名中的「萬」的正體字,拆為「草」和「禺」,草換為曹,「萬」就成了「曹禺」。 • 曹禺的代表作包括其處女作《雷雨》、還有《原野》、《日出》、《北京人》。
雷雨 • 《雷雨》被稱為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是著名現代劇作家曹禺的處女作。 • 《雷雨》創作於1933年,背景取於民國時期的天津。 • 1934年7月,曹禺二十三歲的時候,該劇本由巴金任編委的《文學季刊》發表。此劇一經發表和演出,便轟動了當時的文壇和劇壇。 • 中國作家茅盾曾有「當年海上驚雷雨」 的詩贊。
雷雨 • 《雷雨》是一齣四幕悲劇,劇作完全運用了三一律,敘述了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 • 然而在裡面卻牽扯了過去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 • 狹小的舞臺上不僅突現了倫常的矛盾,階級的矛盾,還有個體對於環境,時代強烈不諧調的矛盾,在種種劇烈的衝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 • 其實悲劇早已潛伏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伏筆中,只是到最後時分才終於爆發出來,化作一場傾盆雷雨,無比強烈的震撼了每個人的靈魂。 • 《雷雨》中聚集著許多巧合但卻透露著必然性。
雷雨 • 表面看來,《雷雨》寫的是一齣血緣扭結下的家庭悲劇,然而實際上它所揭示的是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態下中國人的社會悲劇和人性悲劇。 • 封建的幽靈徘徊在黑暗的現實中,它扭曲著人性,扼殺著無辜的生命。 • 曹禺曾經說過,「若問繁漪為什麼會愛上周萍,則首先要問她為什麼生活在周樸園這樣的家庭中」。 • 他還說《雷雨》「是情感的表徵」。
雷雨 • 因此可以說,一切看似巧合的悲劇,恰恰蘊含著深刻的現實性和不可避免性。 • 作為一個悲劇詩人,曹禺「率真地坦露了自身雄渾悲壯的悲劇靈魂,構築了雜糅著中國人文傳統和時代特色的人物的情感模式,並在情感的制約性與悲劇生成的必然性之間,昇華和凝縮了人類共有的情緒體驗,張揚了莊重嚴肅、極富震懾力的悲劇精神。」 • 《雷雨》的戲劇結構複雜而嚴謹,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而富有典型性,情節發展曲折多變,激盪人心,特別是它的戲劇語言,既是清新、流暢的現代口語,又富含深刻的寓意和豐富的潛台詞。
雷雨 • 《雷雨》是北京人藝的保留劇目,三代演員演出歷時50餘年,經久不衰。並改編為黃梅戲、評劇等其他劇種。 • 《滿城盡帶黃金甲》即是改編自《雷雨》。 • 在劇作中,曹禺抨擊黑暗現實,詛咒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關注人的靈魂與命運,追求充滿活力的完美人生,謳歌嚮往中的光明。 • 在社會歷史的轉折關頭,曹禺以他特有的敏感和睿智,以其戲劇的形象體系和蘊含其中的豐富內涵,把握住了時代躍動的脈搏,深刻地反映了現實人生。 • 他的戲劇,在總體上呈現著詩化現實主義的風格,結構縝密,衝突激烈,形象鮮明,在中國舞台上盛演不衰,保持著長久的藝術魅力,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國外上演。
京劇雷雨 • 第三屆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
背景 • 《雷雨》創作於1933年,兩年前,剛剛爆發了日本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全國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熱潮。曹禺也積極投身抗日宣傳。 • 《雷雨》中的魯大海,就有曹禺在保定結識的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年輕工人的影子。 當時,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許多揭露社會黑暗、追求人性解放、婦女解放的優秀話劇,已傳入中國。 • 易卜生的思想,對曹禺影響很大。他在清華大學的畢業論文,就是用英文寫的《論易卜生》,此外,莎士比亞、古希臘的話劇也對曹禺有深刻的影響。
時間與暗示 • 《雷雨》在一天時間(從上午到半夜)、兩個場景(周家和魯家)裡,集中展開了周、魯兩家前後30年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顯示了作品嚴謹而精湛的戲劇結構技巧。 • 該劇反覆寫蟬鳴、蛙噪,寫雷雨到來前後的悶熱,其用意不僅是渲染苦夏的"鬱熱"氛圍,而且還在於暗示人物的情緒、心理、性格。
劇情摘要 • 周樸園雖曾留學德國,又是一個現代廠礦的董事長,但他的性格冷酷、自私、虛偽。 • 三十年前,他的家庭為了給他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小姐,硬是把與他相愛並為他生了兩個兒子的侍女侍萍逼走了。 • 他以為她已投河自盡,而侍萍卻被人所救,嫁給了一個下層傭人魯貴。 • 豈料三十年後,魯貴到周家當差,他與侍萍所生的女兒四鳳也成了周家的女僕。 • 四鳳重蹈母親的覆轍,與周家大少爺周萍(實為她同母異父的哥哥)發生了戀情,並已有孕在身。
劇情摘要 • 但他們的愛情卻帶著內心的隱痛,四鳳因門第懸殊而擔心命運不濟,周萍則擔心曾與他發生過亂倫之愛的繼母繁漪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 不諳世情的周家次子周沖,也宣稱他喜歡四鳳。 • 侍萍因找尋女兒來到周家,平生最讓她擔心的事情到底還是全都發生了,她感到老天太不公平了。 • 當血緣的謎底被揭破之後,慘絕的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根據曹禹劇本原著結尾的版本是:四鳳碰電線自殺,周沖拉四鳳觸電身亡,周萍開槍自殺,侍萍癡了與兒子魯大海離去,剩下繁漪與周樸園痛不欲生。 • 據DVD台灣電視劇版本 ,結尾的悲劇改變為:四鳳碰電線自殺,周沖離家,繁漪舉槍自殺,魯大海不認生父周樸園,侍萍離去,周樸園老了中風癡呆,只有魯貴老僕照顧,周萍掌管周樸園的事業。
蘩漪的形象 • 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個性最鮮明的人物。 • 她是五四以來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 • 她敢愛敢恨,對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樸園,也不放在眼裡。 • 當然,她對舊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種畸形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她在重壓下,常常無助、自卑、甚至自虐。這是蘩漪無法擺脫的弱點。
周沖的兩面性 • 周沖是一個受新思想、新文化影響下成長的青年。 • 他富於幻想、生性浪漫。 • 但他沒有韌性,對封建制度的頑固性認識不足,這注定了他悲劇命運。
魯大海的性格 • 魯大海是一個有思想、有行動的年輕工人的形象。 • 他直爽、質樸但又頭腦清醒。他作為工人代表,和周樸園進行了堅決的鬥爭,顯示了他的反抗精神。 • 但是,曹禺畢竟對工人不熟悉,所以,魯大海的形象與別人相比,還是顯得單薄。
劇情介紹 • 序幕周家客廳,夏天的夜晚。 • 周樸園之妻繁漪與前妻之子周萍在深夜幽會,被周家男僕魯貴察覺。
劇情介紹 • 第一幕周家客廳,三年後,夏天的早晨。周萍與丫頭四鳳相愛。魯貴向女兒四鳳講述三年前客廳「鬧鬼」之事,四鳳疑惑。 繁漪受周家兩代人欺凌,心情十分抑鬱。而周樸園卻經常想起三十年前和他曾有私情並生有兩子的丫頭侍萍。恰巧,魯媽(當年的侍萍,今嫁魯貴)為找女兒四鳳無意中來到周家。周樸園碰見侍萍驚愕異常。 礦上罷工代表魯大海為請願事,來到周家找礦主周樸園。周萍與魯大海發生衝突,並打了魯大海,魯媽眼見兄弟相見,情如仇人,悲痛欲絕。
劇情介紹 • 第二幕魯貴家,當天的傍晚。魯貴父女被周家辭退,魯貴借酒澆愁,四鳳仍在思念周萍。魯媽不忍女兒走自己悲慘的老路,要四鳳對天盟誓,與周家斷絕往來。 半夜,周萍越窗來找四鳳,四鳳既痛苦又留戀。繁漪跟蹤其後,妒恨噬心,她暗把窗戶拴上。 魯大海回家見周萍與妹妹四鳳相會,周欲逃,但窗已拴死。憤怒的大海與周萍拚命,魯媽拚命阻攔,周萍才奪門而逃,四鳳隨之衝出家門。
劇情介紹 • 第三幕周家客廳。當天深夜。繁漪痛苦地回家。再次遭到周樸園的精神摧殘。周萍為逃避一切,準備離家出走,繁漪苦苦向他哀求,希望帶她一起走。 四鳳匆匆趕來想與周萍再見一面,魯媽為找女兒也跟來了。四鳳、周萍懇求魯媽讓他倆遠走他鄉,魯媽愕然。繁漪如癡似狂地揭開了她與周萍的關係,事到如今周樸園也不得不說出魯媽的真相,要周萍當面認母。雷雨交加,四鳳見情衝向茫茫黑夜自殺,周萍追出去觸電慘死。繁漪也絕望地開槍自殺…… 魯大海攙扶著悲絕的母親侍萍,走出周家……
芭蕾雷雨 • 1981年12月戲劇家曹禺為本劇演出撰寫了《為中國文化爭光——看芭蕾舞劇〈雷雨〉有感》的文章,又於1982年在《曹禺談芭蕾舞劇〈雷雨〉》的文章(5月10日上海《新民晚報》)中再一次肯定芭蕾舞劇《雷雨》對人物的處理。 • 1983年首都舞蹈界召開芭蕾舞劇《雷雨》的專題座談會,探討其成就與不足(見《舞蹈》1983年第3期《〈雷雨〉聲中的啟迪》),肯定它是「為開拓中國舞劇事業的勃興之路所取得的成就」。 • 本劇曾參加第十屆「上海之春」演出。1983年獲上海市文化局1980—1982年度創作演出獎。
芭蕾雷雨 • 芭蕾舞劇《雷雨》是富有吸引力的藝術創作。 • 它打破話劇《雷雨》的框框,用芭蕾的語彙,把它重新寫過。 • 音樂伴隨著芭蕾演員的心靈和流旋飄逸的舞姿,時而切切私語,時而幽怨暗恨,時而激烈昂揚,時而暴雨狂風。 • 這一群男女藝術家,縱情盡興地舞起一場無言的悲歡離合的戲來。
芭蕾雷雨 • 這齣豐富多彩的舞劇多次獲得觀眾熱烈的讚許。 • 這個舞劇獨創新風,在穿插與神韻上有它自己的抑揚頓挫、承應轉換的境界。贊同那樣的刪節與改動。 • 「魯貴窺聽」「樸園憶舊」這兩場舞蹈,省略話劇要用多少言語才講得明白的情節。 • 最打動曹禹的,是舞劇第三幕。繁漪死命攔住要逃走的周萍的那一場,芭蕾舞劇給她以充沛有力的大起大落的表現。 • 舞劇的繁漪,比話劇舞台上的更灑脫了。
話劇雷雨 • 1934年7月 《雷雨》首次發表於由巴金任編委的《文學季刊》上。 • 1935年4月 由中華話劇同好會(留日學生戲劇團體)在日本東京神田一橋講堂首演三場。杜宣、吳天任導演。 • 同年8月,天津市立師範學校孤松劇團在學校大禮堂演出《雷雨》,是國內首演。 • 之後,上海復旦劇社演出《雷雨》,歐陽予倩導演。與此同時,中國的第一個職業話劇團體「中國旅行劇團」先後在天津、上海、南京演出《雷雨》。
話劇雷雨 • 1936年 日本出版《雷雨》日文版。同年,姚辛農把《雷雨》譯成英文,由《天下》月刊出版。 • 1938 年 上海新華影業公司拍攝《雷雨》。 • 1944年 金光洲把《雷雨》譯成朝鮮文,並在漢城連演70場。同年譯成越南文,在越南公演。 • 1947 年 台灣觀眾演出公司在台北演出《雷雨》。 • 1954 年 2 月 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公演《雷雨》,趙丹導演,演員有王丹鳳、汪漪等。
話劇雷雨 • 1954年6月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雷雨》,導演夏淳,演員有鄭榕、朱琳、蘇民、於是之、沈默、呂恩、胡宗溫、董行佶、李翔等。 • 1956年 新加坡藝術劇場公演《雷雨》,導演林晨。 • 1957年 蘇聯共有9個劇院落演出了《雷雨》,共計兩千餘場。 • 1959年11月 新加坡藝聯劇團公演《雷雨》。 • 1981年 上海芭蕾舞團將《雷雨》改編居芭蕾舞劇上演。
話劇雷雨 • 1984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再次拍攝《雷雨》,孫道林導演,演員有孫道林、顧永菲、秦怡等。 • 1988年2月 新加坡實踐話劇團演出《雷雨》,夏淳赴新加坡為該團導演了此劇。 • 1999年10月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落再次重排《雷雨》,導演夏淳,主演演員有鄭榕、顧威、朱琳、周鐵貞、韓善續、濮存昕、鄭天瑋、龔麗君。
黃梅調雷雨 • 應日本靜岡國際藝術節組委會的邀請,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攜曾在中國第九屆戲劇節上獲得殊榮的新創力作《雷雨》,在日本靜岡閃亮登場,獲得巨大成功!
黃梅調雷雨 • 演出在日本靜岡縣靜岡藝術大劇場戲劇廳進行。
黃梅調雷雨 • 連續兩天的公演,觀眾排隊購票座無虛席。 • 精湛的藝術,強大的陣容,身心的投入,演出的嚴謹……黃梅戲《雷雨》給日本觀眾留下了極其美好的印象,演出結束時謝幕掌聲長達十多分鐘,主人驚歎道:外國劇團能在日本受到如此歡迎和好評,實屬罕見! • 日本著名戲劇家宮城聰先生看完演出激動地走向舞台向演員祝賀,將各位藝術家介紹給當地媒體和現場觀眾,並說「黃梅戲《雷雨》將戲曲的諸多元素結合得近乎完美無缺,非常動人心魄,是連續四屆舉行的靜岡國際藝術節最受歡迎、觀眾反響最為熱烈的演出之一」。 • 曲終人卻不散,觀眾們紛紛留在場內不願離去,強烈要求一睹中國藝術家們戲後的風采,並希望能夠交流互動。 • 在日方藝術總監宮城聰先生的安排和主持下,演員們端坐在台前逐一回答觀眾們遞紙條上的各種問題,眾多讚揚的評價突現了日本觀眾對中國傳統戲曲那濃厚的興趣。
reference • WIKI百科 •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4/Phylogeny/DL/DL-169288 • http://culture.qianlong.com/6931/2005/03/14/53@2550706.htm • http://baike.baidu.com/history/id=1845813 • http://yule.sohu.com/huaju/leiyu/ • http://www.beijingww.com/3/2007/05/23/81@24424.htm • http://www.shanghaiopera.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4 • http://www.ah.xinhuanet.com/hmx/2007-05/14/content_10015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