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54 Views
NVivo 2.0 : 文獻整理與論文寫作之工具 郭良文. NUD IST N on-numerical U nstructured D ata I ndexing, S earching & T heorizing. 課程目標. 瞭解 NVivo 2.0 的基本功能 學習 Project (建立與儲存) , Document (檔案準備與輸入) , Attribute (建立) , 與 Node (編碼)的操作 學會 filter (篩選)檔案、建立 set (群組)與 search (檢索)相關資料
E N D
NVivo 2.0:文獻整理與論文寫作之工具郭良文 NUD IST Non-numerical Unstructured Data Indexing, Searching & Theorizing
課程目標 • 瞭解 NVivo 2.0的基本功能 • 學習 Project(建立與儲存), Document (檔案準備與輸入), Attribute(建立),與Node (編碼)的操作 • 學會 filter(篩選)檔案、建立 set(群組)與 search(檢索)相關資料 • 透過實際演練,運用以上功能進行文獻整理與協助論文寫作 (NVivo 中文參考資料 http://doz.blogspot.com)
NVivo 軟體處理程序 1. 建立專案(project) 與命名 2. 設定中文環境:字形、字體與大小 3. 檔案(documents)的輸入或創造(練習1) 4. 屬性(attributes)的建立 5. 編碼(coding)與建立節點(nodes) 6. 分類、分層:建立樹狀結構圖(tree nodes) (練習2) 7. 群組建立與篩選資料 8. 資料檢索、引用與分析(練習3)
1. 建立專案(project) 與命名 • NUDIST 的儲存單位並非是一個單獨的檔案,而是以根目錄方式由許多檔案組成一個完整的 Project • 各 Project 之間可以運用 NUDIST MERGER 軟體整合成一個 Project • 存檔方式:運用 Project 中 Backup & Restore功能或複製整個 Project 根目錄
2. 設定中文環境 • 中文環境的準備:緊接著在 Project 建立之後與 documents 建立之前,否則內文與檢索結果會有亂碼出現 • 由於 NVivo 2.0 與 BIG5碼不完全相容,所以有一些中文字的顯示會有亂碼產生 • 設定: Tools Options Text Styles Styles(建議至少選前三項與後三項逐一輸入) modify (選擇所需之中文字形與 Big 5 字集)
3. 檔案(document)的輸入或創造 • 檔案事前準備的重要性:適當的檔案格式將有利於輸入後做有效運用 • 中文環境用「純文字」儲存檔案,英文環境可用 RTF檔。 NVivo 2.0不能瀏覽圖檔或表格,但可用”超連結”功能作 Project 外的連結 • 建議每篇檔案的第一段內容,作為輸入NUDIST後的檔名,第二段內容,作為檔案說明內容,此說明內容可以是完整的書目資料 • 一次可輸入多筆 document
Document 輸入範本 從資料特性思考傳播內容Metadata之建置 第一段為自選標題 郭良文、林素甘、曾欣怡(2006)。〈從資料特性思考傳播Metadata典藏之建置〉,《大學圖書館》,第10卷第2期,頁122-141。 第二段為完整參考書目 本文針對傳播資料的概念特性與結構特質,探討純文字、動態影像、靜態影像與聲音等四大類型傳播資料 metadata 之建置。一般常使用的都柏林核心集所運用的十五項欄位,無法滿足動態性與複雜性高的傳播媒體資料內涵(郭良文、林素甘、曾欣怡,2006, p.122)。 將正確引用格式預先填入每一段落之後 「本文說明傳播資料的複雜性、聚合性、即時性、連續性、互文性、超文本特性與多義性。其次,本文亦從資料結構特質的角度,援引案例進行討論、並提出不同類型傳播資料可考慮建置之欄位,以捕捉傳播資料的特質」(郭良文、林素甘、曾欣怡,2006, p.122)。 將正確引用格式預先填入每一段落之後 • (郭良文、林素甘、曾欣怡,2006)。
作業練習(1/3) • 每人建立一個 Project 名稱 • 設定好正確的中文環境 • 依範本所示,輸入文獻格式填寫完整、且已經轉換成 text之檔案,合計至少20則(以方便練習),建議包 括: 1. 今日三大網路電子報同一主題新聞各2~3 則,共6~9則。 2. 與新聞主題相關之中文期刊摘要或文章片 段5~8則。 3. 英文期刊摘要或文章片段3~5則。 4. 其他:如筆記、訪談紀錄、或其他資料(if any)
4. 屬性(attributes)的建立 • 每一個檔案均可以建立相關背景資料 • Attribute 建立方式: 1. 在 NUDIST 中 “Edit a document attribute” 或 “Explore document attributes” 中進行 2.事先準備,由外部檔案輸入(import document attribute功能,檔案左上角需鍵入 Document) 3. 外部檔案可以用 純文字(用 tab 區隔, text 檔儲存)或 Excel(以「文字檔(tab字元分隔)」 儲存 )
5. 編碼(coding)與建立節點(nodes) • 目的:透過編碼來化繁為簡,建立資料之索引。 • 編碼特性:可交錯、重複進行編碼,也可以刪除已過編碼的內容 • 基本編碼方式: 1. 檔案中 Coder (編碼表):輸入新 Node 或運 用 Coder 中既有內容 2. 檔案中 In-Vivo功能(原音重現、原始用 詞) 3. 在 NUDIST 中事先建立:用 “Create nodes” 功能
6. 分類、分層:建立樹狀結構圖(tree nodes) • Free node(自由節點):Coder (編碼表)中輸入新的 node或使用 In-vivo的 coding 會產生尚未具有位置歸屬的 node • Tree Node(樹狀節點):Coder (編碼表)中運用既有的 node進行分類、編碼 • 透過對各種 nodes 的搬家(cut & paste)、合併(merge)或拆解(split)等功能,建立起層級分明的樹狀結構圖
作業練習(2/3) • 針對每一個檔案創造適合之 attributes • 依各種編碼方式,進行 coding • 建立 Node 樹狀結構圖,將資料 依層級分類(至少分三個層級、20 種不同的 nodes、以及合計至少 100 個 nodes)
7. 群組建立與篩選資料 • icon color: 八種圖示的顏色可以區分文件類型 • Set:將文件或 Node 分類,成為群組。 1. 用 Explore Documents 建立 2. 用 Search 的 Scope功能中 DocumentSet Editor 來篩選 • Filter documents: 運用過濾條件建立文件 set 在此功能下,attribute 是過濾條件之一,可迅速分類。 • DB 的External File:可將選取的文字連結到外部的檔案,會依檔案性質開啟內容(包括如 Word, Excel, PPT, JEPG檔等)
8. 資料檢索、引用與分析 • 用 Browse 功能點選 nodes 即可進行簡易方便的檢索 • 三種 Search 功能的檢索項目:Node 檢索、 Attribute 檢索、與 Text 檢索 (即全文檢索) • 多重項目組合的檢索:主要運用 Boolean 運算 進行,檢索之結果都可以依需求顯示出具體的 資料內容(如coding範圍、前後文、段落或全文呈現) • 運用上項 Matrix intersection功能時時,可以 進行交叉比對分析 • 用 Search的全文檢索功能,可以進行自動 Coding,有系統地進行編碼
作業練習(3/3) • 運用Scope 與Filter 等功能,至少建立三組 Document set • 運用 Search 進行各項檢索功能之練習,包括全文檢索、attribute 檢索、 node 檢索、以及Boolean邏輯之檢索 • 從檢索結果中,初步整理出有用之文獻資料,依主題分類、並整合成論文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