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k likes | 2.17k Views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主讲教师:张永红 联系: 电话: 6808638 、 13330909329 E-mail:kenani.zhang@163.com QQ:58354985(MSN : keneni2003@hotmail.com) 个人网页: http://boohooing.jsboke.com. 目 录. 第一篇 概念篇 第二篇 技术篇 第三篇 应用系统篇 第四篇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第一篇 目 录. 第一篇 概念篇
E N D
信 息 管 理 系 统(MIS/IMS) 主讲教师:张永红 联系: 电话:6808638、13330909329 E-mail:kenani.zhang@163.com QQ:58354985(MSN:keneni2003@hotmail.com) 个人网页:http://boohooing.jsboke.com
目 录 第一篇 概念篇 第二篇 技术篇 第三篇 应用系统篇 第四篇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第一篇 目 录 第一篇 概念篇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第四章 系统的概念和性质 第五章 系统的集成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1.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高登戴维斯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上的定义一个由人、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本书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1.2 对管理信息系统定义的几点讨论 • 任何企业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任何企业不可或缺的系统。 • 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 台港的资讯管理,国外的信息系统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学科,它面向管理,包括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三大要素,是系统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 • 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一个专业,是个未来化专业、革新型的专业。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它不是单纯的技术系统,而是一个社会系统,而且是社会和技术的综合系统。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的集成系统。 数据共享使其成为重要的系统资源。 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 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管理模型来分析数据,实辅助决策。 •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是发展的。 时至今日,管理信息系统是诸多相关信息系统的集合。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支 • 统计系统 • 数据更新系统 • 状态报告系统 • 数据处理系统 • 知识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 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管理者 信息用户 信息源 信息处理器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谈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包括其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1.3.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有四大组成部分: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图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高层管理工作 非/半结构化问题 战略 计划 管理控制 行动和监控 支持决策 运行控制 结构化问题 业务处理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MIS的金字塔结构: 一个组织的MIS 分四个基本部分: • 战略计划 • 管理控制 • 运行控制 • 业务处理 基层管理工作 图1-2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人事子系统 高层管理子系统 市场分析子系统 物资供应子系统 财务子系统 信息处理子系统 生产子系统 图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战略计划 管理控制 运行控制 业务处理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3.3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模块可以是如下 的功能层次矩阵: 市场分析 生产管理 物资供应 人事管理 财务 管理 信息处理 高层管理 图1-4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硬件结构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3.4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指管理信息系统硬件的组成及其联接方式以及硬件所能达到的功能。 星形网络 微机网 总线网络 环形网络 主机终端网络结构 图1-5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任何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均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工程 成功均须具备的三大要素: • 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 组织系统性队伍; • 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1.4.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领导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至关重要的问题: 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原则 1、系统开发周期长、耗资巨大,是一项系统工程; 2、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3、人、财、物的投入和调度决策; 4、伴随系统开发对企业的重大变革。
Ⅰ Ⅱ Ⅲ Ⅳ 建立领导小组 组成系统组 进行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运行评价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4.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 图1-6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4.3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组成一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其含义有二: 其一,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要经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等多个阶段,其中前一阶段完成的同时就是后一阶段的开始,这些阶段组成的完整过程组成系统的生命周期; 其二,系统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一个系统运行若干年后,又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系统开发要求,于是另一个新系统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这种不断更新、循环成长的过程使MIS的发展持续不息,永无止境。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系统规划确定组织目标、实现目标的方式、信息 系统目标、信息系统主要结构、工程项目及其可行性研究; 系统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 确定以及系统方案的确定; 系统设计 确定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和程序流程图、 编码、输入输出设计、文件及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等; 系统实施 计算机的购置、安装、程序调试、系统 的切换等; 系统运行、评价系统运行、维护以及对建成系统 的评价和运行中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请求等。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4.4 对信息系统开发的初步讨论 1、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阶段至关重要; 表1.1 国外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各环节所占的比重 阶段 调查 分析 设计 实施 工作量% 30 40 20 10 2、计算机设备购置不是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和工作; 3、编程工作必须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 4、伴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同步进行组织的变革 企业过程再造(重组、再工程)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充份运用信息系统的潜能,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实现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变革及创新。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 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5.1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性质 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系统性的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目标职业是系统分析员。 系统分析员应善于帮助企业经营者分析企业环境、确定企业目标、抓住关键因素,改进企业系统;善于提出计算机系统解决方案,确定计算机系统配置,开发和运行应用系统,管理信息资源。
运筹 沟通 归纳 组织 决策 计划 科学方法 变革能力 系统分析员 能力模型 企业知识 信息技术 硬件 经济 软件 管理 社会 网络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5.2 信息系统分析员的专业知识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 一个信息系统分析员应具备如下的能力结构: 执行 图1-7 信息系统分析员的能力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2.1管理的定义和性质 管理的定义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这一体系中的人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管理的性质: 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2.1管理科学的发展及代表性理论 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 古典管理理论 •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 • 以享利 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 • 以马克斯 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 • 行为科学理论与管理科学理论 • 以乔治 埃尔顿 梅约为代表的群体行为学派 • 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 • 管理理论丛林 • 现代管理理论 • 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2.3管理的组织 管理的组织是确保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重要问题。管理的组织与技术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故与管理信息系统关系密切。 管理的组织职能中重要的概念有: 2.3.1 组织结构的类型 直线型 事业部制 职能型 矩阵型 直线参谋型 多维立体型 直线职能参谋型 优缺点、适用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2.3.2 组织结构的设计 • 管理层次的划分管理宽度 • 部门的划分按人数、时间、职能、地区、产品、服务对象、设备等 • 职权的种类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2.3.3 组织结构的运行 • 集权与分权正确运用授权 • 高层次职权分配的两种体制 委员会制 个人负责制 • 个人管理与集体管理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3.1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3.1.1 数据和信息 数据是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计算机系统要处理的基本对象之一。数据可以是字符、数字、文字、图形等,它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量的概念,本身不代表任何一类具体的东西。 数据的定义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等的抽象表示。 信息是信息系统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信息系统要处理的基本对象之一。信息是通过数据形式来表示的,是加载在数据之上,对数据具体含义的解释。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数据的解释。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并对其决策具有价值。 3.1.2 信息的属性 1、事实性 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提严格的基础数据管理。 “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仍是垃圾”(Garbage-in,garbage-out)。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2、等级性 管理信息有等级:战略级、策略级和执行级 3、可压缩性 4、扩散性 信息扩散威力巨大,同时带来信息安全威胁 5、传输性 6、分享性 7、增殖性 对信息的再加工可产生新的信息,加时间序列信息。 8、转换性 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三大重要资源,互不可分,又可互相转换。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3.2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的生命周期由信息的多个阶段组成: 信息的收集、信息的转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储存、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 • 信息的收集 • 信息表达的三种形式 文字表述、数字表达、图象表达 • 信息的维护 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的维护。 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唯一性、及时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Ⅳ 输出1 输入1 接口 2 子系统Ⅰ 2 接口 接口 Ⅲ Ⅱ 3 3 图4-1 系统的构成图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1、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目标、部件、联结是系统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2、系统性能的评价 评价系统的四个标准: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楚、能观能控。 3、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计划指预定的行动路线,它提出目标并确定为达到目标准备实施的行动。 控制指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的过程。 计划和控制是系统中两个既互不相同又紧密关联的职能环节。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计划和控制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方法或计划本身; • 控制的设计取决于计划的要求; • 控制与计划相联,使整个系统形成连续过程。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4、系统集成的概念 系统集成指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 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系统集成绝不只是联通,而是有效的组织。 有效的组织意味着系统中每个部件得到有效利用,反过来说, 用最少的资源耗费达到系统目标。 5、系统集成的分类 系统集成有多种分类: • 按集成涉及范围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和人员集成、 形象集成 • 按系统优化程度联通集成、共享集成、最优集成 • 按集成具体程度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按优化程度分类的系统集成中: 联通集成指保证设备能互相联通的集成。 共享集成指整个系统的信息能为系统中所有用户所共享。 最优集成这是最高水平的集成,理想的集成,只有在新建系统时才有可能(但也很难)达到的集成。
第二篇 目 录 第二篇 技术篇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第九章 通信与网络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6.1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至今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 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 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时代 第四、五代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VLSI )时代 微机、小型机、主干计算机 计算机 主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工作沾
ENIAC机房 图6-1 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表6.1 电子计算机的技术发展简表 代别 主要逻辑元件 软 件 起迄年份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1946-1957 一 电子管 高级语言、监控程序、 简单操作系统 二 1958-1964 晶体管 功能较强的操作系统、 会话式语言 1965-1970 三 集成电路 软件工程的研究与应用、数据库、语言编译系统和网络软件 大规模或超 大规模集成电路 四 1970至今 能处理声音图像等知识表示推理能力模拟人的智能活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新一代 计算机 五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诞生 1971 4 位 Intel4004 第一代 1972 8 位 Intel8008 第二代 1973 8位 Intel8085、M6800、Z80 第三代 1978 16位 Intel8086、Z8000、M68000 第四代 1985 32位 Intel80386、Z80000、NS-16032 1993年 32位 Intel公司 Pentium、Pentium MMX、 Pentium II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6.2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6.2.1 计算机系统原理 世界上各类电子计算机基本结构 的基础冯诺依曼(Von Neumann) 原理:存储程序和二进制 计算机的运算程序 一系列指令 计算机内数据、信息的表示 二进制 图6-2冯诺依曼(Von Neumann)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6.2.2 计算机系统原理 计算机内: 数值、字符、汉字、音频和视频信息的表示二进制 6.2.3 计算机程序的运行 由一系列指令的执行来实现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 硬件是指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 7.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 7.2存储系统 计算机存储系统由主存储器和二级存储器组成。 主存储器的发展: 磁鼓磁芯LSI半导体存储器VLSI半导体存储器 二级存储器的发展: 磁带磁鼓磁盘光盘(只读CD、可擦写CD)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 7.3输入/输出设备 7.3.1 计算机键盘与显示终端 7.3.2 点触式设备 计算机鼠标器、电子游戏机操纵杆、触摸感应屏等 7.3.3 计算机笔 光笔、汉王笔、蒙恬笔等 7.3.4 视频输入/输出 TV、录像机、摄像机的数字化影像的输入/输出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LCD)屏、等离子显示屏等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 7.3.5 打印输出 击打式打印机 :点阵打印机、高速并行打印机 非击打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绘图仪 7.3.6 声音识别 通过声音识别系统实现声音输入/输出 7.3.7 光和磁识别 光扫描设备:读入文本、图形、图片、条形码 磁性数据输入:磁性墨水字符识别、磁条阅读器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1软件的概念 8.1.1 软件的分类 系统管理软件 系统软件 系统支持程序 软件 系统开发程序 通用应用程序 通用应用程序 应用软件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1.2 软件发展趋势 1、软件开发由用户独立开发逐步转向软件供应商提供通用软件包,如: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统计软件SUP5、企业管理软件P3等; 2、过程设计语言的程序正在被人—机对话的非过程化自然语言(第四代语言4GL)的程序以及采用自然语言、功能更强、多用途(第五代语言5GL)的专家辅助软件包所替代。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2系统软件 8.2.1 系统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指那些管理和支持计算机资源及它的信息处理活动的程序,它们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重要的软件接口。 系统软件分为三类: 系统管理程序 系统支持程序 系统开发程序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2.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用户界面、资源管理、任务管理、文件管理、实用程序与支持服务。 如:MS-DOS、WINDOWS、WINDOWS-NT等 8.2.3 其他系统管理程序 (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2)通信管理器 (3)系统支持程序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3程序设计语言 第一代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 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又称符号(助记符)语言 第三代语言高级语言 第四代语言接近自然语言的非过程化语言,用户和程 序员使用非过程化语言说明要求,计算机自动形成实现该要求 的指令序列。 面向对象的语言通过可视接口,如视窗、菜单条、按 钮及图标等为用户构建接口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VB。 程序设计工具提供计算机辅助程序设计的环境,以提 高程序设计的效率和效益。一般包括对话软件包、代码发生器、 可重用程序代码库及原型工具。如CASE软件包。
第九章 通信与网络 9.1通信系统 9.1.1 通信的定义及基本类型 通信技术多个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快速传输、资源共享和协调合作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概念 指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9.1.2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和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的网络。 典型代表ARPA网。 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国际标准化网络。最著名的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即ISO-OSI “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