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Chapter 7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Chapter 7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7.1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7.2 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7.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 7.4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7.5 噪声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 第一节、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一 、环境噪声和噪声源 噪声 :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噪声污染 :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环境噪声源大体可分为四类: 工厂噪声 、 建筑施工噪声 、 交通噪声 、 社会生活噪声 二 、声音的频率、波长和声速.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apter 7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7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7.1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7.2 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7.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 7.4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7.5 噪声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

  2. 第一节、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 一、环境噪声和噪声源 • 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 噪声污染: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 环境噪声源大体可分为四类: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 二、声音的频率、波长和声速

  3. 三、噪声的基本评价量 • (1)分贝: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符号:dB • (2)声压和声压级:声压是衡量声音大小的尺度。 所谓的声压级就是声压的平方与一个基准的声压平方比值的对数值。 • (3)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声功率是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辐射声的总能量 • (4)声强和声强级:声强就是单位面积上的声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声能量。 • (5)声压、声强和声功率的关系 • (6)噪声的频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称为声的频率。 • (7)响度级和等响曲线 • (8)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 (9)统计噪声级:指某点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用于描述该点噪声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量。

  4. A声级:为了能用仪器直接测量出人的主观响度感,研究人员为测量噪声的仪器-声级计设计了一种特别的滤波器,叫A计权网络,通过A计权网络测得的噪声值更接近人的听觉,这个测得的声压级称为A计权声级,简称A声级。 A声级:为了能用仪器直接测量出人的主观响度感,研究人员为测量噪声的仪器-声级计设计了一种特别的滤波器,叫A计权网络,通过A计权网络测得的噪声值更接近人的听觉,这个测得的声压级称为A计权声级,简称A声级。  • A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A)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而设计的,以LPA或LA表示,单位为dB(A),由于A声级能较好地反映出人们对噪声吵闹的主观感觉,因此,它几乎成为一切噪声评价的基本值。

  5. 等效连续A声级: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单位为dB(A)。 • 等效连续A声级的表示:

  6. 昼夜等效声级:将夜间噪声进行增加10分贝加权处理后,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小时A声级的平均值(Ldn),单位dB。昼夜等效声级:将夜间噪声进行增加10分贝加权处理后,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小时A声级的平均值(Ldn),单位dB。

  7. 第二节、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 噪声的衰减:主要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影响,而使其衰减。 • 噪声影响预测:根据声源附近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来计算远处预测点的声级。在预测中,需要考虑由声波几何发散、声屏障、空气吸收及其他附加衰减量。

  8. 一、噪声衰减计算式: • 计算倍频带衰减:计算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根据各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 • 计算A声级衰减

  9. 二、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 1点声源 • l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其衰减值 l在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 当r2=2 r1时,Adiv=-6dB,即点声源传播距离增加一倍, 衰减值是6dB。

  10. 2线状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的集合发散衰减 式中: Adiv——距离衰减值,dB; 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垂直距离,m; l ——线声源的长度,m。 对于无限长线源(如一条延伸很长的公路)和有限长线源(如一个路段)应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11. 3 面声源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引起的衰减值与面源形状有关. 例如,一个许多建筑机械的施工场地: 设面声源短边是a,长边是b,随着距离的增加,引起其衰减值与距离r的关系为: 当r<a/π,在r处Adiv=0dB; 当b/π >r> a/π ,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 Adiv=-(0~3)dB; 当b>r> b/π ,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 Adiv=-(3~6)dB; 当r>b,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 Adiv=- 6dB。

  12. 三、空气吸收衰减 空气吸收声波而引起声衰减与声波频率、大气压、温度、湿度有关 • 四、声屏障引起的衰减 • 1、墙壁屏障效应 • 2、户外建筑物声屏障效应 • 3、植物的吸收膨胀效应

  13. 五、附加衰减:包括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云、雾、温度梯度、风而引起的声能量衰减及地面反射和吸收,或近地面的气象条件等因素所引起的衰减。五、附加衰减:包括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云、雾、温度梯度、风而引起的声能量衰减及地面反射和吸收,或近地面的气象条件等因素所引起的衰减。 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考虑地面效应的影响: l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 l声源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的平 均值小于3m l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坪被、草地、灌木等覆盖 • 六、反射效应

  14. 概述 • 目的与意义 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变化; 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将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 为项目优化选址、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5. 概述 评价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

  16. 7.3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7.3.1 工作程序 7.3.2 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7.3.3 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7.3.4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 7.3.5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17. 7.3.1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参阅有关文件) 评价范围内现场踏勘 噪声源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及测量 受影响人口调查 确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等级,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噪声部分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与噪声有关的内容)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噪声级预测、受影响人口预测 噪声管理法规与标准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噪声防治对策 噪声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18. 7.3.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划分依据: • 建设项目规模大小(投资额大小) • 噪声源种类、数量 • 建设项目前后噪声级变化程度 • 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执行的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19. 7.3.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20. 7.3.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一级评价要求: ①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 ②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给出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④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几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 ⑤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也应给予分析。 ⑥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起的声环境变化应进行定量分析。 ⑦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21. 7.3.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二级评价要求: ①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噪声监测资料。 噪声预测要给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描述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 ⑤必须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22. 7.3.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三级评价要求: ①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的种类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考已有资料。 预测以现有资料为主,对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分布作出分析并给出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要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效果分析。

  23. 7.3.4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 注:若建设项目周围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

  24. 7.3.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2.确定工作等级 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 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 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 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

  25.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主要内容 ①建设项目概况(主要论述与噪声有关的内容,如主要 噪声源:噪声特性分析等)。 ②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采用的噪声标准、噪声功能区和其他保护目标所执行 的标准 ④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范围,测点分布 、测量仪器、时段等。 ⑤噪声预测方法,包括预测模型、范围、时段及有关参 数的估值方法等。 ⑥不同阶段的噪声评价方法和对策。

  26. 7.3.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2.确定工作等级 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 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 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 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

  27. 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内容 ①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内容:噪声源的种类、数量、源强;敏感目标、噪声功能 区划分情况和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分布。 方法: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和实地测量。 ②环境噪声现状测量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源分布; 边界噪声级、噪声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分布。

  28. 7.3.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2.确定工作等级 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 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 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 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

  29.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书的内容 ①建设项目概况 ②噪声评价的基本条件 噪声污染源分析 ④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⑤环境噪声预测评价 ⑥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分析 ⑦结论及建议

  30. 7.4 噪声预测 7.4.1预测的基础资料 7.4.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 7.4.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 7.4.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 7.4.5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 7.4.6等声级线的绘制 7.4.7常用的环境噪声计算模式

  31. 7.4.1预测的基础资料 1.声源资料 • 噪声源的数量 • 各噪声源的噪声级及发声持续时间 • 声源的空间位置 • 声源的作用时段 • 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

  32. 7.4.1预测的基础资料 2.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 • 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 • 预测范围内声波传播的遮挡物 • 周围环境中的树林、灌木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 • 风向、风速等

  33. 7.4.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 1.预测范围 与噪声评价等级确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 2.预测点布置原则

  34. 2.预测点布置原则 • 所有的现状测量点 • 利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 • 所有的环境噪声敏感点

  35. 7.4.3 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 数据类型: 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包括最大 A声级)、A 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有效感觉 噪声级 获取数据途径: 类比测量(评价等级为一级) 引用已有的数据(评价等级为二、三级)

  36. 1.噪声源的类比测量 方法与原则: 选取相似的型号、工 况和环境条件的噪声源 必要的声学校正 • 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来测量: • 特定噪声源的测定 • 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的测定 • 声源辐射噪声的测量 报告书中要说明噪声源数据测量方法及使用的标准

  37. 2.引用已有的数据 • 数据必是公开发表的、经专家鉴定并且按有关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 报告书中应指出应用数据的来源。

  38. 7.4.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 1. 概述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4.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5. 附加衰减

  39. 概述 声源的简化方法 声波波长 预测点离声源的距离 远大于声源尺寸 点声源 线声源 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40. 概述 *户外传播时,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①首先计算预测的倍频带声压级 ②根据各倍频带声压组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 *噪声户外传播声级衰减计算的替代方法(A声级替代): *对于稳态机械设备噪声的传播计算:原则上用倍频带声压级 方法计算,其他(非稳恋,脉冲)噪声可用A声级直接计算。

  41.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1)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 式中: 分别是r、r0处的声级。 若已知r0处的A声级:

  42.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若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声场中: 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中: *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上式成立。

  43.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考虑反射体引起声级增高的条件: ①反射体的表面是平整、光滑、坚硬的; ②反射体的尺寸远远大于所有声波的波长; ③入射角小于85。 声级增加与距离的关系

  44.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2)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

  45. l0 1/2l0 1/2l0 r o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2)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有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

  46. l0 1/2l0 1/2l0 r o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时: 时:

  47.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定义: 声程差: 菲涅数:

  48.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a.有限长薄屏障: 首先计算三个传播逾径的声程差和相应的菲涅尔数N1、N2、N3;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计算: 当声屏障很长时:

  49.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b.无限长薄屏障: 首先计算菲涅尔数N; 由图查出衰减量。 当计算出的衰减量超过25dB,实际使用的衰减量应取其上限衰减量25dB。

  50.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c.绿化林带的影响(一般不超过10dB) d.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计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