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1k Views
用实战经验再谈 IABP —— 时机的选择与撤机的指征.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心外科 ICU 许卫江 2012.06.02. 发展历程. 1953 年, Kantrowitz 首先提出 IABP 的基本概念 1968 年,首次在临床上使用 IABP 救活 1 例心源性休克的病人 最初 IABP 需外科手术切开股动脉置管 1980 年经皮穿刺置管成功, IABP 技术逐渐在临床广泛使用 心脏外科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辅助循环手段. Case 1. 患者,李 X ,男, 54 岁, ID : 533998 术前诊断:冠心病 左主干 + 三支病变,糖尿病,高血压病
E N D
用实战经验再谈IABP——时机的选择与撤机的指征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心外科ICU 许卫江 2012.06.02
发展历程 • 1953年,Kantrowitz首先提出IABP的基本概念 • 1968年,首次在临床上使用IABP救活1例心源性休克的病人 • 最初IABP需外科手术切开股动脉置管 • 1980年经皮穿刺置管成功,IABP技术逐渐在临床广泛使用 • 心脏外科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辅助循环手段
Case 1 • 患者,李X,男,54岁,ID:533998 • 术前诊断:冠心病 左主干+三支病变,糖尿病,高血压病 • 2012.05.04全麻off-pump下行CABG*3(LIMA-LAD,SVG-D、SVG-PDA) • 术后第一天顺利脱机拔管,CTnI:3.330ng/ml • 术后第一天晚上ECG改变CTnI:3.330ng/ml→57.457→116.682ng/ml • 伴有血流动力学波动、乳酸酸中毒
Case 1 • 诊断:围术期心梗(前降支近端) • 及时地应用IABP辅助 • 积极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 动态观察,排除了再次搭桥的可能 • CTnI:116.682→96.343→30.825→15.297 →7.042 →0.342ng/ml • 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乳酸酸中毒纠正,病情得以恢复
Increased coronary perfusion 120 C D F mm Hg 100 B B 80 E A Decreased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A = One complete cardiac cycle B = Unassisted aortic end diastolic pressure C = Unassisted systolic pressure D = Diastolic Augmentation E = Reduced aortic end diastolic pressure F = Reduced systolic pressure
IABP的作用原理 IABP放气 氧供 氧耗 = IABP充气
Echocardiographic measurement of ventricular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8,2010
反搏治疗后的变化 • 冠脉灌注量增加 • 搏出量增加(EF↑) • 心脏做功减少、氧耗降低 • 室壁张力下降 • 心功能改善 • 全身重要器官灌注增加 • 尿量↑ • 乳酸酸中毒纠正
IABP在心外科的应用 • 高危冠心病手术术前应用(冠心病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 • CPB 脱机困难 • 手术期间难以控制的室性心律失常 • 心脏手术后心肌功能障碍、LCO、围术期心梗 • 过渡措施:VAD、ECMO、心脏移植 • Septic shock • 其他预防性支持
心外科具体指征 • 严重的左心室功能受损:CI<2.0L/min/m2,EF<30%,LVEDP >22mmHg • MAP<50mmHg • LAP>20mmHg • CVP>15mmHg • 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大(多巴胺用量>12μg/kg.min) • 尿量<0.5 ml/kg.h • 末梢循环差,手足凉,中心与周围温差>4℃ • 精神萎靡,组织供氧不足,SvO2降低
时机的选择 • IABP改善的更多是心肌缺血,而不是血流动力学失代偿 • IABP辅助心功有限,临床一有指证,就应该尽早应用 • 避免过分地依赖正性肌力药物的调整
术前IABP辅助组 • CPB时间缩短,更容易撤机(ρ=0.001) • 术后心功能恢复,CI增高更显著(ρ< 0.001) • LCO发生率降低(ρ<0.001) • 术后可以更早地撤除IABP (ρ=0.0002) • 插管时间缩短(ρ=0.0211) • ICU留治时间缩短(ρ<0.001) • 住院时间缩短(ρ=0.002) • 住院死亡率降低(6:1) Ann Thorac Surg 2006
作者结论 Ann Thorac Surg 2006
EuroSCORE>8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8,2010
预防性使用而不是需要时再用 • IABP能提高平均动脉压,提高冠脉血流再分布,增加局部缺血心肌的灌注 • IABP术前应用可以减少心肌缺血,提高高危冠心病患者手术的疗效 • 其他高危心脏手术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 • 特别是Redo-CABG,术前IABP辅助,可显著提高疗效和降低费用 • 缩短1-2天的住院时间,减少费用:4000美元/病人 Ann Thorac Surg 2002;74:1276–87
远期存活率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8,2010
临床病例2 • 卜XX,男,61岁,病案号521395 • 术前诊断: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 心脏扩大(冠脉检查无异常) • 2012.02.09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AVR(生物瓣) • 术后当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室性早搏并迅速转为室性心动过速,积极处理后仍反复发作 • CTnI:1.722ng/ml→14.664ng/ml • 血流动力学波动、酸中毒
二开手术 • 考虑围术期心梗 • 再次入手术室开胸探查后行CABG*2(SVG-LAD SVG-RCA) • 放置IABP辅助 • 积极抗凝、心功能支持 • 病情随之好转
瓣膜病的支持 • 作用相对有限 • 对于冠脉灌注正常,IABP增加冠状动脉血供的作用有限 • 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 • IABP支持仅仅达到15%的心脏辅助 • 在瓣膜病IABP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往往预示着冠脉有问题 • 围术期的心肌缺血或心梗
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的应用 • 术前同时存在冠脉病变(临界病变) • 体外循环时间长,心肌保护欠佳 • 体外循环脱机困难 • 冠脉进气 • 围术期冠脉栓塞(粥样斑块、微栓、左房血栓) • 心肌顿抑 • 射频消融手术的影响
瓣膜患者应用注意 • 大剂量正性肌力药物无效的低心排 • 排除心脏压塞、瓣膜不匹配、急性瓣膜失功能等外科情况 • 术后ECG的动态变化 • 有无心肌缺血和心梗的定位诊断 • 术后特异性CTnI的升高 • 必要时急诊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 从桡动脉快速行冠脉造影明确冠脉病变情况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IABP 发生率11%-33%,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2.8%,大多和不成功的置管拔管相关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09
IABP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J Am Coll Cardiol 2001;38:1456–62
Relative risk values of ischemia J Card Surg 2006;21:342-346
IABP应用时的重点 • 球囊导管位置 • 触发信号选择 • 充放气时相控制 • 反搏压力的评价 • 辅助频率 • 并发症观察
IABP辅助有效的指标 • 反搏压提高,平均动脉压上升,冠脉灌注增加 • 正性肌力药物用量逐渐减少 • 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动力学稳定 • 乳酸下降,酸中毒纠正 • 尿量增加 • 末梢循环改善 • 心律、心率恢复正常
抗凝治疗 • 目前IABP导管质量明显提高,抗凝治疗已不严格 • 大部分给予肝素抗凝(300-700u/h) • APTT: 60~80s • ACT:120~160s • 低分子肝素0.4ml,bid(必要时可以检测X因子) • 存在出血倾向时可不用抗凝 • 血小板破坏时权衡利弊尽可能地早撤离
IABP停机指征 • 多巴胺<5μg/kg • min时、血流动力学仍处于稳定状态 • 心脏指数> 2.0L/m2 • min • 平均动脉压>70mmHg、SBP>90mmHg、PCWP<18mmHg; • 尿量>1ml/kg • h、末梢循环好 • 酸中毒等内环境紊乱得以纠正,低心排改善
IABP的撤离 • 呼吸功能正常时先撤除机械通气 • 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 • 逐渐降低反搏比例 • 超声评估左室功能 • 观察血流动力学平稳即可拔管 • 创口局部压迫30分钟,加压包扎24小时
IABP临床疗效 • 缩短手术时间、顺利撤除CPB • 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 • 缩短ICU监护时间 • 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 降低医院内死亡率
心脏几种机械辅助的比较 • 心室辅助(VAD) • 对于瓣膜病、手术一过性的心功能障碍、包括冠心病均有效 • 费用高、代价大、开展的医疗单位少 • 血液破坏发生率相对较高
心脏几种机械辅助的比较 • 体外膜肺(ECMO) • 能够同时进行心肺辅助,比心室辅助简单 • 只能提供部分的心功能支持 • 抗凝要求高:出血或血栓形成 • 代价高
心脏几种机械辅助的比较 • 操作简便、易于管理、费用低、有较多的临床应用经验 • 对冠状动脉供血障碍的各种病情,效果肯定 • 对于瓣膜病的支持非常有限 • 对于右心功能不全的支持也非常有限 • 相对长期左心辅助,血液破坏较少 • 在血压较低的条件下,亦能保证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 • 联合应用CRRT IABP
小结 • 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尽早使用 • 高危冠心病术前预防性使用 • 瓣膜置换术后不明原因的低心排应该考虑到PMI,选择搭桥以及IABP辅助 • 实时精确调节,动态疗效评估 • 预防并发症,适时撤离,达到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