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2008 投资环境说明

2008 投资环境说明. ——. 樊城. 襄樊. 碧波汉江,迤逦东去, 将 2800 年历史的古城 襄樊裁分成隔江两岸。 在其北岸,沿江而立, 雄踞襄樊中心的 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沃土. ---- 樊城区. 关 于 樊 城 的 介 绍. 樊城是襄樊市的经济、交通、信息、物流中心。自古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素有 “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 之美誉;区内名胜古迹众多,风光自然独特,形成了和谐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 今日之樊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彰显;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已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

lan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08 投资环境说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8投资环境说明

  2. —— 樊城 襄樊 碧波汉江,迤逦东去, 将2800年历史的古城 襄樊裁分成隔江两岸。 在其北岸,沿江而立, 雄踞襄樊中心的 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沃土 ----樊城区

  3. 关于 樊 城 的 介 绍 樊城是襄樊市的经济、交通、信息、物流中心。自古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美誉;区内名胜古迹众多,风光自然独特,形成了和谐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 今日之樊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彰显;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已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 战略的实施,开放的樊城将以更崭新的姿态、更优惠的政策、更优化的环境,携手海内外各界人士,共创樊城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4. 樊城概况

  5. 自 然 环 境 樊城位居汉水中游(东经110°43′-113°41′,北纬31°12′-32°35′),东西两端相距40公里,南北两端相距20公里,边界线长70公里。 樊城地貌类型多样。西部是山区,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中部多为岗地平原,海拔一般在85米至140米之间;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米至250米之间。 樊城基本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15℃-17℃之间,年均降水量580-91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225—250天之间,年均日照1778小时,适宜农牧渔各业发展。 人 口 区 划 樊城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80万,占城区人口的70%.全区下辖2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的中心城区,也是襄樊市的经济、交通、信息、物流中心。

  6. 自 然 资 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6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1%;耕地面积20.5万亩,山林草场20万亩,沙洲滩涂地5万亩,渔业养殖水面1万亩,农业发展资源深厚。 樊城水能资源丰富,汉江流径约50公里,年均入境江水388亿立方米,另有水库7座(牛首镇4座,太平店镇3座),水域面积4000多亩。 经 济 要 览 樊城经济基础雄厚,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名列前茅。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襄樊的经济中心和商贸中心。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24.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结构已调整为16.5:32.9:5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经济平稳增长,蔬菜种植面积达8.5万亩;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1家,以化纤纺织、机械电气、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樊城“一主两翼”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使樊城形成现代服务业日益繁荣,都市工业和特色农业协调发展,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新型魅力城区

  7. 资 环 境

  8. 交 通 基 础 • 樊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它西接渝陕,东连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是鄂、豫、川、陕的交通枢纽,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美誉。“一条汉江、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四条高速”是樊城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真实写照。穿境而过的汉江属三级航道,全年可通航500吨级驳船。市区内的港口年吞吐量在1500万吨以上,并建有汽车滚装专用码头; • 襄樊机场和武当山机场位于汉十高速公路附近,分别距市区15公里和65公里,已开通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多个航班;汉(武汉)丹(丹江口)、焦(焦作)柳(柳州)、襄(襄樊)渝(重庆)三条铁路在襄樊交汇,是我国铁路运输八纵八横网络中的枢纽之一;襄北铁路编组站是全国13个特大型编组站之一;樊城是全省高速公路网中心之一,襄(襄樊)十(十堰)、襄(襄樊)荆(荆州)、孝(孝感)襄(襄樊)、樊(襄樊)魏(河南魏集)四条高速公路及316和207两条国道在市区纵横交汇,并与京珠和武黄等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实现了湖北省内“1-3小时交通圈”。

  9. 配 套 设 施 • 襄樊地处华中电网西北部,电力供应充足,拥有装机240万千瓦的襄樊火力发电厂,已建和在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65万千瓦,发电量63亿千瓦小时,形成了以220千伏为枢纽,110千伏为骨干,35千伏、10千伏为配网的现代化供电网络;可与莱茵河媲美的汉江常年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可满足任何一个特大城市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区内建有自来水厂三座,日均供水量50万吨;城市天然气输送工程已全面投产供气,区内襄樊热电厂年供热量达120余万吨。 • 樊城科技资源丰富,辖区内有400多家中央、省、市级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高中级人才1.4万人。尤其以汉江机械厂、5713等为代表的三线军工企业,聚集着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60多所(高中3所,初中24所,小学、幼儿园133所),教职工5765人,在校学生10万余人,整体办学能力在全省赫然前列,连续七年中考综合指数名列全市第一,有“学在樊城”之美誉;襄樊是全国重要通讯枢纽,区内电信网络规模和质量达到省内一流水平,信息高速公路基本形成。国家5条一级干线光缆和4个一级数字微波空中通道交汇于襄樊,GSM网、智能网、无线互联网、信令网、同步网等网络支撑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

  10. 人 文 旅 游 • 樊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在这块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土地上,曾孕育出唐代诗人孟浩然、张继和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等千古流芳的文人雅士,遗留了西周邓国遗址、米公祠、山陕会馆等底蕴丰厚的文化古迹。 • 近年来,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推动下,辖区内又新添了诸葛亮广场、明珠广场、沿江大道等一大批新的都市观光景点,樊城周边景点,如谷城南河小三峡、南漳香水河、保康野花谷等生态自然景区也颇具旅游价值。 • 道教圣地武当山距樊城100余公里,走襄十高速公路40分钟即可到达。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区内旅游服务及接待设施也日益完善,目前全区拥有星级酒店17家,规模酒店45家,大型休闲娱乐场所50余家。

  11. 宜 居 环 境 • 樊城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大气环境质量稳定,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绿化率达40.83%,绿地率38.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1平方米。通过加大治污和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生态建设,优化生态环境,城区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 • 2005年,襄樊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适合开设工厂城市”第4名, • 2004-2006年,襄樊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排行榜。

  12. 入驻企业感言: 沃尔玛全球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钟浩威:经营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沃尔玛(襄樊)店是美国沃尔玛在中国38个城市开设的第75家分店,也是湖北省二级城市第一家。襄樊是座美丽、充满活力、物产丰富的城市,樊城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对沃尔玛有强大的吸引力,我对沃尔玛(襄樊)店的未来充满信心!我和助手今后还将考察、选购“襄樊产”商品,推荐到沃尔玛在全国的各商场中。 襄樊博拉经纬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Mr.S.K.Jain:博拉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粘胶短纤维生产企业,占有全球23%的粘胶短纤维市场份额,进入中国市场是我们的目标追求。为了寻求理想的投资环境和合作伙伴,我们在中国的多个省、市考察了3年多时间 ,但从与经纬公司开始初次接触到3265万美元并购资金到位,仅仅只用了120天时间,这得益于经纬公司的远见和战略,得益于襄樊市、区政府高效的服务,仅用半个月就办理完正常需3-6个月才能办完的各项证照手续,得益于化纤纺织工业园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博拉集团与经纬公司的合作,创造了企业之间跨国并购的‘神话’。

  13. 特 色 产 业

  14. 纺织工业是樊城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樊城是全市乃至全省纺织产业最为密集之地。棉纺织产业做为樊城都市工业区的特色,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其产业特色越来越明显,在经济指标方面:2006年底,辖区注册纺织企业已达120多家,资产总额达55亿元,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利税总额5.8亿元,完成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出口交货值达20亿元,全行业从业人员达5.2万人,在全市10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在产能品牌方面:樊城区纺织产业的主导产品为纺纱、化纤、棉布和服装,其中纺纱产量达10万吨,棉布生产能力达2.5亿米,化纤抽丝能力8万吨,服装2200万件,培育了"金环牌"粘胶长丝、“福龙牌”、“虎头牌”高支高密坯布、经纬牌化纤等一批知名产品。其中,中国著名商标3个,湖北省著名商标8个;在装备方面:拥有棉纺纱锭65万枚,另有在建纱锭26万枚,各种型号布机1.7万台。床单和毛巾织机500台,服装专业设备5000多台(套),印染生产线11条,化纤专业设备3000多台(套),浆纱生产线15条,喷气、剑杆织机和化纤专业设备均为90年代生产设备,处同行业先进水平;在用工方面:全行业从业人员约5.2万人,其中高中级以上1.8万人,大专以上6310人,技术管理人员2500人。2007年3月,樊城区被全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织造名城”。未来产业的发展将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优势资本,延长和加粗纺织化纤产业链,做大做强樊城纺织化纤工业,力争在五年内,逐步将樊城建成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中部地区重要的化纤、棉纺织生产和出口基地。纺织工业是樊城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樊城是全市乃至全省纺织产业最为密集之地。棉纺织产业做为樊城都市工业区的特色,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其产业特色越来越明显,在经济指标方面:2006年底,辖区注册纺织企业已达120多家,资产总额达55亿元,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利税总额5.8亿元,完成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出口交货值达20亿元,全行业从业人员达5.2万人,在全市10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在产能品牌方面:樊城区纺织产业的主导产品为纺纱、化纤、棉布和服装,其中纺纱产量达10万吨,棉布生产能力达2.5亿米,化纤抽丝能力8万吨,服装2200万件,培育了"金环牌"粘胶长丝、“福龙牌”、“虎头牌”高支高密坯布、经纬牌化纤等一批知名产品。其中,中国著名商标3个,湖北省著名商标8个;在装备方面:拥有棉纺纱锭65万枚,另有在建纱锭26万枚,各种型号布机1.7万台。床单和毛巾织机500台,服装专业设备5000多台(套),印染生产线11条,化纤专业设备3000多台(套),浆纱生产线15条,喷气、剑杆织机和化纤专业设备均为90年代生产设备,处同行业先进水平;在用工方面:全行业从业人员约5.2万人,其中高中级以上1.8万人,大专以上6310人,技术管理人员2500人。2007年3月,樊城区被全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织造名城”。未来产业的发展将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优势资本,延长和加粗纺织化纤产业链,做大做强樊城纺织化纤工业,力争在五年内,逐步将樊城建成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中部地区重要的化纤、棉纺织生产和出口基地。 纺织化纤

  15. 机械电气产业在樊城一直作为创新力强的支柱产业,得到了优先发展。樊城电子电气企业起点高,技术含量高,企业经营理念超前,企业文化突出,市场定位精确,系列产品在全省、全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和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市场占有率较高。机械电气产业具有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需求弹性大、对经济增长带动促进作用强、对一个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和引领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作用大等特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产业规模方面,樊城辖区现有机械电气工业企业102户,在9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不含高新区),其中:市直以上37户,区属65户,总资产15亿元,年产值近13亿元,实现利税1亿多元;在科技含量方面,樊城机械电气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较高,通过紧紧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使企业规模不断增大,涌现了万州电气、欧安电气、海华照明、赛克斯电气、海纳公司等一大批实力企业,万州电气年产值已突破亿元。目前,区内机械电气主要产品—电机控制装置系列的技术不断更新,产业规模增长迅速,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全市70%以上),不少产品或品种已成为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产品,不少企业已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襄樊节能电子电气与控制设备产业基地”中的核心力量。万洲电气、欧安公司、海华公司等企业已形成了2个多亿的年生产能力。未来樊城机械电气产业的发展将着眼于壮大机电工业园的规模效益,增强园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引导产业关联度强、企业聚集度高、基础条件好、技术领域相近的企业向区域化、集群化发展,逐步实现由项目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转变,形成国内最大的软起动产业集群。机械电气产业在樊城一直作为创新力强的支柱产业,得到了优先发展。樊城电子电气企业起点高,技术含量高,企业经营理念超前,企业文化突出,市场定位精确,系列产品在全省、全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和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市场占有率较高。机械电气产业具有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需求弹性大、对经济增长带动促进作用强、对一个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和引领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作用大等特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产业规模方面,樊城辖区现有机械电气工业企业102户,在9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不含高新区),其中:市直以上37户,区属65户,总资产15亿元,年产值近13亿元,实现利税1亿多元;在科技含量方面,樊城机械电气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较高,通过紧紧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使企业规模不断增大,涌现了万州电气、欧安电气、海华照明、赛克斯电气、海纳公司等一大批实力企业,万州电气年产值已突破亿元。目前,区内机械电气主要产品—电机控制装置系列的技术不断更新,产业规模增长迅速,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全市70%以上),不少产品或品种已成为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产品,不少企业已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襄樊节能电子电气与控制设备产业基地”中的核心力量。万洲电气、欧安公司、海华公司等企业已形成了2个多亿的年生产能力。未来樊城机械电气产业的发展将着眼于壮大机电工业园的规模效益,增强园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引导产业关联度强、企业聚集度高、基础条件好、技术领域相近的企业向区域化、集群化发展,逐步实现由项目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转变,形成国内最大的软起动产业集群。 机械电气

  16. 樊城位于汉水中下游,气候条件适宜,水土资源和品种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秀丘绿岗和平原之地,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全区现有农业用地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9.1万亩,沙洲面积4.9万亩,山林面积4亩),材林总面积已达2.7万亩,森林蓄积量75万立方米,每年可砍伐林木5万立方米。近年来,全区通过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引进龙头企业,坚持走精品名牌发展战略,农产品深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发展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被省、市、区命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年产值13.2亿元,排名全市第一,初步形成了以妞妞、麦隆为骨干的食品加工业,以赛亚、晶琦为骨干的粮食加工业,以金城、金太信为骨干的板材加工业和以聚龙山、亚杰美为骨干的蔬菜深加工业等四大农产品加工骨干产业。樊城位于汉水中下游,气候条件适宜,水土资源和品种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秀丘绿岗和平原之地,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全区现有农业用地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9.1万亩,沙洲面积4.9万亩,山林面积4亩),材林总面积已达2.7万亩,森林蓄积量75万立方米,每年可砍伐林木5万立方米。近年来,全区通过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引进龙头企业,坚持走精品名牌发展战略,农产品深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发展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被省、市、区命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年产值13.2亿元,排名全市第一,初步形成了以妞妞、麦隆为骨干的食品加工业,以赛亚、晶琦为骨干的粮食加工业,以金城、金太信为骨干的板材加工业和以聚龙山、亚杰美为骨干的蔬菜深加工业等四大农产品加工骨干产业。 • “十一五”期间,樊城农产品深加工业将从变农业资源优势为工业发展优势为切入点,突出以粮油加工业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精加工,加快推进蔬菜加工业,做大板材加工业,引导发展畜禽类加工业,突破性发展奶制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农产品加工

  17. 投 资 导 向

  18. 1 鼓励投资方向

  19. 一、基础设施项目: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城市供汽、供热、污染 治理、环境保护等市政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园区道路、水、电、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项目。 二、工业项目和新兴产业的开发:以化纤纺织、机械电气、农产品加工产业为主要支柱,对现有纺织、印染、食品、建材等传统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大力发展机械电气、农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延长做大产业链。 三、特色农业项目: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选育及引进;保鲜、冷冻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开发和规模壮大;高效、示范现代化农业化产业基地的引进、培育;特色花卉、苗木市场的引进和提档升级;积极发展创汇型和订单型农业,兴办集约化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20. 四、工业园区项目:以省管樊城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襄樊化纤纺织工业园和樊西工业园(樊西纺织工业园、机电工业园、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为支撑,重点加快化纤工业园和纺织工业园的建设,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项目投资与建设,加快园区产业项目的引进,使园区成为产业的聚积地、投资的汇集地和税收的增长地。四、工业园区项目:以省管樊城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襄樊化纤纺织工业园和樊西工业园(樊西纺织工业园、机电工业园、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为支撑,重点加快化纤工业园和纺织工业园的建设,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项目投资与建设,加快园区产业项目的引进,使园区成为产业的聚积地、投资的汇集地和税收的增长地。 五、现代服务业项目:积极鼓励国际大财团、跨国公司来我区设立总部或区域性机构;依托旧城改造的契机,鼓励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来我区新建大型商业广场和连锁购物中心,投资建设商业街,参与特色市场建设;推动与外方合资合作的高档宾馆、城市广场的开发、建设以及特色餐饮娱乐业的引进和经营,以更好地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六、现代物流业项目: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在我区邓城大道高速公路入口附近及沿316国道地带,投资建设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并立的现代物流基地。

  21. 2 投 资 重 点

  22. 一、襄樊化纤纺织工业园区:是襄樊市发挥化纤纺织工业优势,做大做强襄樊纺织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全市汽车、化纤纺织、能源“三足鼎立”工业布局的一项重点工程,属省管樊城开发区内一个区中园。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平方公里,目前园区正依托湖北化纤集团、博拉经纬集团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国内外化纤纺织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逐步将把化纤纺织工业园建设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知名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规划用3—5年的时间引进企业20家,工业园产值达到1.25亿美元。化纤工业产业发展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化纤、纺织生产为中心,提供投资平台,开展招商引资,激活存量,引进增量,形成板块特色经济;联合下游企业,开发产业链,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大力开发化纤、纺织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项目用地手续完备,目前园区已入驻年产3万吨粘胶纤维系列产品的博拉经纬纤维有限公司及湖北化纤集团等企业。一、襄樊化纤纺织工业园区:是襄樊市发挥化纤纺织工业优势,做大做强襄樊纺织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全市汽车、化纤纺织、能源“三足鼎立”工业布局的一项重点工程,属省管樊城开发区内一个区中园。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平方公里,目前园区正依托湖北化纤集团、博拉经纬集团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国内外化纤纺织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逐步将把化纤纺织工业园建设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知名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规划用3—5年的时间引进企业20家,工业园产值达到1.25亿美元。化纤工业产业发展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化纤、纺织生产为中心,提供投资平台,开展招商引资,激活存量,引进增量,形成板块特色经济;联合下游企业,开发产业链,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大力开发化纤、纺织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项目用地手续完备,目前园区已入驻年产3万吨粘胶纤维系列产品的博拉经纬纤维有限公司及湖北化纤集团等企业。

  23. 二a、樊西纺织工业园:规划建设樊西纺织工业园是樊城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为进一步发挥樊城“中国织造名城”品牌效应,加快樊城纺织产业发展,重振樊城纺织雄风,再铸樊城工业辉煌,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樊城纺织、服装、印染的提供了发展机遇,搭建了发展平台。园区规划范围为柿铺襄荆高速公路以东、廖庄路以西、邓城大道以南、人民西路以北,面积约9平方公里。按照“分类明确,功能完善”原则,规划为“四区两中心”,即纺织织造区、服装加工区、印染生产区、产品展示交易区和产品研发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园区将以建设全国纺织产业高地为目标,全力打造集纺纱、织造、染整、制衣、科研、产品展示销售为一体,产业高度集聚、产品紧密关联的产业集群,建成能体现樊城纺织工业实力和水平,全省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公共运行成本最低、软硬环境最优、行业领先的环保科技型纺织工业园区。二a、樊西纺织工业园:规划建设樊西纺织工业园是樊城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为进一步发挥樊城“中国织造名城”品牌效应,加快樊城纺织产业发展,重振樊城纺织雄风,再铸樊城工业辉煌,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樊城纺织、服装、印染的提供了发展机遇,搭建了发展平台。园区规划范围为柿铺襄荆高速公路以东、廖庄路以西、邓城大道以南、人民西路以北,面积约9平方公里。按照“分类明确,功能完善”原则,规划为“四区两中心”,即纺织织造区、服装加工区、印染生产区、产品展示交易区和产品研发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园区将以建设全国纺织产业高地为目标,全力打造集纺纱、织造、染整、制衣、科研、产品展示销售为一体,产业高度集聚、产品紧密关联的产业集群,建成能体现樊城纺织工业实力和水平,全省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公共运行成本最低、软硬环境最优、行业领先的环保科技型纺织工业园区。

  24. 二b、樊西机电工业园:位于樊西工业园北部,规划区域范围东起樊西工业园花卉大道,西至牛首镇汤岗村,以邓城大道为中轴向南北延伸,面积2000亩。园区发展方向将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产业集团科技实力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优势和樊城电气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引进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节能环保型的机械、电子、电气投资企业,扩大产业的规模效益的辐射带动力,逐步形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电子电气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已入驻万洲电气、凯特电气、恒星活塞环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机电电气企业。二b、樊西机电工业园:位于樊西工业园北部,规划区域范围东起樊西工业园花卉大道,西至牛首镇汤岗村,以邓城大道为中轴向南北延伸,面积2000亩。园区发展方向将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产业集团科技实力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优势和樊城电气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引进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节能环保型的机械、电子、电气投资企业,扩大产业的规模效益的辐射带动力,逐步形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电子电气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已入驻万洲电气、凯特电气、恒星活塞环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机电电气企业。

  25. 二c、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位于樊西工业园西北部人民路、邓城大道出口与316国道三角交汇处,规划面积2000亩,分别设有蔬菜加工贸易区(樊城蔬菜城)、食品加工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冷藏物流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五个功能分区。园区发展将突出高新、高科、高效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和具备实力的市场投资主体,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外向型高效生态农业,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带动我区农业向工业化、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园区内已形成聚龙山、亚杰美等多家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26. 产 业 政 策

  27. 税 收 政 策

  28. 一、企业所得税(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前)一、企业所得税(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前) 1.新引进外资企业

  29. 2.再投资和追加投资企业

  30. 二、地方所得税

  31. 三、增 值 税

  32. 资 政 策

  33. 鼓励纺织工业发展 优惠政策

  34. 一、市政府设立纺织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从2008年起,第一年1000万元,以后视财政状况和实际发展需要逐渐增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扶持纺织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出口创汇奖励,企业成长扶持或奖励,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到襄樊落户扶持或奖励,金融机构向纺织企业贷款奖励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市经委、市纺织行业协会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一、市政府设立纺织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从2008年起,第一年1000万元,以后视财政状况和实际发展需要逐渐增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扶持纺织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出口创汇奖励,企业成长扶持或奖励,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到襄樊落户扶持或奖励,金融机构向纺织企业贷款奖励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市经委、市纺织行业协会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二、鼓励到纺织工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投资兴办纺织服装项目。基地内新建、扩建纺织生产项目,投资额在5000万元(或600万美元)以上的,按实际投资额进行贴息扶持:投资纺织、化纤、印染项目的,按投资额的1.5%进行贴息。国际、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到基地投资发展,投资额在3000万元(或350万美元)以上的,市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搬迁进基地的,根据投资强度、产业特性、贡献大小,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另行商定具体扶持政策。

  35. 三、鼓励采用先进设备。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购买国产先进设备,一年内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服装500万元)以上的,按投资额的2%进行奖励;购买国家鼓励的先进进口设备,一年内投资额达到120万美元(服装60万美元)以上的,除海关积极落实进口设备减免税外,再按投资额的2%进行奖励。(购置设备投资额已包含在纺织服装项目内进行贴息扶持的,不再另外奖励)。三、鼓励采用先进设备。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购买国产先进设备,一年内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服装500万元)以上的,按投资额的2%进行奖励;购买国家鼓励的先进进口设备,一年内投资额达到120万美元(服装60万美元)以上的,除海关积极落实进口设备减免税外,再按投资额的2%进行奖励。(购置设备投资额已包含在纺织服装项目内进行贴息扶持的,不再另外奖励)。 四、鼓励科研、新产品开发。纺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获省级认定的,一次性奖励现金5万元;获国家级认定的,一次性奖励现金30万元。被认定为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纺织企业,除享受国家、省、市已有的财税支持政策外,将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企业研究开发出重大新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新产品的,分别给予一次性现金奖励10万元、3万元。

  36. 五、鼓励出口创汇。纺织企业出口创汇,除享受襄樊政办发【2006】101号文件规定的奖励政策外,每出口1美元,再给予0.01元人民币奖励。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交易会摊位及相关补贴等优先向纺织企业安排。五、鼓励出口创汇。纺织企业出口创汇,除享受襄樊政办发【2006】101号文件规定的奖励政策外,每出口1美元,再给予0.01元人民币奖励。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交易会摊位及相关补贴等优先向纺织企业安排。 六、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现金10万元;达到10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现金50万元;达到15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现金100万元;达到20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现金200万元。以企业上一年度实际缴纳工商税收额为基数,按企业实际缴纳税额新增地方留成的10%进行奖励。对进入中国纺织行业综合排行榜10强、50强、100强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现金奖励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对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一次性奖励现金300万元(达到多项奖励标准的,取最高奖励项)。

  37. 七、建设纺织工业发展基地。在樊城区樊西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纺织工业基地,集中发展纺织工业。要按照现代纺织工业发展的要求,立足长远,科学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完善基地规划。市、区两级都要加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从2008年起,基地纳入市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进行重点投资建设。5年内,基地内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内纺织企业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返还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推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或社会力量参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或其他社会投资主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基地气、污水处理等公共公益项目建设的,建设期内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经营服务性收费按低限减半收取。3至5年内,路、水、电、气、通讯等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全部进入基地,到达厂区,使之成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功能相对完备、投资和发展条件一流的现代纺织工业基地。谷城、老河口、襄阳、枣阳、襄城经济开发区要发挥各自优势,以樊西经济开发区纺织工业基地为核心,逐步完善区域功能定位,在形成和完善全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或产业用纺织,家用纺织品)”一条龙的纺织工业产业链的过程中,促进生产分工,协作配套。七、建设纺织工业发展基地。在樊城区樊西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纺织工业基地,集中发展纺织工业。要按照现代纺织工业发展的要求,立足长远,科学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完善基地规划。市、区两级都要加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从2008年起,基地纳入市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进行重点投资建设。5年内,基地内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内纺织企业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返还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推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或社会力量参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或其他社会投资主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基地气、污水处理等公共公益项目建设的,建设期内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经营服务性收费按低限减半收取。3至5年内,路、水、电、气、通讯等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全部进入基地,到达厂区,使之成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功能相对完备、投资和发展条件一流的现代纺织工业基地。谷城、老河口、襄阳、枣阳、襄城经济开发区要发挥各自优势,以樊西经济开发区纺织工业基地为核心,逐步完善区域功能定位,在形成和完善全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或产业用纺织,家用纺织品)”一条龙的纺织工业产业链的过程中,促进生产分工,协作配套。

  38. 八、鼓励金融机构向纺织企业贷款。金融机构向纺织企业贷款,以上年贷款余额为基数,按新增贷款额的1%进行奖励(本市金融机构已按“襄樊政发【2006】23号”文件进行奖励的,不再另外奖励)。市县两级担保机构对纺织企业贷款担保给予重点扶持。鼓励纺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担保贷款,企业之间提供担保贷款的,对担保企业按实际担保贷款额的1‰进行奖励。八、鼓励金融机构向纺织企业贷款。金融机构向纺织企业贷款,以上年贷款余额为基数,按新增贷款额的1%进行奖励(本市金融机构已按“襄樊政发【2006】23号”文件进行奖励的,不再另外奖励)。市县两级担保机构对纺织企业贷款担保给予重点扶持。鼓励纺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担保贷款,企业之间提供担保贷款的,对担保企业按实际担保贷款额的1‰进行奖励。 九、以上优惠政策最终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襄樊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纺织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准。

  39. 投 资 成 本

  40. 1. 水 价(含污水处理费) 市区建有自来水厂五座,日供水量79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1) 工业用水:1.65元/立方米 (2)生活用水:1.5元/立方米 (3)饮食、建筑、宾馆用水:1.9元/立方米 (4)特殊行业:2.7元/立方米 2. 电 价 (2006年执行标准)

  41. 3.通讯费用: (1) 电话受理价:216元/线 (2) 话费:0.05元/6秒(国内长途); 0.17元/6秒(港澳台湾长途); 0.26~0.28元/6秒(国际长途); (3) 网络宽带(ADSL)受理价:预存一年使用费可免费安装 (4) 网络宽带使用费(512K~1.5M):100-500元/月(单位); 50-60元/月(个人) 4.气(汽)价格: (1)天然气:2.02元/立方米(工业用气)、2.20元/立方米(民用气)、2.75元/立方米(商业用气); (2)蒸汽: 130元/立方米(工业用气) 5.劳动力成本: 2006年,全市企业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为11265元人民币,外资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由企业根据当地政府部门公布的工资指导线,通过集体谈判确定。职工法定工作时间内的最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襄樊市城区最低工资标准为460元/月)。

  42. 6.各项基金提成比例

  43. 7.基建成本 房屋造价:视厂房材料、结构而定,一般为400-950元/平方米;房屋租赁:视厂房新旧、结构而定,一般为6-11元/平方米.月 8.工商注册费 公司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按0.8‰交纳注册费;1000万元以上的,超出部分按0.4‰交纳注册费;一亿元以上的,超出部分不再收取。

  44. 服 务 机 构

  45. 外资企业申办程序

  46. 服 务 单 位

  47. 1、襄樊市商务局 地址:襄樊市大庆西路33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450227 2、襄樊市国土资源局 地址:襄樊市襄城西街100号 邮编: 441021 电话 : 3534525 3、襄樊市城市规划局 地址:襄樊市中原路55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220704 4、襄樊海关 地址:襄樊市春园西路7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253978 5、襄樊市外汇管理局 地址:襄樊市襄城新街4号 邮编: 441021 电话 : 3511341 6、樊城工商分局 地址:襄樊市前进路39号 邮编: 441003 电话 : 3243327 7、樊城国税分局 地址:襄樊市米公路26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458143 8、樊城地税分局 地址:襄樊市东风路126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466563 9、樊城技术监督分局 地址:襄樊市航空巷1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222569 10、樊城公安分局 地址:襄樊市职工街12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222827 11、樊城区项目服务办公室 地址:襄樊市长虹路182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234166 12、樊城区商务局 地址: 襄樊市大庆东路7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426689 13、樊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 襄樊市长虹路182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212427 14、樊城区环保局 地址:襄樊市风华路15号 邮编: 441000 电话 : 322114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