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 亮点及其教育价值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 亮点及其教育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 吴少荣. 目 录. 一、 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五、课程理念、内容亮点及其教育价值 六、 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1、 各国教育投入的大幅度提高. 2 、 注重人的基本技能的培养. 3 、重视价值观教育. 一、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1、各国教育投入的大幅度提高 全世界197个国家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是占GDP的比重的5.1% 。 发展中国家 也达到4.1%的平均水平。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 亮点及其教育价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 吴少荣

  2. 目 录 一、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五、课程理念、内容亮点及其教育价值 六、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3. 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 1、各国教育投入的大幅度提高 2、注重人的基本技能的培养 3、重视价值观教育

  4. 一、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1、各国教育投入的大幅度提高 全世界197个国家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是占GDP的比重的5.1% 。 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1%的平均水平。 不少发达国家达到8% 。

  5. 2、注重人的基本技能的培养 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注重人的基本技能的培养,把它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内容,美国甚至提出要重新界定基本技能的定义,以拓展其更丰富的内涵。

  6. 美国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工作的能力、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提出要注重非公式化问题的解决。美国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工作的能力、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提出要注重非公式化问题的解决。

  7. 3、重视价值观教育 突出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在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各国均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着眼点,而在教育内容中各国又很重视和平、尊重、自由、责任心等有时代特点的价值观。 我国也已高度重视,在思想政治课中把价值观教育列为课程的重要目标。

  8. 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9. 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这就明确: ①课程基础是初中学生生活; ②课程根本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③课程类型是综合性课程; ④课程性质是德育课程。

  10. 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有其严格的科学根据: 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基本是生活关系; 生活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与意义; 生活内容是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 学生的生活往往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背景。

  11.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课程目标明确了做“好人与好公民”的要求。 其表述是“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2.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 众所周知,知识包括事实知识和道德知识,前者系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了解,后者则主要与人类的道德实践相关。由此,教育可区分为技术教育与价值教育。其中,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了解,揭示的是客观真理,属于科学精神;

  13.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 价值教育所探究的是道德知识,揭示的是道德真理,寻求的是解放和自由而非控制和强迫,包括了解自己和克服那些妨碍自我解放的因素,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过一个“真诚而美好”的人生,活出人的尊严。道德知识属于人文精神。

  14.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公民教育的内容包含: 公民知识 公民道德 公民价值观 公民政治参与技能等。

  15. 公民知识方面包括什么是公民、公民意识国家与政府、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公民权利与义务、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公民知识方面包括什么是公民、公民意识国家与政府、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公民权利与义务、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16.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已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自我认识。 展开来说,就是以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17.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行为规范。

  18.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是最低道德标准,道德属于法定义务以上行为规范。道德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即使在今天,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抑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都必须以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基础。

  19.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道德从其作用的范畴的不同亦可分为公德与私德。私德主要指的是个人的修养,公德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20.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属于私德的道德内容有:坚毅、勤学、从善、知足、乐观、勇敢、细微、勤俭等。 属于公德的道德内容是:孝悌、仁爱、守信、爱国、守法、忍让、宽恕、谦虚、耿直、负责、诚实、慷慨等。

  21.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公民价值观方面有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爱国、和平。

  22.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 需知,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人文文化可以陶冶情感,升华精神境界,纯洁人性;也可以活跃思维,挖掘创新潜力,启迪灵性。

  23.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 道德的教化和正确价值观的习得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道德与价值观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举止,更在于道德在滋養和培育着人的良善之本性,正确的价值观则能够阻扼和规训人的无限欲望和需求。因此,人文文化决定民族存亡,影响国家强弱、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涵养深浅以及人的思维智慧。

  24. 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公民政治参与技能方面有讨论、组织活动、维护权益、参与选举、参与公共管理、向政府提建议、反映问题等。

  25.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主要对设计思路作更科学表述。原表述为: “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初中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经,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为纬,基础明确、经纬交织、科学设计。”

  26.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现改为“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以学生生活为主题,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统领,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教材内容。

  27.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思想品德课程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重要目标,因此,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统领。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支撑。一旦离开学科知识,教材将变成空洞的说教。贴近生活,不是不讲知识内容和形式。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程,包括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和有组织的活动。

  28. 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学生生活主题 正确的价值观统领 学科知识支撑 课程内容设计图示

  29. 五、课程理念、内容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分析五、课程理念、内容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分析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30.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课程特点的表述对原稿改写并有新提法,即“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首次列入课程标准的要求。

  31.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1、思想方法: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32.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2、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33.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思维方式的类型: 聚合思维法——又称求同思维。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目标思维法——确立目标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其目标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过程具有指向性、层次性。

  34.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逆向思维法——它是目标思维的对应面,从目标点反推出条件、原因的思维方法。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移植思维法——是指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仿生学是典型的事例。 联想思维法——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35.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形象思维法——通过形象来进行思维的方法。它具有的形象性、感情性,是区别于抽象思维的重要标志。 演绎思维法——它是从普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归纳思维法——它是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而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

  36.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思维方式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是崇圣性。

  37. 中国是世界上封建专制统治历史最悠久、专制程度最强、封建专制制度最完备的国家,由此衍生了极为严重的尊皇、崇皇、颂皇文化,权谋文化,清官文化,顺民文化等。中国是世界上封建专制统治历史最悠久、专制程度最强、封建专制制度最完备的国家,由此衍生了极为严重的尊皇、崇皇、颂皇文化,权谋文化,清官文化,顺民文化等。

  38. 同时,相应地在中国近代以前的传统文化中,几乎毫无民主文化的基因(这正是中国民主化进程步履艰难的原因之一)。

  39.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目标上,希望达到和谐;从认知和过程来看,看问题从整体去把握;从行为表现上看,处理问题采取折中方法。

  40. 中国人的思维缺陷 •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落后首先表现为精英的落后,精英的落后又首先表现为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落后。 • 中国人有5大思维缺陷: • 一是不读书不学习,爱耍小聪明而缺大智慧。 • 二是严重缺乏逻辑和数学思辨能力。 • 三是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常使他们利令智昏。

  41. 中国人的思维缺陷 • 四是难以割舍的“救世主”情节使他们不断走向被奴役和自我奴役之路。 • 五是只问目的不问手段,令这个社会自由、公正、高效率的规则,很难真正建立起来,陷于内耗和动荡而不能自拨。

  42.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品德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思维障碍,会导致人格分裂乃至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课程标准首次将思维方式列入教育目标要求影响深远。

  43.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课程基本理念提出的新观点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

  44.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的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德行的修养都是自己自主完成的。

  45.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道德品质必须靠人独立自主养成,任何他人均无法替代。道德不能出于被动或被迫,而须全靠人主动地去践行,才能使自我成为一个具有道德水准的人。

  46.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习惯等要素构成。其中每个要素各自反映了道德品质的某个环节,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结,前后依随,又构成了道德品质的全貌。一个人要养成某种道德品质,就应该在自己的知、情、意、信、行诸方面努力,即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习惯。

  47. (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1、生态教育、环境教育 “知识”新增的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即面临生态环境问题,要求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增写“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内容。 增加“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的要求。 。

  48. (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生态环境教育是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更具现实针对性。

  49. (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环境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终生教育。 环境教育应向学生提供在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积作用所需要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提倡一种环境道德。

  50. (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生态教育、环境教育的意义: 应对我国面临严峻环境问题乃至生存危机挑战的重要举措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落实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