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38 Views
新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2009.11.13. 内 容 提 要. 一、中国经济走势 二、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中国经济走势 1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种压力影响 . 第一种影响,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本来就已经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a. 产业结构 热的过热:房产、股市、基金、钢铁 冷的太冷: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机械、服装业 b. 分配结构 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
E N D
内 容 提 要 一、中国经济走势 二、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中国经济走势 1、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本来就已经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a.产业结构 热的过热:房产、股市、基金、钢铁 冷的太冷: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机械、服装业 b.分配结构 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 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
2 .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2007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3 .近期主要中国的经济指标分析 8月经济数据 7月经济数据 6月经济数据 PPI 同比下降7.9% 同比下降8.2% 同比下降7.8%
二、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受经济危机影响最深的行业 1.钢铁业 钢铁业果真进入了冬天。一边是上游高涨的成本,一边是下游萎靡不振的需求,几个月前欣欣向荣瞬间被置换成了惨烈的割肉断骨。集体减产、集体降价、集体亏损、集体悲观。钢铁产业链进入严酷的调整期。
2 、汽车业 汽车行业的洗牌将势不可挡。油价上扬、钢材涨价、需求萎缩,多重不利因素相互叠加,车企裁员、减薪的消息频传,中国车企能否熬过寒冬?现在冬天已经来了,春天又在哪里?
三、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一)、目前世界的就业形势 经济萎缩的速度,没有人会怀疑,未来的境况会更糟。到2010年底,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将有可能超过10%。 相比之下,新兴国家的模式将会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会更为糟糕。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处于全球供应链底层的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当他们陷入非正式工作的泥潭或者返乡务农的时候,贫困将会加剧。世界银行预计,2009年全球赤贫人口将增加约5300万人
(二)、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据预测“十五”期间,我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将升至峰值(4650万)。加上现有下岗失业人员(1750万),每年城镇需安排就业人数达2300万人。以经济增长7%计算,每年新增长的工作岗位只有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1500万人。 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7%,实际失业率在5—6%。专家估计:我国隐性失业人数3000万人。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回落,出口继续下降,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有关统计,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毕业生数大增(8年增加了496万人): 2001年———— 115万人 2002年———— 145万人 2003年———— 212万人 2004年———— 250万人 2006年———— 413万人 2007年———— 500万人 2008年———— 559万人 2009年———— 611万人
我国2007年毕业生高达495万,而且失业高达12%。 2008年,559万大学毕业生到年底没有就业的占26.8%,这就意味着可能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 2009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高达611万,而且不含中职。这意味着,2009年只大学生就业人数 就近千万。
从毕业生数量上看,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才会达到“峰值”(758万人),今后几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将“有增无减”。从毕业生数量上看,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才会达到“峰值”(758万人),今后几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将“有增无减”。 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曾形容:2006年为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寒流”;2007年为大学生“就业的冬天”;2008年无疑是大学生“就业的雪灾”。 那么,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又用什么来形容呢?是地震,还是海啸??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普遍低于往年 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近100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大概是611万人,合计约710万人左右。 截止日期 省市 毕业生总数* 就业签约率 数据来源 4月中 山东 46.5万 8% 山东省教育厅 4月中 江西 27.14万 <30% 统计检测系统 4月初 福建 20万 >20% 福建省政府 4月初 江苏 45.9万 31% 江苏省教育厅 3月底 四川 28万 41.37% 四川省教育厅 3月底 湖南 36万 28% 湖南省教育厅 3月底 北京 21万 36% 专业调查机构 3月底 浙江 23.24万 10% 浙江大学网站 3月初 湖北 36.76万 20.56% 湖北省教育厅 1月底 天津 11.4万 <10% 天津市政府 1月底 陕西 24.68万 22.85% 陕西省教育厅 *是指今年应届毕业生总数,不包括历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广东今年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0万人,达到历史新高。但大学生的签约情况却不容乐观。截至2009年3月10日为止,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广东今年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0万人,达到历史新高。但大学生的签约情况却不容乐观。截至2009年3月10日为止,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009年4月20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一项调查结果,目前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为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不少毕业生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选择自主创业。有关人士提醒,创业与就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大学生不要因为就业难就盲目创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客观原因: A.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增长放缓 B.人力资源供需结构失衡 主观原因: A.政府 B.学校 C.企业 D.学生 D.学生: a、只爱白领,不爱蓝领 b、只爱大企,不爱小企 c、只注重薪酬,不注重文化 d、只关注眼前,不考虑长远 e、只讲索取,不讲奉献 f、只讲学历,不讲能力。
1、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 — 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 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 660万个 中国13亿人 ——中小企业 700万个 1999年中国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2004年下降到2350万户,6年减少 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 中小企业难以举办与存活的原因。 ⑴注册登记门槛高;⑵审批时间长; ⑶各种收费多;⑷贷款比较难 中国温州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十分容易。
2、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3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3、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据统计,目前因为信息不畅,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机构和媒体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强调高校、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A.时间结构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4.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B.区域结构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C.能力结构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目前大学生能力结构出现短板效应 知识水平 专业技能 工作态度 抗压能力 团队协作 社会经历
调查中惊人的发现! • 案例:博士生为什么会辞职?--不会沟通 • 沟通、工作、技巧哪个最有利产生绩效? 技巧 沟通 技巧 工作 沟 通 技巧 沟通 技 巧 沟通 工作 工作 工作 晋升最快 晋升较快 晋升一般快 晋升较慢
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三)、对大学毕业生的建议 1,科学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基础 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职业生涯规划却不仅限于规划目标。要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我们必须奋起行动。莎士比亚说得好:“行动胜过雄辩。”一旦掌握了自我激励与调适的方法,自我塑造与发展的过程也就随即开始了。美国企业培训专家史蒂夫·钱德勒提出以下方法,可以帮你成功地开发与塑造自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1.树立远景目标。迈向职业生涯目标的第一步,是要有一个每天早晨醒来都能够为之奋斗的目标。远景目标必须即刻着手建立,而不要往后拖。你随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些改变,但一刻不能没有目标。 • 2.离开舒适区。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提醒自己。舒适区只是一时的避风港,不是永久的安乐窝。它只是你心中准备迎接下一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和恢复元气的地方,而不是一生的依靠。 • 3. 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以此不断激励自己。
4.适时调高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太小且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了动力。如果你的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 5.加强紧迫感。作家阿耐斯曾写道“沉溺生活的人没有死的恐惧”,自以为长命百岁无益于你享受人生。然而,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假装自己的生命会绵延无绝。唯有心血来潮的那天,我们才会突发奇想地筹划大事业,将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寄托在被丹尼斯(DenisWaitley)称为“虚幻岛”的汪洋大海之中。直面死亡未必要等到临终一刻。事实上,如果能逼真地想象我们的弥留之际,会产生一种再生的感觉,这是塑造自我的重要一步。
6.撇开不适宜的朋友。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一定要敬而远之,因为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与愤世嫉俗的人为伍,他们就会拉你沉沦;同不求上进的人为伴,他们会消磨你的意志。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的路上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同乐观向上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6.撇开不适宜的朋友。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一定要敬而远之,因为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与愤世嫉俗的人为伍,他们就会拉你沉沦;同不求上进的人为伴,他们会消磨你的意志。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的路上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同乐观向上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 7.迎接恐惧。战胜恐惧后我们会迎来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我们穷追不舍。 • 8.做好调整计划。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起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同样,在事业高峰期也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在工作中拥有不灭的激情。
9.直面困难。困难对积极的人来说,不过是一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员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勇气。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 • 10.保持良好的感觉。大多数人认为,一旦达到某个目标,人们就会感到身心舒畅。但问题是,你可能永远达不到目标。把快乐建立在还不曾拥有的事情上,无异于剥夺了自己创造快乐的权力。请记住,快乐是天赋的权利,让自己职业生涯的旅途中充满快乐,而不要等到成功的最后一刻才去感受属于自己的快乐。 • 11.加强排练。先排演一场比你将要面对的情况还要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的事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一件更难的事先做。成功的真谛是:你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就越宽容;你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就越苛刻。
12.立足现在。锻炼自己即刻行动的能力,充分利用对当下的认知力。不要沉浸在过去,也不要沉溺于未来,而要着眼于今天。当然,要有梦想、筹划和制定创造目标的时间。不过,当一切就绪后,你必须学会脚踏实地,注重眼前的行动,把整个生命凝聚在此时此刻。 • 13.敢于竞争。竞争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无论你多么出色,人外总会有人。所以,你需要学会谦虚,努力超越别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努力超越别人便意味着你加入了竞争游戏。不管在哪里,你都要敢于参与竞争,而且满怀快乐的心情。要知道,超越别人远没有超越自己重要。
14.内省。大多数人习惯于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但是,仅凭他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他人身上,就会面临束缚自己的严重危险。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他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14.内省。大多数人习惯于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但是,仅凭他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他人身上,就会面临束缚自己的严重危险。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他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 • 15.走向危机。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无视这种现象,于是愚蠢地创造一种追求舒适的生活,努力设计着各种越来越轻松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才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正如圣女贞德所说——“所有战斗的胜负首先在自我的心里见分晓。” • 16.精工细笔。创造自我,有如绘制一幅巨作。如果把自己当作那 幅正在描绘中的杰作,你就会乐于从细微处改变。哪怕只是一个细节做得与众不同,也会令你兴奋不已。
17.敢于犯错误。有时候我们不愿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把它做好。当感觉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我们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暂时放在一边,或静待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能这样。有些事你知道要做却提不起劲时,也要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试着给自己一点自嘲式的幽默,抱着一种打趣的心情,一旦做起来了,你自然就会乐在其中。 • 18.不要害怕被拒绝。不要消极接受别人的拒绝,而是积极面对。当你的要求落空时,试着把这种拒绝当作一个问题来问自己:“我能不能再多一点创意呢?”不要听见“不”字就打退堂鼓,而要让这种拒绝激发你更大的创造力 • 19.尽量放松。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因为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的内在动力就不断增加。不必祈求上天赐予你勇气,放松便可最大限度地供给你迎接挑战的勇气。
20.一生的缩影。塑造自我的关键在于甘做小事,且必须即刻就做。只要是对你职业生涯发展有意义的事,哪怕是一点,都将使你的一天有滋有味。今天就是你整个生命的一个小“原子”,是你一生的缩影。 20.一生的缩影。塑造自我的关键在于甘做小事,且必须即刻就做。只要是对你职业生涯发展有意义的事,哪怕是一点,都将使你的一天有滋有味。今天就是你整个生命的一个小“原子”,是你一生的缩影。 • 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意义,但是生活不属于未来,而在于现在。我们越是认为自己将来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越会在这种沉醉中让许多绝妙的机会悄然流逝。 • 因此,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这样,未来才有希望。当然,自我设计时要切记做到知己知彼,特别是全面地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脾气秉性、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等等。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设计,建议运用科学的职业能力、心理、个性、适应性测量工具,好的职业测验工具将是你正确步入职业生涯的指南针。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A.危机是危难也是机遇,没有追求就没有机会(冬泳). B.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C.学会从基层做起,到基层较苦,生活条件较差,但往往自己的自主权较强,锻炼的机会较多,成长快。 D.正确看待收入。一个单位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收入少一些,但今后的发展机会相对多一些,收入提高也可能会快一些。
E.正确看待地区间差异。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F.不局限于自身专业,重在学以致用。 客观审视自己,找出优势,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质来择业。不要死守本行,不求变通,应尽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科学技术快速的升级换代,不要让“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G.关于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 我们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这里面有一个数字,我们全国64万个村委会,如果每一个村委会都设置一个助理,就是64万个职务。大学生到乡镇,现在有3.5万个乡镇政府,还有6.3万个街道办事处,又能够提供20万个左右兼职或者是助理岗位,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基层、农村的教育机构,所有这些如果都考虑进来的话,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H.关于大学生创业 a.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多高?世界范围内是20%;在中国,有10%;而在广东,仅为1%!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厅长刘友君感叹,若百名大学生中有3人成功创业,其周边至少6人会因此得到就业岗位。但遗憾的是,广东大学生创业,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b.目前创业培训的方法及模式仍待深究,现有的创业培训多是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老师”执教,他们只能把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转移”给学生,或照搬国外的成功案例,“这样的培训是否有用?” 也有专家表示,珠三角大学生的创业竞争更加残酷,其成功率低于全国水平并不意外。
3.拓宽求职渠道,改变求职方式是实现顺利就业的保证3.拓宽求职渠道,改变求职方式是实现顺利就业的保证 A.变被动等待社会需求信息,到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 大学生应该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寻找机会。平时多关注招聘会,企业说明会等企业信息,主动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而不能只一味地等待。
a.大学毕业生有三条出路 就业——端起别人给自己制造的饭碗 大学毕业生 失业——暂时还没有端起别人给创造的饭碗 创业——自己给自己以及给别人制造饭碗
b.当前形势下的就业策略选择 ⑴ ⑵ ⑶ ⑷ ⑸ 出国考研 低就高奔(美日韩学生的办法) 骑马找马(并非一次就业定终身) 占领两厢(西部与城市社区) 创业式就业
B.改变“跟风求职”为“个性求职”以往大学生求职存在“四大集中”,集中时间、集中地域、集中行业、集中用人单位,这不但加大了就业竞争激烈程度,而且导致社会行业的人才分布很不均衡,有的行业存在明显的人才过剩,而有的行业却人才匮乏。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
C.热门专业、热门职业与顶尖职位人事部预测未来八大热门专业C.热门专业、热门职业与顶尖职位人事部预测未来八大热门专业 据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今后几年我国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八大类: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D.改变“短期求职”为“较长期求职” 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4、练好内功是实现就业之本 a 、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b 、强烈的责任心 c 、规范的行为意识 d 、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e 、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f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g 、一定的社会经历
最受企业欢迎的员工 1目标远大永不满足的人 9 踏实工作的人 2积极行动的人 10 感恩忠诚的人 3发挥自己专长的人 11不断学习的人 4尽职尽责工作的人 12服从拒绝借口的人 5富有创意的人 13公私分明的人 6诚实可靠的人 14完成工作的人 7有团队精神的人 15自动自发工作的人 8严格守时的人 16保守公司机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