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likes | 1.15k Views
田野考察 Field Observation. 張彧暋 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導師. 講座程序. 田野觀察:學科背景與實際應用 地方知識:獨立專題探究中使用田野考察的危與機 何謂觀察?研究程序、技巧與流程 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 民族誌:創作資料與撰寫報告. 1/ 田野觀察 學科背景與實際應用. 一些學科背景. 人類學 (Anthropology) 田野研究的鼻祖 他者文化 部落、共同體 現代社會應用的過渡. 一些學科背景. 社會學 (Sociology) 自己文化 美國 都市社會學的傳統 街道、社區、網絡群體 美國社會學:計量、問卷
E N D
田野考察Field Observation 張彧暋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導師
講座程序 • 田野觀察:學科背景與實際應用 • 地方知識:獨立專題探究中使用田野考察的危與機 • 何謂觀察?研究程序、技巧與流程 • 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 • 民族誌:創作資料與撰寫報告
一些學科背景 • 人類學(Anthropology) • 田野研究的鼻祖 • 他者文化 • 部落、共同體 • 現代社會應用的過渡
一些學科背景 • 社會學(Sociology) • 自己文化 • 美國都市社會學的傳統 • 街道、社區、網絡群體 • 美國社會學:計量、問卷 • 歐洲社會學:理論 • 質性研究、田野考察=〉不能得知社會全體像、不能回應理論問題
一些學科背景 • 史學(History) • 配合從來的文獻資料,加入建築、儀式、民俗資料的考察辦法 • 有形的公共歷史資料,能抵抗社會變遷(看似靜態) • 歷史人類學的思維:將社會歷史變遷的緯度,打破人類學以爲文化長期不變的思考框架 • 長期歷史視野中,考察社會變遷
一些學科背景 •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 次文化(衣服、時裝)、抵抗文化、青少年次文化 • 對權力的不信任:權力與知識的考究 • 文本研究=〉所有文化,歸根到底,都是可供解讀(權力角力)的文本 • 資本主義、性別研究 • 霸權:文化如何令人得到理所當然的共識,隱蔽背後的利益與權力
田野方法的特色 • 地方知識(Local Knowledge) • 從小群體、小網絡、小地方出發 • 研究者自身參與社會關係 • 被邊緣化的事物 • 我們喜歡八卦 • 好處:趣味 • 從研究者有興趣的事物出發,從中找尋其他人也有興趣的研究問題
例子 • Yuko Ogasawara.Office ladies and salaried men: power, gender, and work in Japanese companies.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 日本銀行中的研究OL如何透過送朱古力、講是非,在權力結構底層爭取自己利益 • Allison, Anne. “Japanese Mothers and Obentos: The Lunch Box as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in Permitted and prohibited desires: mothers, comics, and censorship in Japan.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6 • 研究日本的中產全職母親如何預備幼稚園小朋友的午餐便當,研究日本國家對家庭的意識形態,如何透過學校與消費主義得到擴散
何謂田野觀察/考察 • 前人踫到問題時候的解決方法,後人認爲是一套可以學習、重復的做事模式 • 一定可以重復嗎? • 不一定。 • 不同社會處境、不同文化意義:有沒有一套了解不同人的既定溝通方法? • 不同研究問題,不同解答方法:同一資料,不同的運用方法
2/ 地方知識獨立專題探究中使用田野考察的危與機
田野觀察/考察的要點 • 目標:透過觀察,了解人們的社會生活,分析他們的周圍環境,對他們有什麽文化意義? • 資料性質:人們所認同的文化意義 • 方法限制:地方知識,多於認識整體社會結構
題目例子? • 考慮因素 • 範圍/議題先行? 趣味性? 可行性? • 廟街文化 • 街頭青年朋黨問題 • 教員室 • 某旺角商場 • 接放學文化 • 某宗教團體 • 放榜日研究 • 大學招生日
範圍/議題先行?趣味性?可行性? • 樓盤開售研究 • 某援助交際留言板 • 學校對校服執行的比較 • 旅遊景點 • 老人如何投資股票 • 拍攝模特兒的趣味群體 • 某卡game群體 • 某公園 • 社區中心自修室
範圍/議題先行? 趣味性? 可行性? • 追星族的一年 • 某社區球場 • 麵包店 • 某條街道 • 少數民族小學生 • 自由行景點研究 • 某團契如何招攬會員 • 街道文化(招牌考察) • 高登動畫留言板 • 某老人院 • 火車上的行爲觀察 • 自修室文化
同學的研究興趣大於一切 • 做同學有興趣的題目 • 學習動機的問題
要注意的事情 • 1/ 學生有興趣做的題目,老師不懂内容? • 2/ 學生有興趣卻不懂如何表達? • 3/ 老師與學生也沒有興趣? • 最好是你情我願 • 老師可多提議鼓勵學生自己找熟悉的東西,才幫他們收窄範圍與思考可能題目
定義研究範圍與設定問題 • 「研究範圍」 VS 「設定問題」? • 人類學民族誌(ethnography)方式:從小見大 • 先找某固定地點、社群、團體或網絡,才想問題 • 研究對象吸引先行 • 從時、地、人地方知識回應大的研究問題
定義研究範圍與設定問題 • 「研究範圍」 VS 「設定問題」? • 社會學理論依歸方式:從大見小 • 研究問題/議題先行、再找不特定的地點或群體 • 研究問題先行 • 牽涉比較個別地方知識的問題
地方知識:一分證據説一分話? • 必須清楚知道田野研究的限制(Limitation) • 田野研究(觀察、訪談、文獻) VS 量化研究(問卷、統計) • 文化意義的探求,多於社會現象的一般分析 • 了解他人的社會生活,多於科學因果規律與理論的應用
地方知識:一分證據説一分話? • 兩種提問方式,對應不同的抽樣/研究思維 • Individual attributes: Probability Sampling • Cultural Data: Non-probability Sampling • 田野資料的性質:文化意義與文化形式 • 1/ Cultural meanings, rules, values • 2/ Cultural forms, rituals, appearances • 地方知識能不能從回應大問題? • 如何利用個案,回應考試範圍内的議題?
例子:都市民族誌(urban ethnography)與全球化? • 某M快餐店的比較民族誌 • Golden arches east: McDonald's in East Asia / edited by James L. Wats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成功傳奇:跨文化經營啓示錄》 / 編者詹姆士・瓦森 ; 譯者蕭羨一。台北市 : 經典傳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建議想用這個方法的老師同學先讀一次這本書
例子:都市民族誌(urban ethnography)與全球化? • Introduction: Transnationalism, Localization, and Fast Foods in East Asia / James L. Watson • 1 McDonald's in Beijing: The Localization of Americana / Yunxiang Yan • 2 McDonald's in Hong Kong: Consumerism, Dietary Change, and the Rise of a Children's Culture / James L. Watson • 3 McDonald's in Taipei: Hamburgers, Betel Nuts, and National Identity / David Y. H. Wu • 4 McDonald's in Seoul: Food Choices, Identity, and Nationalism / Sangmee Bak • 5 McDonald's in Japan: Changing Manners and Etiquette / Emiko Ohnuki-Tierney • Afterword: Swallowing Modernity / Sidney W. Mintz • 問題:全球化的問題 • 方法:田野研究 + 比較個案
例子:都市民族誌(urban ethnography)與全球化? • Gordon Mathews的重慶大廈研究 • Mathews, Gordon. Ghetto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Chungking Mansion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 RTHK 香港故事 下鋪到上居 • http://video.online.hk/watch/19068 • 「重慶大廈」全球化的家(明報)2009年1月7日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106/4/a2zk.html
例子:都市民族誌(urban ethnography)與全球化? • Bestor, Theodore從東京研究到筑地魚市場研究(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7480358763353599313#) • Neighborhood Tokyo.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 Tsukiji: the fish market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 關鍵:如何利用田野資料,回應問題?
我的建議 • 承認研究者什麽也不懂 • 抱請教的心態 • 你必須令學生知道,他們是去學習
我的建議 • 證據的質? • 田野考察的證據,都是主觀意見 • 可是,人們的主觀意見,不代表我們的研究不客觀、不科學 • 例子:宗教制度與「迷信」 • 例子:國民國家制度與「傳統文化」 • 社會科學:不是判斷誰是科學;而是客觀研究,人們相信了什麽概念,還有這些概念的限制
我的建議 • 證據的量? • 積存多一些地方知識證據,不代表能講地方知識以外的問題
我的建議 • 如何運用田野資料? • 要小心翼翼處理,是「猜想」的就說猜想 • 坦白從寬:在方法回顧(methodology)的部分,清楚講明這些方法限制
我的建議 • 與其他方法的比較與合作應用 • 訪談(Interview):最好一起使用 • 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參與觀察,下述),通常包含一般談天與有系統的訪談 • Survey? • 適當的量化配合(知道自己田野的限制) • Secondary Data-analysis 資料調查? • 前人調查、文獻研究(理論回顧+田野例子) • 你需要大量閲讀不同的民族誌(ethnography)與前人研究
須要培養的能力 • 文字 VS 數字:田野研究與質性資料,牽涉文字,絕對須要中/英文能力 • 觀察、聆聽、閲讀與書寫能力全部都須要 • 同學的家庭/經濟/文化背景考慮 • 家庭背景較好/較差的學生,各有長處短處 • 同學:主動性與上述能力 • 老師:開放性與指導技巧
教學建議 • 堂上發表、互相討論、重寫 • 與語文老師合作(書寫練習、閲讀練習) • 與理科老師合作(觀察) • 與文科老師合作(發問、討論、質疑)
可行性與道德考慮 • 魅力與危險共存 • 通常越有「魅力」的田野研究,「危險」越大 • 人人也知道的事情,通常很悶,也無大意義 • 兩個解決方法 • 偏向虎山行(實際危險?與教育者的角色衝突?對學生的影響? ) • 在普通處找不平凡(指導者的識見與慧見?參考過往研究?)
可行性與道德考慮 • 「學生做功課」 • 讓學生了解自己身處的階級與他人的不同 • 要諒解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要苦中作樂的不幸的人
研究設計 • 研究問題:回應某個特定研習範圍中的特定議題的個別現象與例子 • 文獻與方法回顧:前人如何發問、解答;你這次如何問、答;方法限制 • 資料:整理與表達相關問題的資料,為了回答自己設定的問題 • 分析:從資料推論答案 • 解答:提供可能的推論,嘗試解答自己設定的問題
研究設計 • 關鍵:田野過程中思考問題 + 最後選擇跟自己問題有關(有用)的資料撰寫
研究設計 • 不是單一的問答過程 • 從觀察過程中不斷改進、深化研究問題 • 培養師生從錯誤中學習的態度 • 不斷的觀察《=》不斷改進自己的問題、解釋與故事 • 研究時期安排 • 善用暑假 • 學生的分工 • 寓工作、嗜好或娛樂於功課研究
訓練學生操守 • 誠實 • 尊重 • 謙遜 • 勤勉 • 幽默感 • 禮貌 • 要有研究道德操守
關於觀察(observation) • 我應該看什麽? • 問錯問題? •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 • 非洲人看電影的例子,會看到什麽 • 敍事方法/ 講故事 • 「敍事方法」影響「你會看到什麽?」 • 「我想看什麽?」影響「你會看到什麽?」 • 關鍵:我的問題是什麽? • 我如何決定我的問題?
關於觀察(observation) • 一些心得 • 常見感覺:「很亂」 • 何謂「很亂」? • 秩序的問題 • 對誰來説的秩序?
從觀察分析社會過程:一些例子 • 社會過程(process) • 中醫的例子:望、聞、問、切 • 西醫如何觀察病人? • 如何描述一所學校? • Clifford Geertz如何觀察鬥雞分析人們身份高低 • 如何從秋葉原建築與環境的變化分析 • 能不能觀察到潛在的社會規則(rule)? • Black Magic • 同學觀察信和中心、香港同人誌販賣活動的報告(最後個案分析與工作紙示範)
兩種觀察 1/非參與觀察/ 結構性觀察(Unobtrusive Observation / Structured Observation) 2/ 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兩者分別: • 是否與研究對像建立社會關係? • 是否需要深入了解? • 長期的研究時間 • 可行性問題
目的 • 文化就是意義(Culture is meaningful) • 了解他人的觀點 • 如何調節自己的研究興趣與研究對象的關注點
進入田野 • 成爲一個參與觀察者 • 原本熟悉的環境 VS 完全陌生的環境 • 熟悉的人介紹VS 自己走訪
進入田野 • 介紹自己、得到接納 • 坦白交待自己的身份 • 講述自己的目的 • 想了解什麽 • 想做什麽(一起參與多久?找人訪問多久?) • 有求於人的心態 • 不一定成功 • 需要花時間 • 回報 • 小禮物、小服務?完成習作送回一份給人? • 金錢與利益問題 • 提議:學校介紹、建立進一步與長久的社區關係
進入田野 • 提供資訊者(Informant) • 熟悉該文化 • 有份參與的 • 能言善到、社交性 • 對你友善、能陪伴你 • 研究倫理的問題 • 研究者對被觀察者、或被觀察者對研究者的影響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意識 • 「研究者的意識/知識」與「研究對象的意識/知識」之間的落差 • 我們有興趣的事物 VS 某個地方/文化團體/人群有興趣的事物 • 我們意識到/意識不到的事物 VS研究對象意識到/意識不到的事物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意識 • 1/ 不知道的、沒有意識到的事情 • 文化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秩序 • 何謂清潔、不清潔? • 「覺得很亂」與「歸位」 • 自己認識的世界觀之外的事情,盡量排斥在意識之外 • 2/ 不知道的、但覺得新奇有趣的事情 • 「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 • 比較我們對事物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