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83 Views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三节 卤代烃 (2). 教学目标 :. 1. 掌握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规律 3. 了解卤代烃的应用 重点 : 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 NaOH. 水. C 2 H 5 - Br +NaOH C 2 H 5 - OH +NaBr. △. 复习. 1.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① 溴乙烷的 取代反应. —— 水解 反应. 或. ② 溴乙烷的 消去反应. 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2 、什么叫消去反应 ?. NaOH.
E N D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三节 卤代烃(2)
教学目标: 1.掌握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规律 3.了解卤代烃的应用 重点: 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
NaOH 水 C2H5-Br+NaOH C2H5-OH+NaBr △ 复习 1.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①溴乙烷的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 或 ②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2、什么叫消去反应?
NaOH R-X + H-OH R-OH + HX △ H2O 或:R-X + NaOH R-OH + NaX △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强于烃 原因:卤素原子的引入——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1、卤代烃的活泼性: 2、主要的化学性质: 与溴乙烷相似 卤代烷烃水解成醇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练习:写出CH3CH2CH2Cl和CH3CHClCH3分别与NaOH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 CH3CH2CH2Cl+H2O CH3CH2CH2OH+HCl △ H2O CH3CHClCH3+NaOH CH3CHCH3+ NaCl △ OH CH2CH2CH2+2HBr CH2CH2CH2+2H2O Br OH Br OH NaOH △ 说明:同一碳原子上的多卤代烃水解得到的产物一般不是醇。 2)消去反应 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醇 +NaOH C=C +NaX+H2O —C—C— △ H X 练习: 1、写出2-氯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2-氯丁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烃中碳原子数≥2 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2、相邻碳原子上有可以脱去的小分子(即接卤素原子的碳邻近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3、反应条件:强碱和醇溶液中加热。
3)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不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说明有卤素原子 3、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AgNO3溶液 NaOH水溶液 过量HNO3 卤代烃 有沉淀产生 淡黄色 白色 黄色 取少量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 四、卤代烃的应用: 1、致冷剂 2、麻醉剂 3、灭火剂 4、有机溶剂
布置作业P.45 10.11.12 复习巩固: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3、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42页科学视野:臭氧层的保护问题
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g/cm3,该RX可以跟稀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g/cm3,该RX可以跟稀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烷b mL,放入锥形瓶中。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③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酸化,滴加过量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 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cg固体。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离子。 (3)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判断的依据是。 (4)该卤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列出算式)。 (5)如果在步骤③中加HNO3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④中测得的c值(填下列选项代码)。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大小不定
答案: (1)防止卤代烃挥发(冷凝) (2) (3)氯元素;滴加后产生白色沉淀 (4)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