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93 Views
第 5 章 黄酮类化合物. 波谱学特征. 厦门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丘鹰昆. 色谱法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紫外光谱特征 1 H-NMR 13 C-NMR EI-MS : R-DA 开裂,判断 A 、 B 环取代基团. 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 PC TLC 硅胶 聚酰胺. 一、色谱法在黄酮鉴别中应用. 双向色谱 第一相:醇性展开剂 BAW: n -BuOH-HAc-H 2 O (4:1:5, 上层 ) TBA: t -BuOH-HAc-H 2 O (3:1:1) 第二相:水或水性展开剂 2% ~ 6% HAc 3%NaCl
E N D
第5章 黄酮类化合物 波谱学特征 厦门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丘鹰昆
色谱法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 紫外光谱特征 • 1H-NMR • 13C-NMR • EI-MS:R-DA开裂,判断A、B环取代基团 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
PC • TLC • 硅胶 • 聚酰胺 一、色谱法在黄酮鉴别中应用
双向色谱 • 第一相:醇性展开剂 • BAW: n-BuOH-HAc-H2O (4:1:5, 上层) • TBA: t-BuOH-HAc-H2O (3:1:1) • 第二相:水或水性展开剂 • 2%~6% HAc • 3%NaCl • HAc-浓HCl-H2O(30:3:10) • 检 视:UV / 氨熏色变 / 2%AlCl3 • 用于分离黄酮类及其苷的混合物 1、PC法
醇性展开剂 • BAW: 苷元 (>0.7) 〉单糖苷 〉双糖苷 (<0.7) • 水性展开剂 • 2%-8% HAc、3%NaCl • 苷元 (≈ 0) < 单糖苷 < 双糖苷 (>0.5) • 3%-5%HAc • 游离黄酮(醇)、查尔酮:Rf < 0.02 • 游离二氢黄酮(醇)、二氢查尔酮:Rf 0.1-0.3 Rf值
黄酮苷元 • CHCl3-MeOH(85:15, 70:5) • 甲苯-甲酸甲酯-甲酸(5:4:1)——常用 • 苯-甲醇 (95:5) • 苯-甲醇-醋酸(35:5:5) • 甲苯-氯仿-丙酮(40:25:35) • 丁醇-吡啶-甲酸 (40:10:2) • 黄酮衍生物(甲醚化或乙酰化) • 苯-丙酮(9:1) • 苯-乙酸乙酯(75:25) 2、硅胶TLC
乙醇-水 (3:2) • 水-乙醇-乙酰丙酮 (4:2:1) • 水-乙醇-甲酸-乙酰丙酮(5:1.5:1:0.5) • 水饱和的正丁醇-醋酸(100:1,100:2) • 丙酮-水(1:1) • 丙酮-95%乙醇-水(2:1:2) • 95%乙醇-醋酸(100:2) • 苯-甲醇-丁酮(60:20:20) 3、聚酰胺TLC
峰带II 峰带I • 基本峰带 • 峰带I:300~400 nm,源于桂皮酰体系的π→ π*跃迁 • 峰带II:220~280 nm,源于苯甲酰体系的π→ π*跃迁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黄酮及黄酮醇类 • 查尔酮及橙酮类 • 异黄酮、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 1、在MeOH中的UV特点
共性:带Ⅰ、带Ⅱ均较强 • 区别:带Ⅰ位置不同 • 黄酮:304~350 nm • 黄酮醇 • 3-OH游离:352~385 nm • 3-OH取代:328~357 nm 1) 黄酮及黄酮醇类
Ⅰ Ⅱ • 共性 • 带Ⅰ很强,为主峰 • 带Ⅱ较弱,为次强峰 • 区别:带Ⅰ峰位不同 • 查儿酮:340~390nm • 橙酮: 370~430nm 2) 查尔酮及橙酮类
Ⅱ Ⅰ • 共性 • 带Ⅱ为主峰 • 带Ⅰ很弱,为主峰的肩峰 • 区别:带Ⅱ峰位不同 • 异黄酮:245~278 nm • 二氢黄酮 (醇):270~295 nm 3) 异黄酮、二氢黄酮(醇)类
Ⅰ、Ⅱ均较强 峰带Ⅰ 黄酮:304~350 nm 黄酮醇:352~385 nm Ⅰ主峰,Ⅱ为次强 峰带Ⅱ 查儿酮:340~390nm 橙酮:370~430nm Ⅱ为主峰,Ⅰ为肩峰 峰带Ⅰ 异黄酮:245~278nm 二氢黄酮(醇):270~295nm 小结: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骨架类型
对峰形的影响 • 7-OH黄酮:类似于二氢黄酮类(峰带II强) • 4’-OH黄酮:类似于查耳酮类(峰带I强) • 4’, 7-二羟基黄酮:正常 • 即:7-OH引入使峰带II增强,4’-OH引入使峰带I增强 • 对波长的影响 • A环引入-OH,带II红移,尤以5,7-OH影响大 • B环引入-OH,尤其以2’, 4’, 6’-OH,带I红移 • C环引入-OH (3-OH):带I红移30~50 nm,带II影响小 • OH→OCH3:相就峰带紫移15~20 nm 引入-OH对UV的影响
CH3ONa • 强碱,使所有-OH变为O-,相应峰带红移 • NaOAc • 弱碱,不能使5-OH离子化 • NaOAc /H3BO3 • 能与邻二酚OH (不包括5,6-二羟基)络合,使相应峰带红移 • AlCl3/HCl • AlCl3能与邻二酚OH及5-OH与4-CO络合 • HCl则能破坏邻二酚OH与Al3+的络合 2、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诊断试剂
MeOH - NaOMe - 200 300 400 500 +50nm, 强度增加 (不降) 有4-OH • 碱性强,解离所有Ar-OH • 带Ⅰ, +40~60 nm,强度不降:示有4’-OH • 带Ⅰ, +50~60 nm,强度下降:示有3-OH, 无4’-OH 1) NaOMe
200 300 400 500 MeOH - NaOMe - +50nm, 强度降低 有3-OH,无4-OH • 碱性强,解离所有Ar-OH • 带Ⅰ, +40~60 nm,强度不降:示有4’-OH • 带Ⅰ, +50~60 nm,强度下降:示有3-OH, 无4’-OH
200 300 400 500 MeOH - NaOAc - +12nm 有7-OH 碱性较弱,酸性强的Ar-OH解离 带Ⅱ,+5~20 nm:有7-OH 2) NaOAc (未熔融)
带Ⅱ ,+5~10nm • A环有邻二Ar-OH • (不包括5,6-二羟基) • 带Ⅰ,+12~30nm • B环有邻二Ar-OH 3) NaOAc/H3BO4
3-OH,4-C=O 5-OH,4-C=O 邻二Ar-OH 不分解 不分解 分解 HCl AlCl3 络合物 稳定性 AlCl3/HCl AlCl3 MeOH 判断邻二Ar-OH的有无、位置 判断分子中3-OH,5-OH的有无 AlCl3/HCl = AlCl3 无邻二Ar-OH AlCl3/HCl ≠ AlCl3有邻二Ar-OH 带Ⅰ:- 30~40nm:B环有 - 50~60nm:A、B环均可能有 AlCl3及AlCl3/HCl紫外图谱的应用
3-OH,4-C=O 5-OH,4-C=O 邻二Ar-OH 不分解 不分解 分解 HCl AlCl3 络合物 稳定性 AlCl3/HCl = MeOH 无3-OH,无5-OH AlCl3/HCl ≠ MeOH 可能有3-OH、5-OH 带Ⅰ + 35~50nm 只有5-OH + 60nm 只有3-OH + 50~60nm 可能同时有3-OH、5-OH + 17~20nm 除5-OH,尙有6-O- 3-OH,5-OH有无的判断
B环有邻二Ar-OH AlCl3 —— AlCl3/HCl … -43nm 例
苷元:EI-MS • 苷:ESI-MS,FD-MS,FAB-MS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MS
RDA-I RDA-II [M-28]+ • M-28:-C=O或-CO • R-DA开裂:可用于判断A、B环上的取代基 1、EI-MS (苷元)
M+较强,常为基峰 • Ⅰ、Ⅱ两条主要裂解途径 • 黄酮类以Ⅰ为主 • 黄酮醇类以Ⅱ为主 • A1、B1、B2的m/z: 推断A环、B环的取代式样 • A1+·、B1+·、B2+保留了A、B环的结构 • A1、B1 互补 • 即二者质荷比之和等于M+的质荷比 特点
以裂解途径Ⅰ为主 • M+常为基峰 • 主要碎片为A1+·、B1+·,中等强度 • [M-CO]+、[A1-CO]+也较突出 1) 黄酮类的EI-MS
以裂解途径Ⅱ为主 • M+常为基峰 • 主要碎片为B2+、[B2-CO]+,尚有[A1+ H]+ 2) 黄酮醇类的EI-MS
六碳醛糖 甲基五碳糖 五碳糖 • 准分子离子峰:[M+H]+、[M+Na] +、[M+K] + • 准分子离峰从末端依次失去糖基的碎片峰 2、黄酮苷的FD-MS、FAB-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