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725 Views
高考化学科中常考的 36 个热点. 小榄 中学高三化学.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0 个考点 ). 1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气体摩尔体积. 例 1 、若 a 克 FeS 2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转移 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可表示为: A 12n/a B 60n/a C 11a/120n D 120n/11a.
E N D
高考化学科中常考的36个热点 小榄 中学高三化学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0个考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气体摩尔体积 例1、若a克FeS2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可表示为: A 12n/a B 60n/a C 11a/120n D 120n/11a 例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升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 B 1molNa2O2固体和足量CO2气体完全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 1molCH3+含有8NA个电子 D 在标准状况下,NA个SO2分子和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相同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 例1、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5e- KClO3+ HCl(浓)=KCl+ Cl2↑+ H2O 6 3 3 ↓5 ↑1 此时应特别注意:以最简整数比互换后,被氧化的HCl计量数为5,而所有HCl的计量数应为5+x (x为做酸的HCl计量数),当KClO3计量数确定为1则KCl计量数必然为1,即得x=1,所以HCl前总计量数为6。 例2、请写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6e- 2Al + 2NaOH + 6H2O = 2NaAlO2 + 3H2↑+ 4H2O
例3、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化学方程式 点燃 ①CO2作为氧化剂的化学方程式 2Mg + CO2 2MgO + C ②CO2即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③H2O作为还原剂的化学方程式 2F2 + 2H2O= 4HF + O2 例4、已知RxO42- + MnO4- + H+→RO2 + Mn2++H2O当有0.2molRxO42-离子参加反应时,共转移电子0.4mol,请回答: 关键:抓RxO42-转移电子数配平 ①各微粒计量数依次为( ) 5、2、16、5x、2、8 ②x值为( ) 2 根据氧原子守恒20+8=10x+8 ③氧化产物为( ) RO2
3、化学用语(电子式、化学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3、化学用语(电子式、化学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 例1、某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蒸汽密度为氢气的30倍, 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2molCO2和2mol的H2O。 ①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 C2H4O2 ②若该物质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HCOOCH3 ③若该物质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 +H2O ④若该物质既能与金属Na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 HO-CH2-CHO
例2、下列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H H O C O ● ● ● ● ● ● ● ● ● ● ● ● H H N N H H ● ● ● ● ● ● ● ● C ● ● ● ● ● ● ● ● H C 3Fe + 4H2O Fe3O4 + 4H2↑ ● ● ● ● 高温 + 2- A B C Cl- D Ca2+ 例3、请根据下列要求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①向盛有NaAlO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NaAlO2 + HCl + H2O = NaCl + Al(OH)3↓ ②向盛有AlCl3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过量NaOH溶液 AlCl3 + 4NaOH = NaAlO2 + 3NaCl + 2H2O ③“铁匠蘸钢”时的反应 ④向盛有FeBr2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过量氯气 2FeBr2 + 3Cl2 = 2FeCl3 + 2Br2
例3、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例3、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l-、NO3-、Fe3+ BCl-、ClO-、Na+、K+ CNa+、Mg2+、NO3-、SO42- DCl-、S2-、Ba2+、K+ 例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S与稀硝酸反应 FeS + 2H+ = Fe2+ + H2S↑ B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 2H2O C 过量铁粉和稀硝酸反应 Fe + NO3- +4H+ = Fe2+ + NO↑+ 2H2O 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O- -OH + CO2 + H2O → + HCO3-
例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三个反应中a、b、c的正确关系是例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三个反应中a、b、c的正确关系是 ①2H2(g) + O2(g) = 2H2O(g);△H=-a ②2H2(g) + O2(g) = 2H2O(l);△H=-b ③H2(g) + 1/2O2(g) = H2O(g);△H=-c A a>b b=2c B a=b=c C a<b a=2c D 无法比较 例6、已知火箭发射可用N2H4作燃料,NO2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N2(g) + 2O2(g) = 2NO2(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 1molN2H4和NO2完全反应生成N2与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 ),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67.85KJ N2H4(g)+NO2(g)=3/2N2(g)+2H2O(g);△H=-567.85KJ/mol
对常考的一些微粒的电子式必须熟练掌握:CH4、NH3、H2O、HCl、H2S、HClO、H2O2、CO2、BCl3、N2、-OH、-NH2、NaOH、MgCl2、Na2S、 Na2O、 Na2O2、NH4Cl、CaC2等。 H H ● ● H N H ● ● ● ● ● ● ● C H H H H H O H H ● ● ● ● ● ● ● ● ● ● ● ● ● ● ● ● ● H ● ● Cl Cl Cl Cl H H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N Na+ Mg2+ H H O O O ● Cl Cl ● H B ● ● ● ● ● ● ● N H ● ● ● ● ● ● Cl ● ● ● 2- Na+ Na+ Na+ Na+ 2- 2- Na+ O Na+ S ● S O O O C ● O ● ● ● ● ● ● ● ●
H ● ● H N H ● ● ● ● ● H H ● ● ● Cl C ● ● ● ● ● ● ● ● H C ● ● ● ● ● ● ● ● ● ● ● ● ● ● ● ● H ● H ● ● ● ● S S ● ● ● ● ● ● ● ● ● ● ● ● ● ● Na+ Na+ 2- S S ● Na ● ● Na ● ● + 2- Ca2+ 要特别注意:①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时,不标电荷也不用方括弧;但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中,既要用方括弧也要标离子所带的电荷。②要在审题时看清楚,是要求书写物质的电子式还是要求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例如:请用电子式表示H2S的形成过程: + + 例如:请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 +
4、溶液理论(电离、离子共存、中和滴定、守恒原理的运用)4、溶液理论(电离、离子共存、中和滴定、守恒原理的运用) 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离条件: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②在温度作用下,离子化合物熔化时,发生电离。 辨析1:电解质的电离并不是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的。 辨析2:电解质是化合物,所以虽然熔融的金属能导电但不能称为电解质(单质)。不能称盐酸或氨水为电解质 (混合物)。 辨析3: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化时发生电离的化合物。所以虽然CO2、SO2、NH3、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能因此说CO2、SO2、NH3、Na2O为电解质。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之所以能导电,真正原因是H2CO3、H2SO3、NaOH、 NH3·H2O等化合物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了电离,因此只能说H2CO3、NaOH、H2SO3、NH3·H2O是电解质。但Na2O为离子化合物,在熔化时能发生电离,故Na2O为电解质。
对于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必须熟练掌握: 对于复分解反应:①有难溶物质生成;②有难电离物质生成;③有挥发性物质生成时,反应能够发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决定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①氧化剂强于氧化产物;②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时,反应能够发生。 对于水解反应:有弱便水解;一定要把常见能进行到底的双水解反应记住。 对于络合反应: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之间要能形成配位键。
对于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并不难掌握,常见的气体(包括颜色、气味)大家都记得很熟,难的是未记住哪些物质难溶(包括颜色)、哪些物质难电离。但必须熟练掌握---对于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并不难掌握,常见的气体(包括颜色、气味)大家都记得很熟,难的是未记住哪些物质难溶(包括颜色)、哪些物质难电离。但必须熟练掌握--- 常见难溶物和微溶物:Ca(OH)2(微溶白)、Mg(OH)2(白)、Al(OH)3(白)、Zn(OH)2(白)、Fe(OH)2(白)、Fe(OH)3(红褐)、Cu(OH)2(蓝)、AgOH(白)、MgCO3(白)、Ca3(PO4)2(白)、CaSiO3(白)、CaCO3(白)、CaSO4(微溶白)、CaSO3(白)、BaCO3(白)、BaSO3(白)、Ba3(PO4)2(白)、BaSO4(白)、Ag3PO4(黄)、Ag2CO3(白)、Ag2SO4(微溶白)、Ag2SO3(白)、AgCl(白)、AgBr(浅黄)、AgI(黄)、Ag2S(黑)、FeS(黑)、CuS(黑)、ZnS(白)、PbSO4(白)、H2SiO3(白)等。 常见难电离物质:CH3COOH、H2CO3、H2SO3、H3PO4、H2S、HCN、HClO、HF、H2O、NH3·H2O等。一般情况下,所有磷酸二氢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难溶碳酸盐对应碳酸氢盐易溶于水,易溶碳酸盐对应碳酸氢盐微溶于水。
例1、在强碱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例1、在强碱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l-、NO3-、NH4+ BCl-、ClO-、Na+、K+ CK+、Ba2+、HCO3-、Cl- DCl-、MnO4-、Na+、K+ 例2、在Na2SO4、NaCl、NaOH的混合溶液中, 含有Na+、SO42-、OH-的个数比为8:1:2,则溶液中溶有的Na2SO4、NaCl、NaOH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A 1:1:1 B 1:4:2 C 1:2:4 D 1:3:2 解析:根据8:1:2,若n(SO42-)=1则有n(OH-)=2,再根据电荷守恒n(Na+)=2n(SO42-)+n(OH-)+n(Cl-)可得8=2+2+n(Cl-),n(Cl-)=4 特别注意:有关中和滴定和其它的定量实验,请大家根据课本,一定要熟练掌握。
5、元素周期律“位—构—性”、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示意图)、同位素、各组成微粒间的关系、10电子与18电子微粒以及特殊的等电子体。5、元素周期律“位—构—性”、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示意图)、同位素、各组成微粒间的关系、10电子与18电子微粒以及特殊的等电子体。 例1、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A 金属元素 B 稀有气体元素 C 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例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熔点SiO2>NaCl>S B 半径Na+>S2->Cl- C 稳定性NH3>PH3>HF D 酸性H2SiO3>H3PO4>HNO3 例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5+中共有34个电子 B 分子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C N5+中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D 分子N5AsF6中F化合价为-1
例4、被称为“未来钢球”的钛元素有多种同位素,例4、被称为“未来钢球”的钛元素有多种同位素, Xm+ a Zn- Rm- c d Yn+ b 这些同位素原子中的中子 、 、 、 、 。 数不可能为A 30 B 28 C 26 D 24 例5、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 、 、 、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 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c = m-n B a-b = n-m C c-d = m+n D b-d = n+m 解析:根据a-m = b-n = c+n = d+m可得答案。 例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③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④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⑤同位素的性质一定相同( ) ①③④⑤
例7、两种短周期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可能为①m-4、②m+4、③m+8、④m-2、⑤m+6其中正确组合为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⑤ C ② ③ ④ ⑤ D ① ② ③ ④ ⑤ 解析:根据XY3,X可显+3价和+6价以及-3价;对应Y可显-1价和-2价以及+1价。当X、Y分别显+3和-1时有BF3、AlCl3有m-4;BCl3有m-12;AlF3有m+4;NH3有m+6;PH3有m+14;PCl3有m-2;SO3有m+8。 例8、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乙在高温下是一种还原剂;甲的性质很稳定,只有在苛刻条件下才与其它物质反应。请依次写出甲、乙、丙、丁四种粒子的化学式: 甲 N2乙 CO 丙 C22-丁 Si
一定要熟练掌握常见等电子体: 10电子微粒:N3-、O2-、F-、Ne、Na+、Mg2+、Al3+、CH4、NH3、H2O、HF、NH4+、H3O+、OH-、NH2-等;18电子微粒:P3-、S2-、Cl-、Ar、K+、Ca2+、SiH4、PH3、H2S、HCl、HS-、F2、H2O2、C2H6、CH3OH、N2H4等;电子和质子均相同的离子有: Na+、 NH4+、H3O+(或F-、 OH-、NH2-)。 6、化学键、晶体类型与通性以及特点 7、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溶液酸碱性—PH) 例1.Na2CO3溶液中(或Na2SO3与Na2S)有如下等式 C(Na+) + C(H+) = C(HCO3-) + C(OH-) + 2C(CO32-) C(Na+) = 2[C(HCO3-) + C(H2CO3) + C(CO32-)] C(OH-) = C(HCO3-) + 2C(H2CO3) + C(H+)
例2、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等则m和n的关系是例2、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等则m和n的关系是 A m>n B m=n C m<n D 无法确定 例3、PH与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硫酸,分别与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况下,放出的气体 A 醋酸多 B 硫酸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例4、室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x10-12mol/l的溶液里,一定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 Fe2+ NH4+ Cl- Na+ B ClO- CO32- K+ Al3+ C S2O32- AlO2- Na+ S2- D Na+ K+ Cl- SO42- 例5、将1mlPH=5的稀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稀释后盐酸的PH=8,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酸溶液稀释PH极限值为7。
例6、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将增大 例7、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他们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0mol/l时,C(H+)甲酸约为乙酸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同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mol/l 的乙酸,经测定他们的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A 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 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 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 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重点是等效平衡—要求学会巧解)、平衡移动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重点是等效平衡—要求学会巧解)、平衡移动 例1、设C + CO2 2CO (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 为V1;N2+ 3H2 2NH3 (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 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升高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是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例2、反应2A(g) 2B(g) + E(g);△H>0 达到平 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减小,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小E的浓度 D 降低温度
例3、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 Z的体积分数 10KPa 100KPa 1000KPa 0 温度 应X + Y 2Z影响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X、Y、Z均为气体 C 逆反应的△H>0 D Z为气态,X和Y中最多只能有一种为气体 例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 2M(g) + N(g) 2E(g) 对于上述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g)和1molN(g)混合气体,保持温度不变,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应为 A 20% B 40% C 60% D 80%
例5、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 (△H>0) 在密闭容器里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加压时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速率减小 C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平衡时,气体颜色将加深。D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气体颜色将加深。 例6、反应N2O4(g) 2NO2(g) (△H>0)反应速率为 V1;N2(g)+3H2(g) 2NH3(g) (△H<0)反应速率为 V2。对于上述反应,当增大压强时,V1与V2应: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9、电化学(原电池与电解池—现象、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9、电化学(原电池与电解池—现象、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 例1、把一块生铁浸没在稀硫酸中,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 )、正极( ) Fe - 2e- = Fe2+ 2H+ + 2e- = H2↑ 例2、把一块纯铁和一根碳棒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长久放置。发生的腐蚀称为( )、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 )、正极( )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 吸氧腐蚀 O2 + 4e- + 2H2O = 4OH- Fe - 2e- = Fe2+ Fe2++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例3、新型海水电池是把铝块与碳棒用导线连接了特制灯泡后,放置于海水中导航。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可看作是( )腐蚀 Al - 3e- = Al3+ 吸氧
例4、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 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s) + H2O(l) + 2e- = Mn2O3(s) + 2OH-(aq) 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时,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克
例5、将质量分数为5.2%的NaOH溶液(溶液密度为1.60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测得NaOH质量分数改变了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下表中的哪一项:例5、将质量分数为5.2%的NaOH溶液(溶液密度为1.60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测得NaOH质量分数改变了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下表中的哪一项: 解析:电解实质为电解水,溶剂减少,浓度应增大阳极产生氧气质量应大于阴极产生的氢气质量。
常见电极反应必须熟练掌握 ①、原电池: Cu Fe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 对于原电池Fe 稀H2SO4 Cu来说 稀H2SO4 负极:Fe - 2e- = Fe2+ 正极:2H+ + 2e- = H2↑可看作析氢腐蚀。 对于原电池Fe NaCl(aq) C来说 负极:Fe - 2e- = Fe2+ 正极:O2 + 4e- + 2H2O = 4OH- 可看作吸氧腐蚀。 对于原电池Al 海水 C来说 负极:Al - 3e- = Al3+ 正极:O2 + 4e- + 2H2O = 4OH- 可看作吸氧腐蚀。
②、常见电池: 放电 放电 放电 充电 充电 充电 铅蓄电池PbO2+Pb+2H2SO4 2PbSO4+2H2O 负极:Pb + SO42- - 2e- = 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 PbSO4 +2H2O 银锌电池Zn + Ag2O + H2O 2Ag + Zn(OH)2 负极:Zn - 2e- + 2OH- = Zn(OH)2 正极:Ag2O + 2e- + H2O = 2Ag + 2OH- 干电池: Zn+2NH4Cl+2MnO2 ZnCl2+2NH3↑+Mn2O3+H2O 负极:Zn - 2e- = Zn2+ 正极:2NH4++2e-+2MnO2=2NH3↑+Mn2O3+H2O
锌锰电池: 放电 放电 放电 充电 充电 充电 Zn(s)+2MnO2(s)+H2O(l) Zn(OH)2(s)+Mn2O3(s) 负极:Zn - 2e- + 2OH- = Zn(OH)2 正极:2MnO2 + H2O + 2e- = Mn2O3 + 2OH- 镉镍电池: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负极:Cd - 2e- + 2OH- = Cd(OH)2 正极:2NiO(OH)+ 2H2O + 2e- = 2Ni(OH)2 + 2OH- 锂电池:8Li + 3SOCl2 6LiCl + Li2SO3 + 2S 负极:Li - e- = Li+ 正极:3SOCl2 + 8e- = 6Cl- + SO32- + 2S 同质量金属中Li释放电子多,常作心脏起博电池。
③、燃料电池: 对于燃料电池H2 NaOH(aq) O2来说 负极:H2 - 2e- + 2OH- = 2H2O 正极:O2 + 4e- + 2H2O = 4OH- ←O2 H2→ 电池总反应为: 2H2 + O2 = 2H2O 浓NaOH 对于燃料电池CH4 NaOH(aq) O2来说 负极:CH4 - 8e- + 10OH- = CO32- + 7H2O 正极:O2 + 4e- + 2H2O = 4OH- 电池总反应为:CH4+2O2+2NaOH=Na2CO3+3H2O H2SO4(aq) O2来说 对于燃料电池CH3OH 负极:CH3OH - 6e- + H2O = CO2+ 6H+ 正极:O2 + 4e- + 4H+ = 2H2O 电池总反应为: 2CH3OH + 3O2 = 2CO2 + 4H2O
对于燃料电池H2 K2CO3(l) O2来说 1/2O2 多孔电极a 2e- 固体电解质 O2- 多孔电极b H2 H2O 高温 负极:H2 - 2e- + CO32- = H2O+ CO2 正极:O2 + 4e- + 2CO2 = 2CO32- 电池总反应为: 2H2 + O2 = 2H2O 固体氧化锆与氧化钇混合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通过。多孔电极不参与电极反应,则据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有O2放电的a电极为负极 B 有H2放电的a电极为正极 C a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 D 该电池总反应为:2H2 + O2 2H2O
④、有关电解的问题: 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放电规律—对于阴极来说有: Ag+>Hg2+>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对于阳极来说:(普通金属) >S2->I->Br->Cl->OH-> (含氧酸根) >F-。注意普通金属做阴极看作惰性。其次应熟练掌握惰性电极电解规律—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含氧酸盐溶液的电解;分解电解质型:无氧酸(除HF)、不活泼金属无氧酸盐溶液的电解;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溶液的电解;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含氧酸盐溶液的电解。一定要把常考的几个电解反应原理熟练掌握。
若用惰性电极电解NaOH溶液: Fe C 阳极(C): 4OH- - 4e- = 2H2O+O2↑ 阴极(Fe):2H+ + 2e- = H2↑ 实质为水的电解,随电解进行C(NaOH)增大,PH增大。 稀NaOH 若用惰性电极电解HCl溶液: 阳极(C): 2Cl- - 2e- = Cl2↑ 阴极(Fe):2H+ + 2e- = H2↑ 实质为HCl的电解,随电解进行C(HCl)增大,PH增大 若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 阳极(C): 2Cl- - 2e- = Cl2↑ 阴极(Fe):Cu2+ + 2e- = Cu 实质为CuCl2的电解,随电解进行C(CuCl2)减小,PH增大,极值为7。
若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 电解 电解 电解 Fe C 阳极(C): 2Cl- - 2e- =Cl2↑ 阴极(Fe):2H+ + 2e- = H2↑碱性增强 2NaCl+2H2O 2NaOH + H2↑+ Cl2↑ 饱和NaCl 若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阳极(C): 4OH- - 4e- =2H2O + O2↑酸性增强 阴极(Fe):Cu2+ + 2e- = Cu 2CuSO4+2H2O 2H2SO4 + 2Cu + O2↑ 若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 阳极(C): 4OH- - 4e- =2H2O + O2↑酸性增强 阴极(Fe):Ag+ + e- = Ag 4AgNO3+2H2O 4HNO3 + 4Ag + O2↑ 计算技巧:n(e-)=n(H+)或n(OH-)
若用右图装置电解ZnCl2溶液: Fe Zn 阳极(Zn): Zn- 2e- =Zn2+ 阴极(Fe):Zn2+ + 2e- = Zn ZnCl2溶液浓度不变。 浓ZnCl2 若用右图装置电解精炼铜: 阳极(粗Cu): Cu- 2e- =Cu2+ 纯Cu 粗Cu Zn- 2e- =Zn2+ Ni- 2e- =Ni2+ Fe- 2e- =Fe2+ 浓CuCl2 阴极(纯Cu):Cu2+ + 2e- = Cu 因为溶液中所有阳离子中Cu2+最容易得电子,所以在阴极只有Cu2+放电。而在阳极不活泼的Ag和Au及Pt则以阳极“泥”的形式掉落到阳极底部。
10、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应用 例题、在一定条件下,当1molN2与2molH2完全反应时,恰好能生成发射火箭的燃料1mol,请写出该燃料的分子式( )。 N2H4 特别提示: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用的最多的是元素守恒,平时应注意理解和积累。例如,在NaHCO3饱和溶液中,虽然HCO3- 既水解又电离,但根据NaHCO3电离时产生的n(Na)=n(C)可有如下等式C(Na+)=C(H2CO3)+C(CO32-)+C(HCO3-)。再例如CO2气体被足量Na2O2吸收,Na2O2质量增加为等物质的量的CO质量;水蒸气被足量的Na2O2吸收后,Na2O2质量的增加为等物质的量的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同理满足通式(CO)n(H2)m的有机物燃烧产物使Na2O2质量增加等于(CO)n(H2)m的质量。
无机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5个考点) 1、金属元素:Na、Mg、Al、Fe、Cu 2、金属元素化合物:Na2O、Na2O2、NaHCO3、 Na2CO3、NaCl、NaHSO4; MgO、 Mg(OH)2、Mg3N2;Al2O3、Al(OH)3、AlCl3、NaAlO2以及复盐KAl(SO4)2·12H2O; FeS、FeS2、Fe2O3 Fe3O4 Fe(OH)2、Fe(OH)3以及复盐(NH4)2Fe(SO4)2·6H2O. CuO、Cu(OH)2、Cu2(OH)2CO3等。 3、非金属元素:Cl、S、N、C、O 4、非金属元素化合物:HCl、HClO、KClO3、H2S SO2、H2SO3 H2SO4 Na2SO3 Na2SO4 Na2S2O3 NO、NO2、N2O4、HNO3、NaNO2等。 5、物质结构与性质 要求对各单元重点元素及化合物一定要熟练掌握
有机化学基础(6个考点) 1、官能团的性质及其转化 2、同分异构体 3、化学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以及化学方程式 4、典型反应(特征反应) 5、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 6、信息迁移 请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课本和专讲,以点带面、熟练掌握重要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并以此形成有机物知识结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抓结构、抓组成。
化学实验(8个考点) 1、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主要是原理) ⑴、常见的六种能加热的仪器--- 试管(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收集少量气体;少量物质的溶解容器—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盛放固体盖住试管底部;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烧杯(固体物质溶解的容器;加热液体—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烧瓶(大量物质反应容器;蒸馏时用蒸馏烧瓶—用温度计;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蒸发皿(溶液浓缩或蒸发—铁圈上直接加热)。 坩埚(高温灼烧固体—泥三角上,用坩埚钳)。 锥形瓶(反应仪器或滴定仪器—加热时垫石棉网)。
⑵、常用的七种量器--- 量筒(粗量液体—无刻度零,不能做反应器,不能加热,可精确至0.1ml)。 容量瓶(可精确配制标准溶液—常温下使用,不能做反应器,不能加热,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液)。酸式滴定管(滴定时盛酸液或精确量取酸液—用前洗涤并用所盛酸液润洗,可精确至0.01ml)。 碱式滴定管(滴定时盛碱液或精确量取碱液—用前洗涤并用所盛碱液润洗,可精确至0.01ml)。移液管(可精确量取液体—洗耳球辅助,用前洗涤并用待移液润洗)。 温度计(测量温度—水浴时,水银球浸在水中;制乙烯时,水银球浸在混合液中;测溶解度时,水银球浸在饱和溶液中;蒸馏时,水银球在支气管口)
托盘天平(称取固体物质;调零、垫纸、称取—左物右码、可精确至0.1克)。托盘天平(称取固体物质;调零、垫纸、称取—左物右码、可精确至0.1克)。 ⑶、常用到的其它仪器--- 酒精灯(热源—酒精量不能超过容积2/3;外焰加热;用后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不能灯点灯)。 漏斗(过滤时,注意“两低”及滤纸与漏斗间无缝隙;向容器中注入液体时,注意漏斗下口必须液封;分液漏斗专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注意凹槽与小孔的作用,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冷凝管(可将蒸气冷凝为液体,注意水下进上出)。 集气瓶(可收集气体—磨口,用玻璃片盖严)。 胶头滴管(移液或滴加液体—使用时应垂直悬在试管口的上方)。
2、实验基本操作(主要是原理)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试剂、仪器、原理、除杂、性质、收集或尾气处理) 特别注意:组装仪器时应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依制气~除杂~性质~尾气为线索,除杂时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一般情况下除水装置应在除杂装置的最后;若要制备遇水不能存在或易吸水的物质时,一定要在制备装置前和后,都要有干燥装置;对于污染气体一定要进行尾气吸收。要熟练掌握O2 NH3 CH4;H2 H2S CO2;Cl2 HCl SO2 NO NO2 CH2=CH2及乙炔的制备。性质检验中一定要注意防干扰~例如SO2对CO2的检验有干扰;SO2对乙烯的检验有干扰,此时千万注意,应先检验SO2然后除去SO2后,在确证无SO2的前提下,再检验CO2或乙烯。
4、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防中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及皮肤的伤口浸入人体使人中毒。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制备和使用有毒气体以及有烟雾的实验应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进行,还要外加尾气吸收装置。②禁止在实验室中饮食或存放食品,不能带餐具进入实验室,实验完毕后一定要洗净手。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药品。④决不能品尝药品。⑤误食重金属盐应立即服用大量鸡蛋白或生牛奶解毒。
安全常识:①酒精或有机物失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灭。②钠、磷着火应用沙土扑灭。③玻璃创伤,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碎片,再用稀双氧水擦洗消毒后敷药包扎。④酸(碱)流桌中、冲、抹;酸(碱)滴桌抹(洗抹);酸(碱)粘肤,冲、涂3%~5%NaHCO3溶液(硼酸);浓硫酸粘肤,抹、冲、涂;酸(碱)入眼,洗眨眼不可揉、送医院。⑤液溴滴在皮肤上,抹、酒洗。⑥汞洒落在地面,纸槽收、撒硫粉、开下扇。⑦磷灼伤,涂CuSO4溶液。⑧苯酚灼伤,酒洗、水洗。安全常识:①酒精或有机物失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灭。②钠、磷着火应用沙土扑灭。③玻璃创伤,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碎片,再用稀双氧水擦洗消毒后敷药包扎。④酸(碱)流桌中、冲、抹;酸(碱)滴桌抹(洗抹);酸(碱)粘肤,冲、涂3%~5%NaHCO3溶液(硼酸);浓硫酸粘肤,抹、冲、涂;酸(碱)入眼,洗眨眼不可揉、送医院。⑤液溴滴在皮肤上,抹、酒洗。⑥汞洒落在地面,纸槽收、撒硫粉、开下扇。⑦磷灼伤,涂CuSO4溶液。⑧苯酚灼伤,酒洗、水洗。
安全操作: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②防暴沸~浓硫酸溶于水或其它稀溶液时,应将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或稀溶液并不断搅拌;加热液体要加碎瓷片(沸石)。③防失火~可燃物一定要远离火源。④防到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应先撤导管后熄灯(连接倒置漏斗)或加装安全瓶。⑤防堵塞~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涌入或使内外气压相等。安全操作: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②防暴沸~浓硫酸溶于水或其它稀溶液时,应将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或稀溶液并不断搅拌;加热液体要加碎瓷片(沸石)。③防失火~可燃物一定要远离火源。④防到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应先撤导管后熄灯(连接倒置漏斗)或加装安全瓶。⑤防堵塞~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涌入或使内外气压相等。
5、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离(过滤、分液、蒸馏)。 提纯(CO中混有CO2—通过足量碱溶液,不能用热碳还原; O2中混有CO2—通过足量Na2O2;Na2CO3粉末中混有NaHCO3—加热;若在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通入过量CO2;CO2、SO2、H2S等气体中混有HCl气体时—通过对应饱和酸式盐溶液在FeCl3溶液里混有FeCl2应通入足量Cl2;甲烷中混有乙烯—应通过足量溴水;Na2SO4溶液里混有Na2SO3—加入足量双氧水;苯中溶有苯酚时—用NaOH溶液,再分液,不能用溴水;在AlCl3溶液中混有FeCl3或MgCl2等时,先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后,向母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再过滤,将得到的沉淀溶于适量盐酸即可)。
常见干燥剂的正确使用 ①浓硫酸:利用它的吸水性,可除去H2、CO2、SO2、CO、NO2、HCl、CH4等气体中的水蒸气。但由于浓硫酸有酸性和强氧化性,不能用来干燥NH3、H2S、HBr、HI等气体。 ②酸性气体干燥剂—P2O5、硅胶:可干燥中性以及酸性的气体。例如H2、CO2、SO2、CO、Cl2、NO2、HCl等气体,但不能用来干燥NH3气体。 ③碱性气体干燥剂—碱石灰、CaO、NaOH:可干燥中性以及碱性的气体。例如H2、CO、N2、O2、 NH3等气体,但不能用来干燥CO2、SO2、H2S、Cl2、NO2、HCl等 气体。 ④中性干燥剂—CaCl2:既能干燥酸性气体又能干燥中性气体。 无水CuSO4吸水率低,不做干燥剂
6、运用化学知识设计和评价一些基本实验 ①氢氧化物的制备:以FeCl3溶液制备Fe(OH)3, 加入足量NaOH溶液,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同理可由CuSO4溶液制得Cu(OH)2。但Al(OH)3具有两性,可利用Al3++3NH3·H2O=Al(OH)3↓+3H2O AlO2-+CO2+2H2O=Al(OH)3↓+HCO3-以及利用双水解反应来制备Al3++3AlO2-+6H2O=4Al(OH)3↓要会评价为什么不用铝盐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以及为什么不用偏铝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备。 ②制备Cu(NO3)2溶液:应以Cu~CuO~Cu(NO3)2为线索进行制备。要会评价为什么不用Cu与稀硝酸或浓硝酸反应制备。同理应以Cu~CuO~CuSO4为线索制备CuSO4溶液,要会评价为什么不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必须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⑴科学性、⑵安全性、⑶可行性、⑷简约性 在具体设计中一定要严密考虑,灵活运用。 例如:设计用氯化铁晶体制备无水FeCl3时,先要制得HCl气体,干燥后通过正在加热的氯化铁晶体在加热装置后面也要有干燥装置,还要考虑HCl尾气的吸收。因为直接加热晶体时,FeCl3溶于结晶水发生水解,水解得到的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干只能得到Fe(OH)3,而HCl气流可抑制水解反应。 要注意重要的化合物的制取:Fe(OH)2 CuSO4 Cu(NO3)2 FeSO4 硝基苯 溴苯 乙酸乙酯 肥皂 7、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平行实验数据“先均后算” 8、能识别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新要求。
化学计算(7个考点) 1、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2、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3、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4、有关化学方程式(过量问题、多步反应、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的计算。 5、有关相对分子质量、最简式、分子式的计算。 6、有关C(H+)、C(OH-)及PH的计算。 7、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没有单独的化学计算试题中将化学计算全部渗透在其它类型的考题中因此,化学计算不但是高考必考点,而且更显得重要,因为,如果计算出问题,可能将导致整个题目不得分。必须熟练掌握以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