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k likes | 1.4k Views
2010 大连软件与信息企业税收政策说明会. 主办单位:大连软件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创业园分会 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大连建元税务师事务所. 会议大纲:. 1 、企业所得税最新法规及实务解析: 2 、增值税及营业税最新法规及实务解析: 3 、个人所得税最新法规及实务解析:. 企业所得税 最新法规解析. 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2010]79 号. 一、关于租金收入确认问题
E N D
2010大连软件与信息企业税收政策说明会 主办单位:大连软件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创业园分会 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大连建元税务师事务所
会议大纲: 1、企业所得税最新法规及实务解析: 2、增值税及营业税最新法规及实务解析: 3、个人所得税最新法规及实务解析:
企业所得税 最新法规解析
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 一、关于租金收入确认问题 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交易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
注意: 营业税计税依据与所得税计税依据不一致 第二十四条 条例第十二条所称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原则)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四、关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计税基础确定问题四、关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计税基础确定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前后对比: 固定资产估价入账及其调整在会计准则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与企业会计准规定的差异之处: 1、在实际投入使用时,没有全额发票的,可以先按照合同规定金额暂估入账计提折旧,但是缓冲期只有12个月,并且发票取得后还要进行纳税调整。 2、取得全额发票后,如果与暂估价格有出入的,税务处理上须进行追溯调整。该项规定很好地体现了税法上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案例:某企业建造一项固定资产,合同预算总造价为200万元,2009年9月投入使用,但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只取得部分发票合计150万元。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5年,保留残值为零。
分析:上述案例中,固定资产由于已投入使用,并且合同预算总造价可以确定,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200万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2009年,可税前计提折旧10万元(200÷5÷12×3),分析:上述案例中,固定资产由于已投入使用,并且合同预算总造价可以确定,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200万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2009年,可税前计提折旧10万元(200÷5÷12×3), 假设一: 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如果2010年度仍未取得剩余发票,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只能确认为取得发票部分150万。
在2010年汇算清缴的时候,首先需要对2009年计提的折旧进行调整,调增2.5万元(10-150÷5÷12×3)。 假设二: 如果至2010年9月份的12个月内又取得30万发票,未取得剩余20万发票,则计税基础调整为180万,调增2009年折旧1万元(10-180÷5÷12×3),之后按计税基础180万继续计提折旧。
六、关于免税收入所对应的费用扣除问题 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注意:严格分清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明确列举了四条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不征税收入:财税[2008]151号 (二)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七、企业筹办期间不计算为亏损年度问题 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执行。
文件衔接: 国税函[2009]98号 九、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 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关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月份起始日的确认原则问题(大国税函〔2007〕1号)1、生产企业开始投料生产之日的月份,即为开始生产、经营月份;关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月份起始日的确认原则问题(大国税函〔2007〕1号)1、生产企业开始投料生产之日的月份,即为开始生产、经营月份; 2、房地产企业应以首次取得房地产开发经营项目之日的月份,为开始生产、经营月份;如其首次取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日期是营业执照签发之前,则应以其营业执照签发之日的月份作为开始生产、经营月份;
3、软件业应以从事软件的设计、程序编制、分析、测试修改、咨询开始之日的月份,即为开始生产、经营月份;4、其他企业或经营单位以取得第一笔收入之日的月份,即为开始生产、经营月份。3、软件业应以从事软件的设计、程序编制、分析、测试修改、咨询开始之日的月份,即为开始生产、经营月份;4、其他企业或经营单位以取得第一笔收入之日的月份,即为开始生产、经营月份。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33号) 一、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本通知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从业人数”按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计算,"资产总额"按企业年初和年末的资产总额平均计算。
小型微利企业预缴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85号小型微利企业预缴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85号 一、上一纳税年度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的资产和从业人数标准 。 预缴时:“利润总额”与15%的乘积,暂填入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内。
三、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2010年纳税年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上一纳税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核实后,认定企业上一纳税年度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得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填报纳税申报表。
四、2010年纳税年度终了后,主管税务机关应核实企业2010年纳税年度是否符合上述小型微利企业规定条件。不符合规定条件、已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计算减免所得税预缴的,在年度汇算清缴时要按照规定补缴。 四、2010年纳税年度终了后,主管税务机关应核实企业2010年纳税年度是否符合上述小型微利企业规定条件。不符合规定条件、已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计算减免所得税预缴的,在年度汇算清缴时要按照规定补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4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49号) 一、因2010年5月31日后出台的个别企业所得税政策,涉及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调整、需要补(退)企业所得税款的少数纳税人,可以在2010年12月31日前自行到税务机关补正申报企业所得税,相应所补企业所得税款不予加收滞纳金。
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政策规定的通知大地税函[2010]39号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政策规定的通知大地税函[2010]39号 一、关于实习生报酬的税前扣除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在合理的范围内准予税前扣除,税前扣除的条件及具体管理办法仍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规定。
链接 :国税发[2007]42号 接收实习生的企业与学生所在学校必须正式签订期限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实习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对未与学校签订实习合作协议或仅签订期限在三年以下实习合作协议的企业,其支付给实习生的报酬,不得列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以非货币形式给实习生支付的报酬,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企业以非货币形式给实习生支付的报酬,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企业或学校必须为每个实习生独立开设银行账户,企业支付给实习生的货币性报酬必须以转账方式支付。 企业因接受学生实习而从国家或学校取得的补贴收入,应并入企业的应税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准备资料 (一)企业与学校签订的实习合作协议书; (二)实习生名册(必须注明实习生身份证号、学生证号及实习合同号); (三)实习生报酬银行转账凭证; (四)为实习生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的缴付凭证。
二、关于核定征收企业的应税收入额确认问题自2009年1月1日起,核定征收企业的应税收入额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规定执行,即应税收入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二、关于核定征收企业的应税收入额确认问题自2009年1月1日起,核定征收企业的应税收入额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规定执行,即应税收入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其中,收入总额为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三、关于不适用核定征收办法的企业范围问题 自2010年1月1日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规定,下列纳税人原则上不得实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 (一)除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外,享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 (二)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机构均在大连的建筑业纳税人除外);
(三)上市公司; (四)小额贷款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等金融企业; (五)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税务、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工程造价、律师、价格鉴证、公证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专利代理、商标代理以及其他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
四、关于支付自然人借款利息的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除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提供相关自然人的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等资料。
衔接: 国税函[2009]777号 一、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债权性投资,是指企业直接或者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支付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 权益性投资,是指企业接受的不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拥有所有权的投资。
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外,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外,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 (一)金融企业,为5:1; (二)其他企业,为2:1。
案例: 某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元,其中有关联方企业的权益性投资1000万元。又向其借款(债权性投资)3000万元,支付利息只能按2∶1的比例确认,只对2000万元发生的利息可以扣除。而且同样按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二、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税法第八条和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二、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税法第八条和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 (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税务机关会要求企业向获取利息的个人取得发票,收取利息的个人需要配合企业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并承担相应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如果企业代为承担这些税款,一般是难以被税务机关同意税前扣除的。税务机关会要求企业向获取利息的个人取得发票,收取利息的个人需要配合企业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并承担相应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如果企业代为承担这些税款,一般是难以被税务机关同意税前扣除的。
利率的确认 同类贷款利率是指一项经济业务 1、既有向金融企业贷款又有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其利率的计算包括基准利率和同期同类贷款浮动利率; 2、没有向金融企业贷款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计算应当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出现上浮的,应当报市局审核确认。 大地税函〔2010〕39号
七、关于企业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的税前扣除问题七、关于企业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的税前扣除问题 根据财税[2009]27号规定:“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 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如果企业仅为部分人员支付上述保险费,则不得税前扣除。
九、关于企业发生的合同违约金、赔偿金收支的税收处理问题九、关于企业发生的合同违约金、赔偿金收支的税收处理问题 企业的违约金、赔偿金收支,原则上在收取款项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在支付款项的年度税前扣除。
十、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收入总额的确认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新办软件企业认定条件中的总收入应当包括:
销售货物收入; • 提供劳务收入; • 转让财产收入; •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利息收入; • 租金收入; •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 接受捐赠收入; • 其他收入(财政性资金除外)
相关文件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大连市地税局关于税前弥补亏损企业报送中介机构经济鉴证证明的通知大地税函〔2010〕22号 自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起,纳税人在规定的亏损弥补期内,发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行为的,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对以前年度准予弥补的亏损额,需要报送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