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 标 准 解 读 杨文芬 2013.12.15

《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 标 准 解 读 杨文芬 2013.12.15. 一、制订背景. 个体防护装备( PPE )是指为使劳动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免受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是作业人员的“保命器材”,是保护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制订背景. 工人防护意识淡薄 生产企业利益至上. 要不要配备 PPE. 个体防护装备种类繁多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复杂. 如何配备 PPE.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含量高、操作维护相对复杂. 配备之后的问题. 一、制订背景.

ned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 标 准 解 读 杨文芬 2013.12.15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标 准 解 读 杨文芬 2013.12.15

  2. 一、制订背景 个体防护装备(PPE)是指为使劳动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免受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是作业人员的“保命器材”,是保护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 一、制订背景 工人防护意识淡薄 生产企业利益至上 要不要配备PPE 个体防护装备种类繁多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复杂 如何配备PPE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含量高、操作维护相对复杂 配备之后的问题

  4. 一、制订背景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自2000年公布实施以来一直作为试行标准,已使用十几年。 为使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具有更好的先进性及合理性,结合我国目前生产作业环境和防护装备现状,制订了GB/T 29510-201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标准,已于今年5月9日发布,并将在2014年2月1日开始实施。

  5.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标准共包含九个部分 1.标准的适用范围; 2.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原则和方法; 6.配备程序; 7.个体防护装备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8.配备要求; 9.管理与培训。 要不要配备 如何配备 配备之后的问题

  6.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与原配备标准相比,新制修订标准中增加了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基本要求、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原则和方法、配备程序、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配备要求、管理与培训等内容,涉及配备程序中所的所有过程,使标准整体内容更充实,框架更清晰。

  7.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一)要不要配备 在标准第四章“基本要求”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对于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总体要求,表述为四个递进层次: “必须配” “不得少配” “要合格管用” “其他需考虑的因素”

  8.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9.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如何配备 在标准中用四个章节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如何辨识危害因素、如何选择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应的配备程序。 1.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原则和方法(第五部分); 2.配备程序(第六部分) ; 3.个体防护装备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第七部分) ; 4.配备要求(第八部分) ;

  10.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如何配备--- 1.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原则和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正确配备个体防护装备的前提与基础,对危害因素有效充分辨识,可以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实现对危害风险的事前控制,以消除或降低其危害程度。

  11.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辨识原则与方法: 总体原则要求:科学、系统、全面; 辨识依据:安全科学理论、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专业知识,结合作业场所、生产工艺、作业环境特点; 危害分析:系统分析并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位置、危害方式、发生的途径及可能后果; 辨识范围: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条件、管理制度、生产工艺,以及其他外围因素,如技术、材料,工艺发生变化,设备损坏、人员误操作等;

  12.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辨识原则与方法: 基本方法:对照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筛查; 专业调查:由专业人员通过调查、测量、检查等方式进行辨识; 辨识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正常工作状态,设备设施的运行,维修和保养,原材料,设备采购,贮存和输送、生产,施工工艺及其它辅助活动。

  13.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如何配备----2. 配备程序 在标准的第6部分给出了配备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六个关键节点或程序: 1.危害因素的辨识; 2.危害因素的评价; 3.危害防护; 4.选择购置个体防护装备; 5.使用培训; 6.后期管理。

  14.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如何配备--- 3. 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在标准的第7部分 根据防护部位的不同将个体防护分为头部、眼面、听力、呼吸、躯干、手部、足部、坠落和皮肤九个类别,并分别例举了典型的防护装备,描述了各典型防护装备的特点、分级、级别性能指标以及参考适用范围。

  15.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在本标准中,在给出各类防护装备的防护特点及参考使用范围的基础上根据所辨识的危害因素、危害形式选择应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同时,还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给出了个体防护装备不同防护级别的防护特性,以便于对于不同危险程度的作业场所选配相应等级的防护装备进行防护。

  16.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如何配备--- 4. 配备要求 配备要求是对基本要求的具体和延伸,侧重于对具体危害形式的防护装备选择配备要求。结合了“个体防护装备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中九个防护类别和某几种特定危害形式,给出了应考虑配备的防护装备,也对“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使用前的功能有效性检查”“使用后的维护、保管、处理”以及“使用期限”作了规定。

  17.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如何配备---- 4. 配备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了危害因素辨识后,可以结合本部分的要求和上部分“个体防护装备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进行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配备。

  18.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三)配备之后的问题 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与使用培训是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防护装备的配备是“硬件”配备,管理与培训则是“软件”配备,在标准的第九部分对“管理与培训”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19. 二、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三)配备之后的问题 在整个防护装备配备的程序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健全管理制度,以保证所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种类齐全、性能合格、发放合理、管理规范;同时,对于作业人员的使用培训也极其重要,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修及维护保养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以保证防护装备的正确选用和有效防护。

  20. 三、从标准看配备 (一)专项资金投入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也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舍得投入专项的资金购置配备个体防护装备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并以此保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1. 三、从标准看配备 (二)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如何对危害因素进行科学、系统、全面地辨识,这就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具有较为专业且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不仅要熟知安全管理、危害防护的知识,还需熟悉本单位生产中的环境条件、工艺技术以及各类防护装备的防护特性、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22. 三、从标准看配备 (三)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规范配备工作的保证和前提,应能覆盖配备程序的全过程,危害因素的辨识要有相应的辨识程序、实施方法;防护装备的选用采购要有选择程序、采购制度和验收制度;防护装备的发放使用要有发放程序和培训制度;后期管理也需要有维护、保存、报废制度。

  23. 三、从标准看配备 (四)严格的个体防护装备验收 防护装备能否起到有效的防护,其性能是否合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性能不合格,无论配得再对再全,培训得再充分,作业人员依然得不到有效的防护。因此,对于防护装备的采购应严格进货管理,查验其生产能力、准入资质、检验报告等证明材料,必要时还应进行抽样检验。

  24. 三、从标准看配备 (五)加强作业人员的使用监督 除了应加强对防护装备使用培训外,还应使作业人员充分了解防护的重要性,并对防护装备的日常使用进行监督,避免出现使用不正确,配而不戴,一次性用品多次使用等情况出现,保证个体防护的实效。

  25. 总结 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使用和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健康的前提。只有了解作业场所存在的伤害因素,掌握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求、方法和途径,熟悉个体防护装备的防护功能、等级、使用场所和使用方法,正确配备个体防护装备,达到相应的防护目的,才能实现有效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6.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