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第三章 欧 洲 欧洲,即欧罗巴洲, Europe, “ 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第一节 欧洲自然地理概论 一、地理位置 1 、海陆位置

第三章 欧 洲 欧洲,即欧罗巴洲, Europe, “ 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第一节 欧洲自然地理概论 一、地理位置 1 、海陆位置 海: 濒临大西洋,受大西洋影响最大。地中海对欧洲的环境有重要影响 ,形成了地中海气候的广泛性,使该地区冬季气温不是太低。 陆: 是欧亚大陆整体中的一个小部分,与亚洲相连,受影响比较深刻。. 欧洲有 44 个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南欧 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欧 洲 欧洲,即欧罗巴洲, Europe, “ 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第一节 欧洲自然地理概论 一、地理位置 1 、海陆位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欧 洲 欧洲,即欧罗巴洲,Europe, “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第一节 欧洲自然地理概论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海:濒临大西洋,受大西洋影响最大。地中海对欧洲的环境有重要影响 ,形成了地中海气候的广泛性,使该地区冬季气温不是太低。 陆:是欧亚大陆整体中的一个小部分,与亚洲相连,受影响比较深刻。

  2. 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3. 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 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

  4. 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 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5. 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 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6. 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 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

  7. 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8. 2、经纬位置 (1)大陆四至: 最南点:伊比利亚半岛 马罗基角(36°N), 最北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诺尔辰角(71°08′N),南北跨35°08′不及亚洲的一半(76°)。 最东点: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 最西点: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罗卡角(9°34′W),东西跨:75°44′,不及亚洲的一半。

  9. (2)洲四至: 南:地中海中克里特岛南部(34°55′N) 北:法兰士约瑟夫地(81°51′N) 南北跨46°56′,是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洲中唯一无热带的洲。 东: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 西:冰岛—比阿格坦加尔角(24°32′W) 东西跨90°42′。 (3)意义: 位置决定了欧洲受大西洋影响,受西风影响显著,温带湿润环境为主。

  10. 二、欧洲自然环境的总特点: 1.是世界上陆地轮廓最破碎的一个洲。 面积1016万km2,占世界6.9%。整个欧洲是欧亚大陆向西伸出的大半岛,而在大半岛上又有许多向西伸出的小半岛,是“复合半岛”。半岛面积:270万km2,占洲面积27%,居世界第一;岛屿面积:75万km2,占洲面积7.5%,半岛和岛屿合占34.5%。 欧洲内陆平均距海的距离较小,平均340 km,(亚洲平均距海780 km)。 边缘海非常多:波罗的海(世界海水最淡的海,含盐度7~8 ‰),北海,爱尔兰海,比斯开湾,马尔马拉海(世界面积最小的海1.1万km2),地中海(250万km2)黑海(42万km2),亚速海(最浅的海,最大深度14 m,平均深度8 m)挪威海、白海、巴伦支海。

  11. 2.世界上最为温凉湿润的洲。 温带:欧洲主体位于温带地区。 海洋性: a.欧洲年均降水量723 mm。 b.干旱区占面积比例10.3%,是世界干旱区比例最小的。 c.大陆度值为38。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面积广,东西延伸75个经度。 气候要素变化小:季节变化小,空间差异小,较均一;要素的极端值较小。

  12. 3、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类型少。 • 高等植物种类6000种,(世界最少,南极洲除外)其中针叶林树种占73.2%,是世界上针叶林占比例最高的洲。欧洲自然带较少,主要有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阔叶林,硬叶林带,(地中海)东南部荒漠带。

  13. 三、地形基本特点: 1、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平均海拔300 m。 海拔小于200 m的面积占全洲的57%;海拔大于1000米的面积占6.5%。 极端值:海拔最高处勃朗峰(各洲中最低,4807 米),海拔最低点:里海低地(-28米),(仅低于澳大利亚-16米) 2、欧洲冰川地貌非常广泛 第四纪冰川影响的面积达650万km2,占65%(与北美洲并列第一)。 第四纪冰川类型:大陆冰川、山地冰川(阿尔卑斯山脉)影响都很大,使欧洲地形更为平坦。

  14. 3、地形分区:中间低,四周高: 中间:东欧、西欧平原,四周:东为乌拉尔山脉,南为阿尔卑斯山脉,北为斯堪的那维亚山脉。 4、分五个地形区:东欧平原区,北欧高地区,中欧断块山地区,中西欧平原区,南欧山地半岛区。

  15. 四、地形分区: 1、东欧平原区 界线: 西南界:黑海北边敖德萨——涅曼河河口 北界:白海一波的尼亚湾 东界:乌拉尔山脉 主要特点: a海拔大部分为170m,面积400万km2(世界上仅次于亚马逊平原)。 b地形结构:不是河流冲积平原,受冰川作用影响,冰川遗留的丘陵较多;北有提曼岭,北乌瓦累丘陵,西有索门丘陵。向南:中俄罗斯丘陵,东:奥勃施丘陵,西南:伏尔加丘陵、耶尔格尼丘陵、瓦尔代丘陵。丘陵之间有洼地。受冰川影响东欧平原南边有黄土分布(冷黄土)。 c、是欧洲古老的核心,属于古老的地盾,较稳定,变化小。

  16. 2、北欧山地区: • (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面积82.5万km2,长850km,宽700km,以山地为主,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居西岸,东坡平缓)形成高原。半岛平均海拔1000m,西海岸破碎,峡湾地貌(受冰川影响形成的狭长海湾,挪威最典型)。 • 峡湾:奥斯陆峡湾长130 km,博肯峡湾(110 km),哈丹格尔峡湾200km),桑格纳峡湾(180km),特隆赫姆峡湾(130km)等等。 • 挪威有15万个岛屿,这超过“万岛之国”——印尼(18108),诺尔兰高原、斯韦兰高原,河流平行,湖泊多(冰川形成)。挪威水电发达,几乎是电力供应的全部,挪威沿海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气温并不低(虽在高纬),用海水直接取暖。 • 成因: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体是加里东构造运动形成。后受冰川影响形成现在地貌特点。

  17. (2)冰岛: 面积:10.3万km2,平均高度600m,现仍有冰盖存在,面积13000km2。占有15%是“冰与火”的世界,气候较冷,冰川有20多个,但冰岛气候并不十分冷。 地热资源丰富,热喷泉有800多个,大部分水温在 80℃以上,最高达130℃,该岛的电力来源于地热,热泉喷高50米;该岛有火山 200多座,由于冰盖覆盖许多火山喷冰。 是热岛而非冷岛,主要因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7月气温长达30℃,首都冷月气温高于北京。许多热带水果(香蕉、菠萝等)都能在这里生长。 成因: 中生代和新生代时形成。主要受火山影响,现仍在形成过程中,有27座活火山。

  18. (3)不列颠群岛:  组成部分:爱尔兰和大不列颠及5500多个小岛。 爱尔兰岛:地形平坦,面积8.4万km2.地形总趋势是碟形,中间低,四周高。 大不列颠岛:面积21.8km2。北部为山地,南部是平原和盆地。

  19. 3、中西欧平原区: 东界:敖德萨一涅曼河口,西界:比利牛斯山脉,南界:200米等高线。以易北河河口向南引线为界,东部为中欧平原(波德平原),以西为西欧平原。 中欧平原北边是沙丘带,向南依次:底碛带、终碛丘陵、低地带(广谷) 西欧平原由四部分组成(从北向南): 荷兰低地(荷兰1/4领土低于海平面。1/3海拔仅1米,其余大部分在10—30m之间现仍在下降,受海水影响大。“围海造田”,人造田占国土1/5)。 巴黎盆地(构造性盆地);卢瓦尔平原;加龙平原。

  20. 4、中欧断块山区: 地形:山地、高原交错分布。 高原: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巴伐利亚高原、沃林高原 山地:施瓦本汝拉山、哈次山、图林根山,黑林山、孚日山(中部河谷(莱茵河)是断裂带,山地为地垒山脉)。 特点: a、以中山为主。 b、受构造运动(阿尔卑斯运动)影响运动差异性明显,大部分山地有地垒山性质。 c、受阿尔卑斯运动影响,地质历史时期升降较大,现在较稳定。

  21. 5.南欧半岛山地区: 北界: 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 (1)阿尔卑斯山脉: 长1200 km,宽135—260km,均海拔3000米,4000米以上山峰有60多座。分为两段:a南端(利古里亚海北边)——博登湖是南北走向,高山所在地有冰川,面积4000 km2;b、博登湖——维也纳,是东西走向,较低,少冰川。对交通影响并不是很大,受冰川影响,形成齿状山脉。 (2)喀尔巴阡山脉: 平均海拔2000米,无现代冰川分布,流水地貌为主,山脉附近大的平原:匈牙利平原(多瑙河中游平原):面积10万km2;瓦拉几亚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面积8万km2。

  22. (3)伊比利亚半岛: 面积:58.4万km2,主体为麦塞他高原,海拔700—800米,东高西低。 里亚斯型海岸(横海岸):由于构造原因形成的峡湾,构造线走向与海岸线垂直。 (4)亚平宁半岛: 面积:14.9万km2,形状:狭长,象高跟靴,熔岩地貌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5)巴尔干半岛: 面积:50万km2,东部有南喀尔巴阡山脉和巴尔干山脉,西部有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现称迪纳拉山脉)和品都斯山脉。岩溶地貌广泛(南斯拉夫喀斯特地区)。 达尔马提亚型海岸:(纵海岸)由于构造原因而形成与海岸线平行的岛屿。

  23. 五、欧洲地形的成因: 1、特点: (1)一块古陆——原始欧罗巴。 (2)扩展方向是向西南。 (3)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大。 2、构造运动: (1)东欧陆台:分为波罗的地盾(斯堪地纳维亚半岛部分) 和俄罗斯地台(东欧平原部分,未直接出露)。两者构成欧洲陆地的基础。 (2)加里东运动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不列颠岛主体,中欧平原,主要向西扩展。

  24. (3) 海西运动影响地区:已经成陆部分的南部,向南扩展,主要地形单元,伊比利亚半岛,东欧平原南部,断块山地; (4)阿尔卑斯运动:影响大,时间为新生代。影响范围:地中海沿岸。

  25. 3、第四纪冰川 (1)影响范围:650万km2,南界北纬51°。 (2)时间:3—4次影响最大。 阿尔卑斯山区冰期 东欧平原冰期 北欧冰期(三) 阿尔卑斯山区冰期: 玉木冰期 Q3—瓦尔代冰期 里斯冰期 Q3—莫斯科冰期、第聂伯冰期 明德冰期 Q2—奥卡冰期 贡兹冰期 第四纪 Q1 多瑙冰期 第三纪

  26. 欧洲发生的大规模冰川对欧洲地貌有重要影响: a.形成冰川地貌,包括冰蚀和冰积地貌。冰蚀地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波的尼亚湾。 b.对欧洲地形起伏的影响:由于冰川活动影响,使欧洲地形非常平坦。 c.形成许多峡湾地貌。 d.形成了众多的湖泊。

  27. 第二节 欧洲气候 一、特点: 1、西风性: (1)欧洲受西风影响的地区:伊比利亚半岛中部——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 以北(大约占欧洲3/4的面积)常年受西风的影响,以南地区半年受西风影响。 (2)与西风有关的气候特点:湿润,冬季多雨,气候温和。

  28. 2、海洋性: (1)雨量:年均723mm(少于南美洲,居第二),欧洲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南斯拉夫的西北狄纳拉山脉的迎风坡,年降水4643mm:最少的地方162.5mm,里海低地的最低处。 (2)气温:最高50℃(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最低芬兰的索丹屈拉-45.6℃,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是莫斯科(夏37℃,冬-42℃),年较差79℃;年较差最小的地方是法国布勒斯特9.5℃(夏15.6℃,冬6.1℃)。 (3)欧洲平均大陆度是38。 (4)气温距平值小。

  29. 3.欧洲气候类型少: 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山地气候。 二、气候成因 1.经纬位置: 温带为主:远离赤道36°N——71°N,决定了其气候热量带的情况(热量带少),西风带,受西风影响强烈,所以为西风性气候(湿润)。 2、海陆位置: 欧洲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大半岛,受西风影响大,海洋性能最大程度发挥。

  30. 3、地形: 平坦,四周高中间低(扩大了西风的影响范围),海湾多(增湿作用),海岸线破碎,半岛多。 4.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最大暖流: ①流量每小时900亿吨,表层水温30℃对欧洲影响深刻。 ②欧洲沿岸带来的热量相当于接收了太阳辐射的1/3至1/2。 ③英、法海年从每米海岸线上多获得的热量相当于6万吨煤燃烧。 ④挪威用暖流取暖。 ⑤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世界最高的纬度分布。

  31. 5、气压与风系 气压场随热量带摆动,形成两个典型气候类型:西欧型,南欧型。 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欧型气候。 冬季西风控制,夏季为地中海气候则形成南欧型气候。 冬季:亚速尔影响小,全欧为西风控制,冬季多雨。 夏季:亚速尔、冰岛低压北移5度,北部为西风控制,南部在亚速尔高压控制下为地中海气候。

  32. 三、气温与降水 1.气温: 冬季1月:最低-20°C,没有形成低温中心,等温线主体以西北东南走向为主。 最高温10°C,无高温中心,南北温差30°C。 0℃等温线:特点:走向曲折,“Z”字形,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西部0℃等温线超过了极圈,东面低是受大陆的影响。使欧洲气候具有海洋性,0℃以上地区增加。 夏7月:温差小,只有20℃ (25℃~5℃),等温线以东北——西南走向为主,无闭合的高温中心,高温值25℃左右;无低温中心,低温值5℃。

  33. 2.降水: 多雨区:多雨中心分散,使降雨空间分布均匀,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海岸;不列颠迎风坡,阿尔卑斯、狄纳拉山脉、黑海的东岸。 少雨区:(1)黑海北边(欧亚大陆内部干旱区的组成部分,是欧洲最低处)(2)极地附近,(3)科拉半岛(背西风带的组成部分,受极地高压影响,是极地少雨干早;(4)诺尔兰高原;(5)伊比利业半岛南端。 分布:东少西多。 年降水季节分布: (1)冬雨区:地中海沿岸。 (2)夏雨区:东欧平原南部。 (3)全年多雨;西欧、北欧。

  34. 四、欧洲主要气候类型区 1、苔原气候区: 面积小,大陆北部沿岸,冰岛的一部分,以夏季节10°等温线为南界。 2、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以冬季0℃等温线为东界,南界为夏季20℃等温线,分布特点:从世界范围来讲跨经度、纬度是最大的,面积也是最大,较独特。 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欧洲夏季温度最高,大都以冬季降水为主,多雨区分布广,具海洋性,但与其它地区相比并非最典型。

  35. 春 夏 秋 年雨量/mm 西欧 27.8 19.8 22 28.8 500—2000 北美 35.5 20.7 12.3 34 1500—2500 新西兰 23.2 27.1 25 24.8 2500—4000 南美 25.8 22.3 24.9 26.6 2000—7000 全球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比较

  36. 3.地中海气候: 范围、面积:是全球面积最小的气候类型,但在欧洲有全球一半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地区。 欧洲地中海气候分布广的原因: a.受全球气候分布规律的影响和控制(30°—40 °N)。 b.地中海的存在(冬季形成低压湖,形成冬季降水;地中海东西跨度有3800km,使亚洲靠近地中海的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地区夏温高(热夏型为主),原因是副热带高压控制强。开普和智利是凉夏型。

  37. 夏温 降水 热月温度 ℃ 所占百分比 夏(%) 冬(%) <2 2-5 5-10 >10 ≥50 50-40 40-30 30-20 地中海 <22 >22 13 87 31.3 43.7 25 24.8 50.2 25 开普 <22 100 66 34 66 34 澳大利亚 <22 >22 78 22 12.5 59.5 28 12.5 67.5 20 智利 <22 100 100 100 加利福尼亚 <22 >22 62 38 100 100 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比较:

  38. 第三节 水文 一、特点: 1、水量恒稳,河网密度大。 (1)水量平衡情况:降水723mm,蒸发404mm,径流深有319mm。径流深:亚洲:293mm,北美287mm。 (2)径流总量:3210km3,占全球7%。 (3)河网密度大,河流多,但缺乏大河流,长于1000km的河流仅23条,亚洲85条。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3350km),欧洲无流区比例占3.8%(世界最小)。

  39. (4)径流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河流类型:(根据汛期出现季节) 东欧型:以雪水补给占80%,春汛。 北欧型:短小,以雪水补给为主,春汛。 西欧型:常年多,汛期出现在秋冬。 南欧型(地中海型):冬汛。 山地型(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冰川补给,夏汛(气温升高)。 混合型:上、中、下游处于不同气候带,所以汛期也不同,如多瑙河。

  40. 2、分水岭结构。 (1)北冰洋流域:乌拉尔山脉向西——北乌瓦尔丘陵向西——别格耶湖向北——白海附近——曼塞耳基亚丘陵——诺尔辰角。 面积占欧洲面积的12.5%。 (2)内陆流域:西界:别格耶湖——奥涅加湖——瓦尔代丘陵——中俄罗斯丘陵——奥卡顿平原——伏尔加丘陵向南——列宁运河向南——期塔夫罗波尔高原——高加索山脉。 面积占19.5%。

  41. (3)大西洋流域:面积占68%。 瓦尔代丘陵——明斯克——波列西耶平原——运河——沃林高原——喀尔巴阡山脉——苏台德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博登湖以南)——伯尔尼——罗讷河以西——比利牛斯山——坎塔布连山脉(埃布罗河以西)——安达卢西亚山脉——马罗基角。一线以南为地中海一黑海流域,以北、西为大西洋流域。

  42. 3、利用多。 (1)运河多:有约38条运河(亚洲5条,非洲3条,北美洲12条,南美1条),可通航的有28条,(亚洲1条,北美4条,非洲1条)。 欧洲“五海通航”:黑海、亚速海、里海、白海、波罗的海五海。 (2)通航里程长: 落差小,大部分河段可以通行,莱茵河66%的河段可以通行,塞纳河80%,多瑙河91%。 原因:落差小,水量恒稳,季节变化小。

  43. (3)水电、水坝设施多。 瑞典60.9%是水电,瑞士69.5%是水电。 水电发电量: 亚洲:347×1012瓦小时 北美洲:6.42×1012 南美洲:281×1012 非洲:49×1012 欧洲:453×1012瓦小时(不包括原苏联部分的217×1012瓦小时) 大洋洲:39×1012瓦小时 4、多国际性河流 多瑙河流域范围内有13个国家,干流径8个国家:德国、奥地利,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等。

  44. 二、伏尔加河: 1、长度3350km是欧洲最长河,但在各洲最长河中是最短的,流域面积:136万km2,占欧洲面积的19.5%,是世界最长的内陆河(注入里海)。 2、特征: (1)河床比降小。河源地海拔228m,河口段海拔-28m(里海低地),落差256m,是一条平原性河流,河道宽,流速小,河口流量8000m3/秒。 (2)水系结构:树枝状水系。 (3)以雨水和雪水补给为主,春季的融雪水所占比例大55%。 (4)有季节性的冰冻时期,冰期90—140天(由南向北增加)。 (5)利用充分,水库多。

  45. 三、湖泊 1、数量多、面积小。 (1)总面积13.65万km2(包括水库),最大的是拉多加湖(1.81万km2),面积1000万km2以上的湖泊的总面积,亚洲58.1万km2,欧洲5.2万万km2,北美洲43.7万km2。 (2)湖泊大部分以外流湖为主,缺乏内流湖泊。 (3)走向大部分是西北——东南向,(受冰川影响)。 2、冰川成因为主,人工湖泊多(水库多)。 “千湖之国”——芬兰,6万个湖泊,湖区面积占1/5。 3、分布:北多南少。

  46. 四、地中海: 1、概念: (1)陆间海至少两块大陆之间的海。 (2)真正的地中海是北美洲的五大湖。 (3)内海:三面为陆地所围,一面与海洋相连。 (4)边缘海:三面为海,一面为陆,外面有岛屿环绕。 陆间海:欧洲地中海、亚洲的南海、马来群岛之间的海、非洲的红海、美洲的加勒比海。

  47. 2、地中海:东西长3800km。 特点: (1)含盐度高38‰。 (2)平均温度高(冬>13.35℃,夏20℃)对欧洲气候影响大。 (3)水源:河水占5%,雨水21%,外海注入74%(74%中:来自大西洋的占96%,来自黑海的占4%,来自大西洋的每年流入175万m3/s,流出168万m3/s,剩7万m3/s)。 (4)洋流:表面为反时针。125m以下是流出。125m以上流入。 (5)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6)海洋荒漠化问题。

  48. 第四节 生物界与自然带 一、植物界特点: 1、种类较少。高等植物种类少,仅6000种。除南极洲外,欧洲最少。高大乔木欧洲有200种(世界最少)。 2、欧洲针叶林占优势。总面积633百万公倾,与欧洲总面积73.2%(北美洲针叶林面积占全洲面积的63%)。针叶林中的特有属多,50—100种(亚洲特有属仅12种)。 3、森林资源丰富,保护区多。 欧洲森林覆盖率平均29%。北欧60%,芬兰70%,东欧51%,西欧30%,地中海沿岸地区20%以下。欧洲森林资源量占世界的1/4,主要在东欧和北欧。欧洲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有103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自然遗传地,主要湿地),亚洲有859个自然保护区。欧洲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311万公倾。

  49. 4、分布——以纬向分布为主。 (1)温带类型为主:针叶林、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 (2)纬向分布。 二、植物界形成原因: 1、气候因素:温带,使种类少,针叶林多,纬向分布,景观简单,均一。 2、冰川因素,冰川避难所少,仅半个即巴尔干——黑海避难所(土耳其),使欧洲植物物种少。 3、地形因素:影响分布,呈纬向分布。 4、面积较小,种类少。

  50. 三、动物界特点: 1、种类少。无脊椎动物20000种,鸟类580种,爬行、两栖类110种,野生哺乳动物120种。 2、缺乏大型特有动物。 3、欧洲动物的乡土性弱(特有动物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