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25 Views
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 风湿科疑难病例讨论 2012 年 6 月 7 日. 病例摘要. 患者,男, 65 岁; 对称性多关节肿痛 1.5 年,面色发黄 6 月。 2012-5-29 入院;. 病例摘要. 2011年初 多关节肿痛 双手PIPJ、MCPJ、双腕、双肘、双踝、双足 跖 趾关节; 晨僵,持续1-2小时后缓解 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对症治疗,具体不详。. 病例摘要. 2011-10 面色发黄 活动后气促 心悸 乏力 发热 T>39℃,伴咳嗽、气促 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 血液科 :
E N D
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风湿科疑难病例讨论2012年6月7日
病例摘要 • 患者,男,65岁; • 对称性多关节肿痛1.5年,面色发黄6月。 • 2012-5-29入院;
病例摘要 • 2011年初 多关节肿痛 双手PIPJ、MCPJ、双腕、双肘、双踝、双足跖趾关节; 晨僵,持续1-2小时后缓解 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对症治疗,具体不详。
病例摘要 • 2011-10 面色发黄 活动后气促 心悸 乏力 发热 T>39℃,伴咳嗽、气促 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查血常规示WBC 2.97*109/L,HGB69g/L,PLT2.97*109/L; 骨穿检查示骨髓增生低下,铁利用差,血小板少; 拟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肺部感染”
病例摘要 • 抗感染 • 输血、对症支持 • 强的松 10mg Bid • 十一酸睾丸酮 1粒,Tid 症状改善,病情好转出院。
病例摘要 • 2012年5月初 多关节肿痛症状加重,来诊。
病例摘要 • 既往史:无特殊 • 个人史:无偏食。无其他特殊。 • 家族史:无特殊
病例摘要 体温36.4℃ 脉搏80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02/65mmHg 贫血貌; 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贫血貌,口腔黏膜完整,无血泡、溃疡;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活动正常,各棘突无压痛;
病例摘要 右手第2、3、5 PIPJ肿胀,压痛阳性; 双手2、3 MCPJP肿胀,压痛(+); 右腕关节尺侧远端可见膨大,掌屈、背伸略有受限; 双肘关节伸直受限; 双肩、双膝、双踝、双足趾趾关节未见肿胀。 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 尿常规 • 便常规及潜血 阴性
辅助检查 • ESR及CRP • 肌酶
辅助检查 • 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基本正常 • 免疫球蛋白:正常;C4:0.51g/L↑; C3正常; • 凝血系列:D-二聚体>5250ng/ml; • 肝炎抗原抗体系列+HIV+抗TP:均阴性; • 糖化血红蛋白:9.1% • 肿瘤标志物:铁蛋白532.9ng/ml;
辅助检查 • 贫血系列:铁蛋白538.3ng/ml,叶酸3.32ng/ml,维生素B12389pg/ml,促红细胞生成素629mUI/ml • 网织红细胞 5.6%; • 血小板抗体:IgG 1.3% (<2%); • IgA 1.4% (<2%); • IgM 11% (<2%); • CD41 91.8 (>90%); • 溶血系列:蔗糖溶血试验阴性; 直接抗人球蛋白IgG 阴性; 直接抗人球蛋白 C3d 阴性;
辅助检查 • 胸片:双下肺间质性改变; • 胸部CT:1. 气管之主动脉弓上水平右后壁增厚,双肺间质 性改变。 • 2.纵隔内及双侧腋窝内多发小淋巴结。 • 3.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走形区钙化斑块。
辅助检查 • 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不偏,心电图正常; • 腹部彩超:未见异常。 • 骨盆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 • 双手X线片:右手尺骨小头及桡骨关节面硬化; 尺骨小头关节面可见小囊状骨质透亮区; 左手头骨关节面下可见小囊状骨质透亮区; 双手部分掌骨指骨关节面可见小囊状骨质透亮区; 右手第三掌指关节间隙变窄; 骨质改变符合风湿性关节炎。
辅助检查 • RAs:RF1550IU/ml; 抗CCP 1177.33RU/ml; AKA 1:40 ANA1:100均质型 • 抗ENAs:(-); • 抗α-胞衬蛋白:(-);
辅助检查 • 骨穿(2011-10-11)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G:E=2.03:1 • 铁利用差 • 粒系早幼粒以下阶段可见,晚幼粒比例偏高; • 红系早幼粒以下阶段可见,比例正常; • 淋巴系统未见异常; • 全片可见颗粒7个,血小板少; • 铁染色外铁(+++),内铁(+)13%;
辅助检查 • 骨髓活检(2012-10-14) • 骨髓造血组织增生,部分区域可见少量纤维细胞 • 造血组织容量:42% VOL/L • 骨小梁间区:粒系各阶段细胞可见,前体细胞可见,分布未见明显异常;红系各阶段可见,以中晚粒为主;巨核细胞可见,0-1个/HP;部分区域可见少量纤维增生。
辅助检查 • 骨穿(2012-6-5):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G:E=1.86:1 • 粒、红两质增生 • 巨核细胞全片共见21个,其中颗粒13个, 产板2个,裸核巨核6个,各型可见
病例特点总结 • 中老年男性,病程大于6周; • 多关节肿痛; • 手关节炎; • 对称性关节炎; • 晨僵,大于1小时; • 炎性指标升高 • 类风湿因子及抗CCP、AKA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 关节X线提示关节面囊性变及关节面狭窄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明确
治疗方案 • 泼尼松 10mg 2/日 • 白芍总苷 0.6 3/日 • 硫唑嘌呤 50mg 1/日 • 十一酸睾丸酮 1粒 3/日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分类标准 • 受累关节数分值 (0~5分) • 1 中大关节 0 • 2~10 中大关节 1 • 1~3 小关节 2 • 4~10 小关节 3 • >10 至少一个为小关节 5 • 血清学抗体检测 (0~3分) • RF或抗CCP均阴性 0 • RF或抗CCP至少一项低滴度阳性2 • RF或抗CCP至少一项高滴度阳性3 • 滑膜炎持续时间 (0~1分) • <6周 0 • ≧6周 1 • 急性期反应物 (0~1分) • CRP或ESR均正常 0 • CRP或ESR增高 1 分值>6分 RA诊断成立
病例特点分析 • 血液系统受累原因? 曾有白细胞下降 目前多次查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低;
疑问 •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血液系统? • 费尔蒂综合征? • 合并血液系统疾患? • 因血小板较低,治疗上该如何选择?
贫血 急性贫血 慢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增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 •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AA PCAA MDS(病态造 血、高增殖、高凋亡) 红细胞生成 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 (骨髓基质、基质 减少性贫血 细胞、细胞因子)慢性病贫血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 失血性贫血 出凝血性疾病 (ITP、血友病、肝脏疾病) 非出凝血性疾病(外伤、结核、支扩)
无出凝血疾病 • 无长期慢性感染; • 溶血性贫血不支持; 血管内溶血 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血管外溶血 血清胆红素、尿胆原正常、抗人球蛋白阳性; • 骨髓造血活跃;AA,PCAA不支持; • 造血原料缺乏? 摄入正常;维生素B12及铁正常; 叶酸低,巨幼细胞性贫血,不相符合 慢性病贫血
RA引起的贫血的特点 • RA引起的贫血中约3/4系慢性病性贫血,1/4对铁剂治疗有效; • 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使用甲氨蝶呤可掩盖缺铁;特别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同时伴有慢性胃肠道失血的患者,通过增加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掩盖缺铁; • 血沉增高与血红蛋白浓度呈反比; • 与单纯的缺铁性贫血相比,RA的血清铁蛋白浓度明显升高;
RA引起的贫血的特点 • 慢性病贫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较高,而RA患者对促红素的反应下降。 • 随着RA的病情控制,无效造血被纠正。 • 免疫介导的红细胞生成障碍在RA中极为罕见。
慢性病程; • 处于病情活动期; • 平素无挑食; • 贫血,呈现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MCV、MCH、MCHC均正常); • 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 • 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多数RA伴贫血者EPO明显升高,EPO升高与HGB及血沉相关)。 • 随着病情改善后血红蛋白有所升高; 支持慢性病贫血
RA引起血小板增多 • 机制不明 • 活动期RA滑膜细胞大量增生,产生大量致炎性因子; • 一些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的增殖与成熟有促进作用。 • 患者血小板低,血小板抗体阳性。
Felty综合征 • Felty首先描述了 慢性关节炎、脾大、粒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三联征; • 皮肤色素沉着、下肢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症状; • 通常有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 • Felty综合征常常出现血管炎及其他关节外并发症 • 诊断 具有类风湿关节炎、脾大及粒细胞减少三个主征,再结合其他免疫检查即可确定诊断; • 诊断中必备条件为粒细胞减少,但脾大并不是必备条件;
反复查白细胞正常; • 脾脏无肿大 主要条件不符 不能诊断为Felty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病史 三系血细胞减少相应症状;化疗/放射线、化学毒物接触史;MDS/AML家族史及其他病史 • 体检 贫血、出血、感染体征,部分脾脏肿大 • 外周血计数及涂片检查 含网织红细胞计数 • 血清铁蛋白、VitB12、FA水平 • Epo水平 尽量在输血前查 • 骨髓涂片 形态、铁染色、有核红细胞PAS、髓系细胞POX检查 • 骨髓活检 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 • 骨髓流式细胞术检查 MDS免疫表型 • 骨髓细胞遗传学分析 • 基因检测 怀疑MDS/MPN者查JAK2突变、PDGFRα/β基因重排等 • 排除反应性病态造血 酒精中毒、HIV感染、巨幼贫、PNH、LGL,溶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肿瘤,药物、化疗、生长因子等
MDS诊断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和一个确定标准 • 一、必要条件 1 持续(≥6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红细胞(Hb<110g/L);中性粒细胞(ANC<1.5×10^9/L);血小板(BPC<100×10^9/L) 2 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患 • 二、确定标准 1 病态造血:骨髓涂片红细胞系、中性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中任一系至少达10%; 2环状铁粒幼细胞占有核红细胞比例≥15% 3 原始细胞:骨髓涂片中达5~19% 4 染色体异常 • 三、辅助标准(用于符合必要标准,未达确定标准,临床呈典型MDS表现者) 1 流式细胞术显示骨髓细胞表型异常,提示红细胞系或/和髓系存在单克隆细胞群 2 单克隆细胞群存在明确的分子学标志:HUMARA(人类雄激素受体)分析,基因芯片谱型或点突变(如RAS突变) 3 骨髓或/和循环中祖细胞的CFU集落(±集簇)形成显著和持久减少
请血液科会诊 • 考虑骨髓表现与MDS的骨髓表现不相符合,无病态造血; • 可行骨髓活检及Fish检测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