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k likes | 2.05k Views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 1. 概述 2. 基本原理 3. AAS 仪器及其组成 4.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5.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第一节 概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现代分析化学中一种重要的 元素 测定方法。. 当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测量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E N D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1. 概述 2. 基本原理 3. AAS仪器及其组成 4.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5.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第一节 概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现代分析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元素测定方法。
当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测量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当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测量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1802年,发现原子吸收现象;1955年,Australia 物理学家A. Walsh将该现象应用于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测几十种金属元素和一些类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领域。在研究微量元素和疾病的关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AAS特点: 1)灵敏度高:火焰原子法,10-6级,有时可达10-9级;石墨炉可达10-9——10-14级。 2)准确度高 3)干扰小,选择性极好; 4)分析速度快 5)试样用量少 6)测定范围广,可测70 种元素。
不足: 多元素同时测定有困难; 对非金属及难熔元素的测定尚有困难 对复杂样品分析干扰也较严重;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的重现性较差。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特定数目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每种原子有多种不同能量的运动状态,不同的运动状态对应不同的能级,其中最稳定的状态称为基态。当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时,将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特定数目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每种原子有多种不同能量的运动状态,不同的运动状态对应不同的能级,其中最稳定的状态称为基态。当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时,将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原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激发态不稳定,可发射出相同频率的辐射回到基态,由此而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发射光谱(emission spectrum)。
原子光谱的特点: 1. E=hv 2. E=1~20eV,UV—Vis 3. 线光谱 4. 吸收光谱只产生在基态到第一激发态或有限激发态的跃迁,谱线简单。
5. 不同元素原子结构不同,E不同,原子吸收光谱不同,各元素原子吸收光谱之间的干扰少。
原子有多种激发态,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当电子从第一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则发射相同频率的光,产生的发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resonance line)。
由于原子结构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所需能量不同,因此各种元素的共振线不同,是元素的特征谱线。由于原子结构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所需能量不同,因此各种元素的共振线不同,是元素的特征谱线。
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谱线强度最强,是该元素所有谱线中最灵敏的,常作为分析线。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振线就是元素的灵敏线。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谱线强度最强,是该元素所有谱线中最灵敏的,常作为分析线。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振线就是元素的灵敏线。
二、谱线轮廓 理论上讲原子光谱应是线状光谱,但实际上无论是原子发射线还是原子吸收线都不是理想的几何线,而是具有一定的宽度,称为谱线轮廓(line profile)。
I0 I0 K0 0 0 0 (b) (a) (c) 图3-3 谱线轮廓 (a)发射线轮廓 (b)吸收线轮廓 (c)吸收系数轮廓 原子光谱的谱线轮廓呈峰形,即谱线强度随频率或波长不同而改变,如图
谱线轮廓常以为中心频率0(或中心波长0)和半宽度来表征。中心频率0是指最大发射强度I0或最大吸收强度K0所对应的频率,半宽度则为最大发射强度1/2 I0或最大吸收强度一半K0/2 处谱线轮廓上两点之间的频率差。
三、谱线变宽因素(Line broadening) 1. 自然变宽: 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其大小为 (K 为激发态寿命或电子在高能级上停留的时间,10-7-10-8 s)
原子在基态和激发态的寿命是有限的。电子在基态停留的时间长,在激发态则很短。由海森堡测不准(Uncertainty principle)原理,这种情况将导致激发态能量具有不确定的量,该不确定量使谱线具有一定的宽度N (10-5 nm),即自然宽度。 该宽度比光谱仪本身产生的宽度要小得多,只有极高分辨率的仪器才能测出,故可忽略不计。
(0+D) 光子观测 (0-D) 光子观测 2. Doppler变宽:它与相对于观察者的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有关。又称热变宽。 Doppler变宽 与谱线波长,相对原子质量和温度有关, 多在10-3 nm数量级
3. 碰撞变宽 在一定蒸汽压力下,粒子之间相互碰撞引起的变宽,称为碰撞变宽(Collisional broadening)。它是由于碰撞使激发态寿命变短所致。外加压力越大,浓度越大,变宽越显著。
可分为:a)Lorentz 变宽:待测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分子(异种粒子)之间的碰撞。变宽在10-3nm。 b)Holtzmark 变宽:待测原子之间的碰撞,又称共振变宽;但由于 AAS 分析时,待测物浓度很低,该变宽可勿略。
4. 场致变宽(field broadening): 包括Stark变宽(电场)和Zeeman 变宽(磁场) 在场致(外加场、带电粒子形成)的场作用下,电子能级进一步发生分裂(谱线的超精细结构)而导致的变宽效应,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场变宽不是主要变宽)。
四、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系数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原子所产生的吸收值应包括原子蒸气所吸收的全部能量,即吸收线所包括的全部面积,称为积分吸收(integrated absorption),即 1. 积分吸收
式中,e为电子电荷;m为电子质量;f为振子强度,为受到激发的每个原子的平均电子数,与吸收几率成正比。式中,e为电子电荷;m为电子质量;f为振子强度,为受到激发的每个原子的平均电子数,与吸收几率成正比。
此式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积分吸收”只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而与频率及产生吸收线的轮廓无关。只要测得积分吸收值,即可求出基态原子数或浓度。因此 AAS 法是一种不需要标准比较的绝对分析方法!
但积分吸收的测定非常困难。因为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只有0.01~0.05 nm。要分辨如此宽度的谱线,现代仪器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用连续光谱作光源,所产生的吸收值将是微不足道的,仪器也不可能提供如此高的信噪比!
尽管原子吸收现象早在18世纪就被发现,但一直未用于分析。直到1955年,Walsh 提出以“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吸收”。积分吸收难于测量的困难得以间接地解决。
2. 峰值吸收 1955年,Walsh指出,在温度不太高时,当发射线和吸收线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
发射线 吸收线 I 0 峰值吸收的测量 即采用“锐线光源”,发射线半宽度远远小于吸收线的谱线。
当e a时,发射线很窄,发射线的轮廓可认为是一个矩形,则在发射线的范围内各波长的吸收系数近似相等,即K=K0,因此可以“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采用峰值吸收法测量吸收值。
当一束特征谱线通过原子蒸气吸收层时,峰值吸收系数K0与蒸气中的基态原子数,即当一束特征谱线通过原子蒸气吸收层时,峰值吸收系数K0与蒸气中的基态原子数,即 当用锐线光源作原子吸收测定时,所得A与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3. 基态原子数与总原子数的关系 待测元素在进行原子化时,其中必有一部分原子吸收了较多的能量而处于激发态,据热力学原理,当在一定温度下处于热力学平衡时,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服从 Boltzmann 分配定律:
可见,Nj/N0 的大小主要与“波长” 及“温度”有关。即:a)当温度保持不变时:激发能(h)小或波长大,Nj/N0则大,即波长长的原子处于激发态的数目多;但在AAS中,波长不超过 600 nm,换句话说,激发能对 Nj/N0 的影响有限!b)温度增加,则 Nj/N0 大,即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增加;且Nj/N0随温度T增加而呈指数增加。
尽管原子的激发电位和温度 T使 Nj/N0 值有数量级的变化,但Nj/N0值本身都很小。或者说,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远远小于处于基态的原子数!实际工作中,T通常小于3000 K、波长小于 600 nm,故对大多数元素来说Nj/N0均小于1%,Nj与N0相比可忽略不计,N0可认为就是原子总数。
当一束频率为,强度为 I0 的共振辐射通过厚度为 l 的原子蒸汽时,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使该入射光的光强降低为 I , h 原子蒸汽 l I I0
根据吸收定律得 由于N0∝c,l在一定的仪器中是确定的,所以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类型很多,其基本结构相同,主要由光源、原子化系统(类似于吸收池)、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显示系统五部分组成。
一、光源 AAS的光源的作用是发射待测元素特征谱线。为了实现峰值吸收的测量,要求:a)锐线;b)强度大,背景小;c)操作方便,寿命长。
组成: 阳极(吸气金属)、空心圆筒形(使待测原子集中)阴极(W+待测元素)、低压惰性气体(谱线简单、背景小)。
工作过程: 高压直流电(300V)---阴极电子---撞击隋性原子---电离(二次电子维持放电)---正离子---轰击阴击---待测原子溅射----聚集空心阴极内被激发----待测元素特征共振发射线。
影响谱线性质之因素: 电流、充气种类及压力。 电流越大,光强越大,但过大则谱线变宽且强度不稳定;充入低压惰性气体可防止与元素反应并减小碰撞变宽。
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锐线光源? 答:低压-原子密度低,Lorentz Broadening小;小电流-温度低Doppler Broadening 小,故产生锐线光源!
二、原子化系统 原子化系统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为基态原子蒸气,使其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产生吸收,相当于UV—Vis的吸收池。
原子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元素测定的灵敏度。其稳定性和重现性,又影响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原子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元素测定的灵敏度。其稳定性和重现性,又影响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原子化法有火焰原子化法、无火焰原子化法和化学原子化法。原子化法有火焰原子化法、无火焰原子化法和化学原子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