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788 Views
心脏瓣膜病. valvular heart disease. 教学目标. 本病概念、病因、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并发症 及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并制订护理计划 理解本病的健康指导. 风湿热. 全身结缔组织免疫性疾病 乙型 A 族溶血性链球菌 主要表现: 心脏炎 游走性关节炎 皮肤环形红斑 皮下结节 舞蹈病. 心脏瓣膜病. 定义:是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粘液样变性、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膜口狭窄和 / 或关闭不全。 临床上 最常见为 风湿热所致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E N D
心脏瓣膜病 valvular heart disease
教学目标 • 本病概念、病因、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 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并制订护理计划 • 理解本病的健康指导
风湿热 • 全身结缔组织免疫性疾病 • 乙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 • 主要表现: • 心脏炎 • 游走性关节炎 • 皮肤环形红斑 • 皮下结节 • 舞蹈病
心脏瓣膜病 • 定义:是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粘液样变性、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 临床上最常见为风湿热所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 最常受累为二尖瓣 • 风湿活动:慢性瓣膜病变基础上 活动性风湿炎症的反复发作
心脏瓣膜病 • 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 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 • 三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 肺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诊断、治疗要点
隔膜型:瓣膜交界处粘连和/或瓣膜本身增厚但瓣膜尚有一定的弹性能自由活动隔膜型:瓣膜交界处粘连和/或瓣膜本身增厚但瓣膜尚有一定的弹性能自由活动 漏斗型:瓣膜极度增厚 腱索、乳头肌粘连缩短 瓣膜活动显著受限 瓣口呈“鱼口”状,常伴二闭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二尖瓣狭窄 正常:4-6cm2 轻度:>1.5cm2 中度: 1~1.5 cm2 重度: <1 cm2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二尖瓣狭窄 过程: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左房代偿期: 左房扩张肥厚 无症状 <2cm2 左房衰竭 肺淤血 左房失代偿期: <1.5cm2 右心受累期: 肺动脉高压、右室肥厚 右心衰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二狭主要累及左心房和右心室 • 易发生房颤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 并发症 • 左心衰 • 呼吸困难 • 咯血 • 咳嗽、声嘶 • 右心衰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二尖瓣面容、心前区隆起 • 症状 • 体征 • 并发症 震颤 梨形心 心尖区隆隆样DM 心尖区S1亢进 开瓣音 Graham Steell杂音 P2亢进、分裂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 并发症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 并发症 • 房颤: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 • 右心衰: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 血栓栓塞:脑栓塞 • 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 • 急性肺水肿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X线:梨形心、肺淤血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X线:梨形心、肺淤血 • 心电图:双峰P
二尖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X线:梨形心、肺淤血 • 心电图:双峰P • 心超:“城墙样” (最敏感、最可靠)
二尖瓣狭窄 • 病史:病因诊断 • 体检:心尖区有隆隆样DM(鉴别Austin-Flint杂音) • 辅检:X线或ECG示左心房增大 心超可确诊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
二尖瓣狭窄 • 减轻心脏负荷,保护心功能 • 抗凝、抗血小板 • 球囊扩张术、二尖瓣分离术 • 人工瓣膜置换术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 • 治疗
二尖瓣关闭不全 • 风心病为国内最常见病因 • 常与二狭同时存在亦可单独存在 • 分为急性和慢性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要累及左心房、左心室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二尖瓣关闭不全 • 取决于返流的严重程度及进展速度 • 急性: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 • 慢性:心输出量减少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 并发症
二尖瓣关闭不全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 脉搏细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区全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 心尖部S1减弱 P2亢进或分裂
二尖瓣关闭不全 •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较高 • 栓塞较少见 • 心衰出现较晚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 并发症
二尖瓣关闭不全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X线:左房、左室大 • 心电图: • 心超:彩色返流
主动脉瓣狭窄 主要累及左心室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主动脉瓣狭窄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 并发症 劳力性呼吸困难、晕厥、顽固性心绞痛 主动脉瓣区粗糙而响亮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要累及左心室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主闭→舒张期返流 DBp↓ 冠脉血供↓ 左心室双重受血 CO↑、SBp↑ 左心室扩大、离心性肥厚 耗氧量增加 心肌缺血 左心衰 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 并发症 左心衰和肺淤血 • 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哈气样杂音 周围血管征
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28岁,农民。因“反复心悸、胸闷、夜间 不能平卧三年,加重伴发热半月” 入院。患者3年前因 劳累后出现心悸、胸闷、夜间不能平卧,每夜阵发性气 急发作2~3次,每次持续半小时,曾去当地医院求诊, 诊断为“心脏病”。经医治后(用药不明),症状缓解。 以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常以感冒、劳累为诱因。半月 前出现咽痛、咳嗽、咳脓性痰,并有发热,心悸、胸闷 明显,夜间不能平卧,整日呈坐位。无胸痛、晕厥及抽 搐,无明显关节痛、咽痛等病史。
病例分析 入院时体检:T38.7℃,P108次/分,R28次/分, BP140/50mmHg。神志清,精神软,消瘦。端坐位,口 唇发绀。全身无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无出血点,浅 表淋巴结无肿大。无突眼,巩膜无黄染,甲状腺Ιº肿 大,无震颤及血管杂音,颈静脉充盈,肝颈返流征阳 性。两肺下部可闻及湿性啰音,以右侧明显,心尖搏 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无明显震颤;心尖区可闻 及3/6级吹风样SM,向腋下传导,及隆隆样DM,主动脉 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DM;心率108次/分,律 齐;S1亢进,P2亢进;腹平软,肝肋下1cm,脾肋下 1.5cm,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病例分析 • 辅助检查: • 血象:Hb68g/L,WBC12×109/L,N0.82, • 尿常规RBC++,管型未见 • 大便常规正常,隐血试验阴性 • 血沉:76mm/h,抗“O”:833u,CRP:阳性。 • EKG:窦性心动过速、左房左室肥大,心肌损害 • X线胸片:两肺门阴影增浓,后前位普大心,右前斜位食道压迹明显。右肺下野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提示肺炎
病例分析 • 住院经过:患者入院后给予低盐饮食,西地兰、狄 高辛、双氢克脲噻、氯化钾、消心痛、强的松、青霉 素80万uBid等治疗半月后,体温有所下降。X线胸片: 右肺下野炎症阴影吸收。但症状仍无改善,气促明 显,呈端坐位。心衰未能纠正。 • 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 与风湿活动或合并感染有关 •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栓塞
病例分析 • 护理措施: 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2、休息与活动:根据有无风湿活动和并发症 3、病情观察:如体温的观察 4、对症护理:高热的护理 5、用药护理:苄星青霉素、阿司匹林、华法林 6、避免诱因: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纠正心律失常,避免劳累、情绪激动 7、心力衰竭的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呼吸困难、乏力、食欲减退、少尿等,检查有无肺部湿啰音、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