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193 Views
虛假的優越感 ( false sense of superiority ). 「虛假的優越感」之意涵. 阿德勒提出的「優越感」,是「自卑感」相對應的概念。自卑感會使個人採取行動和努力來改善目前的處境,來爭取優越感,但是有些人爭取優越感的動作卻是朝向生活中無用的一問題也依舊存在,自卑感仍然會日漸累積,逐漸形成很大的壓力。 例如有些人以努力準備考試獲取好成績,來追求優越感。但如果是以考試作弊的方式來獲取亮麗的成績,自我陶醉在虛假的成就感中,此虛假的陶醉即「虛假的優越感」。. 以「虛假的優越感」來輔導兒童.
E N D
「虛假的優越感」之意涵 • 阿德勒提出的「優越感」,是「自卑感」相對應的概念。自卑感會使個人採取行動和努力來改善目前的處境,來爭取優越感,但是有些人爭取優越感的動作卻是朝向生活中無用的一問題也依舊存在,自卑感仍然會日漸累積,逐漸形成很大的壓力。 • 例如有些人以努力準備考試獲取好成績,來追求優越感。但如果是以考試作弊的方式來獲取亮麗的成績,自我陶醉在虛假的成就感中,此虛假的陶醉即「虛假的優越感」。
以「虛假的優越感」來輔導兒童 • 當兒童無法獲得自己有價值和被重視的感覺,就無法滿足優越感,此時兒童會為自己設立一個虛構的目標,來驅逐痛苦的自卑感,滿足虛假的優越感,兒童大部份的問題行為是為了追求虛構目標而產生的因應方法。 • 例如偷竊的孩子以偷竊來疏解內心的自卑感,來獲得自己可以贏過成人,能讓大人生氣或挫折,使他們暫時脫離自卑感,滿足於虛假優越感之中。
以「虛假的優越感」來輔導兒童 • 當遇到孩子產生問題行為時,老師和家長可以先瞭解孩子的「虛假優越感」為何,幫助其追求優越感的方向,朝往生活中有用的一面,以適當的方式獲取其優越感。進而擁有自我的價質感,改善原本不適應的問題行為。
參考資料 • 1.Alfred Alder (1987). 自卑與超越(黃光國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32) • 2.曾端真(2007)。兒童行為的瞭解與輔導---阿德勒心理治療學派的觀點,國民教育月刊,48(1),28-35。
教育wiki連結 • 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虛假的優越感(_false_sense_of_superiority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