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53 Views
2011 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第二部分: 主观题 解答方法探讨( 之一 ) 图表式 题目的解答探究. 浙江省严州中学新校区政治组:唐立娟. 一、回望高考,命题特点. 2010 年:选择题(北京卷 33 、 35 ;广东卷 24 、山东卷 19 、福建卷 28 、天津卷 4 )非选择题(安徽卷 37 、上海卷 36 、山东卷 28 、江苏卷 34 、浙江卷 41 ) 2009 年:选择题( 6 道);非选择题( 10 道) 2008 年:选择题( 4 道);非选择题( 11 道) 2007 年:湖南卷 39 题( 32 分) 2006 年:湖南卷 38 题( 32 分).
E N D
2011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第二部分: 主观题解答方法探讨(之一) 图表式题目的解答探究 浙江省严州中学新校区政治组:唐立娟
一、回望高考,命题特点 • 2010年:选择题(北京卷33、35;广东卷24、山东卷19、福建卷28、天津卷4)非选择题(安徽卷37、上海卷36、山东卷28、江苏卷34、浙江卷41) • 2009年:选择题(6道);非选择题(10道) • 2008年: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11道) • 2007年:湖南卷39题(32分) • 2006年:湖南卷38题(32分)
一、回望高考,命题特点 1.试题取材:材料主要是当年国内经济热点和教材经济生活知识重点的结合,2010年上海高考是一题政治生活。 2.情境创设:经济生活试题一般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图表来反映经济现象,说明经济生活原理;探讨经济现象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考察目标:图表材料题的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4.问题设置:一般采用一题多问;设问精巧,角度灵活多变,设问相关又不相同,设问往往呈现递进关系。
二、案例分析,探索规律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信息?(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12分)
(一)解题步骤: 1、审图表的设问。 2、审图表数据和材料。 3、答案组织。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信息?(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12分) 一定范围——选择什么知识解答 经济生活 加大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 二定中心(主题)——围绕什么问题展开 三定方向——问题的方向是哪个“W” 是什么 为什么 四定主体——是谁 省政府 五定要求——限制条件 结合上述材料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思考1】怎样准确又全面地看图? 三读 ①标题: ②横轴与纵轴表示内容: ③图的数据“类型”及变化情况: 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 横轴,年份;纵轴, 数据 GDP和财政收入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经济现象小结:(1)图表1:05年到09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但财政收入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GDP。说明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分配结构欠合理。 【思考2】怎样准确又全面地进行比较: 三比 ①纵比:现在与过去、未来比较(趋势)。 GDP:18000-21000-25000-30000----35000 持续快速增长 财政收入:1000-1500-2000-3000---4500 ②横比:数据之间进行比较 GDP大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比GDP大 ③综合比:横比与纵比的归纳 GDP与财政收入趋势同向,幅度反之
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表的经济现象小结】 图表2:07年到09年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 说明江苏省重视民生的改善。 【思考3】对“表”中的数据比较 三比 ①纵比:现在与过去、未来比较。 07年到09年,江苏省的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也在不断增长 变化趋势 ②横比:数据之间进行比较 07到09年,在财政总支出增长的情况下,教育支出增长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多。 差距 综合比: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都属于民生领域投入的增多,表明省政府注重民生问题解决。 ③ 关系
经济现象小结:(1)图表1:05年到09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但财政收入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GDP。说明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分配结构欠合理。经济现象小结:(1)图表1:05年到09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但财政收入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GDP。说明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分配结构欠合理。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表的经济现象小结:图表2:07年到09年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 说明江苏省重视民生的改善。 【思考4】图表1和图表2之间有什么关系?图表与教材和时政知识的联系在哪里? 参考答案:图表1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 【思考5】图表一般有几种情况的关系? 因果关系、对比关系、并列关系、总分关系 表1与表二是因果关系。图表和教材的联系:在经济的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 组织答案的语言格式:时间+地点+现象(1、2、3.。。。。)+说明或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12分)(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12分) 江苏省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 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 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同探讨,总结规律: 1、三看图表,全面获取信息 解答图表题的“三个三” (1)看标题,明方向; (2)看数据,明内容; (3)看注文,明扩展。 2、三重比较,描述有关现象 (1)纵向比,看变化; (2)横向比,看差异; (3)综合比,看关系。 3、三位一体,准确组织答案 (1)是什么,现象到本质; (2)为什么,书本到时政; (3)怎么办,问题到对策。
三、尝试练习,熟悉方法 表1:2010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 用经济常识回答: 图1: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 (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原因)(3分) (2)分析说明图1、表1之间的相互关系。(5分) (3)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调整属于宏观调控的哪种手段?针对图1现状,我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请列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用经济常识回答: 图1: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 (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原因) (1)图1反映出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上升趋势,9月-11月上升幅度较大。(3分)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自然灾害造成的供求失衡;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大;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不法商贩的炒作等等
用经济常识回答: 图1: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 (3)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调整属于宏观调控的哪种手段?针对图1现状,我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请列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表1:2010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 (3)货币政策的手段。(2分)举例要针对通货膨胀的现象,举出两个例子并作一定的说明。(4分) (2)分析说明图1、表1之间的相互关系。 (2)图1反映出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而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为了稳定物价,国家采取了表2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使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从而减少流通市场上货币流通量,投资和消费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起到抑制物价上涨的作用。因此,图1和表1之间是有着因果的联系的。(5分)
来源: 财政 收入 影响 因素 税利债费 国家的 收入 分配 作 用 关系 经济建设支出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财政 支出 财政的收和支 反映出政府的政策 资源合理配置 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发展 水平分配政策 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生活保障
价值(成本) 其它因素? 货币价值 影响价格的因素 宏观调控 供求关系 市场垄断 市场投机 通胀或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