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8-5 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8-5 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组合变形 —— 实际构件由外力所引起的变形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如压力框架、烟囱、传动轴、有吊车的立柱。. 叠加原理 —— 如果内力、应力、变形等与外力成线性关系,则在小变形条件下,复杂受力情况下组合变形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等力学响应可以分成几个基本变形单独受力情况下相应力学响应的叠加,且与各单独受力的加载次序无关。. 前提条件:

roy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8-5 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8-5 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2. §8-1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组合变形——实际构件由外力所引起的变形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如压力框架、烟囱、传动轴、有吊车的立柱。 叠加原理——如果内力、应力、变形等与外力成线性关系,则在小变形条件下,复杂受力情况下组合变形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等力学响应可以分成几个基本变形单独受力情况下相应力学响应的叠加,且与各单独受力的加载次序无关。 前提条件: ①线弹性材料,加载在弹性范围内,即服从胡克定律; ②必须是小变形,保证能按构件初始形状或尺寸进行分解与叠加计算,且能保证与加载次序无关。

  3.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压弯组合变形

  4.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拉弯组合变形

  5.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6. P R x x P P P Mz y y z z My My 一、拉(压)弯组合变形:杆件同时受横向力和轴向力的 作用而产生的变形。

  7. x P Mz y z My 二、应力分析: My MZ P

  8. 三、中性轴方程 对于偏心拉压问题 z y 四、危险点 (距中性轴最远的点)

  9. 例8-2-1具有切槽的正方形木杆,受力如图。求:例8-2-1具有切槽的正方形木杆,受力如图。求: (1)m-m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σt 和最大压应力σc; (2)此σt是截面削弱前的σt值的几倍?

  10. 解:(1)

  11. 例8-2-2已知: 许用拉应力 试设计立柱直径d。 解:将力P向立柱轴线简化,立柱承受拉伸和弯曲两种基本变形,任意横截面上的轴力和弯矩为:

  12. 横截面上与 对应的拉应力均匀分布, 横截面上与 M 对应的弯曲正应力按线性分布, 两种应力叠加后应满足强度条件:

  13. 例8-2-3图a所示起重机的最大吊重F=12kN,许用应力 ,试为横梁AB选择合适的工字钢。 解:根据横梁AB的受力图,由平衡方程可得: 做弯矩图和轴力图,危险截面为C点左侧截面。 注意:求工字钢截面几何尺寸时,因为A、W不可能同时获得,所以不能同时考虑弯矩与轴力条件,可先按弯曲强度条件试算,再按弯压组合进行强度校核。

  14. 按弯曲强度条件可得: 查型钢表,可选用16号钢, ,按弯压组合强度条件,可知C点左侧截面下边缘各点压应力最大: 说明所选工字钢合适。

  15. y P P z yC 20 20 100 N M P P 例8-2-4图示钢板受力P=100kN,试求最大正应力;若将缺口移至板宽的中央,且使最大正应力保持不变,则挖空宽度为多少? 解:内力分析如图 坐标如图,挖孔处的形心

  16. y P z yC 20 20 100 N M P 应力分析如图 孔移至板中间时

  17. 例8-2-5图示一夹具。在夹紧零件时,夹具受到的外力为P=2kN。已知: 外力作用线与夹具竖杆轴线间的距离为e=60mm,竖杆横截面的尺寸为b=10mm,h=22mm,材料的许用应力[σ]=170MPa。试校核此夹具竖杆的强度。 解: 竖杆的危险点在横截面的内侧边缘处。危险点处的正应力为: 强度条件满足,所以竖杆在强度上是安全的。

  18. P P 500 z yc y c h 例8-2-6图示压力机,最大压力P=1400kN,机架用铸铁作成,许用拉应力[sL]=35MPa,许用压应力[sy]=140MPa,试校核该压力机立柱部分的强度。立柱截面的几何性质如下:yc=200mm,h=700mm,A=1.8×105mm2,Iz=8.0×109mm4。

  19. 解:由图可见,载荷P偏离立柱轴线,其偏心距为:解:由图可见,载荷P偏离立柱轴线,其偏心距为: e=yc+500=200+500=700mm。 最大组合正应力发生在截面内、外侧边缘a、b处,其值分别为 可见,立柱符合强度要求。

  20. e sa N=P N=P M=Pe sa' sN M=Pe P a b c P P sb sb' 500 y2 yc z yc y c h

  21.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偏心拉伸或偏心压缩是指外力的作用线与直杆的轴线平行但不重合的情况。

  22. x P z zP A y e O yP P z D1 Mz =PyP B My=PzP z zP A ay yP y O y az O D2

  23. —直线方程 3.中性轴方程: ①利用中性轴处的正应力为零,得中性轴方程y0=f(z0)为: ②中性轴在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1)ay、az分别与yP、zP符号相反,故中性轴与偏心压力P的作用点位于截面形心的两侧。 2)中性轴将截面分成两个区,压力P所在区受压,另一区受拉。在截面周边上,D1和D2两点切线平行于中性轴,它们是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应力取极值。

  24. 截面核心 z 中性轴 可求 P 力的一个作用点 y 五、(偏心拉、压问题的)截面核心: 压力作用区域。 当压力作用在此区域内时,横截面上无拉应力。 ay 已知 ay, az后 , az

  25. P d P P 200 200 200 200 300 P M 例8-3-1图示不等截面与等截面杆,受力P=350kN,试分别求出两柱内的绝对值最大正应力。 解:两柱均为压应力 图(1) 图(2)

  26.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27. A B 作弯矩图和扭矩图,可知危险截面为固定端截面:

  28. 危险截面上的1点和2点有最大弯曲正应力和最大扭转切应力:危险截面上的1点和2点有最大弯曲正应力和最大扭转切应力: 围绕1点取单元体,可见1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其三个主应力为:

  29. (3) 对于圆轴有 (4) 由第三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 (1) 由第四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 (2) 将(3)代入(1)、(2)式得:

  30. 例8-4-1图a所示钢制实心圆轴其两个齿轮上作用有切向力和径向力,齿轮C 的节圆(齿轮上传递切向力的点构成的圆)直径dC=400 mm,齿轮D的节圆直径dD=200 mm。已知许用应力 [s ]=100 MPa。试按第四强度理论求轴的直径。

  31. 解: 1. 作该传动轴的受力图(图b),并作弯矩图-Mz图和My图(图c, d)及扭矩图--T 图(图e)。

  32. 2. 由于圆截面的任何形心轴均为形心主惯性轴,且惯性矩相同,故可将同一截面上的弯矩Mz和My按矢量相加。 例如,B截面上的弯矩MzB和MyB(图f)按矢量相加所得的总弯矩MB(图g)为:

  33. 由Mz图和My图可知,B截面上的总弯矩最大,并且由扭矩图可见B截面上的扭矩与CD段其它横截面上相同,TB=-1000 N·m,于是判定横截面B为危险截面。

  34. 3. 根据MB和TB按第四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即 亦即 于是得

  35. 例8-4-2传动轴左端的轮子由电机带动,传入的扭转力偶矩Me=300N.m。两轴承中间的齿轮半径R=200mm,径向啮合力F1=1400N,轴的材料许用应力〔σ〕=100MPa。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d。例8-4-2传动轴左端的轮子由电机带动,传入的扭转力偶矩Me=300N.m。两轴承中间的齿轮半径R=200mm,径向啮合力F1=1400N,轴的材料许用应力〔σ〕=100MPa。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d。 解:(1)受力分析,作计算简图

  36. (2)作内力图 危险截面E 左处

  37. (2)作内力图 危险截面E 左处 (3)由强度条件设计d

  38. §8-5 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39. Any question ?

  40. 祝大家学习愉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