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3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马野青 ma _ yeqing@sina 2008 、 5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马野青 ma _ yeqing@sina.com 2008 、 5. 本讲座主要内容 序言 制度竞争的含义及其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国内制度环境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国际制度环境及其应对 —— WTO 规则及其运用. 序 言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 含义与区别. 经济全球化: 我国经济 国际化的背景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含义: 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 内容: 市场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服务的全球化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马野青 ma _ yeqing@sina 2008 、 5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马野青 ma_yeqing@sina.com 2008、5

  2. 本讲座主要内容 • 序言 • 制度竞争的含义及其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 •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国内制度环境 •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国际制度环境及其应对 ——WTO规则及其运用

  3. 序 言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 含义与区别

  4. 经济全球化: 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背景 •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 • 经济全球化含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 • 内容:市场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服务的全球化 • 结果: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效率提高,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1980s:经济外向化 背景: 经济全球化 1990s:经济国际化 要素分工,环节分工,片段化生产,模块化生产 非价格竞争、服务竞争

  5. 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精辟论述 •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论述: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 沃尔夫冈.豪格对马克思的评价: “仿佛马克思当年有一架时间机器,可以让他飞到当代,描述今天发生的事情。对于和马克思同时代的人来说,这些肯定是很难想像的。”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看待当今世界? 德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

  6. 经济国际化 • 含义 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地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通过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跨境双向交流,寻找发展机遇,促进本国(地区)的经济发展。 • 表现:商品贸易国际化,产业国际化,服务贸易国际化 强调从本国出发,融入经济全球化

  7. 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差异 • 两者都是更加高级的经济开放阶段: 相对于外向型经济,都强调商品和要素的双向流动 • 差异:观察角度、经济活动主体与承担角色的不同 • 国际化 以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主体是国家 从一国(地区)出发,以自我为主体,对本国(地区)经济加以调整,既适应国际市场与规则,又不断使国际市场与规则为我所用。 重视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开放与保护的平衡 “正常的国际化意味着在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对外部的开放与交流间的平衡。” (——诺基亚公司前总裁奥利拉 ) 为维护自身利益,对WTO,既要熟悉规则,更要熟悉例外 WTO规则的特点:非惩罚性,违规措施只是“就此打住”

  8. 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差异 • 经济全球化 主体是产业、企业:所谓全球化产业、全球化企业 没有“全球化国家” 全球化中,各个国家的产业、企业融入、适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英]邓宁:“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 (邓宁:《全球化经济若干反论之调和》,《国际贸易问题》,1996、3) 全球化中的产业、企业是被动适应: 技术与成本竞争使跨国公司不得不实行生产全球化 竞争力低的产业和企业、劳动者将蒙受痛苦

  9. 反全球化声浪——全世界无产者难以联合 1999年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期间的抗议浪潮

  10. 小资料: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 发达国家农业长期依赖关税保护而生存: 世界平均:农产品关税比工业制品高5倍。 美国:平均关税不到2%,但对从最穷国家进口的蔬菜、果汁、花生等农产品征收40%到100%以上的高关税。 其他一些国家:对某些农产品征收的关税高达1000%。 •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一直居高不下

  11.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 美国的农业贷款价格和大豆补贴 •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 WTO 2006年7月24日报告:2005年各成员方政府对农业的补贴达30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欧盟的一头奶牛每天得到2.2美元的补贴,而世上最穷的12亿人每人每天的开支还不到此数 (我国还有3000万人每天生活开支不足一美元) • 富国占人口比例很小的农民以及占全球贸易不到1%、竞争力低的农产品贸易对当今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12.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中美国逆风而行 • 仅在1996—2000年5年间,美国联邦政府就向农民实际支付了616亿美元现金。 • 1999年和2000年的支付额均超过了200亿美元。 • 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案,计划2002—2111年十年间向农业提供1900亿美元(年均190亿美元)的巨额补贴。 富国农民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反对者——

  13. 富国农民影响多哈谈判进程。原因: 他们依赖保护,经济上相对弱势,但政治影响力借助选票而绝对强大,反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 法国农民为什么反对自由化: 作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大受益者的法国,2003年,约13.1万法国农民共得到73.8亿欧元补贴。 法国农民经常被诗意地描述为“田园守望者”,成为一支难以抵挡的游说群体。 美国文章《法国为什么爱农民》:“在一个有着倾向于制造冲突的社会文化的国家里,农民是所有游说团体中最坚定的一支,有时候甚至是暴力的一支。” 按当时汇价,折合人民币46.6万元/人 我国农民的利益?

  14. 法国农民反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自由贸易的障碍:法国农民 将拖拉机从巴黎开到布鲁塞 尔,抗议欧盟削减农业补贴 烂苹果: 法国农民抗议苹果进口

  15. 法国农民与高卢雄鸡

  16.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损益 负责任的政府该如何做? • 对有竞争力的产业:追求贸易自由化 • 对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适度保护 为本国产业和企业 参与经济全球化、 为本国经济国际化 创造有利的制度环 境 含义?陈飞翔:3个80%

  17. 第一部分 制度竞争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 ——基本理论

  18. 对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竞争的一般看法 • 一般观点——侧重微观: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一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其国际贸易分工地位和贸易利益的获得。 • 该观点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经济活动及国际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在市场“看不见的手”作用下,企业这只“看得见的手”也影响到国家的竞争优势,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主要强调微观与中观层面。(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只是辅助因素) 十七大报告:要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产品、企业、产业是 国家竞争优势的载体

  19.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企业作为国际竞争主体的现实基础——

  20. 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主体 • 目前有6.7万家,85万分支机构,掌管全球1/3的生产,80%的FDI,2/3的国际贸易,80%的技术转让 • 通用:年营业额超过巴基斯坦等中等发展国,作为经济实体,参与国家排名,列第47位,它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达60亿美元 • 美国《财富》(2004年7月26日): 全球500强的收入达到14.9万亿美元 沃尔玛的全球收入达2630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3.5亿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 • 政府:辅助因素。在国际竞争中,主要被界定为“保护” ,充当“守夜人” ,缺乏本身独立的主体地位

  21. 经济全球化中现实的国际竞争: 包含宏观层面的制度竞争 • 现实的国际竞争是多维度的竞争 微观层次的企业效率竞争和宏观层次的政府间的制度竞争构成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 企业总是在具体的制度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国际竞争的背后隐含着制度的竞争。 • 制度竞争的实质

  22. 制度竞争的实质: 制度竞争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博弈,其核心是通过制度竞争和制度交流,取得制度优势: 一方面总结原先制度的优秀因素,选择能够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使本国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能处于优势的制度 (诱致性制度变迁) 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学习,优化制度设计,引进先进制度,降低制度安排的成本,提高制度实施效率,加速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变迁)。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本质的差异 制度差异,发展中国家先进制度的缺乏 (刘易斯:为什么先进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往往是经济发展的“孤岛”?) • 制度作为一种产品,政府是其主要供给者,通过先进制度的供给,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获取制度的潜在收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从这层意义上,制度是一种生产要素 • 先进制度供给的收益 —— 市场制度的缺失。

  23. 先进制度供给的收益 • 宏观层次:有效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如各种法律规范)将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提高交易积极性,降低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如知识产权) (科斯:1937《企业的性质》与交易成本理论 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微观层次:解决激励和约束两大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问题。 (产权界定:科斯定理一,科斯定理二) • 开展制度竞争、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也是国际竞争的直接主体 • 经济全球化下,制度竞争的特殊意义—— 企业边界(适度规模): 企业行政成本=交易成本

  24. 经济全球化下制度竞争的特殊意义 •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跨国公司为利益最大化而在全球配置资源 • 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都希望在高效率、低不确定性的制度环境中配置资源。 • 在要素流动性日益增强、要素分工下,要素通过跨国流动可以进行制度选择。 • 微观主体的制度选择行为迫使一国政府寻求建立制度优势

  25.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制度竞争的三重含义 • 国家(地区)间选择规则或规则体系的竞争 竞争过程往往伴随制度体系效率的提高,以制度优势促进社会资本积累,刺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等的投资形成,加强对参与国际竞争的个人、企业的创新激励,同时形成相应的约束体系,规制经济主体行为,减少摩擦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 通过制度竞争形成制度优势,加强对全球可流动资源的吸引和利用,促进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的有效结合。(苏州工业园区) • 在国际经济交易规则或共同规范建立的博弈过程中进行竞争 加强自身的谈判能力、影响力和适应能力,减少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26. 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要求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竞争,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吸引国外先进要素流入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要求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竞争,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吸引国外先进要素流入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27. Freedom House对经济制度变量进行评价的标准 ,有3组9指标: 一为经济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产权的保护程度(PR)、法律规范程度 (Reg)等]; 二是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贸易政策(TP)、货币政策(MP)、外资政策(FI)、工资政策(WP)等]; 三是经济自由化程度[主要有政府干预(GI)、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BF)、黑色市场交易(BM)等]。 • 潘向东等对制度在我国经济国际化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28. 潘向东等对制度实证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 一国经济制度安排与该国贸易流量之间相关性显著; • 一国经济制度安排和贸易流量对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显著; • 对一国贸易流量影响作用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是一国的贸易政策:一国的贸易政策越趋于市场化,该国的贸易流量越大; • 对一国高技术产品影响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产权保护程度:一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该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 潘向东等在《经济制度安排、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29. 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国内制度环境

  30.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 我国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体制转型实质上就是参与国际制度竞争、实施制度变迁的过程。 • 实证分析结果: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6%。 • 中国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其效能的提高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IMD:2002—2007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与政府效能竞争力(序数位)

  31. 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 总体竞争力水平的四大构成要素 (1)经济运行。 包括国家和地区内经济实力和国际化程度。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力量和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程度的整体评估; (2)政府效能。 指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对竞争力的有利程度; (3)企业效率。 指企业在管理、盈利、创新和应变等方面的表现; (4)基础设施。 指软、硬基础设施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程度。 • 关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争议:WEF Vs IMD

  32. 世界经济论坛(WEF)关于中国竞争力的排名 IMD中国排名 年度WEF中国排名 29 2003 44 24 2004 46 31 2005 48 19 2006 54 (台湾13) 15(台湾18)2007 34 (台湾14) 2008 • WEF: 中国竞争力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新技术参与度较低 原因?

  33. 两份竞争力报告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IMD: • 对一国或地区竞争力的排位,通过“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4大类323项指标综合量化分析得出。 • 评估结果2/3以相关数据为依据,其余1/3依据每年对相关国家中高层经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 WEF ——

  34. 两份竞争力报告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WEF: • 根据各国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公布的硬数据和对企业高级主管进行的意见调查结果,另有109个合作研究机构参与,对全球经济体竞争力进行排名。 硬数据:以“成长竞争力指数”和“商业竞争力指数”两个大类数据为主,包括贸易与投资的开放程度、政府的作用、金融、基础结构、技术、管理、人力及公共机构等 企业家调查:02—03年报告调查了全球4800多名工商界人士 • WEF认为其报告最具权威性。 • 因其对经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占比达2/3,“硬数据指标”比重1/3,因而遭到诟病。

  35. 中国经济国际化中的国内制度环境 成就: • 法律、规章的日益健全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北师大钟伟等:70%) • 政府效能提升 • 引资政策的完善 《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 我国连续12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引投资首位,吸引投资已从原来单纯的政策优势转向综合国力优势,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极大改善。 吸收FDI潜力指数从1990年的第41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32位。 中国国内制度环境供给的问题——

  36. 中国国内制度环境供给的问题 • 对青藏高原雪豹照片的怀疑? • 对西双版纳印支虎远红外照片的 • 怀疑? • 湖南平阳华南虎录像造假事件 • “周老虎”照片迟迟不予鉴定 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 • 契约执行架构:诚信保障不足 (周老虎及由此引发的对嫦娥一号卫星照片真假的怀疑说明的问题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 •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信息的出口转内销) • 权力制衡:有效性不足 • 新闻自由:监督不力 “德拉库拉原理”(the Dracula principle): 问题一旦曝光就会消失(见光死) • 产权问题

  37. 中国国内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陈志武:中国在契约执行架构、信息提供架构、权力制衡架构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 在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下,竞争远非简单的劳动力竞争。特别是在服务贸易、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竞争主要是制度竞争,看谁更能够为服务贸易、为金融证券交易方提供更好的契约执行架构和信息架构: 谁能够在这两方面做得更好,就可更多地从事经济附加值更高的工作,经济增长质量更好。 为何近年西方的不少机构投资者对印度投资的热情高于中国:他们认为印度拥有民主、法治、新闻自由等各方面的制度保证,不确定性小,对印度的经济增长一点也不用担心。

  38. 中国国内制度环境供给的问题 • 为何服务业、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制度环境具有更高要求: 跟制造业不一样,服务交易的内容是无形的,流动性强,安全性要求高。要发展更高端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证券业、智慧产业,需要相应的法治架构和信息架构。 • 中国已有基于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为国外提供制造业和其他相关行业服务,生产内容和收益分配相对简单,相对于服务业,对制度架构要求不高。 •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如果中国不在契约执行架构、信息提供架构、权力制衡架构等方面做进一步调整,完善制度环境,那么中国要在服务业方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将非常困难。 • 案例:中印两国的证券业与制度环境——

  39. 案例:中印两国的证券业与制度环境 • 印度的金融证券业状况 印度股票市场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市值占GDP的80%,远远高于中国,其资产和财产的股票化、证券化程度是中国的8倍(2007年10月最新资料: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市值占GDP的38%) 。 印度的银行体系: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47000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私营)。此外,还有1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75%都是外资或私营。 资产与金融证券化使得印度配置和调动资源、利用现有资产和财富发展经济的能力比中国强得多 • 中国的股市: 相对于印度而言,还不健全,行政安排影响大。

  40. 中印两国的证券业与制度环境 • 印度金融证券业相对发达的原因 有一个由可靠的、独立的第三方,即政府、媒体、诚信环境所提供的制度架构的支持。 • 中国应该重视制度建设 使软的制度架构能够像印度和美国那样更有利于市场交易,让人们在更可靠的契约执行架构、交易执行架构之下,勇于市场交易。 • GDP不能充分反映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 有关制度竞争的一个著名的争论:林毅夫 Vs 杨小凯——

  41. 林毅夫 Vs 杨小凯 • 中国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是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 • 林毅夫(台湾政治大学MBA,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科,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克拉克经济学奖获得者,北京大学CCER主任,世界银行主管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三要素:资本、技术、劳动 发挥比较优势“小步快跑,后发优势”

  42. 林毅夫: “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在每一期生产当中创造最多的剩余,实现最高的积累? 关键在于每一期生产都要充分利用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也就是当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中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稀缺时,必须进入到能够更多地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少利用昂贵资本的产业,并采用能够用廉价的劳动力替代昂贵的资本的技术。 (续下页)

  43. 处于中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就应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是进入到一些资本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劳动力使用比较多的产业区段……处于中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就应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是进入到一些资本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劳动力使用比较多的产业区段…… 这些产业或区段合乎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国外市场中就有最大的竞争力,可以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最高的利润,获得最大的剩余。而且因为资本投入小,资本的回报率会最高,一方面剩余最大,另一方面资金的回报率最高,这样愿意在剩余当中用来作为积累的积极性会最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也会最快。”

  44. 林毅夫对中国贫富分化 与新农村运动的看法 • 中国贫富分化: 不是富人太多,而是穷人太穷 如何解决? 发挥比较优势,解决穷人的出路 • 新农村运动: 不是造房子,而是农村工业化 如何工业化? 发挥比较优势,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

  45. 昆山发挥比较优势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 到2007年,累计吸纳外资295亿美元,实际到帐12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5家在昆投资53家企业 • 2007年,昆山的电脑整机产量达4000万台;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1/3,数码相机产量占全球数码相机产量的1/8。此外,具有1000万台手机、1000万台显示器、48万张显示面板的生产能力。 • 2007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00亿元(地方86亿) ,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进出口总额520亿美元。 • 昆山以全国万分之一土地、万分之五人口,集聚了全国千分之十七到帐外资,实现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四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GDP。

  46. 苏州发挥比较优势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 2007年,人均GDP 9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2亿(上交国家1000多亿,上交省200多亿,加上发生在苏州的关税等中央税收,苏州07年的财政总收入达到1900多亿) • 进出口总额2130亿美元 • 实际到帐外资73亿美元,超过上海的70亿美元 • 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仅次于上海 • 制度优势: 执行型改革 嫁接型改革 (园区经验) 探索型改革 (昆山之路) 案例: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建立当时到昆山加工的高新技术产品没有45天走不出去,因此想办法办出口加工区(一开始王荣炳副省长、中央部委不同意;后来通过私人关系找到李岚清,李作批示;持李批示,江苏出具文件;再到中央,8部委会商,特区办牵头;机构改革,特区办撤销;宣炳龙通过顾秀莲打招呼,自己持文件花1年多时间找8部委会商;历尽千辛万苦。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思想解放、制度创新的过程)

  47. 昆山开发区宣炳龙老主任有关制度创新的观点 • 科学: 今天讲昨天总是不科学的,但昨天做的时候总是科学的 • 思想解放: 解放思想才敢于创新 大部分人有意见,说明有新意;90%赞成,说明没新意 机会每时每刻在产生,解放思想是一贯的 江苏民营企业一半是外省的,说明江苏思想不够解放 • 思想解放解放再解放,创新创新再创新,经济发展发展再发展 案例:江苏服务业管理制度的滞后:在昆山生产的电脑,都到国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列发票。原因:税收上海15%,江苏24%,因此,要解放思想,将在昆山生产的产品吸引到昆山开发票。 • 思想解放一定要不断有新东西:一个地方每5年要营造一个好的概念 宣自己是宁波人 林毅夫与杨小凯的争论:杨小凯之后发劣势——

  48. 林毅夫 Vs 杨小凯 • 杨小凯(著名华裔经济学家,澳洲社科院院士,澳莫纳什大学经济系教授,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誉为“当今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最有希望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人经济学家。1967年中学时因发表《中国向何处去》一文入狱10年。1978年出狱后,恰逢恢复高考,直接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取为实习研究员,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 ) • 2000年4月,在北京作了关于《后发劣势》的演讲,引发和林毅夫的争论。这场高水平争论让更多人理解了技术模仿和制度创新的深层内涵。 • 杨小凯认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处于制度的后发劣势

  49. 后发劣势 • 经济学家沃森提出: 英文“Curse To the Late Comer”—“对后来者的诅咒” • 涵义: 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 一是模仿制度; 二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 • 为什么叫“诅咒”——

  50. 为什么叫“诅咒”: 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 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 但是,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 中外案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