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P( x , y )

一、圓的標準式. 1. 圓的意義: 平面上與定點 ( 圓心 ) 的距離是定值 ( 半徑 ) 的. 所有點所成的圖形稱為 圓 。. 2. 圓的標準式: 以 Q( h  k ) 為圓心, r 為半徑的圓方程式為. ( x  h ) 2 + ( y  k ) 2 = r 2 。. y. 證明: 若 P ( x  y ) 是圓 C 上任意一點,. P( x , y ). r. r. r. r. r. r. r. r. Q( h , k ). r. r. 因此圓上的點 P ( x  y ) 都滿足方程式. r. r.

sh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P( x , y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圓的標準式 1. 圓的意義:平面上與定點(圓心)的距離是定值(半徑)的 所有點所成的圖形稱為圓。 2. 圓的標準式:以 Q(h k)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方程式為 (xh)2 + (yk)2 = r2。 y 證明:若 P(x y)是圓 C上任意一點, P(x, y) r r r r r r r r Q(h, k) r r 因此圓上的點 P(x y)都滿足方程式 r r (xh)2 + (yk)2 = r2。 x O 反之,若點 A(x1  y1)滿足方程式 (xh)2 + (yk)2 = r2。 = r。 即所有滿足方程式的點 A到 Q的距離都等於r。 因此, (xh)2 + (yk)2 = r2即為圓 C的方程式。 本段結束 稱之為圓 C的標準式。

  2. 3. 範例:(1) 求圓心為點 (2, 3),半徑為 4 的圓方程式。 (2) 設圓 C:(x3)2 + (y+1)2 = 1,求與圓 C 有相同的圓心 且面積為圓 C 面積 2 倍的圓方程式。 (x  2)2 + [y  (3)]2 = 42 解:(1) 圓心 (2 3),半徑 4 (x2)2 + (y+3)2 = 16。 (2) 圓 C:(x3)2 + (y+1)2 = 1的圓心為 (3 1),半徑為 1, 圓面積為 2倍 故所求圓方程式為 (x3)2 + (y+1)2 = 2。 Let’s do an exercise !

  3. 馬上練習:(1) 求圓心為點 (0, 0),半徑為 1 的圓方程式。 (2) 與圓 C:(x3)2 + y2 = 16 有相同的圓心, 且圓周長為圓 C 一半的圓方程式。 解:(1) 圓心 (0 0),半徑 1 (x0)2 + (y0)2 = 12 x2 + y2 = 1。 (2) 圓 C:(x3)2 + y2 = 42的圓心為 (3  0),半徑為 4, 半徑為一半 圓周長為一半 所求圓半徑為 2。 故所求圓方程式為 (x3)2 + y2 = 4。 #

  4. 4. 範例:設 A(4, 9),B(6, 3), 解: B(6, 3) A(4, 9) Q 故所求圓方程式為 (x5)2 + (y6)2 =10。 Let’s do an exercise ! 馬上練習:設 A(2, 3),B(6, 1), 解: B(6, 1) A(2, 3) Q 故所求圓方程式為 (x4)2 + (y1)2 = 8。 #

  5. 5. 點與圓的關係:設點 P(x0 , y0)與圓 C: (xh)2 + (yk)2 = r2, 令圓心為 Q,半徑為r, P (1) 點 P在圓 C內部 P r P (2) 點 P在圓 C上 Q(h, k) (3) 點P在圓 C外部 範例:求以點 Q(2, 3) 為圓心,通過點 P(5, 1) 的圓方程式,並判斷 A(6 0),B(2 1),C(0 2) 是在圓內、圓外還是圓上。 解:  圓:(x2)2 + (y+3)2 = 25。 = 5 點 A在圓上。 點 B在圓內。 < 5 > 5 點 C在圓外。 Let’s do an exercise !

  6. 馬上練習:設圓 C:x2 + y2 = k, (2) 若 P(1 2) 在圓 C 內部,Q(3 3)在圓 C 外部, 求 k 的範圍。 解: (2) P(1  2)在圓內部 12 + (2)2 < k k> 5。 Q(3  3 )在圓外部 (3)2 + 32 > k k< 18。 故 5 < k< 18。 #

  7. 6. 範例:自 P(1, 2) 作圓 x2 + y2  4x + 2y  4 = 0 的兩條切線, 得切點 A、B,求 PAB 的外接圓方程式。 令 Q(2  1) 解:x2 + y2  4x + 2y  4 = 0 (x2)2 + (y+1)2 = 9, 因為 PAQ + PBQ = 180 PAQB四點共圓。 A Q P B 即 x2 + y2 3x  y = 0。 Let’s do an exercise ! 注意: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 圓內接四邊形(四點共圓)

  8. 馬上練習:自原點 O 作圓 x2 + y2 + 2x  4y + 1 = 0 的兩條切線, 得切點 P、Q,求 OPQ 的外接圓方程式。 解:x2 + y2 + 2x  4y + 1 = 0 (x+1)2 + (y2)2 = 4, 令 C(1 2) 因為 OPC + OQC = 180 OPCQ四點共圓。 P C O Q 即 x2 + y2 + x  2y = 0。 #

  9. 7. 範例:求過 A(1, 1),B(2, 2),且與 x 軸相切的圓方程式。 = 1 解: L r B(2,2) Q 設圓心 Q(x, y) x + y = 3, r A(1,1) x 故所求為 (x2)2 + (y1)2 = 1或 (x+2)2 + (y5)2 = 25。 注意:圓心到切線的垂直距離等於圓的半徑 r。 Let’s do an exercise !

  10. 馬上練習:設一圓通過 A(1, 2),B(3, 4),且圓心 在直線 L:2x y + 4 = 0上,求此圓的方程式。 = 3 解: M B r Q r A L #

  11. 8. 地震波: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兩種波: (1) 縱波(又稱 P 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傳播速度快。 (2) 橫波(又稱 S 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傳播速度慢。 由於縱波速度比橫波快,因此地震時先感覺到上下振動, 再感覺到左右搖晃。 觀測站所接收到的第一個訊號為縱波,而後才是橫波, 利用兩者的時間差,可估算出觀測站與震央的距離。 To be continued  範 例

  12. 範例:設某地震發生時,甲、乙、丙三個測站測得 P 波與 S 波 的時間差分別為 5 秒、10 秒、13 秒, 若此地區的 P 波速率為 6 (公里/秒),S 波速率為 4 (公里/秒), (1) 求震央到甲、乙、丙三個測站的距離。 (2) 若坐標平面的 1 單位長為 12 公里,且甲、乙、丙三個測站 在坐標平面上的位置分別為 O(0, 0),A(3, 12), B(8, 16), 求震央在坐標平面上的位置。 解: To be continued  (2)

  13. (2) 若坐標平面的 1 單位長為 12 公里,且甲、乙、丙三個測站 在坐標平面上的位置分別為 O(0, 0),A(3, 12), B(8, 16), 求震央在坐標平面上的位置。 解: (2) B(8,16) A(3,12) (3, 4) O(0,0) 故所求為 (3, 4)。 #

  14. 二、圓的一般式 1. 圓的一般式:將圓的標準式 (xh)2 + (yk)2 = r2 展開得 x2 + y2  2hx  2ky + h2 + k2  r2 = 0, 這是形如 x2 + y2 + dx + ey + f = 0 的方程式,稱之為圓的一般式。 反之,圓的一般式,分別對 x,y配方,也可化成標準式。 配方 即 x2+y2+dx+ey+f=0 (一般式) (xh)2+(yk)2 = (標準式)。 展開 (1) 若 > 0, 則圖形為一圓,圓心為 (h k), (2) 若 = 0, 則圖形為一點,即點 (h k)。 (3) 若 < 0, 則圖形中沒有點,即圖形不存在。 本段結束

  15. 2. 範例:說明下列方程式所代表的圖形。 (1) x2 + y2 2x + 6y + 6 = 0 (2) x2 + y2  2x + 6y + 10 = 0 (3) x2 + y2  2x + 6y + 16 = 0。 解:(1) 利用配方法,得 (x22x+1) + (y2+6y+9) = 6 + 1 + 9, (x1)2 + (y+3)2 = 4, 其圖形為圓心 (1  3),半徑為 2的圓。 (2) 利用配方法,得 (x22x+1) + (y2+6y+9) = 10 + 1 + 9, (x1)2 + (y+3)2 = 0, 可得 (x  y) = (1  3),其圖形為一點(1  3)。 (3) 利用配方法,得 (x22x+1) + (y2+6y+9) = 16 + 1 + 9 , (x1)2 + (y+3)2 = 6, 此方程式沒有實數解,其圖形不存在。 Let’s do an exercise !

  16. 馬上練習:試判斷下列方程式所代表的圖形: (1) x2 + y2 4x + 6y  12 = 0 (2) x2 + y2  4x + 6y + 13 = 0 (3) x2 + y2  4x + 6y + 17 = 0。 解:(1) 利用配方法,得 (x24x+4) + (y2+6y+9) = 12 + 4 + 9, (x2)2 + (y+3)2 = 25, 其圖形為圓心 (2 3),半徑為 5的圓。 (2) 利用配方法,得 (x24x+4) + (y2+6y+9) = 13 + 4 + 9, (x2)2 + (y+3)2 = 0, 可得 (x y)=(2 3),其圖形為一點 (2 3)。 (3) 利用配方法,得 (x24x+4) + (y2+6y+9) = 17 + 4 + 9, (x2)2 + (y+3)2 = 4, # 此方程式沒有實數解,其圖形不存在。

  17. 3. 範例:求通過 A(1, 1),B(1, 1),C(2, 1) 三點的圓方程式。 解:設所求的圓方程式為 x2 + y2 + dx + ey + f = 0 則 解得 d = 1,e = 0,f = 3, 故所求為 x2 + y2 + x  3 = 0。 Let’s do an exercise !

  18. 馬上練習:設一圓通過 O(0 0),P(1 1),Q(4 2) 三點, 求其圓心與半徑。 解:設所求的圓方程式為 x2 + y2 + dx + ey + f = 0 解得 d = 8,e = 6,f = 0 x2 + y2  8x + 6y = 0, 其圓心 (4 , 3),半徑 5。 即 (x4)2 + (y+3)2 = 25, #

  19. 4. 範例:已知實數 x,y 滿足 x2 + y2  4x  2y + 4 = 0, 求 x2  (y1)2的最大值。 (x2)2  (y1)2 = 1 解:x2 + y2  4x  2y + 4 = 0 x2  (y1)2即為點(x  y)與 A(0  1)兩點距離的平方。 由右圖可知圓上的點與 A(0  1)的最大距離 y = 3, 故所求最大值為 3 2 = 9。 A(0, 1) 3 Q(2, 1) Let’s do an exercise ! x O

  20. 馬上練習:已知實數 x,y 滿足 (x+2)2 (y1)2 = 9, 求 (x+5)2  (y5)2的最小值。 解:(x+2)2  (y1)2 = 32 (x+5)2  (y5)2即為點 (x  y)與 A(5  5)兩點距離的平方。 由右圖可知圓上的點與 A(5  5)的最小距離 A(5  5) = 2, 2 Q(2, 1) 故所求最小值為 2 2 = 4。 #

  21. 5. 範例:A(0 0),B(30 0),若 P(x y) 為平面上動點, 求所有 P 點所成軌跡的方程式。 解: y P x A x2 + y2 = 4[ (x30)2 + y2 ] B  (x  40)2  y2 = 400。 故所有 P點所成的圖形為一圓,圓心 (40 0),半徑為 20。 Let’s do an exercise !

  22. 馬上練習:已知 A(3 0),B(3 0),若 P(xy) 為平面上動點, 求所有 P 點所成軌跡的方程式。 y 解: P x A B (x+3)2 + y2 = 2[ (x3)2 + y2 ] (x  9)2  y2 = 72。 故所有 P點所成的圖形為一圓,圓心(9 0), # To be continued  注 意

  23. 注意:阿波羅尼斯圓: 設 A、B 為平面上兩相異點,P為動點, (1) 當 k = 1時, P 所有點 P的圖形為 B A (2) 當 k  1時,所有點 P的圖形為一圓。 例如: k = 2, k = 3, 的情形, 如右圖所示。 P P k=2 P k=3 本段結束 A B

  24. 6. 範例:設 A(4, 9),B(6, 3), 之 P 點的軌跡方程式。 P(x, y) A(4, 9) 解:設 P(xy), Q B(6, 3) 整理得 x2 + y2 10x  12y + 51 = 0。 故所求軌跡為一圓:x2 + y2  10x  12y + 51 = 0,其中 P  A、B。 Let’s do an exercise !

  25. 馬上練習:設 A(2, 3),B(5, 1), 之 P 點的軌跡方程式。 A(2, 3) P(x, y) 解:設 P(xy), Q B(5, 1) 整理得 x2 + y2 7x  2y + 7 = 0。 故所求軌跡為一圓:x2 + y2  7x  2y + 7 = 0,其中 P  A、B。 #

  26. 7. 範例:設點 A(2, 0),求圓 x2 + y2 = 9 中過點 A 的 所有弦中點的軌跡方程式。 解:設 P(x  y)為過點 A的弦之中點, P O A 整理得x2 + y2  2x = 0。 故所求的軌跡圖形為一圓:x2 + y2  2x = 0。 Let’s do an exercise !

  27. 馬上練習:已知 A(0, 1) 為圓 (x2)2 + (y1)2 = 16 內部一點, 求過 A 點的所有弦中點的軌跡方程式。 解:設 P(x  y)為過點 A的弦之中點, Q P A 整理得x2 + y2  2x  1 = 0。 故所求的軌跡圖形為一圓:x2 + y2  2x  1 = 0。 #

  28. 三、直線與圓的關係 1. 直線與圓:設一直線 L:ax+by+c=0 與圓 C:x2+y2+dx+ey+f=0, 令圓心 Q, (1) d(Q, L) <r  L與圓 C 交於兩點(相割)  方程組有兩相異實數解。 (2) d(Q, L) =r  L與圓 C 交於一點(相切) 方程組恰有一實數解。 (3) d(Q, L) >r L與圓 C 不相交(相離) 方程組沒有實數解。 Q Q Q L L L d(Q, L) < r d(Q, L) = r d(Q, L) > r 本段結束

  29. 2. 範例:求直線 L:x  y + 1 = 0 與圓 C:x2+ y2 = 5 的交點。 y 解:將 L:y = x + 1代入x2+ y2 = 5, L:xy+1=0 (1, 2) 得 x2+ (x+1)2 = 5, x 解得 x = 1或 2。 O (2, 1) 即直線 L與圓 C和相交 於 (1 2)和 (2 1)兩點。 Let’s do an exercise !

  30. 馬上練習:求直線 L:x + y  3 = 0 與圓 C:(x+1)2 + y2 = 8 的交點。 解:將 L:y = 3  x代入 (x+1)2+ y2 = 8, x+y3=0 得 (x+1)2+ (3x)2 = 8, (1, 2) 解得 x = 1。 Q(10) 即直線 L與圓 C和相切於點 (1 2)。 #

  31. 3. 範例:若 P(3, 5) 為圓 C:x2 + y2  2x + 4y  11 = 0 的弦中點, 求此弦長及弦所在直線方程式。 (x1)2 + (y+2)2 = 16, 解:由 x2 + y2  2x + 4y  11 = 0 得圓心 Q(1, 2),半徑 r = 4, Q L 4 P 因弦心距必垂直平分弦, 且過 P(3, 5), 故所求為 2x  3y  21 = 0。 Let’s do an exercise !

  32. 馬上練習:若 P(1, 2) 為圓 C:x2 + y2  2x  2y  7 = 0 的弦中點, 求此弦長及弦所在直線方程式。 (x1)2 + (y1)2 = 9, 解:由 x2 + y2  2x  2y  7 = 0 得圓心 Q(1, 1),半徑r = 3, Q L 3 P = 4。 得所求直線斜率為 2, 因弦心距必垂直平分弦, 故所求為 2x  y + 4 = 0。 且過 P(1, 2), #

  33. 4. 範例:試就實數 m 的範圍,討論直線 L:y = mx + 2 與圓 C:x2+ y2 = 1 的相交情形。 解: y A(0 2) (1) 判別式> 0 x 此時圓 C和直線 L相交於兩點。 O (2) 判別式= 0 此時圓 C和直線 L相切於一點。 Let’s do an exercise ! (3) 判別式< 0 此時圓 C和直線 L不相交。 直線 L 恆過點 A(0 2)。 注意:直線 L:y=mx+2 的點斜式為 y2=m(x0)

  34. 馬上練習:試就實數 k 的範圍,討論直線 L:y = x  k 與圓 C:x2+ y2 = 2 的相交情形。 解: y y=x+2 (1) 判別式> 0 y=x2 x 此時圓 C和直線 L相交於兩點。 O (2) 判別式= 0 此時圓 C和直線 L相切於一點。 (3) 判別式< 0 此時圓 C和直線 L不相交。 #

  35. 5. 「圓上」已知點的切線方程式: (圓心到切點的斜率)(切線的斜率) = 1 。 範例:求通過圓 (x1)2 + (y+2)2= 25 上一點 A(4 2) 的切線方程式 解:令圓心 Q(1 2) 3x + 4y = 20 A(4, 2) Q(12) 設切線:3x + 4y = k。 又切線過 A(4 2 ) k = 34+ 42 = 20。 故所求切線為 3x + 4y = 20。 Let’s do an exercise !

  36. 馬上練習:求通過 A(1 4) 且與圓 (x2)2 + (y+1)2 = 26 相切的直線方程式。 解:令圓心 Q(2 1) Q(21) =  5 。 A(1, 4) 設切線:x  5y = k。 x  5y + 19 = 0 又切線過 A(1 4 ) =  19。 k = 1 54 故所求切線為 x  5y + 19 = 0。 #

  37. 6. 範例:直線 L:8x  3y + a = 0 與圓 x2 + y2 + 2x  y + b = 0, 相切於點 P(c 1),求 a、b、c 。 解: P (3, 1) 8x  3y  27 = 0 c = 3  切點 P(31)。 P(31)代入 L:8x  3y + a = 0, 得 a =  27。 P(31)代入 x2 + y2 + 2x  y + b = 0, 得 b =  17。 故所求 a = 27 , b = 17 , c = 3。 #

  38. 7. 已知切線斜率為 m 的切線方程式: 設切線 y = mx + k, 利用相切 判別式 = 0。 範例:設圓 C:x2 + y2 2y  4 = 0,求斜率為 2 且與圓 C 相切的直線方程式。 y=2x+6 解:設切線 L:y = 2x + k, y=2x4 Q ∵相切 ∴ 判別式 = 0 故所求切線為 y = 2x + 6或 y = 2x  4。 Let’s do an exercise !

  39. 馬上練習:設圓 C:x2 + y2 = 5,求斜率為 2 且與圓 C 相切的直線方程式。 解:設切線 L:y = 2x + k, Q y=2x+5 ∵相切 ∴ 判別式 = 0 y=2x5 故所求切線為 y = 2x + 5或 y = 2x  5。 #

  40. 8. 「圓外」已知點 (x0 , y0) 的切線方程式: 設切線 y  y0 = m(xx0), 利用相切  判別式 = 0。 範例:(1)求點 P(1 2) 到圓 C:(x4)2 + (y3)2 = 5 的切線段長。 (2)求過點 P(1 2)且圓 C:(x4)2 + (y3)2 =5 相切的直線方程式。 L 解: A P(1, 2) (2) 設切線斜率為 m 切線:y2=m(x1), Q(4, 3) L ∵相切∴判別式=0 因為切線必過點 (1 2), 故所求切線為 x + 2y = 5或 2x y = 0。 Let’s do an exercise !

  41. 馬上練習:(1) 求點 P(5 15) 到圓 C:x2 + y2 = 25 的切線段長。 (2) 求過點 P(5 15)且與圓 C:x2+y2=25 相切的直線方程式。 P(5,15) 解: 15 = 15。 (2) 設切線斜率為 m 切線:y  15 = m(x5), A 5 O L L ∵相切 ∴ 判別式= 0 又切線必過 (5 15)  一條切線 L的方程式:4x  3y + 25 = 0。 因為 P在圓外,必有兩條切線, 所以另一條切線為過 P(5 15)而無斜率的鉛垂線, 即 x = 5。 # 故所求為 4x  3y + 25 = 0與 x = 5。 注意:當點在圓外且切線斜率只能求出一解時,則另一條切線無斜率(即鉛垂線)。

  42. 9. 範例:在坐標平面上 (7 5) 處有一光源, 求將圓 x2 + (y1)2 = 1 投影到 x軸的影長。 P(7,5) 解:設切線斜率為 m 切線:y  5 = m(x7), L L Q(01) ∵ 相切 ∴ 判別式 = 0 A B y= 0 (x軸) 因為切線必過點 (7 5),即切線為 5x  12y = 25與 3x  4y = 1, 本 節 結 束

  43. 馬上練習:設 m 為實數, y = m(x+3) 在坐標平面上的兩個交點位於不同的象限,而滿足此 條件的 m 之最大範圍為 a < m < b,則 a = ? b = ? (化成最簡分數) <102數甲> 解: 此圓在 x軸上方, 若兩交點位於不同象限, 則必在一、二象限, y 設兩交點為 (x1y1) 、 (x2 y2) y=m(x+3) (x2y2) (x1y1) (2  1) x # O (3  0) To be continued  注 意

  44. 注意:若圓與直線 y = m(x+3)兩交點位於不同象限, y 由圖可知: y = m(x+3) (0  5) Q (0  2) (3  0) x O 本 節 結 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