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k likes | 1.36k Views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 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个体心理发展经历的过程、阶段和影响因素等,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着不同的解释。.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S. Freud )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E N D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 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个体心理发展经历的过程、阶段和影响因素等,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着不同的解释。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 • 精神分析理论 • 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 •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弗洛伊德(S. Freud)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 在与精神病人的长期接触中,他发现许多精神病人的病症好像没有生理的基础,通过让病人自由地谈出童年时代一些痛苦事件和经历,就可以减轻或去除这些病症。因此,他认为许多人的发病与其童年的早期经验有关,个体的早期经验对其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有三个层次的成分构成, • 本我(id) • 自我(ego) • 超我(superego)
本 我 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部分,它象“一团混沌、一锅沸腾的兴奋物”,不断发出盲目的、强有力的冲动。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本我是无意识地、非道德地,它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 我 •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就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自 我 自我则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活动,它只允许个体获得为外界和现实所许可的快乐,从而保护个体不因本我的盲目冲动而遭到伤害。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消耗的能量是由本我提供的。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正如骑士和马的关系,马不断地提供能量,骑士则指导马沿着可行的方向前进。
自我 • 自我出现于婴儿早期。例如,在自我出现之前,婴儿只有吃到奶才停止哭闹。到几个月大时,在自我的帮助下,处于饥饿状态的婴儿看到妈妈解衣衫或热奶瓶,就停止哭闹。3、4岁的孩子饥饿时会走到厨房去,自己给自己拿食物吃。 •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懂得考虑行为的现实后果,这就是自我作用增强的表现。
超 我 超我是指人各种的良心和理想方面,它代表社会的伦理道德,代表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来监督自我的行动。超我遵循理想原则活动。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当本我突破自我的控制而违背某些规范时,超我的良心作用就使人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罚自己。自我理想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
超 我 • 在3-6岁期间,超我在儿童与父母的互动中发展起来,因为父母最终还是坚持儿童要遵守社会的规范。这时,儿童的自我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协调本我的要求、外部世界和良心。 • 例如,一个儿童看到另一个儿童正在玩一个好玩得玩具,本我的冲动是通过揍人得到好玩的玩具,而超我则可能警告揍人夺玩具这一行为是错误的。这时,在儿童的内心中进行本我和超我这两种力量的斗争,而自我必须决定何者获胜,或者是作出可行的妥协,例如请求和同伴轮流玩玩具。
本我、自我和超我 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发展看,本我是起点,生来就有;个体为了与外部现实发生作用,又从本我中发展起自我,充当本我和现实世界的调节者;超我又是从自我中分化而来,它使个体把握社会标准,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
人格发展的阶段—心理性欲发展(Psychosexual Theory) •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尤其使性本能。但是弗洛伊德的性概念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两性关系,也包括使身体产生快感的一切事情,比如吸吮、排泄、皮肤接触、和身体运动等。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集中的某些身体部位就是个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弗洛伊德称之为“性感带”。在儿童时期,三个重要的性感带是口腔、肛门和生殖器。这三个区域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成为儿童的兴奋中心,也形成了相应的5个人格发展阶段。
人格发展的阶段 在每个发展阶段,父母对儿童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处在过多的满足与过少的满足之间。如果父母能够既不过多也不过少地满足儿童的需要,那么儿童就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建立家庭,并养育下一代。
1、口唇期(0-1岁左右) •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婴儿能够表白的话,无疑会说吮吸母亲乳头的行为是生活中做重要的事情”。吮吸是生存所必需的,同时它又产生快感。所以,婴儿在不饿时也吮吸自己的大拇指或其他东西。 • 口唇期指从出生到1岁左右,该时期的婴儿主要时通过吮吸、咀嚼、吞咽等口腔的动作获得快感。
2、肛门期(1-3岁) 在这一时期,成人开始对孩子进行排便训练,儿童的行为受到外界的要求和限制。由于儿童获取快感的行为受到干涉,他很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这一时期强烈的冲突可能会导致日后的人格异常,形成肛门期人格,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或者过分讲究干净、注重小节、固执、小气。因此,弗洛伊德特别提醒对孩子的排便训练不益太早、太严。
3、前生殖器期(3-6岁) 力比多集中在生殖区域。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男孩子十分爱恋自己的母亲而嫉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又害怕父亲的惩罚,就转而模仿父亲的行为表现,企图以此获得母亲的爱,这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也叫“俄底普斯情结”(俄底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王子,他在无意中杀父娶母)。
而女孩则恰恰相反,她们眷恋父亲而嫉恨母亲,形成“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也叫“伊莱克拉情结”。 • 这两个情结对个体以后的精神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与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性别角色的认同方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4、潜伏期(6-11岁) 性冲动减缓直至暂时停止活动。这时期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线分明,儿童主要与同性别伙伴玩耍。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5、青春期(约12岁—20岁) 儿童在前一时期平静下来的冲动与能量又重新活跃起来,对性的兴趣剧增。这一阶段个体的重要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的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
简 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自问世后就引起巨大的凡响,对他理论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有的人把弗洛伊德称为“本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最伟大的创造者,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也有人认为他的理论价值不大,似乎没有构成科学理论所必需的原理等。如此悬殊的评价可能与弗洛伊德理论本身有密切的关系。
简 评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看: • 1、他的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的形成与儿童的早期经验有关,与家庭关系、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这一理论观点的提出对推动心理学界重视并积极开展儿童早期经验、早期教育和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有极大的影响。
简 评 • 2、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有助于改变传统心理学中重理念轻意欲,重意识轻无意识的倾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简 评 • 3、但弗洛伊德的观点还是受到人们的批评。 • 首先,该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发展。 • 其次,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发展理论的依据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很难重复验证。
简 评 • 再次,该理论是基于性压抑的精神病患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它可能适用19世纪维多利亚社会,但并不适用于其他不同的文化。 • 最后,弗洛伊德并没有直接研究儿童,因此他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受到人们的质疑。
第二节 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 •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 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美国的行为主义始于20世纪早期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的工作。华生的目的是把心理学创立为一门客观的科学。与精神分析学派不同,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直接研究可见的外部事件—刺激与反应,而不是研究头脑中看不见的内部过程。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从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动物学习实验中得到启发。巴甫洛夫认为,作为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狗看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但是他发现,当狗看到经常给它们喂食的驯养者时,虽然还没有吃到食物,就已经开始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据此推测:狗一定是学会了把中性刺激(驯养员)和其他导致反射反应的刺激物(食物)联系起来了。作为这一联系的结果,中性刺激能够产生反应。巴甫洛夫迫不及待地检验这一想法,实验结果成功地发现,通过铃声与食物地多次结合,狗在听到铃声时就分泌唾液。这就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想验证经典性条件反射能否应用于儿童的行为。在一个经典实验中,小阿尔波特,11个月的婴儿,一开始看到毛茸茸的小白鼠时很想抓住它。但在华生的实验中,毛发柔软的白鼠出现时伴随着尖利、强大的声音,通过两者的多次结合,华生教会阿尔波特对小白鼠产生恐惧感:一看到小白鼠就尖叫,并转头不看它。(后来研究者这类实验提出质疑)。 在实验发现的基础上,华生提出在儿童发展中环境力量是最重要的。成年人通过仔细地控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可以任意塑造儿童的行为,可以把儿童塑造为他所设想的任何一类人。(见华生的论断教材39页)
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斯金钠的实验:小白鼠按压杠杆获得食球的实验。 • 据此,斯金钠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经典性条件反射(应答性条件反射)中,儿童或动物期待着环境中的刺激物,但是他们或它们并不能够影响所出现的刺激物。但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却不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动物或儿童能够操纵或影响环境,而且行为后的刺激物改变着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
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按照斯金钠的观点,如果儿童作出某一行为后,紧跟着给予强化,如食物、表扬或微笑等,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如果儿童作出某一行为后,紧跟着给予惩罚,例如撤消想要的东西、给予不想要的东西等,就会减少该行为发生的概率。 例如:如果一个小孩想要某件东西,大人不给买,小孩就哭闹,结果大人就满足他的要求。这类事件多次发生后,儿童就会认识到通过哭闹控制大人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为行为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
斯金钠的心理发展理论 (教材40-42页) • 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 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 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及时强化 • 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 育婴箱的作用 • 行为矫正 • 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中,何者能够更直接、有效地解释儿童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发展呢?自从华生的行为主义提出后,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习理论出现了。社会学习理论建立在条件反射的原理之上,并进一步扩展了关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获得新行为反应的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儿童仅仅通过观察周围人就能学会很多适宜性行为和不适宜性行为,即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目前大家较为一直地认为,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或模仿(imitation)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途径之一。
比较:观察学习与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进行的学习比较:观察学习与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与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进行的学习不同。 • 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进行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行动所受到的直接强化而进行的学习 • 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则不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是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的一定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2.替代强化 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性强化”或“替代强化”。 按照班杜拉的理论观点,儿童青少年对自己模仿或观察学习的对象越来越具有选择性。
3.强调认知的作用 观察者在观察到别人的活动之后能学会别人的行为(模仿),在观察和模仿之间一定有一个认知的过程。班杜拉也考虑到这一点,因此从班杜拉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研究看,他的理论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并把自己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而不是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的研究 班杜拉十分强调社会学习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此,他专门研究了攻击性、性别作用、自我强化和亲社会行为等。
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 班杜拉认为,如果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是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达,如打球、射击等运动,就会得到成年人的鼓励。如果攻击性以社会不许可的方式表达,如打人、骂人、破坏财产等,就会受到制止、批评、惩罚。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行为时,会注意到什么样的攻击行为会被强化。凡是得到强化的行为模式便会增强模仿。
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 20世纪50-60年代,班杜拉用“充气娃娃”作了一系列实验。在一个实验中, • 首先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向儿童呈现榜样行为: • A.真人打充气娃娃:边打边叫嚷“揍他鼻子”、“把他打倒”、“把他扔到外面去”等。 • B.电影里演员打充气娃娃:边打边叫嚷“揍他鼻子”、“把他打倒”、“把他扔到外面去”等。 • C.打充气娃娃的图片:边打边叫嚷“揍他鼻子”、“把他打倒”、“把他扔到外面去”等。 • 然后,让儿童单独与充气娃娃留在实验室里。
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 • 结果发现,所有看过打充气娃娃的儿童,无论是见过真人打充气娃娃还是电影、图片,打充气娃娃的人数比没有看过攻击行为的控制组儿童要多出2倍多。 • 这说明:观察过攻击行为的儿童与未观察过攻击行为的儿童在行为表现有显著不同。
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 后来的一个更精致的实验中: • 让4岁儿童个别观看一个男性坐在充气娃娃身上并拳击充气娃娃的电影。在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分为三种: • 第一种是攻击—奖赏型,即攻击者被赞扬为“勇敢的优胜者”,并奖给巧克力、汽水等。 • 第二种是攻击—惩罚型,即攻击者被斥为“大暴徒”,畏缩地逃走。 • 第三种是无结果型,既未受到表扬也未受到惩罚。
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 • 观看不同结果电影的儿童被安置在实验室里,室内有充气娃娃和其他玩具,主试透过单向玻璃观察儿童的行为。结果发现: • 观看攻击-惩罚电影的儿童,其攻击行为显著少于其他两组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攻击行为的表现; • 而观看攻击-奖励型和无结果型电影的儿童都对电影中的攻击行为进行了模仿,即攻击充电娃娃。
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 影响攻击行为的观察学习的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成员的攻击行为:不良的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等往往为儿童提供了足够的攻击行为的榜样。 第二、社区的文化氛围:在一个把攻击行为视为保护个人利益有效手段的区域里,在一个人的地位和威信由武力所决定的环境里,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较高是不足为奇的。 第三、大众传媒的强大影响:电视节目中充斥着的电视暴力无疑增加了儿童青少年的暴力倾向,损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析 1、观察学习更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班杜拉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研究学习问题,提出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2、缺乏对认知因素的充分认识。虽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及认知因素的作用,但他的整个研究依然围绕着儿童的学习行为进行,没有把认知因素放在应有的位置。 3、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儿童在自己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理论背景 20世纪20年代,完成了十月革命的苏联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入了经济建设阶段。为了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宣传辨证唯物主义, 便成了重要的任务。维果斯基担负起了建立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的历史任务,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1978年,维果斯基的著作《社会中的心理学》英译本出版,在美国、西欧、亚洲、南非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掀起了一股“维果斯基热”,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充分表明了维果斯基理论的强大生命力。更有美国的心理学家把维果斯基喻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从事心理学的人不了解维果斯基,就很难自诩自己是当代心理学家。
维果斯基生平简介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是文化-历史学说(culture-history theory)的创始人。他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因对心理学感兴趣而广泛阅读了心理学、语言学、和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著作,并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实验心理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心理研究所任职。1934年因患肺病逝世,享年只有38岁。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为后人留下的著作多达186种,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造心理学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维果斯基的学生列昂节夫和鲁利亚公开承认自己是维果斯基理论的继承人和发展者,形成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学派,简称维列鲁学派,又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该学派是前苏联最大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并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