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1.43k Views
第一篇 复变函数论. 第一篇 复变函数论. 第一章 复变函数. 重点. 1 、复数的三种表示及其相互转换; 2 、 Cauchy-Riemann 方程的应用; 3 、 解析函数 及其实部或虚部的求解方法。. y. x. 3 )一个复数对应复平面上的一个向量。 z= x +i y 大小: (向量长度) 方向: 与 x 轴夹角(记作 幅角). 第一章 复变函数. §1 、 1 复数概念及其表示. 1 、复数 : 在 x 、 y 轴上任意二实数( x , y )
E N D
第一篇 复变函数论 第一篇 复变函数论
第一章 复变函数 重点 1、复数的三种表示及其相互转换; 2、Cauchy-Riemann方程的应用; 3、解析函数及其实部或虚部的求解方法。
y x 3)一个复数对应复平面上的一个向量。 z=x+iy 大小:(向量长度) 方向: 与x轴夹角(记作 幅角) 第一章 复变函数 §1、1 复数概念及其表示 1、复数:在x、y轴上任意二实数(x,y) 总可以定义数z=x+iy, 称z为x,y 复平面上的复数 1)一个复数可以表示复平面上的一点。 2、复数的意义: 2)i称为虚单位 i×i=(-1)
θ称为复数z的幅角, 用argz表示,于是有:Argz=argz+2kp . 0的辅角没有意义 如何用复数z的实部x和虚部y表示幅角的主值argz 考虑到:
|Z|= 3、复数的三种表示(数学表示): z=x+iy 1).代数式 2).三角式 3).指数式 由欧拉公式 4、复数的运算
1)和: • 几何意义(几何表示) z2 和的意义 差的意义 2)差: -
= 给定一个 z, 有n个值,辅角相差 的整数倍 3)积: 代数式运算 三角运算 指数运算: 推论
= = = = = / = = 4)、商: 代数式运算: 三角式运算: 指数式运算: (便于除法)
= (同一表示) 5)、共轭: 共轭复数 复数 代数式表示 z=x+iy 三角式表示 指数式表示
思考 1 复数共有几种表示? 2 实数是一维的,复数是二维的,怎么理解?
例1 将 化为三角表示和指数表示. 解: (在第三象限) 三角式: 指数式:
例2 设 求 与 与 例3 设 求 解:
例4: 计算 的数值 解:
z2 z z1 y 2 x 例5:求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2 -1 (1) |z+i|=2 (2) |z-2i|=|z+2| (3) Im(i+ =4 解: (1)|z+i|=2 即是 (x,y) |x+iy+i|=|x+i(y+1)|=2 (0,-1) 表示圆心在(0,-1)半径2的圆 (2)|z-2i|=|z+2| 表示到点2i和到-2两点距离相等点的轨迹。既过原点的直线
y (3)、Im(i+ x A y=-3 S 所以1-y=4 是y=-3的直线 5、复平面与复数球之关系
A S (1)、S位于平面上的坐标原点。 (2)、复平面上的有限远点与球面上 的点一一对应。 (3)、复平面上的无限远点对应与球 面上北极点N。 (4)、无限远点的模为无限大,其辐角无明确意义。
作业:P6 1(2)、(3)、(5) 2(1)(4)(5)(6) 3(1)(4) Homework
复数平面上存在一个点集E,对于E的每一点(每一个Z值),按照一定的规律,有一个或多个复数值 与之相对应,则称 为Z的函数-复变函数,Z称为 的宗量。定义域为E,记作, y x §1、2 复变函数 一、复变函数的定义与定义域: 1、复变函数定义:
y v x u :代表了z( x-y )复平面到w( u-v )复平面的转换; 一个复平面上点集在另一个复平面上点集的映射。 定义域 例: 则:
y x §1、2 复变函数 一、复变函数的定义与定义域: 1、复变函数定义: 复数平面上存在一个点集E,对于E的每一点(每一个Z值),按照一定的规律,有一个或多个复数值 与之相对应,则称 为Z的函数-复变函数,Z称为 的宗量。定义域为E,记作, 2、定义域及相关的概念: (1)定义域: 函数宗量定义的区域。
以复数 为圆心,任意小正实数 为半径作一圆,圆内 所有点的集合,称 的邻域 若 及其邻域属于点集E ;则称 点为点集E的内点。 y y 内点的定义,不只是对于 一点而言。 及其邻域均不属于点集E,则称 x x 为点集E的外点。 (2)邻域: 注 (a)任意小的正数为半径,该圆面积可以无穷小. (b)圆内所有点不包括圆周上的点. (c)对一点而言有无穷多个邻域. (3)内点与外点: 内点 外点
点的每个邻域内,既有属于点集E的点,也有不属于E的点。点点的每个邻域内,既有属于点集E的点,也有不属于E的点。点 称为该点集E的境界点。 y x (4)境界点与境界线: 境界点(边界点) 境界线(边界线) 境界点的全体。 (5)区域与闭区域: 是宗量z在复数平面上的取值范围,且满足 (1)、全由内点组成 (2)、具有连通性 记作B。 区域 集合中任意两点都可用一折线连接起来且折线上 的点全都属于该集合。 连通性
可以缩成一点 单连通区域 复连通区域 不都是缩成一点 ii)连通性 区域和境界线上的点构成的集B+L=B 集合中任意两点都可用一折线连接起来且折线上 的点全都属于该集合。 连通性 C 注 i)区域是开集 对于区域B来说,如果其中任做简单闭合曲线,曲线的内部总属于B。 如果区域不是单连通 闭区域
y x 以(1+2i)为圆心的圆环 区域? 单连通区域? 复连通区域
(m,n为整数) 二、常见复变函数定义: 1、多项式函数: (n为整数) 2、有理式函数: 3、根式函数
4、三角函数 5、双曲函数 6、指数函数 7、对数函数
1) 具有周期性,周期分别是 注 1) |sinz|= |cosz|= 2) 可以大于1,与实数领域不同.
计算下列函数值 1) 2) ln(-1) 3) 是多值函数,在复数域中,负实数的对数是有意义的。 例1 解: 1)
设 那么, 的充要条件是 三、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1、函数的极限定理(证明略) 定理1 复变函数的极限可以化为两个实变函数的极限。
如果 , 则有: 定理2 1) 2) 3) 复变函数的极限运算规则与实变函数的相同. Homework P9 3
y y y v x x x u 复习: 复变函数 一、复变函数的定义与定义域: 1、复变函数定义: 复变函数 一元实变函数几何表示 定义域 是个点集 代表了两个复平面之间的转换
可以缩成一点 单连通区域 复连通区域 点集 不都是缩成一点 y y x x 邻域: 内点 外点 边界点与边界线: 区域 连通性 闭区域
二、常见复变函数定义: 1.2.1~1.2.10
设 那么, 的充要条件是 三、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1、函数的极限定理(证明略) 定理1 复变函数的极限可以化为两个实变函数的极限。
如果 , 则有: 定理2 1) 2) 3) 复变函数的极限运算规则与实变函数的相同.
一个复变函数对应两个实变函数 若复函数f(z)在 点及其邻域内确定,且有 即 §1、3 函数的导数 1、函数的连续性 则f(z)在z0必连续.(证明略) 复函数的连续 实部和虚部连续 可见实变函数连续性方面的定理,总是可以适用于复变函数中
若函数 是单值函数,当z在z0 的邻域内沿一切方向,按任何方式趋于点z0时,若极限 2、导数的定义与公式 可导一定是连续的,连续的不一定可导 1) 导数的定义 具有同一有限值,称f(z)在点z0是可导(可微)的,此极限值为f(z)在点z0的导数(微商). 记作: 复函数的可导 实部和虚部可导
考察 沿平行x轴和平行y轴趋于0两种情况下函数的极限. 例:求下列复函数是否可导? (1)平行x轴方向z→0 W=Re(z)在复平面内处处不可导 y=0 (2)平行y轴方向z→0 x=0
实数表示 已有了导数/微商的概念,下面看微分:
思考理解: 存在 可导比连续更高级 可导一定是连续的,连续的不一定可导 函数的实部与虚部连续 此函数连续 函数的实部与虚部可导 此函数可导 C---R条件
考察一下 沿实轴和虚轴趋于0两种情况下函数的极限. ( y一定时 1) 平行于实轴趋于0时 3、Cauchy-Riemann方程
= + = 2) 平行于虚轴趋于零时 =i (x一定, ) = + =
3)结论------Cauchy-Riemann方程 如果f(z)在点z的导数存在,因为两种方式趋近于零,其极限 值应相等 则有 Cauchy-Riemann方程 在极坐标系下的形式为
1)、 存在,且连续 4、Cauchy-Riemann方程的物理意义 i)将复变函数的实部和虚部联系起来, ii)由方程的实部可求出虚部或反之。 C-R条件→可导 可导→C-R条件 C-R条件是可导的必要条件 5、复变函数可导的充要条件: 2)、f(z)的u、v 满足C—R方程
1)、 存在,且连续 2)、f(z)的u、v 满足C—R方程(证明略) 证明: 由条件1): 由条件2): 证毕
求可导函数的四个公式: C-R条件
思考: (1)对任一复函数,只要求出上面四个式子中任一式子存在,就可以证明此复函数是可导的? (2)证明一复函数可导有哪几种方法? (1)充要条件法(C-R条件; ux、uy、vx、vy存在且连续) (2)定义法 (3)直接求出此函数的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