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801 Views
部分冠 partial crown or partial veneer crown. 部分 冠 ——. 定义: 一种覆盖部分牙冠表面的固定修复体。 特点: 1. 牙体组织的切割比嵌体及全冠修复体少。 2. 前牙唇面没有或较少有金属覆盖,较美观。 3. 颈缘线较全冠短,对龈组织的刺激小。 4. 易就位。粘固剂易排出,粘固后边缘容易密合。 5. 可保护牙尖及薄弱牙体组织。 6. 部分冠的固位力不及全冠。 分类: 前后牙 ¾ 冠;开面冠;半冠. 3/4 冠 ——. 定义: 覆盖牙冠 3 个轴面及合面(切面)的金属修复体。
E N D
部分冠 partial crown or partial veneer crown
部分冠—— 定义:一种覆盖部分牙冠表面的固定修复体。 特点:1. 牙体组织的切割比嵌体及全冠修复体少。 2. 前牙唇面没有或较少有金属覆盖,较美观。 3. 颈缘线较全冠短,对龈组织的刺激小。 4. 易就位。粘固剂易排出,粘固后边缘容易密合。 5. 可保护牙尖及薄弱牙体组织。 6. 部分冠的固位力不及全冠。 分类:前后牙 ¾冠;开面冠;半冠
3/4冠—— 定义:覆盖牙冠 3个轴面及合面(切面)的金属修复体。 特点:牙体邻面备有轴沟,前牙切缘可备有切沟,后牙 合面也可形成合沟,以增强固位。 适应证: 禁忌证:前牙牙冠的唇舌径较薄,或邻面、舌面缺损较严重,后牙缺损较广泛,难以制成固位沟者不宜选用。
前牙3/4冠—— △ 固位原则 1.前牙3/4冠受力后的3种脱位倾向 2.固位原则: ① 组织面与牙体密合而产生的摩擦力 (防切向脱位) ② 固位体的设计—邻面轴沟,切面切沟 (防舌侧,近远中向脱位) ③ 粘固剂的粘着力
前牙3/4冠—— △ 固位原则 轴沟的要求:1. 轴沟必须合整个修复体的戴入方向一致,不能形成倒凹。 2. 两轴沟相互平行。 3. 轴沟的方向应与唇面切2/3平行。 4. 两侧轴沟可微向切端或轴向聚合,聚合度为2~5°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1.邻面制备 目的——消除被修复体覆盖区域的倒凹,使两邻面在切龈方向上彼 此平行或向切端有2~5°的聚合度,以确保修复体顺利就位。 要求——a. 砂片应与牙长轴平行,确保两邻面彼此平行或向切端聚合2~5°。 b. 切割扩展至自洁区,保证修复体唇侧外形线置于自洁区。 c. 邻面唇缘不能切除过多,以妨有碍美观。 d. 龈边缘位置位于龈下,特殊情况可置于龈上。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1.邻面制备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2.切面磨除 目的——使切端保护切面并具一定厚度,确保咬合运动时无合干扰。 要求—— a. 制备与牙长轴呈 45°角的切斜面。 上前牙:唇缘斜向舌缘 下前牙:舌缘斜向唇缘 b. 保证咬合运动时有0.5~1.0mm的间隙。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2.切面磨除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3. 舌面制备 目的——确保3/4冠金属舌侧厚度至少有0.5mm。 要求——牙体舌面均匀磨去0.5mm,分二步进行 a. 切斜面舌缘至舌隆突顶。 b. 舌隆突顶至龈缘使与牙长轴平行。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3.舌面制备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4. 轴沟制备(位于邻面片切面内) 目的——阻止修复体舌向脱位,对3/4冠固位起重要作用。 要求—— a. 从邻切线角中点开始。 b. 方向与唇面切2/3平行。 c. 位于邻面唇1/3与中1/3交界处。 d. 深度1mm,长度位于片切面内;两邻轴沟相互平行或稍向切端聚合。 e. 邻沟龈端形成小肩台或斜面。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4. 轴沟制备
前牙3/4冠—— △ 牙体制备 5. 修整龈缘及精修完成 a. 3/4冠龈缘呈带斜面肩台,置于龈下。 b. 确保制备体无倒凹。 c. 各面及轴面角光滑圆钝。
前牙3/4冠—— △ 关于切面沟制备(传统做法,在切斜面上) 目的——阻止舌向脱位,增强固位。 要求—— a. 唇面与舌面的交角为直角或锐角。 b. 唇壁高度为舌侧壁的二倍 c. 沟底位于近舌侧的1/3 处。 缺点——P82
后牙3/4冠—— △ 牙体制备 1. 邻面制备:于前牙相似,需消除邻面倒凹。 2. 合面制备:预备处0.5~1mm 间隙;颊侧合缘边缘嵴处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冠合边缘终止于合缘嵴稍下以保护牙尖。 3. 合沟制备:若牙尖缺损低平而邻沟又短时,会加此措施。沿中央沟磨除,呈一宽深约1.5mm×1.5mm,底平壁直底外形。
后牙3/4冠—— △ 牙体制备 4 .舌面磨除:去除舌侧倒凹。 5. 邻沟制备:位置:颊1/3与1/3交界处 方向:与 轴壁平行,且彼此平行 深度与宽度:大于1 mm 6. 修整:修整龈缘,轴沟末端形成龈壁(小肩台) 各面龈缘彼此吻合,轴面无倒凹。
后牙3/4冠—— △ 牙体制备 后牙3/4冠邻沟固位形制备 A. 合沟位置 B. 邻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