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43 Views
7-1 遙測技術 7-2 地面遙測 7-3 太空遙測. 遙測技術. 定義:不須和被觀測的目標物直接接觸,隔著很遠的距離便可進行觀測與測量。 方式: 主動遙測:人類主動發射電磁波來探測物體。 被動遙測:以 輻射計(多光譜感測器) 被動的接收來自物體發出的電磁波,因為自然界中的物體,只要表面溫度高於 0°K (- 273℃ ),便可對外放出電磁波輻射。. 遙測影像的解析度. 近距離拍攝影像,可得較佳的解析度,但視野較小。 遠距離拍攝影像,可獲得較大的視野範圍,不過解析度卻變差。. 主動遙測與被動遙測的示意圖.
E N D
7-1 遙測技術 • 7-2 地面遙測 • 7-3 太空遙測
遙測技術 • 定義:不須和被觀測的目標物直接接觸,隔著很遠的距離便可進行觀測與測量。 • 方式: • 主動遙測:人類主動發射電磁波來探測物體。 • 被動遙測:以輻射計(多光譜感測器)被動的接收來自物體發出的電磁波,因為自然界中的物體,只要表面溫度高於0°K (- 273℃),便可對外放出電磁波輻射。
遙測影像的解析度 • 近距離拍攝影像,可得較佳的解析度,但視野較小。 • 遠距離拍攝影像,可獲得較大的視野範圍,不過解析度卻變差。
主動遙測與被動遙測的示意圖 • 衛星甲和天線丙為被動遙測;衛星乙為主動遙測。 地球因表面溫度低(約288 K),不會放射出肉眼能感應的可見光,而是以紅外線為主。
多光譜感測器的應用(一) • 利用可見光與近紅外線拍攝的影像。 • 近紅外線波段常用以遙測地表植被。 • 球場中的草皮並沒有變成紅色,是因球場草皮為人工地毯草皮,而非真正的植物。
多光譜感測器的應用(二) • 利用紅外線波段與雷達波段拍攝到臺中港區的影像。 • 紅外線會受雲影響,但解析度較高。 • 雷達所使用的微波則可穿透雲層,但解析度較低。
可見光與紅外線雲圖拍攝時間的差異 • 可見光衛星雲圖,圖的右半邊(即臺灣的東邊)已轉入夜半球,所以全是黑的,但紅外線衛星雲圖,卻仍然能夠拍到臺灣東邊的雲。
可見光與紅外線雲圖的應用 • 紅外線雲圖中A、B、C的顏色由白、灰轉黑,代表雲高由高轉低。 • C在紅外線雲圖中為黑色,看似無雲;但在可見光圖中,C處呈現灰色,可判斷為低雲。 • A在兩圖中都呈現白色可應為垂直發展旺盛的對流雲。
紅外線雲圖的缺點 • 卷雲是冰晶構成的薄雲,若過於稀疏,則卷雲下方的地面或較低雲層所放射出的能量,便會透過卷雲而傳到衛星的輻射計,如此一來,輻射計等於沒有拍到卷雲。也就是原先應為低溫而呈現白色的卷雲,反而呈現黑色或灰色。
人造衛星任務的類型 • 氣象衛星:大氣與海洋遙測。 • 資源衛星:地球表面及海面的遙測。 • 間諜衛星:有最低的軌道高度及最佳的影像解析度。
太空遙測:大氣遙測 • 使用波段:可見光與紅外線波 • 遙測項目: • 衛星雲圖 • 不同氣體在大氣層不同高度的含量以及在大氣中的總量 • 風向、風速 • 太陽輻射量 • 微波遙測降雨強度 • 大氣成分的改變 :霾害、沙塵暴的長程輸送
南極臭氧洞 • 2006年9月24日,美國 Aura衛星所測最大南極臭氧破洞,面積達29百萬平方公里。 • 圖中可見南極地區的大氣中,臭氧總含量已降到150道柏森單位(DU)以下。一般而言,正常的大氣臭氧總含量約為300 DU。
衛星遙測的東亞水氣分布圖 • 2007年1月13日臺灣時間上午9時,日本 MTSAT-1R 衛星遙測拍攝。 • 愈白處代表水氣含量愈多處,白色愈淡代表水氣含量愈少。
一氧化碳濃度監測 • 2006年9月21日~11月間,東南亞印尼群島多處出現森林大火,美國 Terra衛星以MOPITT儀器所遙測得的平均一氧化碳濃度分布。紅色地區為達300 ppbv(ppbv指10億分之1)的高濃度地區。
沙塵暴傳輸 • 2001年4月6日,中國大陸沙塵向朝鮮半島傳輸,日本GMS-5衛星的遙測影像;美國 SeaWiFS衛星的遙測影像。
海洋遙測 • 監測波段:可見光、紅外線與微波。 • 監測項目: • 海水表面溫度 • 海水水色 • 海面水位 • 海面波浪 • 海面風速
海水表面溫度 • 美國氣象衛星上所酬載的AVHRR儀器遙測赤道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紅外線、微波)距平圖,比平均溫度高稱為「正距平」,標為紅色;低於平均溫度稱為「負距平」,標為藍色。 • 1998年2月聖嬰期間,紅色範圍大;1999年2月反聖嬰期,紅色範圍縮小,甚至出現藍色。
海水水色 • SeaWiFS衛星遙測赤道太平洋海水面葉綠素濃度圖(可見光波段):上圖為 1998年2月聖嬰期間;下圖為1999年2 月反聖嬰期間。
海面水位(聖嬰期) • 衛星上酬載雷達,發出雷達波,進行主動遙測 。 • 法國太空總署 TOPEX/Poseidon衛星遙測之水位圖,比平均海平面高,標為紅、白色;低於平均海平面,標為藍、紫色。 • 1998年2月15日聖嬰期間,赤道東太平洋呈正距平,以紅色區域為主;西太平洋呈負距平,以藍色區域為主
海面水位(反聖嬰期) • 1999年2月15日反聖嬰期間,赤道東太平洋呈負距平,變成藍色區域擴大;西太平洋呈正距平,開始出現紅色區域。
海面風速 (聖嬰期) • 利用風場散射計發出雷達微波進行主動遙測,藉由海水表面對微波的散射程度來推估風速 。 • 1998年2月聖嬰現象期間,原應為東風風向的赤道西太平洋,東風變得微弱(代表風力較弱的藍色範圍較大)、不明顯,甚至出現西風 。
海面風速(反聖嬰期) • 1999年2月反聖嬰現象期間,赤道太平洋東風強勁(已有風力較強的綠色區域)。
地表遙測 • 地表被動遙測技術是接收來自目標物表層的熱輻射,進而估算其相當的「表面溫度」,再依其變化,進行研判。 • 監測項目: • 國土監測、勘災 • 地表農作物種類鑑定與其生長面積、森林植被、林木病蟲害判斷等土地資源業務 • 斷層與褶皺的定位、河流水系與侵蝕型態、火山爆發與火山灰的擴散等地質與環境監控
全球綠葉區監測 • 美國 MODIS衛星遙測所得之2003年1月與7月的全球綠葉區指數分布圖。 • 綠葉區指數為每單位面積中,所呈現被綠葉覆蓋的最大面積。
海面紅潮的監測 • 紅潮為呈紅色的腰鞭毛蟲藻類生物大量繁殖的現象。 • 美國德州墨西哥灣海岸在2000年8月26日~9月23日間紅潮發展狀狀。圖中紅色區代表藻類濃度較藍色偏低,灰色的區域是被雲遮蔽,無法觀測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