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21 Views
工程力学. 主讲教师 : 李钝 教授 机电工程学院. 一、学习建议. 深入、透彻地领会每一个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认真对待每一个思考题和习题. 3. 要理论联系实际 , 着重培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充分利用我校编写的 《 工程力学试题库 》 进行自我测试. 二、成绩的评定. 1.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课堂提问)占 15%, 出勤占 5% 2. 期中考试占 15 % 3. 期末考试占 65 %. 绪论. 工程力学 :理论力学(平面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E N D
工程力学 主讲教师:李钝 教授 机电工程学院
一、学习建议 • 深入、透彻地领会每一个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认真对待每一个思考题和习题 3. 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充分利用我校编写的《工程力学试题库》进行自我测试
二、成绩的评定 1.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课堂提问)占 15%,出勤占 5% 2.期中考试占 15 % 3.期末考试占 65 %
绪论 • 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平面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 主要任务:研究构件的承载能力设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工程力学》包括以下两二部分 静力学 工程力学学 材料力学
工程力学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土建、交通、水利、航空、军事及生物力学等各个方面。工程力学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土建、交通、水利、航空、军事及生物力学等各个方面。
水利 长江三峡工程
军事 航空母舰
静力学主要内容: 受力分析 静力学 力系简化 平衡条件
1、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包括物体系)受哪些力,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1、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包括物体系)受哪些力,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2、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 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代替一个复杂力系,其目的是建立物体的受力模型。 3、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应用这些条件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 。
第一篇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与物体受力分析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四章 空间任意力系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与物体受力分析 概念 受力分析 公理 约束
§1—1 几个基本概念 1、刚体:绝对不变形的物体,或物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改变的物体。 2、力: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作用效果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力的表示: F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矢量。 3)力的单位:N,KN
外效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 4)力的效应 内效应—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 §1—1 几个基本概念 3、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的总称。等效力系、平衡力系等 力的分类:集中力、分布力 4、平衡: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如地面)静止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1-2 静力学公理 矢量表达式: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图时为了简便,可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转化为力的三角形法则。推论:力的多边形法则 此公理表明了最简单力系的简化规律,它是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 刚体二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这两个力等值、相反、共线。(同物) 矢量式为: *二力构件:仅受两个力并处于平衡的构件。 二力构件所受的“二力” 必有等值、反向、共线、(同物)。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推论1 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滑移至该刚体上的任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此时,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平衡时 必与 共线,则三力必汇交于O 点,且共面。 推理 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也通过上述汇交点。 如何证明? 证明:1、力的可传性;2、平行四边形法则;3、二力平衡公理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二者等值、反向、共线、(异物),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在画物体受力图时要注意此定律的应用。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刚化前提),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例:柔性体受拉力平衡,可刚化。 柔性体(受拉力平衡) 刚化为刚体(仍平衡) 反之不一定成立,因对于刚体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对于变形体而言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例如: 刚体(受压平衡) 柔性体(受压不能平衡)
思考题 • 1、变形微小的物体就能视为刚体吗? • 2、二力平衡与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