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認識憂鬱症 - --- 擺脫憂鬱困擾..迎向美好人生

憂鬱症的症狀: 情緒方面: 鬱悶.悲哀.不快樂.缺乏興趣.煩躁.不安.易怒. 認知及思想方面: 悲觀.無能.無助.無望.自責.自殺意念.健忘. 思考遲緩.罪惡感嚴重者致自我懲罰之妄想及幻覺. 生理方面: 性慾.食慾.體力降低. 疲勞.失眠.嗜眠. 行為方面: 說話少.動作速度慢.僵呆 或激躁.甚至有自殺行為. 憂鬱症的治療: 藥物治療 : 抗憂鬱劑用來修正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之失衡.緩解症狀. 心理治療: 了解及學習有效處理心理衝突的方式.與因應疾病之有效策略. 團體治療: 獲得支持及建議.以改善心理困擾.恢復生活動力.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認識憂鬱症 - --- 擺脫憂鬱困擾..迎向美好人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憂鬱症的症狀: 情緒方面:鬱悶.悲哀.不快樂.缺乏興趣.煩躁.不安.易怒. 認知及思想方面:悲觀.無能.無助.無望.自責.自殺意念.健忘. 思考遲緩.罪惡感嚴重者致自我懲罰之妄想及幻覺. 生理方面:性慾.食慾.體力降低. 疲勞.失眠.嗜眠. 行為方面:說話少.動作速度慢.僵呆 或激躁.甚至有自殺行為. 憂鬱症的治療: 藥物治療:抗憂鬱劑用來修正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之失衡.緩解症狀. 心理治療:了解及學習有效處理心理衝突的方式.與因應疾病之有效策略. 團體治療:獲得支持及建議.以改善心理困擾.恢復生活動力. 接受治療中請遵照醫師指示規則服藥 並讓醫師知道病情進展及服藥感覺. 我們關心您 認識憂鬱症----擺脫憂鬱困擾..迎向美好人生

  2. 幫助您自己: 1.接受適當診斷及治療. 2.將事情分成許多小部份來做.設定先後順序.並做自己能做的. 3.參加能讓您覺得舒服的活動. 放鬆生活步調.找親友傾訴.調整情緒. 4.不要期盼能從憂鬱狀態一躍而立即振作.不要因未能做到責怪自己 只要有進步.一定會康復. 5.不要去接受負面不合理想法.逐步要正面思考. 6.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培養休閒活動.並適度運動. 憂鬱症Q & A: 1.為什麼會得憂鬱症: 可能為基因遺傳或 人格特質或 心理社會壓力交互影響. 2.憂鬱症會不會好: 絕大部份會好.可好到沒有症狀.及恢復身心及職業.社交功能. 3.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大多數要接受藥物治療.不同個案有不同治療方式.藥物治療規則2-3週後即有成效.而心理治療通常需要1-2個月後.即有相當程度之改善. 4.服藥會不會有依賴或成癮性: 抗憂鬱劑不是興奮劑也不是鎮靜劑.故不會有此困擾.但藥物突然停用有時會有身體不適.請勿擅自停藥.請與醫師討論. 治療憂鬱症----擺脫憂鬱困擾..迎向美好人生

  3. 躁鬱症 什麼是躁鬱症? 雙極性情感疾病俗稱躁鬱症 腦內神經傳遞物質血清促進素(5-HT)、 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生物胺出現異常 父母一人有躁鬱症,子女25%機率得情 感疾患;父母皆有躁鬱症,則為50-75% 情感疾病第一次發作時通常有壓力生活 事件 小孩11歲前失去父母或老年人喪偶,易 得情感疾患 發病平均年齡為30歲(50-60歲) 男女機率相等,終生盛行率約1% 臨床徵狀 異常而持續地具有高昂、興奮、易怒的情 緒,延續至少一星期以上 膨脹的自尊心或自大 睡眠需求減少 比平時多話或不能克制地說個不停 意念飛躍、注意力分散 增加目的取向的活動或精神運動性激躁 過份參與可能帶來痛苦後果的活動 治療與預後 一旦較嚴重的躁症發生,可能有需要暫時性的住院治療 藥物治療,如情緒穩定劑、抗精神病藥 、鎮靜安眠藥物 未治療的躁鬱症會持續3個月 治療後可使症狀出現時間及強度減低 早發的患者預後較差 7 %可完全復原不復發,15%預後良好, 45%多次復發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關心您

  4. 躁鬱症 家人可協助的部分 因為活動量過大,注意力不集中,而 易疏忽照顧本身安全,所以必須布置 一個簡單、安全的環境,將剪刀、煙 灰缸等危險物品收起來,避免作為攻 擊的武器 因耗費大量的體力,需少量多餐以補 充所需之營養 注意個人的衛生處理,因注意力不集 中,容易忽略清潔及衣服的更換,有 時需提醒 試著不要太過介入或忽略患者 當患者試著監控自己的行為,調整睡 眠,解決自己的問題時,可給予正向 的鼓勵與支持 試著盡可能的去瞭解躁鬱症,鼓勵和 協助患者去瞭解自己的情況是一般躁 鬱症者會遭遇到的,這可讓他們有更 多自覺及願意尋求專業幫忙 家人彼此的支持,充分溝通 適度降低對病人的期待 做好再生病的心裡準備 瞭解並發展照顧病人的技巧及知識 過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活 可參與家屬自助團體(如康復之友協 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關心您

  5. 當出現幻聽時… 幻聽,是當周圍沒有其他人時,會自 覺耳朵旁仍會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內容 可能是有人在罵他、批評他或讚美他;也 有可能是命令他做事的聲音。患者可能會 無法忍受持續的聲音干擾,或是依照幻聽 的指示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如何協助: ․接納患者幻聽的情形,不與其爭辯,並 鼓勵他說出幻聽的內容,瞭解是否有危 險性。 ․鼓勵患者藉著活動轉移對聲音的注意力 ,如看電視、做戶外活動、陪其聊天、 培養休閒活動等。 當出現妄想時… 妄想是不符合現實的錯誤想法,但患者 卻深信不疑。例如被害妄想、誇大妄想法, 而這些想法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不恰當行為。 如何協助: ․讓患者談論他的想法,採取傾聽和不與其 爭辯的態度,但注意不要去附和、責備或 否定他的想法。 當患者不規則服藥時…患者容易出現不規則或拒絕服藥的情形, 而持續性服藥是預防疾病再復發的重要因素。 如何協助:․瞭解患者所服藥物的種類、劑量、用法、 副作用及服藥時間。․將所服用的藥物放於患者容易注意到的地 方。․當患者若有主動服藥的行為時,給予鼓勵 及獎勵。․若藥物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作息、出現 副作用或是拒絕服藥時,鼓勵患者與醫師 討論調整藥物。․教導患者自行記錄藥物的服用情形,增加 其責任感。 精神分裂症以下介紹幾種如何協助因疾病影響,所導致問題的辦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關心您

  6. 精神分裂症是什麼? 確切的病因尚不了解,已知它與遺傳或環境因 素都可能有關,不單純因為教養、個性所造成 ,亦與智能無關 是一種腦部疾病。凡是腦部的功能(例如思考、 理解力、情緒、判斷力、記憶力、社交能力… )均受到影響 是一種慢性病,完全復原的機率小。但若好好 治療及復健,多數患者有改善的機會 每一百人就有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世界各國 都差不多,這不是一個稀有的疾病 男性與女性發生機率相同,但男生發病年齡在 20歲左右,女生在30歲左右 臨床徵狀 前驅期:人際關係退縮 、沈默寡言 、工作不 穩定 、性格有變化 、較被動懶散 、學業退步 發作期:妄想 、幻覺 、語無倫次 、行為異 常 、無表情 、注意力及記憶力降低、難以作 決定 、人際孤立 、工作中斷、生活無法自理 殘餘期:表情平板 、思想貧乏 、人際退縮 、智能下降 治療方式 急性治療 目的在解除急性精神症狀、減少其對腦部的 傷害。需要住院或加強照顧,避免患者傷害自己 ,或營養失衡。 維持治療 目的在預防復發及改善功能。有些患者幾乎 完全緩解,有些持續有殘餘症狀。 藥物治療(抗精神病藥物);心理治療(情緒支持 壓力因應、增強病識感);社會治療(職能復健、 社交技巧訓練、強化支持系統、就業輔導) 長期預後與復發情形 1/3 症狀消失; 1/3 症狀明顯但可在社區中生 活;1/3 症狀及功能退化明顯 「自行停藥」是導致病情惡化的因素 ․停藥半年—三分之一患者再復發 ․停藥兩年--復發率 80-100 % 精神分裂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關心您

  7. 恐慌症

  8. 恐慌症的罹患率及病因: 1.女性是男性的三倍 2.一般發病年齡約在25歲左右,較少超過45歲。 3.恐慌症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與家族遺傳,及體質有關,且需可追溯到個案在發病前,有明顯地面對短期,或長期心理、社會壓力。 生理:有些報告認為可能跟家族性的遺傳有關係. 恐慌發作可能是跟生理上某些生物機能失調有關跟民族性(ethnic groups)有關 心理:壓力下的生活可能較易引發恐慌發作. 生、心理:生、心理一同影響而引發恐慌發作.舉例來講,假如有人經歷心跳加速的經驗是因為喝了咖啡,運動,或服用特定的藥物.為此他可能認定是恐慌發作,而為此焦慮,最後果真恐慌發作.

  9. 如何治癒恐慌症? 1.正確的認知:很大多數的患者在得知恐慌症發作的正確認知後,即有極大的進展.大多數的患者總是擔心恐慌症發作會使人“失去控制”或“心臟病發”.而重新的認知(改變思考的方向)可以幫助患者採用正面的思考模式來看待恐慌症. 2.行為治療:採取在可控制的情況下,讓患者一次次的再度經驗恐慌症發作的情況,逐漸去瞭解,接受,熟悉甚或突破的一種治療模式. 3.肌肉放鬆技巧:對於“漂移性”(flow through)的焦慮應該是有所幫助.這技巧包括呼吸訓練及正面的想像.有些專家發現恐慌症患者的呼吸頻率大於均值,故練習正確的呼吸技巧也有一定的功效. 4.藥物治療:可以選擇抗焦慮劑,如xanax或是rivotril,或使用抗鬱劑,如zoloft或是seroxate均會有不錯的療效,當然如果合併心理治療的效果會更加有效的。 5.互助性的團體:雖然它無法完全取代正規的治療,但對患者在心態上的調適是很有用的.

  10. 恐慌症 • 恐慌症發作時的處理方式: 1.記住這事實:雖然症狀強烈,讓你害怕,但絕無生命或身體的危險。 2.瞭解事實:恐慌症發作時,所經驗的症狀,是身體器官因接受錯誤訊息,而出現過度反應,器官本身,並無毛病。 3.坦然面對:不必驚慌求援,留在原處(除非該地有危險),不要想身體會如何,因為愈想症狀愈嚴重,應該平心靜氣,接受所發生的症狀,因為症狀會過去,且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分鐘。 4.做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或小動作:如內心慢慢數數字、輕拍膝蓋,或慢慢深呼吸等。 5.平時,練習呼吸及肌肉放鬆技巧:緊張症狀開始發作,或感到焦慮,引微的身體症狀時,就應趕快開始進行。

  11. 過動/易衝動 在座位上無法安靜地坐著,身體扭來扭去 在課堂中常離開座位,坐不住 在教室或不適當的場合中,過度地四處奔跑或 攀爬 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 像發動的馬達,不停地動 話多 問題尚未問完前便搶先回答 不能輪流等待 常打斷或干擾他人,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分心不是我的錯—認識『注意力欠缺過動症』--症狀篇 這些兒童非常容易分心,無法保持安靜,參與活動的持續力往往不好,一件事還未完成就想 做另外一件事;在教室中可以觀察到病童無法聽從指示專心上課,經常離開位置;此外病童也可 能出現活動量大,整天有做不完的事,而衝動控制力差也經常讓他們與同儕起衝突。 注意力缺失 無法注意細節,因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工作 或活動發生錯誤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中無法維持注意力 和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無法完成老師或家長交辦事務,如作業、家事 缺乏組織能力 常逃避或排斥參與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 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必備之物 容易被外界所吸引 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需大人時常提醒 多數病童擁有正常智力,但學習上容易出現困難,學業成績表現不理想,而此學習上的低成就與 社交上的困難,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學習適當的知識技能以及成就自信與自尊, 無法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與發展適當的社會角色。因此,適當的方法介入處理是 重要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關心您

  12. 失智症 (一)定義: 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即為以前大家所指的『痴呆症』,失智症是一種臨床症候群,指成年人於心智成熟後因腦部疾病而引起心理及智力功能退步,在病人清醒狀態下,會影響到生活及工作力的一症候群。 (二)臨床特徵: 失智症患者可見到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症狀及問題行為三大類症狀;其失智症的臨床特徵如下: 1.記憶與認知能力衰退 2.語言障礙 3.運用不能 4.認識不能 5.精神異常 6.行為問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關心您

  13. 臨床症狀可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 *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記憶喪失情形,特別是對近期的記憶。 *對時間產生混淆。 *找不到回家的路。 *言語表達出現較為困難、重複言語。 *對事情難以下決定。 *對事情缺乏主動性。 末期: *無法自我進食。 *無法辨識家人。 *朋友及熟悉的事情。 *對於事情慢慢喪失了理解歷與判斷力。 *找不到回家的路。 *行走困難。 中期: *變的非常健忘,特別是最近發生的事情及人名。 *在住家及熟悉的社區附近也會出現走失情形。 *無法長時間單獨生活,煮飯、清潔及上街購物等事情,很難獨自完成。 *開始變得非常依賴、衛生問題需依賴他人協助例如上廁所。 失智症 * 年紀大,難免會忘記,忘了別人的名字、忘記東西放在哪裡。正常的健忘不會惡化,也不會造成日常生活障礙,當腦部功能的退化、記憶力、判斷力、思考能力衰退,影響到工作及自我照顧能力,則稱失智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關心您

  14. 失智症一般照顧原則 (一)在病人熟悉的地方,由所熟悉的個人照料。 (二)固定作息時間及地點(三餐、服藥、休息、散步、聽音樂) 。 (三)鼓勵未退化生活功能(吃飯、洗澡、大小便、穿衣服) 。 (四)注意安全,避免病人物時、跌倒、受傷。 (五)給病人帶卡片或手鍊,避免走失。 (六)病人雖然上失智力,仍是成人,不能當小孩管教。 (七)常用幽默感來看到病人行為舉止。 (八)善用非語言溝通(笑容、觸摸、引導)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