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802 Views
第十二章 醛 酮 ( Aldehydes, Ketones ). ◇ 两者均含有相同官能团 (羰基, carbonyl group ) 醛: (- CHO 叫 醛基 , 叫甲醛) ◇ 通式: 酮: (其 叫 酮基 ) 一、一元醛酮的结构、命名及物性 ( 1 )结构 ◇ 例: ◎ C 和 O 的 P 轨道在侧面重叠生成 π 键, O 上还有两个孤电对,. Csp2 平面结构. ◇ 醛酮均有较大的偶极矩,如:
E N D
◇两者均含有相同官能团 (羰基,carbonyl group) 醛: (-CHO叫醛基, 叫甲醛) ◇通式: 酮: (其 叫酮基) 一、一元醛酮的结构、命名及物性 (1)结构 ◇例: ◎C和O的P轨道在侧面重叠生成π键,O上还有两个孤电对, Csp2 平面结构
◇醛酮均有较大的偶极矩,如: 表明 为极性基团,因O的电负性较强,使C=O双键中的π电子云偏向O从而使O带部分负电荷,C带部分正电荷, 用共振式表示为: (2)命名 ◇例1: ◇例2: ◇例3: 5 4 3 2 1 3-甲基-2-乙基戊醛 (2-ethyl-3-methylpentanal) 2,2-二甲基-3-戊酮 环己酮 (cyclohexanone)
◇例4:◇例5: (3)物性(略) 二、醛酮与氧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 ◇的结构决定其主要性质是 上的亲核加成,本节先介绍醛、酮与氧亲核试剂(oxygen nucleophiles)的加成。 1.加水 ◇通式: 苯乙酮 (acetophenone) 二苯甲酮 (bezophenone)
[R1R2C(OH)2] 醛、酮K[H2O]= [R1R2C=O] ◇多数醛酮平衡偏向左边(即1,1-二醇不稳定,易脱水成醛酮),也有些1,1-二醇很稳定,与醛、酮结构有关。 ◎例: ◎解释: ▲(1)取代基电子效应:甲基的超共轭效应使羰基上的正电荷分散,羰基化合物的稳定性也相应提高, ∴稳定性: 减小
从反应物看,CH3-为(+I)效应,使 中的C的正电荷减少,不利于H2O亲核进攻。 羰基化合物越稳定,水合平衡的位置越偏向左边,即羰基化合物一边。甲醛在水溶液中完全变成水合物,乙醛约有56%变成水合物,而丙酮水溶液中水合物含量极少。 ▲(2)取代基的空间效应:羰基碳原子为sp2杂化,∠CCO≈120°,而在水合物中则为sp3杂化,∠CCO≈109°,羰基碳原子上四个基团挤在一起,取代基的体积越大,位阻越大,水合物越不稳定,因此,水合物稳定性为: 从产物看,CH3-越多,四面体越拥挤,不利于右移, 从反应物看,CH3-越多,位阻越大,不利于H2O亲核进攻。 可见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方向一致。
◇但是,若结构因素使水合物的稳定性相对提高,则使水合平衡偏向 右边。 ◎如: CCl3-CHO生成水合晶体,K[H2O]=2.8×104 ∵C-Cl偶极和C-O偶极互相排斥使羰基化合物稳定性降低,水合 平衡相应偏向右边。 2.加醇 ◇通式:
◇机理: ◇例子: ◎酮与简单醇不易得到缩酮,但与1,2-二醇能顺利生成环状缩酮。
◎如: ◇应用:利用缩醛(酮)的生成和水解来保护羰基 ◎例: ▲酯与格氏试剂反应可生成三级醇,但酮更活泼,故先得保护酮基。
3.加NaHSO3 ◇通式: ◇历程: ◇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低级环酮(C<8) ◇应用: 鉴别醛、酮 醛酮的分离、提纯 ∵
三、醛酮与氮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 (1)与氨的衍生物的加成反应 ◇通式:
◇例子: 超级甜味剂,甜味是蔗糖的2000倍,不产生热量,适于肥胖者及糖尿病人。
◇机理:亲核加成-脱水 ◇应用:羰基化合物的鉴定、分离。 (2)与NH3、RNH2(伯胺)的加成
四、醛酮与碳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 1.氢氰酸 ◇通式: ◇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及8碳以下的环酮 ◇机理:
◇应用: ◎例: 2.格氏试剂 ◇反应:醛、酮 + 格氏试剂 醇 ◎其中: 格氏试剂 + 干醚 水解 甲醛 伯醇 其它醛 仲醇 酮 叔醇
◎例: ◇历程: ◇应用:制备醇 ◇当可用不同原料合成仲、叔醇时,要看原料价格、是否易得及操作是否方便(价廉易得,操作方便) ◎例:
五、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当羰基两边的空间条件相同时,亲核试剂从羰基所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进攻羰基的几率相等: ◎即: 50% 50%
实际上还与试剂有关 如:乙醛用氘化铝锂LiAlD4(非手性试剂)还原,的确得到外消旋体. 但苯甲醛用LiAlD(OR)3(手性试剂,其中ROH = 为手性醇)还原,则 (S) >> (R)即不得到外消旋体,即手性试剂从那面进攻羰基是有选择的,叫对映选择(不对称合成)
◇当羰基两边的空间条件不同时,亲核试剂更易从位阻较小的一面接近羰基而生成主要产物◇当羰基两边的空间条件不同时,亲核试剂更易从位阻较小的一面接近羰基而生成主要产物 ◎如:
+ 非手性试剂 外消旋体 + 手性试剂 旋光物质(不对称合成产物) 羰基两边空间条件相同 羰基加成的立体化学 羰基两边空间条件不同 (亲核试剂主要从位阻较小一侧进攻) 六、醛和酮的酮-烯醇平衡及有关反应 (1)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醛、酮α-H具一定酸性,易在碱存在下作为质子而离去:
离域式 去α-H 故有α-H的醛、酮存在着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 简单醛、酮 酮式为主 例: β-二酮中 烯醇式为主 例: 烯醇负离子 H+结合在负氧上
(2)卤化反应和卤仿反应 ◇有α-H的醛、酮经卤化成为α-卤代醛、酮 ◎例1: ◎例2: 称为卤仿反应.
◇卤仿反应应用: X2=I2时,CHX3=CHI3↓(碘仿,黄色固体,特殊气味) 另: ∴碘仿反应 (3)羟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 1.醛或酮的自身缩合 ◇有α-H的醛(一般用碱性催化剂,如KOH、NaOH、Na2CO3等) ◎例1: 可鉴别乙醛 、甲基酮 及含 的醇 也可用于合成少一个C的羧酸及卤仿
◎机理: ◇有α-H的酮 ◎例: 但: 平衡偏向左边,要提高产率,需在索氏(Soxhlet)提取器内进行
◎另: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及脱水是一个制备α,β-不饱和环酮的常用方法◎另: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及脱水是一个制备α,β-不饱和环酮的常用方法 ▲如: 2.醛或酮的交叉缩合 ◇两个有α-H的醛(酮)缩合,产物有四种,无合成意义 ◎如:
◇一个有α-H的醛(酮)与一个无α-H的醛(酮)缩合,产物单一,有合成意义◇一个有α-H的醛(酮)与一个无α-H的醛(酮)缩合,产物单一,有合成意义 ◎例1:
◎例2: ◇例1、例2称为Claisen-Shmidt缩合 七、醛酮的还原和氧化 (1)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法 ◇通式: 肼 强碱 二缩乙二醇,高沸点溶剂, b.p.=245℃
◇ (2)Clemmenson还原法 ◇通式: ◎例:
(3)双分子还原 ◇例: ◇问: ◎答: ◇又问:实现合成 ?
嚬哪醇重排 ◇解: (4)Cannizzaro反应 ◇定义: ◎ 无α-H的醛 酸 + 醇 注:羟醛缩合时用稀碱 浓碱,加热 歧化 分子自身的氧化-还原
◇例: ◎这种歧化反应叫Cannizzaro反应. ◇甲醛参与的交叉歧化: ◎例: 无α-H的醛 甲醛 被还原 氧化剂 H受体 被氧化 还原剂 H供体
◎又例: (5)氧化 ◇醛的氧化 ◎ Tollens试剂(AgNO3的氨水溶液) RCHO + 2Ag(NH3)2OH → RCOONH4 + 2Ag↓ + H2O +3NH3 也叫银镜反应,可用于区别醛和酮 ◎ KMnO4
八、α,β-不饱和醛酮 ◇例: ◎结构特点:由C=C和C=O形成的极性π-π共轭体系,较稳定, ◎如:稳定性: ◎实际上,3-丁烯醛在酸碱催化下,很容易转变为2-丁烯醛。
1.反应 ◇通式: (1)加HCN 只1,4-加成
(2)Michael加成 (3)与LiCuR2加成 只1,4-加成
(4)与RLi和RMgX加成 ◎如: ▲α,β-不饱和醛只得到1,2-加成产物,因为醛基活泼,位阻小。 ▲α,β-不饱和酮,与R’,R’’的体积(空间位阻)有关
▲用NaBH4还原时,部分C=C也被还原,得混合物:▲用NaBH4还原时,部分C=C也被还原,得混合物: (5)还原 ◎选择性还原: [(CH3)2CHO]3Al/(CH3)2CHOH ▲在较高条件,C=O也可能被还原 如:
九、醌 ◇例:
1.醌的反应 ◎醌为非芳性的环烯酮,相当于α,β-不饱和酮。 (1)还原 149pm(与C-C单键154pm接近) 132pm(与C=C双键134pm接近) 组成一个可逆的电化学氧化-还原体系
(2)加成 ◎与NH2OH加成
课堂练习 一、填空: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不能发生碘仿反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自身羟醛反应. (1)HCHO (2)CH3CHO (3)CH3CHOHCH3 (4)CH3COCH3 答:(3);(1);(3)、(4);(1)、(3)
二、合成 1. 解:
2. 解:
3. 解:
三、机理 1.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