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870 Views
蒋琏 041731 娄姗 041730 赵梦桐 041729 李巍 041685. Jorn Utzon. 生平. 1946 年 斯万内克 · 西马克水塔方案 Svaneke Seamark watertower , Bornholm 1952 年 伍重自宅 Utzon House , Hellebaek 1953 年 兰格里尼他扣餐厅方案 Langelinie Restaurant , Copenhagen 1954 年 瑞典赫尔辛堡市埃林奈贝格社区高层连体 住宅和城市中心方案
E N D
蒋琏 041731 娄姗041730 赵梦桐041729 李巍041685 Jorn Utzon
生平 1946年 斯万内克·西马克水塔方案 Svaneke Seamark watertower,Bornholm 1952年 伍重自宅 Utzon House,Hellebaek 1953年 兰格里尼他扣餐厅方案 Langelinie Restaurant,Copenhagen 1954年 瑞典赫尔辛堡市埃林奈贝格社区高层连体 住宅和城市中心方案 Competition for a housing,school and community centre complex at Elineberg 1956-1958 金戈小区 Kingo housing project at Helsingor 1957-1973 悉尼歌剧院 The Sydney Opera House 1958年 赫伊斯特罗普学院设计竞赛方案 Competitionfor an education centre in Hojstrup 1959-1963 拂雷登斯堡小区 Fredensborg housing project 1959年 哥本哈根世界展览中心方案 Competition for the 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1962年 西克尔堡美术馆 Silkeborg Museum 1964年 苏黎世歌剧院 Zurich theatre 1973-1977 巴格斯韦德教堂 Bagsvaerd Church 1918.4.9.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 19-1942就读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建筑系, 与著名女汉学家顾迩素(Else Glahn),建筑师建筑史学家图比亚斯法贝尔为校友 受益于两位建筑教师Steen Elier Rasmussen& kayfisker 结识了瑞典著名的汉学家喜仁龙Osvald Siren 接触了很多他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著作,获益良多。 1942年丹麦被侵,毕业于哥本哈根建筑学校 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工作三年 与Gunner Asplund共事 美国,与Alava Alto共事,受最正规的现代主义教导。 1945年 初返丹麦,与校友图比亚斯法贝尔合伙开业 1948年 摩洛哥居住 1949年 东,西塔里埃森,与赖特相遇 芝加哥 与密斯相遇 1949年 墨西哥,参观玛雅遗址 1959年 中国之旅, 接触《营造法式》与梁思成 2003年 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前期影响——建造文化 • 斯坦·艾勒·拉斯姆森(Steen Elier Rasmussen):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建筑理论老师,《体验建筑》(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对严森-克林特推崇备至 • 格鲁特威大教堂(Grundtvig Church):严森-克林特(P.V.Jensen-Klint),精湛的建造工艺,原汁原味的砖作工艺,义无反顾地使用单一模数材料。 • 托马斯·伯莱兹多夫(Thomas Bredsdorf)夫妇墓碑设计,小克林特(Kaare Klint) • 父亲船舶设计师:继承了对制造工艺的崇敬之情 格鲁特威大教堂平面 托马斯·伯莱兹多夫夫妇墓碑设计
前期影响——自然法则 • 《生长与形式》(On Growth and Form),达希·汤姆森(D'Arcy Thompson) • 与Alava Alto共事,倾听环境的呼声, • 北美旅行:拜访赖特,学会与自然合作,有机建筑
建筑的三种表现形式 • 伍重的建筑可以用森佩尔基座与屋盖的二元对立公式(the Semperian formula of the earthwork versus the roofwork)来解读,体现出三种表现类型,每种类型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与屋盖的变化形式。 • 第一种类型中,周边式承重墙体成为围合建筑和院落空间的主体,同时将基座简化为一个位于单坡屋面覆盖下的薄薄的平台。案例:弗雷登斯堡小区 • 第二种类型中,折板状的混凝土屋盖跨越在高架的基座上面。案例:苏黎世歌剧院 • 第三种类型中,屋盖呈现为坐落在阶梯形基座上面的壳体形式。案例:悉尼歌剧院
Sydney OperaHouse 文化隐喻—屋顶与基座 建造方式---加法原则
悉尼歌剧院建造过程 1956年 赢得悉尼歌剧院竞赛 1958年 Red Book 中国之旅 1959年 歌剧院正式破土动工 1961年 壳体方案确定,由圆切割 1962年 Yellow Book 于《zodiac》发表《platform &plateaus: the Idea Of a Danish Architect》 1963年 基座部分完工 1966年 愤然离去 1967年 面砖铺装完毕 1973年9月 悉尼歌剧院全部完工
文化隐喻 “在西方,重力是朝向墙体;而在东方,重力是直接朝向地面的。” “(中国建筑)木柱从台基上升起,经常达到可观的高度,就像是在土堆和岩石上长满了高高的树林。曲线形的屋顶犹如飘动的柳杉树枝,它们之间若有墙体的话,常常由于巨大的出檐而导致的光影以及开敞的廊道、花格窗、栏杆等的作用而几乎消失。” -喜仁龙Osvald Sirén 有关两种文化的二元对立 砌筑文化(stereotomic ) 重文化:敦实的石基 基座平台(podium) 木构文化(tectonic) 轻文化:弯曲的木地板 重檐屋顶(pagoda)
文化隐喻 屋顶与平台 "It was a great experience for me to see the old architecture of China,especially in Peking,and it gave me a valuable experience to study the innumerable beautiful staircases and the variation of roof construction(folating roofs).I am enclosing a reprint of the 900 year old building 'code'or system and standardisation according to which every official building such as temples and castles has been built in the last 900 years.“ ---letter from Utzon to Ashwarth
文化隐喻 概念生成 “将屋顶直接作用于地面平台” 造型的基本要素: 伍重接受了喜仁龙有关中国古建筑“屋顶与平台”空间意向,在悉尼歌剧院的设计中省略了垂直因素,创造出屋顶,基座两个对立因素并存的设计。 概念草图 1956年竞赛 概念透视图
建造 概念生成 屋顶:几何逻辑生成 屋顶平面 原型为几何球体
建造 概念生成 传统日本房屋的地面就是一个精制的桥状平台。这种日本式平台就像一个桌面,一件家具。在这里,地面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在日本建筑中,人们席地而坐,而不仅仅在地面上行走。日本建筑中的一切生活都表现在坐、卧、爬等动作中。与墨西哥高原岩石般的坚实感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这里,人们会有一种类似于站在小木桥上的感觉,它的尺度与人体的重量相匹配,惟妙惟肖。。。 -《platform &plateaus:the Idea Of a Danish Architect》 基座: 平台的形式跟随随着观众席的形式 人的行为与地面发生关系——东方席地而坐的特性 巨大的台基重塑了场地作为容纳人的场所,引入海景,是使人和大地发生了紧密联系
建造 概念生成 基座: 对折板形式的钟爱-164英尺跨度 无柱空间,雄伟的入口体量 屋盖直接与地面接触的表现 大跨结构之下的空间
建造方式 营造法式 “一天,当我进入建筑系的图书馆时,看见伊永(伍重)和图比亚斯(富埃比亚)热情地评论,着一本他们正在看的书。我加入了他们,想弄清楚究竟是什么书引起了这么大的兴趣。这是一本一九二五年版的《营造法式》。后来我知道了当时令他们如此特别感兴趣的是该书‘卷三十一附’的黑红二色的插图。” --瑞典著名女汉学家 顾迩素 “中国建筑的屋面曲线正是借助于这种叠加方式才得以实现的。这种叠加方式对伍重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同样的组合元件可以根据中国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屋面形式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 --Frampton 加法原则:模数化构件按照一定的木构法则叠加 适应各种环境 是实现有机生长思想的具体方式
建造方式 壳体的实现 加法原则 将相互连接的标准构件按照一定的法则形成具有丰富变化的建筑类型。通过横梁叠加的方式组合而成。在这种叠加结构中,形成灵活多变的表现性。组合成各种形状。 进行壳体和肋架的建造方式之间的转换 使用模数化的预制构件 把半拱面分解成预制构件 营造法式中标准化木构件与肋架中的拼接节点
建造方式 壳体的实现 对组合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倾向 所有肋架保持一致,只是长度以及每个壳体轴线之间的角度不同。将面砖与预制混凝土壳盖浇筑在一起,然后将壳盖与肋架结构固定在一起。
建造方式 壳体的实现 Strange encounters(营造法式) that led remote themes to come close to Utzon`own creativity〉 “在他看来,预制方法未必能够降低造价或者加快建造速度,却不失为一种获取一流工艺结果的手段” ---建筑师Bill Wheatland 肋的构成试验 肋分解草图
建造方式 壳体的实现 预制拼装方法有效的前提是有成熟的施工工艺与管理流程 《营造法式》其效应的前提也是有一套成熟的营造体系与工程制度 相比之下,悉尼歌剧院方案很多地方过于概念,尚未成熟,导致施工延迟数年。
建造方式 玻璃幕墙(The Glass Walls) 由于围绕悉尼歌剧院发生的政治风波,伍重未能完成围合墙面的最终设计,因为在所有与幕墙相关的外观和细部设计完成之前,伍重已经挂冠而去。好在他在此之前就已经为玻璃幕墙设计确定了基本原则。 按照伍重的要求,玻璃幕墙应附着在壳体屋盖的主要边缘上,支撑玻璃的竖向挂件将由不同长度和断面的构件组成,以便在宽厚的直棂之间产生富于变化的三维造型。在这里,玻璃就像一块块平整的鱼鳞片固定在挂件上面,而这些挂件本身则由热压胶合板制成,内部有一个铝合金结构核心,最后再用铜皮包在胶合板的表面。 "The problem that faced me was to create a glazing system sufficently flexible to make up the irregular overall shape and have sufficient strength to resist the wind loads imposed over such a vast area.Our early attempts to use composite structures of concrete and steel or bronze were too complicated and too rigid.The answer was to be found in a simple geometrical system consisting of a series of glass panels of modular size held between flexble mullions which can be adjusted to any shape and portion as required."
建造方式 玻璃幕墙(The Glass Walls) 从这一最终未能实现的幕墙设计可以看出《营造法式》对伍重建构思想的影响。对伍重来说,这部中国建筑法典特殊的普遍意义在于,它说明了如何按照一定的木构法则将标准构件连接起来,形成变化丰富的建筑类型。这种灵活的构件式组装建造方式在伍重设计的玻璃幕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木构体系的屋架是完全由横梁叠加而成,横梁与具有悬挑作用的斗拱相结合,形成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其屋面曲线正是借助于这种叠加方式得以实现。
建造方式 玻璃幕墙(The Glass Walls) 为了实现让不同倾斜度的玻璃在建筑表面形成波浪效果,伍重以三个U形胶合板压制而成的直棂骨架作为组合构件,其组装同样体现了极大的灵活性。直棂骨架由五层0.5英尺厚的胶合板粘合而成,在弯曲部位再另加两层。这种夹心系统相当灵活,能够适应折迭的大幅变化、玻璃板的错位以及其他误差。基本的中心夹层上还增加了两侧长度各不相同的U形槽口构件,目的是在相邻的直棂之间形成重叠,从而将玻璃安装在重叠部分,并始终保持顶端和低端与基座平台铺地几何网格系统的平行关系。
建造方式 玻璃幕墙(The Glass Walls)
建造方式 材料 (Material) 使用白色面砖来覆盖歌剧院壳形屋面的想法是伍重早就酝酿好的,他认为歌剧院应该像白色的云或帆漂浮在悉尼港口。 "At a very early stage,I decided that white ceramic material would embody the underlying concept of the Fifh Facade...A roof of white tiles would emphasise the sculptural character of the building. Particularly at night,when the pale violet glow of a Sydney night would make the structure glimmer in the dark.But this called for a ceramic tile which was unavailable at the time.A tile that had gloss but did not have a mirror effect.A tile with a coarse surface structure that resembled hammered silver.A tile that would be perceived as true stoneware and would simultaneously give an impression of brilliance as it reflected the light."
建造方式 材料 (Material) 受东方传统瓷器的启迪,伍重最终选用了一种产于瑞典赫加奈斯(Hoganas)地区的米白色面砖,以便增加壳体表面的光泽,同时将面砖之间的接缝处理成粗糙无光的效果。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homelands of the arts of ceramics,China and Japan,from which I brought samples for further studies of textures,colours,glazes,etc back."
建造 结构逻辑与形式逻辑的推敲 壳体的支点受力与形式相悖 设计师理想中为2点支撑;实际为4点 解决方式: 壳体垂直改为倾斜 利用纵向连续,互相支撑 第一方案 最终方案
建造 矛盾 塑性逻辑 vs结构逻辑 壳体受力形式vs预制混凝土肋架构造方式 工业背景下的建造要求vs手工艺传统情结 由最初设计到最终方案的演变过程
Bagsvaerd Church 概念生成——浮云与大地 建构关系——两种价值观念 平面组织——围廊与庭院 建造方式——模数化的控制
巴格斯韦德简介 座落地点:丹麦,哥本哈根 设计完工:1974~1976 由2003年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Jorn Utzon所设计的这座白色素雅教堂,完成于1976年,位于哥本哈根市郊Bagsvaerd的一块40m×100m基地上。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丹麦建造了许多以服务城市居民的教堂,伍重的这座教堂可说是这一时期丹麦教堂建筑的代表。 教堂侧身在长排桦树后,谦逊的伫立在城市的主要干道旁,以封闭内向的立面“回避”吵杂的街道,却不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相反的,因其宜人的尺度,以及所形塑的一种内敛的宗教场所气氛,反倒让人想要接近,甚或走入其中。22m×80m的矩形平面满足了教堂在传教、聚会、办公、庭园等等众多机能,教堂的主入口由一个祈祷室围合成一个入口庭院。教堂主厅近乎方形,以满足教徒半圆形围绕圣坛聚坐的要求,主厅能容纳350人,具有很好的音响效果。主厅的东侧是一些集体用房,由廊道联系并形成几个不同大小的内院。教堂的南向立面相对敞开,并有次要入口联系内外。整个教堂起伏变化的外观造型反映室内空间的变化。
概念生成——浮云与大地 浮云与大地 第一张描绘的是迪卡尔式的平坦大地,天空积云翻滚,画面的透视感极强,理性而平整的大地,与光怪陆离、变化万千的苍穹形成鲜明的对照。如果说前者是代表规整的人工秩序的话,那么后者表现的则是苍穹捉摸不定的形式和无法度量的深度。 第二张草图中,上述两个层面的内容已经转化为教堂的建筑形式 。一方面,天空的积云演变为沿中殿轴线透视方向形成的纵向拱壳;另一方面,人在拱壳下方情不自禁地聚集成为一个整体,充分体现了教堂作为一个社会凝聚机构的思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希腊语“教堂”(ecclesia)一词作为“聚集场所”(house of assembly)的词源学回应。 第二张草图上还有一个幻象般的十字架,其横杆与拱壳的跨宽相平行,而直立杆则与透视中轴重合在一起。该草图表达的二元对立主题,在后来实际建成的教堂中,转化为更复杂和含混的形式。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伍重跨文化特征的重檐拱壳(pagoda-vault)观念所引起的作用肯定不是无关紧要,他试图在狭义的基督教欧洲中心主义以外,寻求教堂的神圣意义。 这两张草图也从另一侧面暗合了伍重长期以来探索的“屋顶与基座”的跨文化寓意。
建构关系——两种价值观念 “云”的剖面体现 巴格斯韦德教堂圣殿的构思,来源于伍重多次到夏威夷瓦胡岛度假的经历。“在巨大的沙滩上,迎风的一侧,信风从加利福尼亚海面数千米以上的高空中不停的吹来,就像平稳的微风……微风带来云,接着光和太阳穿过云层照到沙滩。” 打动伍重的是经过云层反射的日光,他的设计草图显示了云层如何转变成建筑纵向剖面上的多重拱壳,而云层顶端日光穿出的地方演变为天窗的位置。多重拱壳不仅模拟了云层,而且也像云层一样反射光线。
建构关系——两种价值观念 转换为建筑语言 内部拱壳的形状是对“云”这一意向的翻译,但是伍重在设计时同时考虑了声学对形状的影响。右图为声线分析。 该教堂中以标准尺寸的混凝土砌块建筑外壳,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薄壳相结合。在这里的层次上,我们可以声称预制的模数组合不仅符合普世文明的价值,而且代表了他的规范化运用能力;而现浇薄壳拱顶则是一种适用于单一场址的单一结构创造。我们可以认为两者之一肯定了普世文明的规范,而另一则宣布了特殊文化的价值。
建构关系——两种价值观念 两种价值观念 中国的古建筑屋顶部分的显著特点是:对外为形制各异的剖屋顶,对内则是平整的藻井天花,之间为整个屋顶的结构层部分。这种里外相异的屋顶建构关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左下图是法国的夏特尔大教堂的局部剖面,在这个典型的哥特式教堂的剖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肋骨拱作为外部结构形式直接暴露在室内空间中。 教堂中殿的纵向剖面形成的多重拱壳,实际上是一种重檐建筑的模拟形式。从某一层面来讲,巴格斯韦德教堂的这层拱壳扮演了中国古建筑中天花藻井的角色;而坡屋顶则扮演着外部界面的角色,似乎暗合着中国古建筑剖面的结构逻辑。 但是伍重没有在这两层屋顶之间置入结构层,而是利用这个空间和顶上的天窗引导天光缓缓进入,经过漫反射形成柔和的光线,营造西方教堂所追求的宗教氛围。
建构关系——两种价值观念 立面的构思 跨文化痕迹在该建筑纵向的阶梯形外立面上也比比皆是,屋檐不仅具有北欧风情,而且还很有些中国情调,其原型应该是中国江南民居的阶梯形封火山墙。
建构关系——两种价值观念 从建构真实性的角度上来说,虽然拱壳的内在形势并没有在外立面上非常明显的显露出来,,但是随着建筑外墙材料从块材向砌体的过渡,波浪形拱壳的剖面组织还是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拼缝图案简略地在外墙上得到某种暗示,为了区分前后,高低起伏的直线轮廓拼缝图案在南北立面上也有所不同
平面组织——围廊与庭院 转换为建筑语言 该教堂的平面构成与众不同,它由围合房间的外廊以及庭院构成,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和纵向延伸性,这让人想到中国古代寺院的平面关系,但是庭院和建筑都不能在纵向上穿越,于是廊的作用便绝对重要,廊划分了基本单元并成为交通系统,这与日本建筑中通廊高于院子的地面,院子较少进入而成为观看系统极为相似。队伍重来说异域文化毕竟是片断式的,中日文化中他没有更细微的区分,二者的叠合使用是必然的。
建造方式——模数化的控制 转换为建筑语言 巴格斯韦德教堂是在伍重完全张控制下的最后一个公共建筑,它不仅是伍重建筑思想的代表,而且毫不夸张的说是他跨文化建筑实践的集大成者,在这里预制装配化的建筑体系不再是设计的桎梏,反而使设计灵感的源泉,同赖特一样,伍重坚持诗意的建筑形式必须通过整体的建构品质得以实现!
总结 思想总结 “尤恩·伍重的作品 预示了第三代现代主义建筑师用有机环境秩序取代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偏执的理性主义的一种转向。对环境的构造而言,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僵硬的理性主义和外在教条的不可行性迫使伍重这一代建筑师去探讨相对来说更为自由和内在的秩序体系” -《建构文化研究》 建造情结 跨文化建构 有机环境秩序 有机生长思想 加法原则 东方意向 伍重通过从东方意向与营造的吸纳,找到他自己的建筑道路,这离不开他对有机生长思想的坚持。 他的作品表明了现代建筑与环境构造,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平衡与磨合。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世界建筑经典图鉴》 3、《 Jorn Utzon 》 :,Francoise Fromonot,1998 Electa/Gingko, 4、《建构文化研究》,弗拉普敦,王骏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