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k likes | 2.07k Views
10、人参 Radix Ginseng. 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 gingseng C. A. Mey) 的干燥根。 栽培品种为园参,野生品种为山参。将小山参移栽于适合山参生长的山林中,经 10 余年后采挖,称“移山参” 主产于吉林。. 植物形态.
E N D
10、人参Radix Ginseng • 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gseng C. A.Mey)的干燥根。 • 栽培品种为园参,野生品种为山参。将小山参移栽于适合山参生长的山林中,经10余年后采挖,称“移山参” • 主产于吉林。
植物形态 1.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大,单一或2歧,根茎短,每年增生一节;2.节单一;3.掌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长; 一年生者,一枚三出复叶(三花) 二年生者,一枚五出复叶(巴掌) 三年生者,二枚五出复叶(二甲子) 四年生者,三枚五出复叶,开始抽生花序(灯台) 以后每年增1枚复叶,最多可至6枚复叶(六批叶) 小叶3~5,基部一对较小,中部的1片最大,卵形或椭圆形, 边缘有细尖锯齿,上面沿中脉疏被刚毛。 4.单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5数;5.浆果状核果,成熟时鲜红色(亮红顶);6.种子2枚。
采制与加工 • 新鲜人参称“水子”或“水参”。 园参加工主要有: • 1.红参 蒸后,烘至半干,除去不定根及一部分支根,再烘至全干。其中芦长、体长(大于8.3CM)、支根长者,称“边条红参”,其它称普通“红参”,支根和须根称“红参须”。 • 2.糖参(白人参),用沸水浸煮3~7分钟,再用铝制的细针沿参体平行(顺针)与垂直(排针)方向扎小孔,然后浸人浓糖水中2-3次,每次10-12小时,取出,晒干。其中形体较好带须根者称白人参,形体较差去须根者称糖参。糖参已少用。 • 3.生晒参 沸水中微烫后晒干。不去支根的叫“全须生晒参”,剪下的须根洗至洁白、晒干,称“白参须”。较粗大的支根称“皮尾参”,选取较粗大主根,且撞去外皮,则称“白干参”。 • 4.活性人参 鲜参经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加工而成。 • 山参 通常加工成全须生晒参。
生晒参 红参 糖参 山参 红参须
鉴别时注意要点 • 根茎(芦头) • 不定根(艼) • 主根(体) • 支根(腿) • 须根(须) • 表面等部位。
生晒山参 • 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 • 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 • 多具2条主要支根,形似人体; • 根茎细长,上部扭曲,茎痕密生,下部常无芦碗而光滑,不定根较粗; • 须根稀疏,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 • 气香浓厚,味甜微苦,口嚼之有清香感。
山参芦头:长而弯曲,习称“雁脖芦”。 • 顶端为第一段,是新脱落的茎痕,形如马牙,习称“马牙芦”。 • 近10 年间脱落的茎基为第二段,芦左右交错重叠而生,芦碗紧密,习称“堆花芦”; • 远年茎基脱落而成的部分为第三段,不再显芦碗,而呈圆柱形,习称“圆芦”或“灯草心”。 • 芦头细长如线,至上端变粗呈“堆花芦”形状,习称“线芦”。
山参艼:分为枣核艼、蒜瓣艼、顺体艼。 • 枣核艼,体短粗,两端尖细,有的形如大枣之核,山参艼的形态多为此种。 • 蒜瓣艼,体似蒜瓣形,一头钝圆,另一头尖。 • 顺体艼,体上部稍粗,向下渐细而长。
山参体:有横灵体、顺笨体 • 横灵体:习称“武形”,体粗短,多呈短横体或菱角形;状似疙瘩,亦称“疙瘩灵体”或“疙瘩体”。 • 顺笨体:也叫顺体或笨体,习称“文形”。顺笨体多呈纺锤形或圆柱形。
山参的纹和皮 • 纹:紧密的环形纹,纹深而细,皱纹略显得向上兜皱,纹紧密,沟色较深,习称“螺旋纹”、“黑兜纹”或“铁线纹”。环纹延伸到参体的中部或下部,这种纹叫“一纹到底”。 • 皮:呈淡黄白色,结实光润,皮质老,细而不粗糙,习称“皮细如绵”或“细结皮”,光泽显著。
山参的腿和须 • 腿:一般为1-2条,最多3条。腿短,上粗下细,分裆处多呈八字形,两腿斜叉而不并拢。 • 须:疏生而不散乱,犹如阳春烟柳,清疏而长,柔韧,又有“皮条须”之称。须的表面生长着疣状突起(珍珠疙瘩),呈长圆形、方圆形不等,习称“珍珠须”或“珍珠尾”
园参 • 主根身长,上部有断续的粗横纹。 • 根茎上部一面或二面生有芦碗,上生1至数条不定根。 • 支根2-6条,末端多分枝;须根形似扫帚,短而脆,易折断,珍珠点小而少。
生晒园参 •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侧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偶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 • 根茎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 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有1个明显的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的点及放射状裂隙; • 气特异,味微苦、甜。
红参 • 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习称“黄马褂”;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2-3条扭曲交叉的侧根, • 根茎上有茎痕及1-2条完整或折断的不定根; • 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有光泽,显菊花心; • 味甜微苦。
显微鉴别-主根横切面 ①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细胞。 ② 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物,近形成层处有较多树脂道环列。初生韧皮部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③ 形成层成环。 ④ 木质部导管多成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射线宽广,中央可见初生木质部导管。 ⑤ 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含有草酸钙簇晶。
显微鉴别-粉末 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 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滴状或块状分泌物。 ② 草酸钙簇晶,直径20μm~68μm,棱角锐尖。 ③ 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红参中淀粉粒已糊化) ④ 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稀有螺纹,直径17μm~50μm。根茎中导管旁偶有木纤维。 ⑤ 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呈波状弯曲
化学成分 • 主含人参皂甙20S-原人参二醇类(A型)、达玛烷型 20S-原人参三醇类(B型)、齐墩果酸型(C型)。红参含特有的成分20(S)-人参皂甙-Rg3,20(R)-人参皂甙R g2,20(R)-人参甙Rh1,人参皂甙Rh2 . • 人参总皂甙含量:生晒参:2%-3.5%红参:3.8%-4.9%糖参:1.13%支根:6.5%-12%生晒参须:9.3%-12.3%红参须:8.3%-1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摘): • 人参含人参皂苷Rg1和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 • 红参含人参皂苷Rg1和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理化鉴别 • 1、取粉末少许,放于白瓷板上,然后滴加浓硫酸,呈棕褐色。 • 2、取粉末,加乙醇,振摇,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溶液,再蒸干,呈紫色(检查苷类)。 • 3、薄层色谱 取粉末,加甲醇,放置过夜,加热回流,放冷,滤过。取滤液,蒸干,溶于水中,用乙醚提取,弃去醚液,水层再用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提取液水洗,减压浓缩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点于硅胶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乙酯- 水为展开剂,用10%硫酸喷雾后,于105℃加热10 分钟,斑点显不同程度的紫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斑点分别显黄、紫、橙色(检查总皂苷)。
药理作用 1、有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的非特异性抵抗力;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作用;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对学习、记忆有易化作用;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人参对多种动物心脏均有先兴奋后抑制,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的作用。人参及人参皂苷能显著提高动物的耐缺氧能力,红参的作用怄气活性参和生晒参强;4、对血液系统的作用:人参和人参皂苷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保护的刺激作用,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人参和人参总皂苷无溶血作用,其中A型皂苷抗溶血作用,B型和C型则有溶血作用;5、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能提高血浆中皮质酮水平,并有促进性腺激素样作用;6、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有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作用;对不正常的血糖水平有调节作用;7、其它:有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抗衰老、抗肿瘤与保护肝脏等作用。
功效 • 人参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 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的功能。 • 为驰名国内外的滋补珍品。
附注 1.人参叶、花、茎、种子等中均含有多种人参皂苷;它们的许多药理作用也与人参相似。 2.西洋参,又称“花旗参”,“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guefolium L.的干燥根。生产于美国北部及加拿大,我国有引种。生药常为除去芦头、支根的主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折断面浅黄白色,近形成层环色较深,散有多数红棕色树脂道。显微特征与人参相似,含皂苷6.4%-7.3%。本品性凉,味甘,微苦。能补肺阴、清火、养胃生津。有镇静、抗惊厥、抗缺氧、抗应激、免疫增强作用以及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
西洋参 • 表面有横长皮孔和环纹 • 质坚体硬,断面平坦,约显角质和粉性。 • 形成层环色深,可见深色点。 • 气微、特异, • 甘苦味浓,含口中能生津 。
人参多Rf 少F11斑点 • 人参 • 皮孔小。 • 体轻,质较泡; • 断面皮部裂隙多,树脂道点色浅。 • 气微,甘苦味淡。 • 人参皂甙含量较低。 • TLC 多一Rf斑点, 少一F11斑点。 F11 Rf Rg1 Rd Re Rc Rb2 Rb1
11、当归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 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 • 主产于甘肃岷山山脉的 岷县(秦归)、云南(云归)、四川(川归)。 • 多在霜降后采收。挖取根部,除净泥沙,放置2-3 天,再按大小扎成小把,放于棚架上用微火熏烘,每日翻动1次,使其均匀干燥。翌年春分取下,再分别成装。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 • 全株具有特异香气。 • 茎直立,带紫色,有明显的纵棱。 • 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 复叶;小叶三对,卵形或菱形,1-2回分裂,边缘具齿,叶脉及边缘有白色细毛;叶柄有大叶鞘,紫褐色。 • 复伞形花序;伞幅9~13;小总苞片2~4;花梗12~36,密生细柔毛;花白色。 • 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棱5条,侧棱有翅。花果期7~9月。
性状鉴别 • 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5-5条或更多; •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 根头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残基; • 主根表面凹凸不平,支根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 •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习称“菊花心”; • 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 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当归片 • 当归片呈黄白色,为微翘之薄片,中层有浅棕色环纹,有油点,质柔韧, • 味甘微苦,香气浓厚。
显微鉴别-横切面 • 侧根 • 木栓层由数层木栓细胞组成,栓内层窄,有少数分泌腔。 • 韧皮部宽广,多裂隙,韧皮射线弯曲;有多数分泌腔(主要为油室)散在,外侧较大,内侧渐小,成类圆形,有6-9个细胞组成。 • 形成层成环。 • 木质部射线宽达10多列细胞;
显微鉴别-粉末 • 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壁较一般薄壁细胞略厚,非木化,表面(切向壁)有极微细、斜向交错的纹理;有时可见1至数个菲薄而略弯曲的横隔。 • 油室及油管碎片时可察见。 • 导管主为梯纹及网纹,木栓细胞淡黄色。
化学成分 • 主要是挥发油和水溶性有机酸。 当归挥发油主含藁本内酯(ligustilide), 占45%, 其次为正丁烯酜内酯,具特殊香气。阿魏酸(ferulic acid)、丁二酸(succinic acid)、菸酸(nicotinic acid)等。
化学定性 • 1、横切面加碘试液,皮部逐渐显出星星点点的蓝色。 • 2、薄层色谱 取药材细粉,提取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酸乙酯稀释,点样于硅胶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酯/ 石油醚展开,用异羟肟酸铁试剂喷雾,结果:有与正丁烯酜内酯相对应的紫色斑点。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与正丁烯酜内酯相对应的亮蓝色斑点。
功效 • 当归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 • 用于补血、月经不调、经闭、通经、崩漏、产后腹痛、血虚便秘、跌仆损伤、痈疽疮疡等病症。 • 为我国地道药材,享誉国内外。
12、三七Radix Notoginseng • 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 • 系多年生草本, • 主产于云南东部(滇七),广西西部右江的田东、田阳(田七)
采收加工 • 12月至翌年元月、7-8 月为采收期。 • 一般多在花前挖采或在花前摘掉花蕾,不使开花,侧根充实饱满,品质较佳。 • 挖取5-7 年的根,除净泥土,将芦头、侧根及细根剪下,分别晒干。 • 主根晒至半干,反复搓揉,晒至全干为“毛货”,再将“毛货”置麻袋内加蜡往返撞击,使皮棕黑色光亮,即为成品。 • 剪下的芦头称“剪口”,较粗的侧根称“筋条”,细根为“绒根”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 • 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 • 掌状复叶,具长柄,3~6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膜质,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齿端有小刚毛。 • 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 • 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 • 种子1~ 3,扁球形。 •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性状鉴别 • 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 • 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 体重,质坚实, • 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可见细微放射状纹理; • 气微,味苦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