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727 Views
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 第一届公司治理国际高峰论坛 暨财务治理指数 / 高管薪酬指数 (2011) 发布会. 高明华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1 年 12 月 11 日. 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系列. 已出 2009 版、 2011 版 已出 2010 版 已出 2011 版 已有指标体系 正在设计指标. 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Ⅲ· NO.1 ( 2011 ).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报告( 2011 ).
E N D
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 第一届公司治理国际高峰论坛 暨财务治理指数/高管薪酬指数(2011)发布会 高明华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1年12月11日
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系列 已出2009版、2011版 已出2010版 已出2011版 已有指标体系 正在设计指标
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Ⅲ·NO.1(2011)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报告(2011) Report on Finance Governance Index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2011)
汇报提纲 1 2 3 4 5 财务治理指数设计 财务治理指数数据库 财务治理指数排名 财务治理分项指数排名 财务治理指数有效性检验
财务治理指数设计 财务治理的涵义 •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子系统,是关于企业财权配置、财务控制、财务监督和财务激励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通过财务制度将各个财务主体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通过财务控制、财务监督和财务激励对财务主体形成合理的监督和激励。
财务治理指数设计 财务治理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
财务治理指数设计 Step1: 指标 打分 Step2: 分数 汇总 Step3: AHP 得分 其中:FA-财权配置指数;FC-财务控制指数; FS-财务监督指数;FI-财务激励指数。
财务治理指数排名 研究样本 • 对象:沪深A股、创业板的所有上市公司 • 剔除:2010年新上市的公司 • 样本:1722家上市公司
财务治理指数排名 最大值:82.17 最小值:21.26 均值:54.66 中位数:54.61 标准差:8.93 及格率:26.89%
财务治理指数排名(分地区) 地区均值排名: 东部(55.23)、中部(54.53)、西部(53.42)和东北部(53.08) 只有东部地区均值高于总体均值
财务治理指数排名(分行业) • 排名前三位的行业:金融保险业、传播文化业、运输仓储业 • 排名后三位的行业:农林牧渔业、纺织服装业、木材家具业
财务治理指数排名(分所有制) • 国有绝对控股公司财务治理指数最高 • 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状况明显优于民营控股公司
财务治理指数排名(分板块) • 深市主板的财务治理较沪市主板要好些,但差异并不明显 • 创业板的财务治理水平明显好于主板
财务治理分项指数排名 分项指数排名: 财务监督指数 > 财务控制指数 > 财权配置指数 > 财务激励指数
财务治理分项指数排名(分地区) • 财权配置指数排名:中部 > 东部 > 西部 > 东北 • 财务控制指数排名:东部 > 中部 > 东北 > 西部 • 财务监督指数排名:东部 > 西部 > 中部 > 东北 • 财务激励指数排名:东北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财务治理分项指数排名(分行业) • 金融保险业的4个分项指数均位列前三 • 农林牧渔、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的财务治理分项指数排名靠后
财务治理分项指数排名(分所有制) 国有绝对控股公司的四个分项指数均列首位
财务治理指数有效性检验——财务治理指数与财务重述财务治理指数有效性检验——财务治理指数与财务重述 • 没有发生重述的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高于发生重述的公司; • 财务治理指数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说明财务治理指数越高,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 • 财权配置和财务控制对财务报表重述的作用不明显,财务监督指数对财务报表重述存在显著的负作用。
财务治理指数有效性检验——财务治理指数、投资效率与企业经营绩效财务治理指数有效性检验——财务治理指数、投资效率与企业经营绩效 • 财务治理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公司绩效,还能通过改善投资效率实现绩效的提升; • 财务治理对投资效率和经营绩效产生积极意义主要是通过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实现的,而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的治理作用并不明显。
财务治理指数有效性检验——财务治理指数、审计风险与银行贷款财务治理指数有效性检验——财务治理指数、审计风险与银行贷款 • 财务治理质量显著影响了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 (1)财务治理质量越好,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越低,这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银行贷款; • (2)较高的财务治理水平还能降低非标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间接对银行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财务治理指数有效性检验 ——财务治理指数与证券分析师关注 • 证券分析师更青睐于财务治理质量较好的公司,同时对于这类公司而言,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也相对较高; • 财务治理对证券分析师行为的积极影响主要通过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来实现,而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财权配置 财务控制 财务监督 财务激励 明晰财务主体责任,合理配置财务权力 深入落实内控制度,有效监控财务风险 及时披露真实信息,内外审计双管齐下 合理补偿财务主体,切忌滥用激励工具 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Ⅰ·NO.2(2011)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1) Report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dex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2011)
汇报提纲 • 1.高管薪酬指数设计 • 2.高管薪酬指数排名 • 3.高管薪酬结构评价 • 4.高管薪酬差距评价 • 5.国有垄断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评价 • 6.高管薪酬指数(2001-2010年)变动趋势
高管薪酬指数设计 将每个公司的相对高管薪酬除以指数计算标准,再乘以100,得每个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 求薪酬 指数 计算所有行业基准公司的相对高管薪酬平均值,得指数计算标准 求计算标准 按行业将各公司相对高管薪酬排序,选中位数公司作为基准公司 选基准公司 用上市公司薪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管的平均薪酬除以营业收入 求相对薪酬
激励过度 激励适中 激励不足 高管薪酬指数设计 高 • 对所有上市公司按照四分之一分位法进行分类: • 排名在前1/4以上的公司确定为激励过度, • 排名在后1/4以下的公司确定为激励不足, • 排名中间的公司定为激励适中。 高管薪酬指数排名 低
高管薪酬指数样本 研究样本 • 对象:沪深A股、创业板的所有上市公司 • 剔除:2010年新上市的公司,营业收入为零的公司 • 样本:1725家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指数排名和适中度(分地区) • 高管薪酬指数均值排名:东部 > 东北 > 西部 > 中部 • 高管薪酬激励过度比例最高:东部;不足比例最高:中部
高管薪酬指数排名(分行业) • 薪酬指数最高前三:机械设备业、纺织服装业和水电煤气业; • 薪酬指数最低前三:采掘业、造纸印刷业和木材家具业。 • 薪酬绝对值最高前三:金融保险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 薪酬绝对值最低前三:农林牧渔业、木材家具业和水电煤气业。
高管薪酬适中度(分行业) • 过度比例最高前三:传播文化业、信息技术业和电子业; • 不足比例最高前三:采掘业、建筑业和金融保险业; • 适中比例最高前三:造纸印刷业、食品饮料业和房地产业。
高管薪酬指数排名和适中度(分所有制) • 指数最高:国有参股公司;指数最低:国有强相对控股公司 • 过度比例最高:无国有股份公司;不足比例最高:国有绝对控股公司
高管薪酬结构评价 相比2008年,2010年的高管薪酬结构合理性下降
高管在职消费评价 • 在职消费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和次高:无国有股份公司和国有绝对控 股公司; • 第一大股东绝对大时,在职消费较高(缺乏约束) • 实证检验发现,在职消费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的“共进”关系
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评价 • 差距较小的公司居多数,差距较大的公司数量较少 • 东部地区的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高于中西部地区 • 金融保险业的薪酬差距最大 • 民营控股公司的高管团队薪酬差距较大
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评价 • 多数公司的员工薪酬不足高管薪酬的10% • 东部地区的高管和员工间薪酬差距均高于中西部地区 • 金融保险业的高管和员工间薪酬差距较大,而农林牧渔业、采掘业等传统行业的薪酬差距较小 • 国有控股公司的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明显低于民营控股公司
国有垄断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评价 • 国有绝对控股公司(尤其是国有垄断上市公司)的高收入并非完全是高管的贡献,更多地来自国家赋予的垄断优势; • 应以“高管贡献”作为评价国有垄断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合理性的标准; • 国有垄断上市公司获得的垄断优势越多,高管贡献与高管薪酬的匹配度越低,薪酬契约越不合理。
高管薪酬指数(2001-2010年)变动趋势 • 10年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增长较快,高管薪酬差距不断拉大 • 东部地区高管薪酬增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 金融保险业高管薪酬激励最不合理,激励适中比例很低,而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比例都很高,并且,这种趋势随时间推移而逐年增强
高管薪酬问题来源 高管薪酬两大功能 高管薪酬与行为约束 高管薪酬披露方式 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待高管薪酬问题 充分发挥高管薪酬的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慎用高管薪酬工具,加强高管行为约束 改变高管薪酬的年报披露方式 提高公司高管薪酬合理性的几点建议
谢谢!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网址:http://cg.bnu.edu.cn/ 电话:010-58804194 传真:010-5880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