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27 Views
对接产业发展 培养 国际标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李大卫 2011 年 11 月 29 日. 1. 历史与现状. 机遇与挑战. 合作与发展. 一、历史与现状 中德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 —— 中德培训中心 完整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技术员”教育模式和德国“企业培训师”教育模式,实施技工教育、大专教育和职工培训。. 一、历史与现状 学习 借鉴德国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职教模式,坚持先期重仿,长期重创,仿创结合,重在创新的办学思路 , 原汁原味、消化吸收; 本土化创新实践; 形似与神似;
E N D
对接产业发展 培养 国际标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李大卫 2011年11月29日 1
历史与现状 机遇与挑战 合作与发展
一、历史与现状 中德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中德培训中心 完整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技术员”教育模式和德国“企业培训师”教育模式,实施技工教育、大专教育和职工培训。
一、历史与现状 学习借鉴德国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职教模式,坚持先期重仿,长期重创,仿创结合,重在创新的办学思路, 原汁原味、消化吸收; 本土化创新实践; 形似与神似; 得“义”忘“形”; 成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成功范例 职业教育回归其本源意义: ——面向人人的教育 培养在经济生活中的“养家糊口” 能力,“从我开始”改造社会的能力
一、历史与现状 在二十六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明确办学宗旨、准确把握发展定位,抓住了学院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实现了学院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叫响了“天津中德”职教品牌 • 1998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 2001年转制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2003年“中西机床培训中心”落户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 2004年可编程序控制技术等两门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 2005年牵头申报、成功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大模式”实训基地建设 • 2006年竞标成为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人才测评和培训中心 • 2007年成功立项“示范校”建设项目 • 2008年承办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 等赛项的技术策划和组织工作 • 2009年全面启动新校区规划设计建设工作 • 2010年重组整合新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 2011年整体迁入中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新校区
总体规划、分期建设;建筑体量大尺度,空间布局宽敞,主要教学区域通过连廊总体规划、分期建设;建筑体量大尺度,空间布局宽敞,主要教学区域通过连廊 方便人流物流;综合教学楼小班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工业中心及中西中心模数跨度 差异化,高度部分安排13.5米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图文信息中心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生态化设计,体育中心及大学生中心功能互补;学生公寓围合式庭院设计有家的 感觉,商业街设计功能独特,业态分布科学合理;土地有效利用,建筑功能集约,容 积率低,注重细节;建筑风格内敛、中西合璧、大气洋气 。 硬件设施:占地面积1000亩; 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场所166个; 大型设备、仪器4000多台套,价值近3亿元人民币 一、历史与现状 按照“现代骨、传统魂、人文神、生态衣”现代德风规划设计建设的新校区 ——实训设备广泛采用引领专业技术发展的产品
一、历史与现状 教学机构设置:8个教学系部 基 础课 部 电气工程系 汽车航空系 信息工程系 应用外语系 经贸管理系 艺 术 系 机械工程系
一、历史与现状 专业设置 航空航天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自动化 技术 41个专业 (招生39个专业) 覆盖9个领域 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 信息与通信技术 汽车技术与服务 经贸管理 应用语言 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 ——飞机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天器制造技术、风能与动力 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为天津市高职院校首批开设
师生现状: 一、历史与现状 学院现有在校生6009人,在职员工484人,专任教师258名,企业兼职 教师近200人,长期聘请的外籍专家和外籍教师12人 ——78%的专任教师在德国、日本、西班牙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接 受专业技术和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
一、历史与现状 国际合作特色:德国合作为根基、国际合作多元化、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强化国际合作对专业建设的内涵性支撑 • 国际化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引进 • 实训基地建设同国际高端知名跨国企业的合作 •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水平教学团队的打造 • 国际通用职业证书标准的嵌入 ——有效提升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国际化水平 实训基地共建共享 教学资源合作开发 师资共同培训 技能赛项合作开发 技术合作与服务 吸引国际跨国公司设备产品投入近 6800万元 知名企业开展合作 ——三年来举办了4次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对接会
一、历史与现状 国际合作 引智引资 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 多元 多样 拓展国际视野:明确每个专业组群有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和一个引智专家 • 全面引进德国DMG数控教学包、实施与麦格纳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 • 与德国瓦伦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西班牙机床学院合作 机械工程系 • 与西门子实施全面战略合作,建成西门子自动化技术高级示范工程中心 • 与澳洲中央技术学院在新能源专业领域达成联合培养合作协议 电气工程系 • 与加拿大BCIT中加软件技术专业、数据库专业方向合作 • 与美国IBM共建基于RATIONAL软件开发平台 信息工程系 汽车航空系 • 与加拿大BCIT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合作 • 与欧洲空客培训中心、德国G15职业学校在航空类专业展开合作 • 与德国路德维希港应用科技大学在物流管理专业完成课程对接 • 与马格德堡大学合作开发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经贸管理系 • 与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建立了塞万提斯教室 • 与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建立专业师资国外项目交流机制 应用外语系 • 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建立教师互访、项目交流、赛项设计合作机制 • 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知专学院相关专业的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艺术系
学生交流 西班牙学生实习 德国汉语桥留学生项目 留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获全额 奖学金学生赴台湾交流学习 加拿大BCIT学生 与学院中加软件 专业学生互访 一、历史与现状 国际合作 引智引资 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 多元 多样 拓展国际视野:师生国际交流全面展开 和启动 教师交流 德国 日本 西班牙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英国 新加坡等国家 专业技术 职业教育教学法 教学管理等培训 国际视野
一、历史与现状 国际合作 引智引资 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 引智、引资 助推专业建设 目前,学院外国专家团队已经形成工作专 业化、任务项目化、长短期结合的优化遴 选模式,来自德国、日本、西班牙、美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在学院教 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师资培训 、项目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 与国际跨国公司建成“天津中德DMG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和技术体验中心”等12个实训体验中心 在欧洲空客汉堡培训经理亚尼先生指导下,完成飞机制造技术培训课程包的本土化开发,2011年成功立项中央财政支持的飞机制造技术实训基地 在德国专家贝克先生指导下,成功立项中央财政支持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鲁道夫·亚尼(德国,图左) ---学院引资、引智成果得到中外双方高度认可,2011年评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单位
一、历史与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 融入德国、日本、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文化理念;渗透知名企业的职业价值理念和工业文化、质量意识;嵌入规划建筑文化、职业生涯设计、创业指导、技术文化体验;充满深厚文化底蕴、兼容现代人文气息 高端智力人才加盟的“中德大讲堂”、“专业认识概论” 系列讲座,将航天精神、空客质量百分之百等企业文化根植于校园文化 国外学者、学生、留学生加盟的“文化交流、项目研讨”系列体验,将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文化内涵根植于校园文化 国际合作项目院校长加盟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系列活动,将学生生涯设计、职业文化指导根植于校园文化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根基民族化、视野国际化、 理念企业化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进程;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 • “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 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中国未来更长时期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 •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这是“十二五”的战略主题。 •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当前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
二、机遇与挑战 我国已进入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时期 • 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主导着教育规律。 • 教育结构不是由教育自身,而是决定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反过来,如果没有教育的支撑,也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有核心竞争力。 • 教育必须服务国家的国际竞争,必须服务国家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推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中国教育制度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改民生的要求,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人才纲要提出的需求目标。 • 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主动回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培养人才; • 设计中国特色、世界水准职业教育体系; • 服务区域分工,服务产业分工,服务区域布局,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产业调整。
二、机遇与挑战 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 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1980年代:深圳开发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 解决“有没有” 19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 解决“多不多” 2000年代: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解决“好不好” 着眼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高端、高质、高新。
二、机遇与挑战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上取得新进展 坚持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共同发展,积极引进龙头项目、高端项目、关联项目,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提高品牌创建能力,建成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的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一批拥有综合实力和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发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实施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 大飞机、大火箭等
二、机遇与挑战 天津市职业教育着眼于提高技能和引领改革,着力搭建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平台 重点抓好西部民族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职业教育发展博物馆等六个国家职教改革示范项目。 二是搭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台 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要不断增强大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大赛成为推 进职教改革的重要引擎,成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教育品牌。 三是搭建海河教育园区职业教育发展平台 园区规划占地37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0平方公里,投入180亿元。 今年初已有5所高职和调整重组后的2所中职学校入驻,政府实施“交 钥匙”工程。通过资源调整和专业整合,园区学校将集中建设一批与国家和 天津支柱产业相衔接的重点专业组群。
二、机遇与挑战 新中德凤凰涅磐,新起点新平台如何可持续发展 研究教育问题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要研究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问题。 学院必须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服务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解决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产业所需要的拥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 不能仅立足于自身所在的区域、所在的学校,一定要站在解决国家问题、满足国家需求的角度上思考和解决问题,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经验参考。 思路的前瞻性要体现国际水准;要能够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视角上观察经济社会的运行,要努力对接国际平台、开阔国际视野、瞄准国际目标,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三、合作与发展 善谋大势,抢抓机遇,围绕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 放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德办学和社会服务的契合度。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要以我们的特长为社会服务,从而赢得社会对我们的支持 社会服务的水平要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我市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支柱产业及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态势及对人才的需求, 从学院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角度出发提出:中德要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平台上,在机电大类专业组群人才培养培训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必须抢抓机遇,主动适应,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适时组建了校企合作办公室(滨海新区重大项目服务办公室),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围绕滨海新区重大项目对人才的需求与专业对接进行深入的调研
三、合作与发展 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律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模式的独到见解 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互动依存趋势的预判能力 尊重规律,善于把握大势,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天津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国际合作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支撑,充分把握进驻海河教育园区的机遇,瞄准引领技术发展的高端产业,在原有办学优势的基础上,重构专业组群,初步形成了9个专业组群40余个专业,建设了一批国际化、高水平实训基地,强化了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的专业优势。 成为天津市重要的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与航空技术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三、合作与发展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期间专业整合及建设基本框架 强化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优势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扬长避短、稳步推进,实现传统优势专业做强、 新专业做优 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调整优化现有优势专业,巩固制造业专业 优势 紧密围绕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航空航天等专业组群 围绕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加快新专业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组群 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整重组并适度发展服务类专业组群 组织实施学院专业组群结构性调整,适度调整改造已有的传统专业,下大气力组织实施新增新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 飞机制造技术、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天器制造技术(运载火箭方向)、风能动力技术、新能源技术(光伏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动漫设计等, 构架了航空航天、机械、电气、新材料、新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经贸管理、应用语言、艺术类等九个专业组群,做优作强制造业与制造类服务业专业优势。
三、合作与发展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组群建设。 2006年,空客A320项目落户我市伊始,我院成功竞标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的技能人才测评中心和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学院抓住机遇,加快了航空航天专业组群建设。 2007年,学院与空客合作设立了天津高职院校独有的飞机制造技术(机电装配方向)专业; 2009年,航空电子设备与维修技术专业申报成功; 2010年,依托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全面战略合作,成功申办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航天器制造技术(运载火箭方向)专业; 2011年,通过与天津航空公司合作,我们将开展空乘服务、飞机维修、航空运输新专业的建设,学院的航空航天专业组群将形成从制造到维修到服务完整的链条。 随着近年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增长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天津正在成为世界风能企业聚集地,国内外一大批风电企业相继落户天津。根据这一市场需求,学校开设了风能与动力技术专业。服务于天津具有的世界上最完备的光伏产业链,我院又成功申报了光伏技术专业,为新能源新材料专业组群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合作与发展 顶层设计超前谋划,紧紧抓住大项目落户天津的难得机遇,积极推动学院与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大火箭、天津航空、中广核等大项目的全面战略合作: 从市领导得到A320天津总装线要逐步实现人才本土化的信息后,积极争取空客决策层的信任和认同,在2006-2008年与空客A320总装线技能人才测评及培训的基础上,精心策划组织与空客A320天津总装公司的新一轮合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从我院相关专业组群二年级学生中择优遴选,组成订单班定向开展机械类、电气类模块2、模块3的半年校内半年企业顶岗培养培训;教材按国际航空制造商标准自主开发编写;组织双语教师团队实施教学培训;策划原空客汉堡总装公司培训经理雅尼来学院任特聘教授、航空系名誉主任,直接参与培训教学管理等。进而促成央财支持飞机制造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共建,并通过保税区管委会平台推进与中航直升机项目、西飞机翼项目的合作。
三、合作与发展 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参加大火箭项目人才对接会,促成了大火箭项目人才招聘、首期订单班培训项目的实施,并适时提出以天津大火箭项目合作平台为基础,全面推进与中国火箭研究院的全面战略合作框架思路及路线图、时间表,有效推动顺利实施。 2010年,成功实现了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全面战略合作,成为首个与“中国航天”全面合作的院校;火箭“订单班”成功举办,中国航天首批订制高端技能型人才已经毕业上岗;成功申办 了航天器制造技术(运载火箭方向)专业, 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拥有该专业的高职 院校,泰达-大火箭奖学金设立、首都航天 机械公司成为“火箭订单班”校外实训基 地……与火箭研究院的合作,层次高、深度 大、模式新,极大地促进了中德学院品牌影 响力和发展实力的提升。
三、合作与发展 抓住天津航空战略发展需求,与天津航空公司的全面战略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推进。 双方在培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一方面资源共享、在学院内合作共建天津航空培训基地,搭建面向社会的高端培训平台;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共建空乘服务、飞机维修、航空运输等航空服务类新专业。与天航的合作特点是全方位、宽领域,对于创新合作办学机制、实现互动双赢意义重大而深远。 天津航空E190机型乘务员客舱模拟器 在学院工业中心E1-1a座实训车间正式启用。 该模拟器对照E190飞机1:1比例建造,乘务 员可在逼真的客舱环境中接受各种模拟练习。 可完成E190飞机含应急处置、礼仪服务在内 的26项乘务员训练项目,培训乘务员在飞机 处于应急状态下,如何正确应急开启各类逃 离门、引导旅客迅速撤离等重要技能,为旅 客提供安全、高效、标准化的服务。
三、合作与发展 学院与中广核风力发电公司的合作全面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就培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达成高度共识,并于11月10日在第二届中国(天津)信息技术博览会项目签约仪式上,在工信部和天津市领导的见证下,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多层次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国内先进的高素质风电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
三、合作与发展 一方面资源共享,在学院内合作共建“中广核风电培训中心”暨“中德风电实训工场”,搭建风电人才的高端培训平台,双方共用、共管、共享, 另一方面共建风力发电专业,面向企业需要系统化培养风电专业人才,并为学院风能与动力技术专业提供校外实训基地。 经过双方近一年来的努力,占地近300平米的“中广核风电培训中心”暨“中德风电实训工场”项目,2011年11月顺利建成,企业投入近1000万元购置的风电发电设备(包括单机850千瓦的维斯塔斯和歌美飒风机各一台及配套工器具等)已在我院工业中心顺利安装完毕,具备了对企业员工实施技能培训和学生实训教学的条件。 该中心的建成为企业风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岗前技术培训、专项技术培训、新员工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和人才储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学院搭建了一个较高的合作平台,创造了新的合作机制。有了平台才能聚集资源,有了机制才能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学院本着“战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校企合作为支撑,推进与引领专业技术发展的高端知名企业合作,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实训教学资源、创新师资培养新模式,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学院本着“战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校企合作为支撑,推进与引领专业技术发展的高端知名企业合作,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实训教学资源、创新师资培养新模式,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 三、合作与发展 教学资源校企共建 合作的高端企业 • 中国长征火箭技术研究院 •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 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 空客A320天津总装公司等 合作成果 • 建成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人才测评和培训中心 • 建成“天津航空”、“中广核风电”等实训基地 • 实施“麦格纳”、“大火箭”等订单班 • 开发“自动化安装与调试”、“机器人”、“数控 • 机床安装与调试”等职业技能赛项及相关教学资源 • 自主完成空客A320机、电培训模块教学资源开发
2006年至2009年,为空客公司测评1189人次,培训一线技术人员255名2006年至2009年,为空客公司测评1189人次,培训一线技术人员255名 2010年,成为空客技术培训供应商 2010年,与中国长征火箭技术研究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11年,与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空乘人员及海航集团地面服务及管理人员培训基地 三、合作与发展 优质资源校企共享 实训中心和体验中心都是校企共建、共管、 共享,直接服务于技能人才培养,为学生创 造出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实现了产学研结 合,保持了技术先进性。实现了用最先进的 设备和技术培养人才的目标。
三、合作与发展 深度合作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和世界500强企业麦格纳技术与模具系统(天津)有限公司订单“麦格纳”班,博士力士乐、大火箭、空客等“订单班”相继举办 • 引进国际IHK标准或行业企业标准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企业提前介入,学生精心挑选,课程专门设计,实训周密安排,实现了企业培训前移,实现了人才培养和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合作与发展 • 为天津钢管集团、中环电子信息集团、中海油、神华准格尔、西门子、宝洁等国有、外资企业提供数控加工、模具、钳工、电工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专业技术培训3万人次 • 为天津通广集团模具塑料有限公司、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进行模具试制、设备安装调试、产品联合开发和技术改造,创造收益超过800万元 培训鉴定工种: 数控加工中心、电工维修、人力资源师、企业培训师等30多个工种,初、中、高三个级别,2010年累计完成2500人次 各类专业培训 面向全国形成辐射 •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数控加工中心”、“电工维修”、“人力资源师”、“企业培训师”等30余个工种初、中、高三个级别,2010年累计完成职业培训和鉴定约2500人次 • 中职教师700余人 • 高职教师2300余人 • 院校长及管理干部 • 1000余人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己任,以建设“国内领先、世界水准”国家示范校为目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服务经济更好发展中创造新优势,在满足社会更大需求中提升水平,在深化改革调整中增强实力,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己任,以建设“国内领先、世界水准”国家示范校为目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服务经济更好发展中创造新优势,在满足社会更大需求中提升水平,在深化改革调整中增强实力,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