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36 Views
臺灣證券交易所 上市服務部 2008 年 11 月. 從企業誠信與倫理談公司治理. 大 綱. 壹、公司治理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叁、結語. 壹、公司治理 - 緣由. 國際因素. 台灣因素. 2001 年 美國安隆公司破產、全錄、世界通訊等財務醜聞.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 台灣爆發本土型金融風暴,部分企業相繼陷入經營危機. 1997 年至 1999 年 亞洲金融風暴. 暴露亞洲國家公司治理的嚴 重缺失. 先進國家也存在 公司治理問題. 暴露台灣 公司治理問題. 壹、公司治理.
E N D
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服務部2008年11月 從企業誠信與倫理談公司治理
大 綱 • 壹、公司治理 •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叁、結語
壹、公司治理-緣由 國際因素 台灣因素 2001年 美國安隆公司破產、全錄、世界通訊等財務醜聞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 台灣爆發本土型金融風暴,部分企業相繼陷入經營危機 1997年至1999年 亞洲金融風暴 暴露亞洲國家公司治理的嚴 重缺失 先進國家也存在 公司治理問題 暴露台灣 公司治理問題
壹、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概念 • 一般泛指公司管理與監控的方法。 • 世界銀行 • 公司治理係指公司在符合法律與契約的規範中,如何建立機制促成公司價值的極大化。
壹、公司治理 • OECD公司治理六大原則 • 確立有效公司治理架構之基礎(The Basis of Effective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 • 股東權益與重要所有權功能(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 Key Ownership Functions) • 公平對待股東(The Equitable Treatment of Shareholders) • 利害關係人的角色(The Role of Stakeholder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 資訊揭露與透明度 (Disclosure & Transparency) • 董事會的責任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oard)
壹、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之目的:建立共利的價值 公司經營者 公司共利價值 股東 公司董事 利害關係人
壹、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之價值 • 一般股價表現升值10%以上 • 80%機構投資人願意付出較高溢價
壹、公司治理 • 提昇企業價值
實證研究 壹、公司治理 CLSA與ACGA於2004年公司治理評估報告指出,在亞洲,良好的公司治理與股價表現存在關聯性。短期來看,公司治理獲得高分的公司股價表現並不特別突出,但以中長期(3~5年)來看,公司治理分數較高的公司,股價表現平均比個別股市好。 2004年瑞士翰威特基金公司指出,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和獨立董事制度,包括投資人關係管理,常伴隨較好的股價表現,同時,這些公司的再融資也較為順利。經統計公司治理好的公司,其股本報酬率高出平均值10.3%,股價上漲幅度超出平均值140%。 2006年3月美國針對美國5300家公司所進行的研究顯示,改進公司治理與提昇公司股價之間,呈現強烈正相關。此外,美國喬治城大學兩位商學院教授指出,公司執行每個提昇公司治理之措施,股價約增加4%。
降低決策風險 降低資金成本 健全公司 治理制度 提升股東價值 提升公司價值 壹、公司治理 • 實施公司治理之效益--對公司內部而言
受到投資人青睞及 願意支付溢酬 健全公司 治理制度 受到評鑑機構好評 提升公司形象 促進市場之公正透明 壹、公司治理 • 實施公司治理之效益--對公司外部而言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 • OECD六大公司治理原則之一「重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 追求股東最大利益 考量道德與倫理所為之決策 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之福利 企業社會責任 永續發展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企業經營者除追求利潤之外,亦應考量 • 資源的枯竭 • 員工工作安全 • 環境污染 • 公共危害 • 對後代子孫的負面影響 • 1993年通用汽車案例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企業經營者誠信與社會責任之關係 • 以安隆為例 • 設置獨立董事(12/14) • 設置審計委員會、公司治理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行政委員會、財務委員會 • 「形式上」守法的迷思 •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之關鍵:企業經營者的誠信 • 企業公民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企業如何落實社會責任 • 鼓勵企業將社會責任觀念內化 • 由上而下 • 做好董事會運作及利益迴避(內線交易防範) • 設置獨立董事 • 設置功能性委員會 • 強化董事會、監察人之獨立性 •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範並具體明確授權 • 政府應扮演關鍵推動力之角色 • 引進評量指標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上市上櫃公司道德行為準則參考範例 • 緣起 • 美國國會2002年7月「企業改革法案」(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第406條 • Code of Ethics for Senior Financial Officers • 高階財務主管包括財務長、審計長、會計長,或執行相同職務之人員 • 美國SEC於2003年1月公布之Final Rule (Release No. 33-8177) • 美國證券交易所對公司治理之要求 • 例如:2003年11月Final NYSE Corporate Governance Rules • OECD公司治理原則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上市上櫃公司道德行為準則參考範例 • 2004年11月公告實施 • 參考性質 • 公司參酌後自行訂定切合其自身需要之相關道德行為準則 • 對於不同經理人亦得分別訂定其道德行為準則 • 訂定道德行為準則之對象 • 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 • 包括總經理及相當等級者、副總經理及相當等級者、協理及相當等級者、財務部門主管、會計部門主管、以及其他有為公司管理事務及簽名權利之人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上市上櫃公司道德行為準則參考範例 • 道德行為準則至少應包括之內容 • 防止利益衝突 • 避免圖私利之機會 • 保密責任 • 公平交易 • 保護並適當使用公司資產 • 遵循法令規章 • 鼓勵呈報任何非法或違反道德行為準則之行為 • 懲戒措施
貳、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倫理 • 上市上櫃公司道德行為準則參考範例 • 道德行為準則施行程序 • 董事會通過後施行,並送各監察人及提報股東會 • 揭露道德行為準則 • 年報、公開說明書、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司網站 • 豁免適用道德行為準則 • 董事會決議通過 • 揭露
叁、結語 • 公司成功關鍵因素 • 良好法規 • 資訊透明度 • 限制交叉持股 • 法院審理制度 • 員工分紅與股東權益之均衡 • 強制設立獨立董事 • 股東行動 • 投資人意識抬頭 • 機構法人參與 • 經營者誠信倫理 • 財務危機的主要來源 • 最後且最重要的一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