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VISION WEEKLY

视野. VISION WEEKLY. 周刊. 12. 编辑出版 : 成都教育出版社 视野周刊社. 彩 版. 2007. 定价 :11.00. 主办单位:天使在行动 编辑出版: 成都教育出版社 视野周刊社 总顾问:石羽野 韩月雪  主 编: Lillian 副主编:易林希 编 委:苏佑慧 陈寒羽 策划总监:萧以纯 编辑部:成都市天使街 23 号 邮 编: 520168 电 话: 028--86546932 http : //www.syzk48.com.cn

Download Presentation

VISION WEEKLY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视野 VISION WEEKLY 周刊 12 编辑出版: 成都教育出版社 视野周刊社 彩 版 2007 定价:11.00

  2. 主办单位:天使在行动 编辑出版: 成都教育出版社 视野周刊社 总顾问:石羽野 韩月雪  主 编:Lillian 副主编:易林希 编 委:苏佑慧 陈寒羽 策划总监:萧以纯 编辑部:成都市天使街23号 邮 编:520168 电 话:028--86546932 http://www.syzk48.com.cn 电子邮箱:Lillian@yeah.net 法律顾问: 成都天使街事务所  穆菲 1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3. Hello, everyone! How are you? I’m Lillian. Nice to see you again. 欢迎大家来到《视野周刊》的居家天地!转眼,一周的时光已经流远,小编心里在慨叹逝者如斯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欢欣,因为《视野周刊》陪伴着你走过了这段难忘的成长之路,她还要继续伴你成长。   新的一周,新的开始,《视野周刊》有更多的精彩等着你去探索。这一期的主题是“环保”中的“温室效应”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温室效应”吗?它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我们应如何应对它呢?    学海无边,何处是岸?勤奋是舟,规律做桨;有好导航,顺利抵港!    你,准备好了吗?那跟我来吧! 编者的话: 2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4. 导读 什么是温室效应 人类探索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 3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5. 什么是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 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4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6. 人类探索温室效应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有人认为,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但是,也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水蒸气、云量、颗粒物有可能抵消温室效应。对温室效应及其长期影响还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 5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7. 人类探索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已是多数科学家承认的事实,人类过多排放温室气体是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普通人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现象呢? 影片《后天》集中表现了气候的突然变化带来的灾难:龙卷风撕裂了洛杉矶;大雪覆盖了新德里;葡萄柚大小的冰雹袭击了东京;不列颠在大雨 中被淹没;而在纽约,温度在一天之内从酷热变为严寒。现实中的变迁也许不会有这样剧烈,但全球变暖的效应已经鲜明地显现出来。 6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8.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阿根廷蚂蚁为什么入侵英国?     一种生命力顽强的阿根廷蚂蚁近年来在英国被发现。这种蚂蚁原产于南美,是依靠腐烂生物机体生活的杂食动物,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随进口植物进入欧洲。这种蚂蚁习惯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中生活,从前不可能在英国户外的寒冷气候中生存。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它们就可能在英国大批滋生,可能给英国本土的34种蚂蚁造成灭顶之灾。这种阿根廷蚂蚁已经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沿岸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蚁群社会。在这些地区,其它种类的蚂蚁有90%已经消失。 7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9.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葡萄酒地图正在被改写 全球变暖对全人类来说是一种灾难,但温度的变化将改变葡萄产地的格局。波尔多和勃艮地等凉爽地区可能因为气温升高不能种植传统的早熟葡萄品种, 气候的变化将使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大部分传统产区将不能继续种植葡萄。曾经一度被认为因为气温太低而不适合葡萄酒酿造的英格兰南部,现在已兴起了许多葡萄园。 现在我们熟知的葡萄酒地图到下个世纪将被改写,这是全球变暖大环境下的一个小结果。 8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0.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消失的湖泊在最近30年中,北极圈内的湖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科学家认为,湖泊数量的减少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科学家在分析了西伯利亚地区1973年以来的卫星观测数据后发现,在这30年中,北极圈内较大湖泊的数量从10800个减少到9712个,有125个湖泊完全消失,剩下的湖泊面积也明显减小。科学家分析,造成这些湖泊消失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冻土带消退——冻土带吸收热量后产生热融效应,使湖泊周围的土层崩塌,从而加快湖泊中淡水的流失。不过,科学家还发现,西伯利亚最北部地区的湖泊的数量反而有所增加。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冻土层受热后开始消融,但还没有发生热融效应,这使湖泊中的淡水暂时有所增加。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变暖的效应愈加明显,终有一天这些湖泊也会消失。 9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1. 北极巨变科学家通过卫星图像发现,2005年8月13日,北极一块相当于1.1万个足球场大的巨型冰架突然发生断裂,形成一个新的浮冰岛,在它后面漂浮着一些断裂的冰块。在10年前,就有科学家预言全球变暖会使冰架慢慢融化,可谁也没有预料到冰架融化速度如此之快,这主要与全球变暖有关。通过卫星观察发现,,最新研究证明,在过去20年里,格陵兰南部的气温升高了3℃。那里所有冰川都正在或者即将融化。科学家估计,如果格陵兰冰架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平均升高7米,这意味着人类和动物的栖息地将大大缩小。北极巨变科学家通过卫星图像发现,2005年8月13日,北极一块相当于1.1万个足球场大的巨型冰架突然发生断裂,形成一个新的浮冰岛,在它后面漂浮着一些断裂的冰块。在10年前,就有科学家预言全球变暖会使冰架慢慢融化,可谁也没有预料到冰架融化速度如此之快,这主要与全球变暖有关。通过卫星观察发现,,最新研究证明,在过去20年里,格陵兰南部的气温升高了3℃。那里所有冰川都正在或者即将融化。科学家估计,如果格陵兰冰架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平均升高7米,这意味着人类和动物的栖息地将大大缩小。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10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2. 夏季无冰的未来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的温度继续上升那么。25年后,辽阔的北冰洋在整个夏天将再也看不到浮冰,海洋会变得更暖。如果北极地区海冰完全消失,北极熊、海豹、虎鲸等以北极为家的动物的生存带来可怕后果。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以捕猎这些动物为生的土著部落也将受到影响。融化的冰水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将被淹没。北极的永久冻土也会融化并可能在一些地区完全消失, 这将使气候变暖问题更加严重。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11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3.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不复存在的“净土” 工业化学污染物质随着空气、河流以及洋流从世界各地流向原始质朴的北极并逐渐积聚起来。北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甚至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污染物质的最终归宿地。而由于气候寒冷,阳光不足,这些化学物质在北极的分解极其缓慢。在北极,汞的含量已达到危险的水平。体内有着高含量化学物质的海豹以及北极熊更容易感染疾病。目前,北极熊的繁殖率越来越低,海豹体内脂肪里有着高含量的汞和镉,从驯鹿到鲸到海鸟的许多动物体内都带有工业化学物。研究人员在北极逆戟鲸体内发现了极高浓度的多氯化联二苯。 12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4.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联合国公布气候变化报告 发出迄今为止最有力警告—— 再升1.5摄氏度 20% 物种将灭绝 ! 警告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7日刊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这份报告的评述文章。潘基文写道:“我认为,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我们将大祸临头。” 这份报告详细预测了全球变暖前景和可怕恶果。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气温本世纪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厘米。如果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摄氏度,全球20%到30%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到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13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5.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水上浮动房屋:现代的“诺亚方舟” 荷兰一半国土位于海平面之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会有更多的国土沉没到海平面之下。现在荷兰人又有新的创举——建造水上浮动房屋。荷兰正在建造的全球首个水陆两用居住区工程已接近尾声。对于这种洪灾来临时能拯救人类的新式建筑,英国独立报在报道中称之为现代版“诺亚方舟”。他选用的都是轻质木材,房屋底座为中空的混凝土结构,这样房屋就能像船体一样在水上获得较大浮力。整个房子下面还铺了一层混凝土柱子,滑环将房子“抛锚”固定在“泊位”。洪水袭来,房子就会浮起,这种水陆两用建筑对突如其来的水灾具有“免疫力”。负责承建工作的杜拉·弗美尔公司下一步打算寻址建造一种完全浮动的城镇。荷兰人不仅可以建造浮动的房屋,还可建造浮动旅馆、浮动道路、浮动的飞机跑道,为了子孙万代着想,他们必须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14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6.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瑞士用“保鲜膜”阻止雪山融化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阿尔卑斯山脉积雪逐年融化,严重威胁瑞士滑雪胜地的旅游业。瑞士科学家们将在瑞士中部的安德马特滑雪场展开一项惊人工程:将一块3000平方米、相当于足球场大小的超级“塑料保鲜膜”覆盖在当地格胜冰川雪峰上,以此抵抗炎炎烈日对雪山的侵蚀。 这张巨型“保鲜膜”共有两层,表层为聚丙烯材料,底层则为聚酯材料。预计它的覆盖总面积将达3000平方米,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3/4.的大小。与冰雪相比,这种特制“保鲜膜”对阳光所含热量和紫外线的反射率要高出许多倍,在它的保护下,下面的冰川融化速度将大大放慢。 15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7.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日本:未雨绸缪的“变暖”直观教育 日本曾拍过《日本沉没》的电影,科学家担忧这一天真的会到来。据《朝日新闻》报道,大阪环境咨询顾问协会不断派遣教师志愿者为孩子们讲授生动的生态课程。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一个接—个的小科学实验直接把环保理念灌输到孩子们的心里。今年1月16日平野区小学的一堂课上,教师给69个五年级学生出示了一幅百年后大阪中心地区构想图。图片描绘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位于平野区的阪急百货商店被水淹没的景象。授课教师中野是一位已退休的工程师,他说:“我希望通过真实的实验激发孩子们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兴趣。”到目前为止,已有共103所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听过了这样的直观课程。教师羽田说:“孩子们全都全神贯注地听我们讲全球变暖。孩子们会成为我们的信息使者。” 16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8.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延缓全球变暖的种种奇思妙想 科学家们为延缓全球变暖提出了各种奇妙的想法。有人主张,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有些科学家指出,在空间安置一面反射镜,把部分太阳光集中反射到某个局部区域,降低地球温度。美国海洋学家马丁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提出一项宏伟的实验设想:给太平洋或大西洋“补铁” 。使海洋浮游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使浩瀚的海洋变成一块“大海绵”源源不断地吸收大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使大气降温。 17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19.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你能为地球“降温”做什么?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可真的无法逆转吗?以下是我们列举一些人类能做到的举手之劳措施,来为我们地球“降一下温”吧! 呵护热水器 提高家庭用热效率,并不意味着花费数小时窝在阁楼上涂隔热层。其实方法很简单,比如给你家的热水器一个温暖的“拥抱”, 包一层隔热毯,可以使你家减少约113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大多数热水器使用5年后,内部隔热性能会变差,损耗热量,浪费能源。所以,摸一下热水器表面,如果能感觉到温热,就给它穿件“外套”吧。 电器篇 18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20.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出行篇 少开小汽车选乘公交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好办法是少开小汽车选乘公交车。据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约63.6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公交车的碳化物排放量比火车多,但可以通过使用混合燃料或者压缩天然气引来减少排放量。 尽量使用自行车 短距离出行使用自行车既不排放二氧化碳还能锻炼身体有益健康。 19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21.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衣食篇 舍弃牛排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去年公布的一份报告,全球肉制品加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甚至超过了交通业。这些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肥料和沼气中的一氧化二氧。肥料和沼气是“牛消化的自然结果”。沼气对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是碳化物的23倍,一氧化二氧的影响是碳化物的296倍。  20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22. 居住篇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打开一扇窗 二氧化碳大部分来自家庭。怎样减少来自家庭中的二氧化碳呢?有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打开一扇窗户,取代室内空调;夏天使用空调时,温度稍微调高几度,冬天则低几度,把门窗堵严;墙壁和天花板都作隔热处理;用温水洗衣,凉水也没关系;调低热水器上的自动调温装置。这样,等到年底你的房子将仅排放1814.4千克二氧化碳。 21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23. 拒绝使用塑胶袋 超市的塑料购物袋,最后一般都被作为垃圾用掩埋法处理。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 塑料袋都由聚乙烯制成,掩埋后需上千年时间实现生物速降分解,期间还会产生有害的温室气体。减少塑料袋污染的办法就是,以布袋或者可分解植物原料制成的袋子取代塑料袋。下次去杂货店的时候,别忘了带袋子。 人类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生活篇 22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24. 编后语: 人类过多排放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的主要原因。 全球变暖将成为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 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共同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例如,人类应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森林等。 我们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做起,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献出一点爱! 23 视野周刊 2007.12 彩版

  25. 创意 大师 版式设计/李哲羽 封面设计/尉海蓝 批准文号: CN11——0258 举报电话:028--86545920 定价:11.0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