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09 Views
「 2005 年愛因斯坦在交大」. 導論:活動緣起、課程介紹與規定. 教師:曾華璧教授 現職: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專長: 環境史:台灣環境運動史、環境思想與文化、環境主義與生態美學 史學思維 文化與社會變遷、全球化、科技與社會、. 活動源起. 2005年與愛因斯坦的關係: 發表「狹義相對論」100週年、逝世50週年。 物理學界特別將這一年訂為「國際物理年」。 理解愛因斯坦 是怎麼樣的人?影響與貢獻?通識教育視野下這位科學巨擘的學養與人生觀? 策劃「2005年愛因斯坦在交大」年度活動 2005/3/14以慶生儀式,正式開幕. 課程介紹.
E N D
導論:活動緣起、課程介紹與規定 • 教師:曾華璧教授 • 現職: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 專長: • 環境史:台灣環境運動史、環境思想與文化、環境主義與生態美學 • 史學思維 • 文化與社會變遷、全球化、科技與社會、
活動源起 • 2005年與愛因斯坦的關係: • 發表「狹義相對論」100週年、逝世50週年。 • 物理學界特別將這一年訂為「國際物理年」。 • 理解愛因斯坦 • 是怎麼樣的人?影響與貢獻?通識教育視野下這位科學巨擘的學養與人生觀? • 策劃「2005年愛因斯坦在交大」年度活動 • 2005/3/14以慶生儀式,正式開幕
課程介紹 • 「通識教育視野下的愛因斯坦」 • 是「2005年愛因斯坦在交大」年度活動之一;曾華璧教授擔任課程的總策劃。 • 跨領域的結合 • 交通大學與國內外著名物理學、及各領域傑出的學者共同參與 • 科技、社會與人文面向 • 跨校課程 • 四校聯大的遠距教學課程。
一:科學典範的轉移:從牛頓到愛因 斯坦一:科學典範的轉移:從牛頓到愛因 斯坦 • 講座:劉源俊教授 • 現職: • 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臺北歐洲學校基金會董事 • 經歷:前東吳大學校長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理研究院物理學博士 • 專長: • 理論物理、物理教育、高教行政、教育哲學
二:1905年科學革命的歷史意義(兼論布 朗運動及其對其他學科理論的影響)二:1905年科學革命的歷史意義(兼論布 朗運動及其對其他學科理論的影響) • 講座:高涌泉 • 現職: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學博士 • 專長: • 場論及粒子物理
第三講:廣義相對論:從「狹義」到「廣義」對科學人的啟發第三講:廣義相對論:從「狹義」到「廣義」對科學人的啟發 • 講座:邵錦昌 • 現職: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物理學博士 • 專長:微分方程、數學物理
第四講:從統一場論到弦論:愛因斯坦的創見、挫折與後來發展第四講:從統一場論到弦論:愛因斯坦的創見、挫折與後來發展 • 講座:李仁吉 • 現職: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 • 美國賓州大學物理學博士 • 專長:場論,弦論,臨界現象
第五講:翱翔於宇宙中的愛因斯坦 • 講座:吳俊輝 • 現職:台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所副教授 • 劍橋大學應用數學暨理論物理系宇宙學博士 • 專長:現代宇宙學
六:從愛因斯坦的太太談性別與科學 • 講座:蔡麗玲 • 現職: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博士 • 性別與科學、性別與科學教育、女性主義理論、女性主義批判理論、論述與認同、人類學與教育
第七講:友誼與真理:愛因斯坦與波耳的 世紀大辯論第七講:友誼與真理:愛因斯坦與波耳的 世紀大辯論 • 講座:閻愛德 • 現職: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部物理學博士 • 專長:理論高能物理
第八講:愛因斯坦生命史中的一段坎坷:從社會達爾文主義來看「猶太科學」與「德國科學」第八講:愛因斯坦生命史中的一段坎坷:從社會達爾文主義來看「猶太科學」與「德國科學」 • 講座:徐光台 • 現職: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暨歷史研究所(合聘)教授 • 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科學史系哲學博士 • 專長:儒學與科學、十七世紀西學傳入與中國士人的反應、西洋科學史、中國科學史、中西科學史比較研究、科學教育與通識教育、科學史與科學教育、教育哲學
第九講:愛因斯坦的社會思想與社會關懷 • 講座:林孝信 • 現職: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 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候選人 • 專長:物理學、科學哲學及科學史、政治經濟學、媒體研究
第十講:愛因斯坦與科學的未來發展 • 講座:曹天予 • 現職:美國波士頓大學哲學教授 • 學歷 • 專長:
第十一講:科學家/哲學家:愛因斯坦對二 十世紀思想的影響第十一講:科學家/哲學家:愛因斯坦對二 十世紀思想的影響 • 講座:陳瑞麟 • 現職: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台灣大學哲學博士 • 專長:科學哲學、語言哲學、科學研究
第十二講:愛因斯坦的教育理念 • 講座:賈馥茗 • 現職: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榮譽教授 • 美國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 • 專長:教育學
第十三講:愛因斯坦與藝術理論 • 講座:郭中一 • 現職:東吳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 美國塔佛茲大學物理學博士 • 專長:重力理論
第十四講:劇場藝術的愛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 • 講座:張靄珠 • 現職: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語文所教授暨交大電影中心主任 • 美國紐約大學戲劇研究所博士 • 專長:戲劇與表演研究、比較文學、文化研究、性別研究
第十五講:探索愛因斯坦大腦奧秘的意涵 • 講座:王道還 • 現職: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研究員、國科會《科學發展月刊》常務編委、《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編譯委員、業餘從事科學寫作與翻譯 •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 專長:體質人類學、演化生物學、神經解剖學、神經心理學
第十六講:圓桌論壇:尋找愛因斯坦 • 講座:郭中一 徐光台 高涌泉 王道還
課程進行方式 • 各講次資料之取得方式 • 每週上課前,請自行到網站上下載 • 請配合閱讀資料,隨堂研習 • 有疑問者可在討論區發言或向助教請求協助 • 各講教席以投影片呈現上課內容 • 課後小問卷 • 定期或不定期使用:下課前五分鐘進行 • 做為平時查核之依據
評分方式 • 平時成績(10%): • 出席考核 • 報告成績(30%): • 自選有興趣之課題,撰寫2000~3000字報告 • 期末考成績(60%): • 分成「科學、人文、及社會」三大題組 • 每一題組三選一題:各佔20%。
致謝 • 校內: • 張俊彥校長鼓勵 • 林振德前教務長與裘性天學務長鼎力支持; • 馮品佳(前副)教務長 • 理學院長張豐志、通識教育委員會主委游伯龍、前通識中心楊永良主任提供經費支援。 • 特別感謝: • 各講座教授道席之襄助。
觀點對話 林孝信、高文芳對話錄 Why Einstein?
林孝信觀點 Why Einstein?
高文芳觀點 Why Einstein?